消痔丸

消痔丸

消痔丸,中醫藥方,用於清熱解毒,涼血疏風。痔瘡痔漏初起,人壯便秘,血分壅熱者。

基本信息

書頁號

z15-178

標準編號

WS3-B-2980-98

處方

地榆(炒炭)9g,牡丹皮6g,三顆針皮(炒炭)6g ,大黃(酒炒)9g,黃芪6g,白芨9g ,槐角(蜜炙)9g,防己9g,白朮(炒)9g ,當歸(酒炒)6g,火麻仁(炒黃)9g,動物大腸30g 。

製法

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細粉加煉蜜100~120g製成大蜜丸,即得。

鑑別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種皮支持(滴漏)細胞1列,無色或淡棕色,側面觀呈啞鈴狀。草酸鈣簇晶存在於薄壁細胞中,有時數個含晶細胞縱向連線,簇晶排列成行。紡錘形韌皮薄壁細胞,壁稍厚,表面有極微細斜向交錯的網狀紋理。草酸鈣簇晶極大,直徑90~180μm,稜角大多短鈍。纖維黃綠色,單個或成束,呈梭狀,長約30~70μm。纖維成束或散離,壁厚,表面有縱裂紋,兩端常斷裂成帚狀。草酸鈣針晶細小,長約10~32μm,不規則的充塞於薄壁細胞中。草酸鈣桿晶細小,長約3~10μm, 存在於薄壁細胞中。草酸鈣針晶成束,存在於粘液細胞中。

(2)取本品9g,切碎,加硅藻土4g,研勻,加乙醚30ml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揮去乙醚,殘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和當歸對照藥材0.5g,研細後加乙醚20ml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冰醋酸(8:2:0.5)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置氨蒸氣中{熏}後斑點變為紅色。

消痔丸消痔丸

中藥方劑之消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