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散片

消散片,由當歸300克 麻黃100克 川芎100克 細辛100克 雄黃60克 羌活100克 防風100克 蒼朮800克 甘草100克 天南星100克 蚯蚓(制)300克 生川烏200克 荊芥油1克等製成。主治:癰疽初起,發背流注及風濕疼痛。

基本信息

消散片

正文

消散片

來源

《上海市藥品標準》。

組成

當歸300克 麻黃100克 川芎100克 細辛100克 雄黃60克 羌活100克 防風100克 蒼朮800克 甘草100克 天南星100克 蚯蚓(制)300克 生川烏200克 荊芥油1克

用法

上十三味,先將當歸、麻黃、川芎、細辛、雄黃、羌活六味共研細扮,過100目篩,和勻,再將剩餘的六味水煎二次,每次二小時;藥汁濾過,澄清。混和後濃縮成清膏,然後與上述混合粉760克、碳酸鈣100克攪和,製成顆粒,乾燥。乾燥顆粒拌加荊芥油及潤滑劑壓製成2253片,即得。每服4片,每日三次。

功用

溫散寒凝,活血通絡,解毒消腫。

主治

癰疽初起,發背流注及風濕疼痛。

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消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