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圓

基本信息

拼音

xiāoshǔyuán

處方

半夏(醋五升煮乾)、甘草(生)、茯苓(去皮),各半斤。

炮製

上細末,生薑汁作薄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傷暑,發熱頭疼。
中暑為患,藥下即蘇,傷暑發熱頭疼,用之尤驗。夏月常服,止渴利便,雖多飲水,亦不為害,應是暑藥皆不及此。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粒,水下。
若痰飲停積,並用薑湯咽下。

注意

入夏之後,不可闕此。

備註

(易簡方)雲,此藥合時,須用好醋煎煮半夏,薑汁作糊,毋見生水,臻志修合,用之神效。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關文獻

•清涼消暑袋泡茶的製作與套用摘要:給予清涼消暑袋泡茶,其餘50名作為空白對照。4.2飲用方法取清涼消暑袋泡茶飲
•[卷七上消暑門]消暑丸摘要:能開濕,者多本方一兩,黃連二錢,名黃連消暑丸。治伏暑煩渴,而多熱痰。《成方切用
•健脾消暑話扁豆摘要: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止瀉痢,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rdq
•[卷七上消暑門]總論消暑諸方摘要:湯,不治其暑,專治其濕。又以半夏茯苓名消暑丸。見消暑在消其濕,名正言順矣。其香薷飲,用香薷扁
•[卷七上]消暑門摘要:
•[卷三清暑之劑]消暑丸摘要:草半斤(生用)薑汁糊丸,勿見生水。熱湯下。消暑丸不治暑而治濕,使濕去而暑亦降,用意甚佳。然必
•[清暑之劑第十一]消暑丸摘要:草以和其而煩本方一兩,加黃連二錢,名黃連消暑丸∶治伏暑煩渴而多熱痰。《醫方集解》
•消暑祛濕中醫施威摘要:o;暑濕”環境下,用中藥調理人體,消暑祛濕,可緩解感冒咳嗽症狀,減少反覆發作的機會。

中藥方劑之消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