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內消丸

沉香內消丸

沉香內消丸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在東莞地區,所以又名莞香。關於莞香,當地人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莞香的洗曬由姑娘們負責,她們常將最好的香塊偷藏胸中,以換取脂粉,香中極品“女兒香”由此得名。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語寫作“沈香”(沈,同沉)。古來常說的“沉檀龍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難得,自古以來即被列為眾香之首。與檀香不同,沉香並不是一種木材,而是一類特殊的香樹“結”出的,混合了油脂(樹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態凝聚物。而這類香樹的木材本身並無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質較為鬆軟。據現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屬的幾種樹木,如馬來沉香樹、莞香樹、印度沉香樹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基本信息

沉香內消丸沉香內消丸
沉香內消丸主要由沉香半兩,木香半兩,葫蘆巴(酒浸)2兩,小茴香(炒)2兩等成分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普濟方》卷二四九引《德生堂方》。主治小腸疝氣,陰囊腫大,或左右腎偏,結核疼痛難忍,下元虛冷,久而不愈者等症狀。製備方法為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鹽酒、鹽湯任下。

主要成分

沉香內消丸沉香
成分名:沉香

別名:蜜香、棧香、沉水香。

歸經:腎;脾;;命門;;膽;肝經

藥理作用
1.國產沉香煎劑對人體型結核桿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對傷寒桿菌及福氏桿菌,亦有強烈的抗菌效能。
2.本品揮髮油成分有麻醉、止痛、肌松作用。|
3.尚有鎮靜、止喘作用:沉香的水煮液和水煮醇沉液能抑制離體豚鼠迴腸的自主收縮;對抗組胺、乙醯膽鹼引起的豚鼠離體迴腸痙攣性收縮。小鼠腹腔注射沉香水煮醇沉液0.2ml(2g生藥/ml),能使新斯的明(腹腔注射0.1ml相當2.5×10(-8)g/ml)引起的小鼠腸推進運動減慢,呈現腸平滑肌解痙作用;可使麻醉貓注射乙醯膽鹼後腸管收縮幅度減少,蠕動減慢,這些作用可能是沉香對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中藥化學成分
1.沉香含揮髮油,其中倍半萜成分有:沉香螺醇(agarospirol),沉香醇(agarol),石梓呋喃(gmelo-furan),a-及β-沉香呋喃(agarofuran),二氫沉香呋喃(dihydroa-garofuran),去甲沉香呋喃酮(nor-ketoagarofuran),4-羥基二氧沉香呋喃(4-hydroxydihydroagarofuran),3,4-二羥基二氧沉香呋喃(3,4-dihydroxydihydroagarofuran),a-愈創木烯(a-guaiene),a-布藜烯(a-bulnesene),枯樹醇(kusunol),卡拉酮(karanone),二氫卡拉酮(dihydrokaranone),沉香螺醇醛(oxoagarospirol),1(10),11-愈創木二烯-15-醛[guaia-1(10),11-dien-15-al],3,11-芹子二烯-9-酮(seline-3,11-dien-9-one),3,11-芹子二烯-9-醇(seline-3,11-dien-9-ol),沉香雅檻藍醇(jinkoheremol)等。還含其他揮發成分:苄基丙酮(benzylacetone),對甲氧基苄基丙酮(P-methoxybenzylacetone),氫化桂皮酸(hydrocinnamicacid)等;又含沉香木質素(aquillochin),鵝掌揪鹼(liriodenine)。另含2-(2-苯乙基)色酮類[2-(2-phenylethyl)chromone]及其二聚體、三聚體,成分:AH1、AH1a、AH2、AH2a、Ah2b、AH3、AH4、AH5、AH6、AH7、AH8、AH9、A10、AH11、AH12、AH13、AH14、AH15、AH16、AH17、AH18、AH19b、AH19b、AH20、AH23。其中AH1又稱為沉香四醇(agarotetrol),AH2又稱為異沉香四醇(isoagarotetrol)。
2.白木香含揮髮油,其中倍半萜成分:沉香螺醇,白木香酸(baimuxinicacid),白木香醛(baimuxinal),白木香醇(baimu-xinol),去氫白木香醇(dehydrobaimuxinol),白木香呋喃醛(sinenofuranal),白木香呋喃醇(ainenofuranol),β-沉香呋喃,二氫卡拉酮,異白木香醇(isobaimuxinol)。還含其他揮發成分:苄基丙酮,對甲氧基苄基丙酮,茴香酸(anisicacid)。又含2-(2-苯乙基)色酮類成分:6-羥基-2-(2-苯乙基)色酮[6-hydroxy-2-(2-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3,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4,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7-di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5,6-甲氧基-2-[2-(3'-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methoxyl-2-[2-(3’-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b1,2-(2-苯乙基)色酮[2-(2-phenylethyl)chromone]即是AH8,6-羥基-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hydroxy-2-[2-(4'-methoxyphenyl)ethyl]ethyl]chromone},5,8-二羥基-2-(2-對甲氧基苯乙基)色酮{5,8-dihydroxy-2-[2-(p-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6,7-二甲氧基-2-(2-對甲氧基苯乙基)色酮{6,7-dimethoxy-2-[2-(p-methoxyphenyl)ethyl]chromone},5,8-二羥基-2-(2-苯乙基)色酮[5,8-dihydroxy-2-(2-phenylethyl)chromone]。

功效:行氣止痛;溫中降逆;納氣平喘

考證:出自《名醫別錄》
1.《南方草木狀》:蜜香、沉香、雞骨香、黃熟香、棧香、青桂香、馬蹄香、雞舌香,案此八物,同出於一樹也。交趾有蜜香樹,斡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葉如橘。欽取香,伐之經年,其根斡枝節,各有別色也。木心與節堅黑,沉水者為沉香;與水面平者為雞骨香;其根為黃熟香;其斡為棧香;細枝緊實未爛者,為青桂香;其根節輕而大者為馬蹄香;其花不香,成實乃香,為舌香。珍異之木也。
2.《鐵圍山叢談》:香木,初一種也,膏脈貫溢,則其結沉實,此為沉水香。然沉水香其類有四:謂之熟結,自然其間凝實者也;謂之脫落,因木朽而自解者也;謂之生結,人以刀斧傷之而後膏脈聚焉,故言生結也;謂之蠱漏,因傷蠹而後膏脈亦聚焉,故言蠱漏也。

沉香內消丸沉香
自然脫落為上,而其氣和,生結、蠱漏,則其氣烈,斯為下矣。沉水香過四者外,則有半結半不結,為弄水沉、弄水香者,蕃語名婆菜者是也。因其半結則實而色黑,半不結則不大實而色褐,好事者故謂之鷓鴣斑是也。婆菜中則復有名水盤頭,水盤頭結實厚者亦近乎沉水香,但香木被伐,其根盤必有膏脈涌溢,以涌溢故亦結,但數為雨淫,其氣頗腥烈,故婆菜中水盤頭為下矣。余雖有香氣,既不大凝實。若是一品,號為箋香。大凡沉水、婆菜、箋香此三名嘗出於一種而每自有高下,其品類名號為多爾,不謂沉水、婆菜、箋香各別有種也。三者其產占城則不若真臘,真臘不若海南黎峒,又皆不若萬安、吉陽兩軍之間黎母山,至是為冠絕天下之香,無能及之矣。
3.《本草衍義》:沉香,嶺南諸郡悉有之,旁海諸州尤多。今南恩、高、竇等州,惟產生結香。沉之良者,惟在瓊崖等州,俗謂之角沉。黃沉乃枯木中得者,宜入藥用。依木皮而結者,謂之青桂,氣尤清。在土中歲久,不待刓剔而成結,謂之龍鱗。亦確創之自卷,咀之柔韌者,謂之黃蠟沉,尤難得也。然《經》中止言療風水毒腫,去惡氣,余更無治療,今醫家用以保和衛氣,為上品藥,須極細為佳。今人故多與烏藥磨服,走散滯氣,獨行則勢弱,與他藥相佐,當緩取效,有益無損。余藥不可方也。

科屬分類:瑞香科

主治:脘腹冷痛;氣逆員息;胃寒嘔吐呃逆;腰膝虛冷;大腸虛秘;小便氣淋

生態環境
1.野生或栽培於熱帶地區。
2.生於平地、丘陵的疏林或荒山中,有少量栽培。

各家論述
1.李杲:沉香,能養諸氣,用為使,最相宜。
2.《雷公炮製藥性解》:沉香屬陽而性沉,多功於下部,命腎之所由入也。然香劑多燥,未免傷血,必下焦虛寒者宜之。若水髒衰微,相火盛炎者,誤用則水益枯而火益烈,禍無極矣,今多以為平和之劑,無損於人,輒用以化氣,其不禍人者幾希。
3.《本草經疏》:沉香,氣芬芳,《本經》療風水毒腫者,即風毒水腫也。水腫者,脾濕也,脾惡濕而喜燥,辛香入脾而臊濕,則水腫自消。凡邪惡氣之中人,必從鼻而入,口為陽明之竅,陽明虛則惡氣易入,得芬芳清陽之氣,則惡氣除而脾胃安矣。沉香治冷氣、逆氣,氣鬱氣結,殊為要藥。
4.《本草通玄》: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洵為良品。
5.《藥品化義》:沉香,純陽而升,體重而沉,味辛走散,氣雄橫行,故有通天徹地之功,治胸背四肢諸癰及皮膚作癢。且香能溫養臟腑,保和衛氣。若寒濕滯於下部,以此佐舒經藥,善驅逐邪氣;若跌扑損傷,以此佐和血藥,能散瘀定痛;若怪異諸病,以此佐攻痰藥,能降氣安神。總之,疏通經絡,血隨氣行,痰隨氣轉,幾屬痛癢,無不悉愈。
6.《本草述》:按諸香如木香之專調滯氣,丁香之專療寒氣,檀香之升理上焦氣,皆不得如沉香之功能,言其養諸氣,保和衛氣,降真氣也。木香能疏導滯氣,而沉之宜於氣鬱氣結者,則有不同;木香能升降滯氣,而沉之能升降真氣者,則有不同;丁香能祛寒開胃,而沉之調中止冷者,則有不同;檀香能開發清陽,而沉之升降水火者,則有不同。
7.《本草新編》:沉香,溫腎而又通心,用黃連肉桂以交心腎者,不若用沉香更為省事,一藥而兩用之也。但用之以交心腎,須用之一錢為妙,不必水磨,切片為末,調入於心腎補藥中同服可也。
8.《本經逢原》:沉水香專於化氣,諸氣鬱結不伸者宜之。溫而不燥,行而不泄,扶脾達腎,攝火歸原。主大腸虛秘,小便氣淋,及痰涎血出於脾者,為之要藥。凡心腹卒痛、霍亂中惡、氣逆喘急者,並宜酒磨服之;外命門精冷,宜入丸劑。同藿香、香附,治諸虛寒熱;同丁香、肉桂,治胃虛呃逆;同紫蘇、白豆蔻,治胃冷嘔吐;同茯苓、人參,治心神不足;同川椒、肉桂,治命門火衰;同廣木香、香附,治強忍入房,或過忍尿,以致胞轉不通;同蓯蓉、麻仁,治大腸虛秘。昔人四磨飲、沉香化氣丸、滾痰丸用之,取其降泄也;沉香降氣散用之,取其散結導氣也;黑錫丸用之,取其納氣歸元也。但多降少升,久服每致矢氣無度,面黃少食,虛證百出矣。

採收和儲藏:全年倖免可採收,種植10年以上,樹高10m、胸徑15cm以上者取香質量較好。結香的方法有:在樹幹上,鑿一至多個寬2cm、長5-10cm、深5-10cm的長方形或圓形洞,用泥土封閉,讓其結香;在樹幹的同一側,從上到下每隔40-50cm開一寬為1cm、長和深度均為樹幹徑1/2的洞,用特別的菌種塞滿小洞後,用塑膠薄膜包紮封口。當上下傷口都結香而相連線時,整株砍下采香。將採下的香,用刀剔除無脂及腐爛部分,陰乾。

資源分布
1.國外分布於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等國。
2.分布於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

用藥禁忌
1.陰虧火旺,氣虛下陷者慎服。
2.《本草經疏》: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之;心經有實邪者忌之;非命門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藥用。
3.《本草匯言》:陰虛氣逆上者切忌。
4.《本經逢原》:氣虛下陷人,不可多服。
5.《本草從新》:陰虧火旺者,切勿沾唇。

動植物形態
1.沉香常綠喬木,高達30m。幼枝被絹狀毛。葉互生,稍帶革質;具短柄,長約3mm;葉片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5-9cm,先端漸尖,全緣,下面葉脈有時被絹狀毛。傘形花序,無梗,或有短的總花梗,被絹狀毛;花白色,與小花便等長或較短;花被鐘形,5裂,裂片卵形,長0.7-1cm,喉部密被白色絨毛的鱗片10枚,外被絹狀毛,

沉香內消丸沉香
內密被長柔毛,花冠管與花被裂片略等長;雄蕊10,著生於花被管上,其中有5枚較長;子房上位,長卵形,密被柔毛,2室,花柱極短,柱頭扁球形。蒴果倒卵形,木質,扁壓狀,長4.6-5.2cm,密被灰白色絨毛,基部有略為木質的宿存花被。種子通常1顆,卵圓形,基部具有角狀附屬物,長約為種子的2倍。花期3-4月,果期5-6月。
2.白木香常綠喬木,植株高達15m。樹皮灰褐色;小枝葉柄及花序均被柔毛或夾白色絨毛。葉互生;葉柄長約5mm;葉片革質,長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6-12cm,寬2-4.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疏毛,後漸脫落,光滑而亮。傘形花序頂生和腋生;小花梗長0.5-1.2cm;花黃綠色,被絨毛;花被鐘形,5裂,矩圓形,長約7mm,寬約4mm,先端鈍圓,花被管喉部有鱗片10枚,密被白色絨毛,長約5mm,基部連合成一環;雄蕊10,花絲粗壯;子房卵形,密被絨毛。蒴果倒卵形,木質,扁壓狀,長2.5-3cm,密被灰白色毛,基部具稍帶木質的宿存花被。種子黑棕色,卵形,長約1cm,先端漸尖,種子基部延長為角狀附屬物,紅棕色,長達2cm,上部擴大。花期3-5月,果期5-6月。

功效分類:理氣藥;溫里藥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耐短期霜凍,耐旱。幼齡樹耐陰,成齡樹喜光,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廣,可在紅壤或山地黃壤上生長,在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的壤土上生長較快,但結香不多。在瘠薄的土壤上生長緩慢,長勢差,但利於結香。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在秋季果熟期,採摘1hm2用種量75kg。幼苗經培育1年,苗高50-80cm,按行株距2m×1.5m挖穴移栽定植。
田間管理幼齡樹期每年除草鬆土4-5次,並於2-3月和10-11月各追肥1次,以追施人畜糞水和複合肥為主。成齡樹施肥量適當增加。
病蟲害防治蟲害有捲葉蛾,每年夏、秋間幼蟲吐絲將葉片捲起,在內蛀食葉肉。卷葉前用25%殺蟲眯水劑500倍液噴霧。

炮製方法:刷淨,劈成小塊,用時搗碎或研成細粉。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1)沉香本品呈不規則的棒狀、片狀或盔帽狀。表面褐色,常有黑色、黃色交錯的紋理,稍具光澤。入水下沉、半沉水或浮水。質堅實,難折斷,破開面灰褐色。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滲出,香氣較白木香濃烈。
(2)白木香本品呈不規則塊狀、片狀及小碎塊狀,有的呈盔帽狀,大小不一。表面凹凸不平,淡黃白色,有黑褐色與黃色相間的斑紋,並有加工刀痕,偶見孔洞,孔洞及凹窩表面多呈朽木狀。質較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呈刺狀,棕色,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滲出,發濃煙,香氣濃烈。以色黑、質重、油足、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鑑別白木香橫切面:導管近多角形,有的含棕色樹脂。木纖維壁稍厚,木化。木間韌皮部常與射線相交,呈扁長橢圓形或帶狀,細胞壁薄,非木化,腔內充滿棕色樹脂,其間散有少數纖維,有的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柱晶。射線寬1-2列細胞,內含樹脂。

藥物套用鑑別:沉香、木香、丁香、檀香,均為辛香溫通,調中止痛之品。但沉香專納真氣,偏治腎陽虛寒之疾;木香專調滯氣,偏治脾胃氣滯之疾;丁香專療寒氣,偏治脾胃虛實寒之疾;檀香專升理上焦氣,偏治胸膈凝氣滯之疾。

性味:辛;苦;溫

中藥化學鑑定:理化鑑別取本品10g,加乙醇回流提取,濾過,濃縮至乾,進行微量升華,得黃褐色油狀物,香氣濃郁;於油狀物上加鹽酸1滴與香草醛顆粒少量,再滴加乙醇1-2滴,漸顯櫻紅色,放置後顏色加深。(檢查揮髮油)品質標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年版規定:本品乙醇浸出物不得少於15.0%。

藥材基源:為瑞香科植物沉香、白木香含樹脂的木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g,後下;研末,0.5-1g;或磨汁服。
英文名:ChineseEaglewood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的含有樹脂的木材。
功效:降氣溫中,暖腎納氣。
主治:治氣逆喘息,嘔吐呃逆,脘腹脹痛,腰膝虛冷,大腸虛秘,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①《別錄》:“療風水毒腫,去惡氣。”
②陶弘景:“療惡核毒腫。”
③《海藥本草》:“主心腹痛、霍亂、中惡,清神,並宜煮服之;諸瘡腫宜入膏用。”
④《日華子本草》:“調中,補五臟,益精壯陽,暖腰膝,去邪氣。止轉筋、吐瀉、冷氣,破症癖,(治)冷風麻痹,骨節不任,濕風皮膚癢,心腹痛,氣痢。”
⑤《珍珠囊》:“補腎,又能去惡氣,調中。”

⑥《綱目》:“治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
⑦《醫林纂要》:“堅腎,補命門,溫中、燥脾濕,瀉心、降逆氣,凡一切不調之氣皆能調之。並治噤口毒痢及邪惡冷風寒痹。”
⑧《本草再新》:“治肝鬱,降氣,和脾胃,消濕氣,利水開竅。”
性味歸經:辛苦,溫。
①《別錄》:“微溫。”
②《海藥本草》:“味苦,溫,無毒。”
③《日華子本草》:“味辛,熱,無毒。”

沉香內消丸沉香

④《綱目》:“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熱。”
入腎、脾、胃經。
①《雷公炮製藥性解》:“腎、命門二經。”
②《本草經疏》:“入足陽明、太陰、少陰,兼入手少陰、足厥陰經。”
③《藥品化義》:“入肺、腎二經。”
④《本草經解》:“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用藥忌宜:陰虧火旺,氣虛下陷者慎服。
①《本草經疏》:“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之;心經有實邪者忌之;非命門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藥用。”
②《本草匯言》:“陰虛氣逆上者切忌。”
③《本經逢原》:“氣虛下陷人,不可多服。”
④《本草從新》:“陰虧火旺者,切勿沾唇。”
藥物配伍:配木香:補氣行氣。配肉蓯蓉:溫腎滋陰;
別名:蜜香(《南方草木狀》)、沉水香(《桂海虞衡志》)。原植物白木香又名:土沉香(《桂海虞衡志》)、女兒香(《綱目拾遺》)、牙香樹、莞香、六麻樹
處方名:沉香、海南沉香、海南沉、好沉香、上沉香、盔沉、沉香粉、上沉香粉等
商品名
進口沉香:又名全沉香,為植物沉香的含有黑色樹脂的木材。主產於印度、馬來西亞等國。
國產沉香:又名海南沉、海南沉香、白木香、莞香、女兒香、土沉香。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黑色樹脂的木材。主產于海南島。
伽南香:又名奇南香、琪南、奇楠、伽南沉。為植物白木香或沉香近根部的含樹脂量較多的木材。
綠油伽南香:為外表呈綠褐色的伽南香。
紫油伽南香:為外表呈紫褐色的伽南香。
盔沉香:又名盔沉。進口沉香藥材多呈盔帽形,故名。
進口沉香:又名沉水香、燕口香、蓬萊香、密香、芝蘭香、青桂香等(以上為文獻名)。來自瑞香科植物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的含樹脂的心材。主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高棉、伊朗、泰國等地。
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所產的沉香習稱新州香,質量最好,燃之香味清幽,並能持久。越南產的沉香習稱會安香,質量稍次,燃之香味甚善,帶有甜味,但不能持久。
進口沉香多呈圓柱形或不規則棒狀,表面為黃棕色或灰黑色;質堅硬而重,能沉於水或半沉於水;氣味較濃,燃之發濃煙,香氣強烈。進口沉香性微溫,味苦辛。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嘔、納氣平喘的功效,藥效比白木香佳。
資源分布
沉香台灣、廣東、廣西有栽培;國外分布印度、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
②白木香分布廣東、廣西、台灣。
採收與儲藏
國產沉香的採集:選擇樹幹直徑30厘米以上的大樹,在距地面1.5~2米處的樹幹上,用順砍數刀,深約3~4厘米,待其分泌樹脂,經數年後,即可割取沉香。割取時造成的新傷口,仍可繼續生成沉香。又法:在距離地面約1米處的樹幹上,鑿成深3~6厘米,直徑約3~10厘米的數個小口(俗稱“開香門”),然後用泥土封好,待傷口附近的木質部分泌樹脂,數年後生成沉香,即可割取。又枯死的白木香樹,有時亦可覓得沉香,此香因年代較久,含脂量高,品質較好,但產量不多。來得沉香後,再用小刀剔除不含樹脂的部分,曬乾後即為成品。須貯藏於密閉的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止走油、乾枯。
拉丁名:藥材LignumAquilariaeResinatum原植物
①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
②白木香(《南越筆記》)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
藥材鑑定
①進口沉香為植物沉香的含有樹脂的木材,多呈盔帽形、棒狀或片狀,外形極不規則,長7~20厘米,直徑1.5~6厘米。表面褐色,常有黑色與黃色交錯的紋理,平滑光潤。質堅實,沉重,難折斷,用刀劈開,破開面呈灰褐色。能沉於水或半沉半浮。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滲出,香氣濃烈。主產印度、馬來西亞等地。
②國產沉香又名:海南沉香。為植物白木香的含有樹脂的木材,多呈不規則塊狀或片狀,長3~15厘米,直徑3~6厘米。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可見黑褐色的含樹脂部分與黃色的木部柏間,形成斑紋,其孔洞及凹窩的表面呈朽木狀。質較輕,折斷面刺狀,棕色。大多不能沉水。有特殊香氣,味苦,燃燒時有油滲出,發濃煙,香氣濃烈。主產廣東海南島,廣西亦產。沉香中油性足、體質重而性糯者,經精選加工後即為伽南香,參見“伽南香”條。
顯微特徵
①白木香:橫切面木射線寬1-2列細胞,細胞呈徑向延長,壁非木化至微木化,有的具壁孔,含水量棕色樹脂狀物質。
沉香內消丸沉香
木纖維呈多角形,壁不甚厚,木化。導管呈圓多角形至類方形,往往2個相集成群,偶有單個散在;有的導管中充滿樹脂狀物質。木薄壁細胞壁薄,非木化。大多數10個成群,也有少數圍在導管四周;內含棕色樹脂物質。切向切面;木射線寬1-2列細胞,高4-15個細胞。導管節長短不一,具緣紋孔。木薄壁細胞呈長方形。木纖維細長,直徑約20-30毫微米;有壁孔;徑向切面除木射線呈橫向聯合帶外,余與切向切面類同。
②白木香粉末:粉末黑棕色;纖維管胞多成束,呈長棱形,壁較薄,徑向壁上緣紋孔,切向壁上少見。韌型纖維較少見,多離散,直徑25-45微毫米;切向壁上單斜紋孔。具緣紋孔管多見,直徑約至於28微毫米,具緣紋排列緊密,互列,導管內含黃棕色樹脂團塊,常破碎脫出。木射線寬1-2列細胞,高約至20個細胞。單讎孔較密,內函韌皮薄壁細胞含黃棕色物;壁非木化,可見菌絲腐蝕形成縱橫交錯的紋理,草酸鈣柱晶少見。為四面柱體,長至68微毫米;直徑9-15微毫米。
③沉香粉末:深棕色,與白木香粉末的區別是:韌型纖維較細,直徑6-40微毫米,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50微毫米,木射線大多寬1列細胞,高以5個細胞為多見。柱晶極小,長至80微毫米。
顯微鑑定
(1)國產沉香(白木香)粉末:黑末:黑棕色。
①纖維管胞多成束,長梭形,直徑22-29μm,壁稍厚,木化,徑向壁有具緣紋孔,切向壁少見。
②韌型纖維較少見,多散離,直徑25-45μm,徑向壁有單斜紋孔。
③具緣紋孔導管直徑約至128μm,具緣紋孔排列緊密,互列,導管內含黃棕色樹脂團塊,常破碎脫出。
④木射線寬1-2列細胞,高約至20個細胞,單紋孔較密。
⑤木間韌皮薄壁細胞含黃棕色物,壁非木化,可見菌絲及縱橫交錯的紋理。
⑥草酸鈣柱晶少見,為四面柱體,長至68μm,直徑9-18μm。此外,可見樹脂團塊。
(2)進口沉香粉末:深棕色。韌型纖維較細,直徑16-40μm;具緣紋孔導管直徑至150μm;木射線大多寬1-2列細胞,高以5個細胞為多見。柱晶極少,長至80μm。飲片:國產沉香糹縱刨或斜刨的菲薄片,縱刨片表面可見淡棕色組織中密布棕黑色縱條紋;斜刨或橫刨片表面,可見棕黑色斑紋。
特性
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簡寫成A.A.R..)為瑞香料(Thymelaeaceae)植物中含有樹脂的木材。主要分布於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區。
沉香樹高約30-40公尺,當沉香樹的表面或內部形成傷口時,為了保護受傷的部位,樹脂會聚集於傷口周圍。當累積的樹脂濃度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將此部分取下,便為可使用的沉香。然而,傷口並不是樹脂凝聚的唯一原因,沉香樹脂亦會自然形成於樹的內部及以腐朽的部位上。
採取後的沉香通常需要加工以袪除木質部分,加工後的沉香多呈不規則塊狀、片狀或盔狀。一般長約7-30公分,寬約1.5-10公分,但也有大於一公尺的珍品。
沉香內消丸沉香
沉香木質表面多凹凸不平,以黑褐色含樹脂與黃白色不含樹脂部份相間的斑紋組成,可見加工的刀痕。沉香折斷面呈刺狀,孔洞及凹窩部份多呈朽木狀,判斷沉香以身重結實,棕黑油潤,無枯廢白木,燃之有油滲出,香氣濃郁者為佳。
沉香樹脂的特徵為質地堅硬、沉重、其味辛、苦。樹脂極為易燃,燃燒時可見到油在沸騰。在燃燒前樹脂本身幾乎沒有香味。顏色依等級而分依序為綠色、深綠色、微黃色、黃色、黑色。隨樹脂顏色的不同,燃燒時所釋放出來的香味有所不同。
決定沉香等級的最重要標準為其樹脂的含量。沉香樹脂極為沉重,雖然原木的比重只為0.4,當樹脂的含量超出25%時,任何形態的沉香(片、塊、粉末)均會沉於水。沉香的名稱正是來自於其沉於水的特質。
沉香形成通常需數十年的時間,樹脂含量高者更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故自古以來沉香的供給遠遠敢不上需求。近年來由於人們對珍貴沉香趨之若鶩,使得沉香供給幾近枯竭.。印度及不少東南亞國家業者嘗試人工培植沉香樹脂,但因上等沉香生產周期過長。人工培育10-20年只能生產出樹脂含量極低的沉香(幾乎不含任何樹脂)。由於上等沉香取得極為困難,且價格日益昂貴,故不少業者以假沉香或品質低劣者魚目混珠,消費者需細心辨識。
沉香樹脂
(1)沉重:當樹脂含量超出25%時,任何形式的沉香(片、塊、粉)均會沉於水。
(2)堅硬:樹脂呈晶體狀,故極為堅硬。
(3)易燃:含揮髮油,故極為易燃。燃燒時有濃煙產生,並可以見到油脂在沸騰。
(4)無香味:燃燒前幾乎無任何香味。(沉香原木亦沒有香味)
顏色
(1)五種:綠色、深綠色、金色(微黃色)、黃色、黑色。
(2)香味:不同顏色的沉香在燃燒時產生不同的香味。
形成原因
(1)原因:共四種(請點選左方Functions網頁)
(2)時間:100~500年( ),形成時間通常決定沉香的樹脂含量。
(3)自然:形成時間過長,故無法人工栽培。
產地: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寮國、印度尼西亞、印度。
其他資料 
沉香又名牙香樹、白木香,還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女兒香”。它是原產南中國的常綠喬木,有平滑及淺灰色的樹幹、卵形及葉脈幼細的葉片和黃綠色的小花。在夏天,可看到一個個綠色的果實掛在樹上。
沉香的用途廣泛,它的樹脂可製成香料或供藥用,木材可制線香,而樹皮可用來造紙。由於分布區不斷縮小,只剩下零星的分布,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予以保護。
據史書記載,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在東莞地區,所以又名莞香。關於莞香,當地人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莞香的洗曬由姑娘們負責,她們常將最好的香塊偷藏胸中,以換取脂粉,香中極品“女兒香”由此得名。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語寫作“沈香”(沈,同沉)。古來常說的“沉檀龍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難得,自古以來即被列為眾香之首。與檀香不同,沉香並不是一種木材,而是一類特殊的香樹“結”出的,混合了油脂(樹脂)成分和木質成分的固態凝聚物。而這類香樹的木材本身並無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質較為鬆軟。據現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屬的幾種樹木,如馬來沉香樹、莞香樹、印度沉香樹等都可以形成沉香。
種植方法綜述
沉香是中國名貴中草藥材,也是稀有的高級香料,還是佛教修行的上等貢品,其經濟價值極高,產品供不應求,國內外奇缺,價格貴如黃金,正所謂“一片萬錢”。只要掌握了正確的種值方法,種植沉香成本低,易種好管。種植沉香,是綠化的很好的方法,而且經濟價值高,是農民致富的好方法。近年,大力發展沉香的科學種植方法的研究和規模化種植。如英揚沉香開發有限公司從1986年5月至2006年9月完成了《海南沉香種植、造香與加工技術研究》的課題研究,成果經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專家組評價項目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成果內容包括:
1、選出的人工栽培第一代和第二代優良母樹(命名為“海香沉1號”),是我國最早選出的沉香優良品系,實現了沉香從野生狀態向人工種植的歷史性轉變。
2、總結的一套海南沉香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已在海南、廣東等地普遍推廣使用。
3、“打洞 菌藥法”可使白木香樹早結香、多結香、結好香,實現高效益,為人工造香開闢了一條新路。
4、香產品深加工綜合利用,為實現沉香產業化發展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種植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
1、種植季節:春季3—4月間氣溫回升,春梢尚未萌動、或剛萌動時,選擇陰天定植。成活率可達95%以上。如果選用袋裝苗或營養缽苗,種植季節相對寬鬆,種植效果較好。
2、種植密度:造林密度,不能一概而言,要視立地條件而定,水肥條件很好的地方為2M×3M,每畝種植100株左右;土地不太肥沃、雨水偏少的地區多採用2M×2.5M的規格種植每畝種植120株左右。
3、種植前準備:按株行距挖穴,穴的規格:寬50×50厘米,深40厘米。挖好植穴後,先回填表土,這時要配合投放基底肥。每株用量:複合肥100克、鈣鎂磷100克、過磷酸鈣250克,結合回填土混合均勻。但要注意:投放肥料的順序,先放複合肥料混勻表土――投放鈣鎂磷、過磷酸鈣――混勻表土,
沉香內消丸沉香
然後將苗栽植其上。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根系直接與複合肥接觸,又可使根系直接接觸到鈣鎂磷和過磷酸鈣,有利於生根。栽植時要注意適當深栽,避免露出地徑基部。栽植後,整個回填土應略高於穴面成小丘形,或開排水溝,切勿積水、土埋,以免爛根。
4、栽植方法:起苗前將苗木下部的側枝及葉片剪去,留住上部數個片葉,並將每片葉剪去一半。栽苗時植株直立,根系舒展,分層覆土,澆透定根水。成活率可達95%以上。
5、幼樹的撫育:種植後,當年雨季末期鬆土、鋤草2次。以後3年內應加強除雜、除蔓除草、鬆土、擴穴等撫育管理工作。每年撫育二次,分別在雨季前、後各撫育1次。施肥:在結合鬆土、除草、擴穴時,在雨季期間,每年施肥2次,每次每株施複合肥100~150g,以促進林木生長,使其早日鬱閉成林,減少雜草叢生。撫育時要注意每年修剪一次分枝,培育優良乾形,有利於結香。但要注意,幼林第一年,不要過早、過分剪禿所有側枝,適當暫留一定的側枝有好處。隨著時間的推遲,幼林的逐步長高,才逐步向上修剪。這樣,有利於增加幼林期植株葉片的光合作用,有助於幼林的生長和根系的發展。
6、成樹的生長期養護:沉香樹生長期只須除草,適當施肥。成年樹耐貧瘠,無須太多的呵護;輕微的蟲害,反而有利於生成結香。

出處:《中華本草》

行氣止痛成分

沉香內消丸木香
成分名:木香

別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廣木香

歸經:歸脾;胃;肚;肺經

藥理作用
1.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豚鼠離體氣管與肺灌流實驗證明,木香水提液、醇提液、揮髮油及總生物鹼能對抗組胺與乙醯膽鹼對氣管與支氣管的致痙作用。揮髮油中所含總內酯、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酯等內酯成分以及去內酯揮髮油均能對抗組胺、乙醯膽鹼與氯化鋇引起的支氣管收縮作用,其中以二氫木香內酯作用較強。腹腔注射給藥對吸入致死量組胺或乙醯膽鹼氣霧劑豚鼠有保護作用,可延長致喘潛伏期,降低死亡率,以上結果表明其擴張支氣管平滑作用特點與罌栗鹼相似。認為直接作用與平滑肌所致。將胸內套管刺入麻醉胸膜腔描記呼吸,靜脈注射雲木香鹼可出現支氣管擴張反應。而將動物腦破壞後再給藥則無效,提示其作用與迷走中樞抑制有關。水提液、醇提液、揮髮油、去內酯揮髮油與總生物鹼靜注對麻醉犬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揮髮油作用較強,揮髮油所含各內酯成分對呼吸無明顯影響。犬機械刺激致咳實驗證明,揮髮油中各內酯成分和去內酯揮髮油無鎮咳作用。
2.對腸道的作用
木香水提液、揮髮油和總生物鹼對小鼠離體小腸先有輕度興奮作用,隨後緊張性與節律性明顯降低。對乙醯膽鹼、組胺與氯化鋇所致腸肌痙攣有對抗作用。小劑量煎劑對離體小腸的作用無一定規律性,大劑量則呈抑制作用。揮髮油亦可抑制離體兔小腸運動,使其節律變慢,收縮不規則。去內酯揮髮油、總內酯以及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酯揮髮油與二氫木香內酯作用較強。
3.對心血管的作用
低濃度的木香揮髮油及從揮髮油中分離出的各種內酯部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豚鼠與兔離體心臟的活動,對離體蛙心也有抑制作用。小劑量的水提液與醇提液能興奮在體蛙心與犬心,大劑量則有抑制作用。雲木香鹼1-2mg靜脈注射能興奮在體貓心,對心室的興奮作用比心房明顯。
離體兔耳與大鼠後肢血管灌流實驗還表明,去內酯揮髮油、總內酯,有較明顯的血管擴張作用。其他內酯部分作用較小。小劑量總生物鹼可擴張離體兔耳血管,大劑量反而引起收縮反應。
水提液與醇提液給麻醉犬靜脈注射有輕度升壓反應,耐去內酯揮髮油、總內酯、木香內酯、二氫木香內酯和去氫木香內酯等靜脈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壓中度降低(30-40mmHg),且降壓作用比較持久。將動物頸部脊髓和兩側迷走神經切斷或阿托品化或給神經節阻斷藥、抗腎上腺素藥或抗組織胺藥均不改變上述降壓反應。初步認為其降壓機制在於心臟抑制和擴張血管所致。
4.抗菌作用
揮髮油1:3000濃度能抑制鏈球菌、金黃色與白色葡萄的生長,對大腸桿菌與白喉桿菌作用微弱;總生物鹼無抗菌作用。本品煎劑除對副傷寒甲桿菌有輕微抑制作用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7種致病菌無效。另有報導,煎劑對許蘭氏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等10種真菌有抑制作用。

中藥化學成分
根油主含去氫木香內酯(dehydrocostus-lactone),木午烯內酯(costunolide),含量達50%[1,2],還含木香匝醛(saussureal),4β-甲氧基去氫木香內酯(4β-methoxydehy-drocotuslactone)[2],木香內酯(costuslactone),二氫木香內酯(di-hydrocostuslactone)[3],α-環木香烯內酯(α-cyclocostunolide),β-環木香烯內酯,土木香內酯(alantolactone),異土木香內酯(isoalan-tollactone)[4],異去氫木香內酯(isodehydrocostuslactone),異中美菊素(isozaluzanin)C[5],12-甲氧基二氫去氫木香內酯(12-methoxydihydrodehydrocostuslactone),二氫木香烯內酯(dihydro-costunolide)[6],木香烯(costene),單紫杉烯(aplotaxene)[1],(E)9-異丙基-6-甲基-5,9-癸二烯-2-酮[(E)-9-isopropyl-6-methyl-5,9-decadien-2-one][7],(E)-6,10-二甲基-9-亞甲基-5-十一碳烯-2-酮[(E)-6,10-dimethyl-9-methyleneundec-5-en-2-one][8],對-聚傘花素(p-cymene),月桂烯(myrcene),β-欖香烯(β-elemene),柏木烯(cedrene),葎草烯(humulene),β-紫羅蘭酮(β-ionone),芳樟醇(linalool),柏木醇(cedrol)[3],木香醇(costol),欖香醇(elemol)[9,10],白樺脂醇(etul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沉香內消丸木香
豆甾醇(stigmasterol)[9],森香酸(costic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和亞油酸(linoleicacid)[4]等。根還含天冬氨酸(sapartic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醯胺(asparticacid),谷氨酸(glutamicacid),甘氨酸(glycine),天冬醯胺(asparagine),瓜氨酸(citrull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icacid)等20種胺基酸,膽胺(cholamine)[11],木香萜胺(saussureanine)A、B、C、D、E,左鏇馬尾松樹脂醇-4-O-β-D-吡喃葡萄糖甙(masson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毛連菜甙B(picrisideB),醒香甙(syringin)[12]等。

功效:行氣止痛;調中導滯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經》

科屬分類:菊科

拉丁文名:RadixAucklandiae

藥(毒)理學:大鼠腹腔注射的半數致死量如下:總內酯300mg/kg、二氫木香內酯200mg/kg。對其總生物鹼靜脈注射的最大耐受量,小鼠為100mg/kg,大鼠為90mg/kg。本品揮髮油混入大鼠飼料中,每天服量為1.77mg/kg,(雄鼠)與2.17mg/kg(雌鼠),連續給藥90天,結果對大鼠的生長、血常規與血尿素氮均沒有影響,主要臟器病理檢驗亦未見異常。

主治:胞脅脹滿足;脘腹脹痛;哎吐泄瀉;痢疾後重。

生態環境:栽培于海拔2500-4000m的高山地區,在涼爽的平原和丘陵地區也可生長。

各家論述
1.《藥類法象》:木香,除肺中滯氣,若治中丁焦結滯,須用檳榔為使。
2.《湯液本草》:木香,《本經》雲,主氣劣氣不足,補也;通壅氣導一切氣,破也;安胎健脾胃,補也;除痃癖塊,破也。與本條補破不同何也?易老以為破氣之劑,不言補也。
3.朱震亨:調氣用木香。其味辛,氣能上升,如氣鬱不達者宜之。若陰火衝上者,則反助火邪,當用黃柏、知母,而少以木香佐之。
4.《本草會編》:木香,與補藥為佐則補,與泄藥為君則泄也。
5.《綱目》:木香,乃三焦氣分之藥,能升降諸氣。諸氣膹郁,皆屬於肺,故上焦氣滯用之者,乃金郁則泄之也;中氣不運,皆屬於脾,故中焦氣滯宜之者,脾胃喜芳香也;大腸氣滯則後重,膀胱氣不化則癃淋,肝氣鬱則為痛,故下焦氣滯者宜之,乃塞者通之也。
6.《本草匯言》:廣木香,《本草》言治氣之總藥,和胃氣、通心氣、降肺氣、疏肝氣、快脾氣、暖腎氣、消積氣、溫寒氣、順逆氣、達表氣、通里氣,管統一身上下內外諸氣,獨推其功。然性味香燥而猛,如肺虛有熱者,血枯脈躁者,陰虛火沖者,心胃痛屬火者,元氣虛脫者,諸病有伏熱者,慎勿輕犯。
7.《藥品化義》:木香,香能通氣,和合五臟,為調諸氣要藥。以此治痞悶噯氣,水腫腹脹,痢疾腳氣,皆調滯散氣之功。但辛香屬陽,陽則升浮,如中焦、下焦結滯,須佐檳榔墮之下行;因性香燥,同黃連、黃芩治痢疾,同黃柏、防己治腳氣,皆藉寒藥而制其燥,則用斯神矣。若怒氣拂逆攻沖,遍身作痛,以此使肺氣調,則肺氣自伏,若肝氣鬱,致脅肋小腹間痛,同青皮疏之,令肝氣行,則血順痛止。
8.《本草新編》:廣木香,止可少用之為佐使,使氣行即止,而不可謂其能補氣而重用之也。大約用廣木香,由一分、二分至一錢而止,斷勿浮於一錢之外,過多反無功效,佐之補而不補,佐之瀉而亦不瀉也。
9.《本草經百種錄》:木香以氣勝,故其功皆在乎氣。《內經》雲心主臭,凡氣烈之藥,皆入心,木香香而不散,則氣能下達,故又能通其氣於小腸也。
10.《本草求真》:木香,下氣寬中,為三焦氣分要藥。然三焦則又以中為要。故凡脾胃虛寒凝滯,而見吐瀉停食;肝虛寒入,而見氣鬱氣逆,服此辛香味苦,則能下氣而寬中矣。中寬則上下皆通,是以號為三焦宣滯要劑。至書所云能升能降,能散能補,非雲升類升柴,降同沉香,不過因其氣鬱不升,得此氣克上達耳。況此苦多辛少,言降有餘,言升不足,言散則可,言補不及,一不審顧,任書混投,非其事矣。
11.《本草正義》:木香,芳香氣烈而味厚,《本經》止言味辛,《別錄》則謂之溫。雖潔古謂氣味俱厚,當主沉降,然其氣濃郁,藥中有此一味,則煮之香聞滿屋,必不可概以為降。王海藏謂辛苦熱,味厚於氣,陰中之陽,立說頗允。《本經》主邪氣,辟毒疫者,芳香得以辟除穢惡,疫癧為害,無非陰霾惡臭,足以病人,木香芳烈,自可以消除穢濁之氣。強志者,芳香之氣,足以振刷精神也。淋露有因於清陽下陷者,木香溫升,故能治之。若熱結於下者,必非所宜。治溫瘧者,亦即燥濕辟惡之義。治氣劣、氣不足,則升動清陽而助正氣也。行藥者,氣為血帥,自能為百藥導引耳。瀕湖本作引藥,其大旨正同。木香以氣用事,故專治氣滯諸痛,於寒冷結痛,尤其所宜。然雖曰辛苦氣溫,究與大辛大熱不同,則氣火鬱結者,亦得用之以散郁開結,但不可太多。且味苦者必燥,陰虛不足之人,最宜斟酌,過用則耗液傷陰,其氣將愈以紛亂,而痛不可解矣。近人更用之於滋補藥中,恐滋膩重滯,窒而不靈,加此以疏通其氣,則運行捷而消化健,是亦善於佐使之良法。疝瘕積聚,滯下腸澼,此為必須之藥。
12.《本經》:主邪氣,辟毒疫,強志,主淋露。
13.《別錄》:療氣劣、肌中偏寒。主氣不足,消毒,(治)溫瘧,行藥之精。
14.《本草經集注》:療毒腫,消惡氣。
15.《藥性論》:治女人血氣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九種心痛,積年冷氣,痃癖癥塊,脹痛,逐諸壅氣上沖煩悶。治霍亂吐瀉,心腹XIU刺。
16.《日華子本草》:治心腹一切氣,止瀉,霍亂,痢疾,安胎,健消食。療贏劣,膀胱冷痛,嘔逆反
17.王好古:治沖脈為病,逆氣里急。主脬滲小便秘。

沉香內消丸木香
18.《本草通玄》:理疝氣。

採收和儲藏:培育3年,於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收穫,選晴天,挖掘根部,去除泥土、莖桿和葉柄,粗大者切成2-4塊,50-60℃低溫下烘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有引種栽培,以雲南西北部種植較多,產量較大。原產印度。

用藥禁忌:陰虛津液不足者慎服。
1.《本草經疏》:肺虛有熱者,慎毋犯之。元氣虛脫及陰虛內熱,諸病有熱,心痛屬火者禁用。
2.《得配本草》:臟腑燥熱,胃氣虛弱者禁用。

動植物形態
木香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m。柱根粗壯,圓形,直徑可達5cm,表面黃褐色,有稀疏側根。莖直立,被有稀疏短柔毛。基生葉大型,具長柄;葉片三角狀卵形或萇三角形,長30-100cm,寬15-20cm,基部心形或闊楔形,下延直達葉柄基部或一規則分裂的翅狀,葉緣呈不規則淺裂或波狀,疏生短刺,上面深綠色,被短毛,下面淡綠帶褐色,被短毛;莖生葉較小,葉基翼狀,下延抱莖。頭狀花序頂生及腋生,通常2-3個叢生於花莖頂端,幾無總花梗,腋生者單一,有長的總花梗;總苞片約10層,三角狀披針形或長披針形,長9-25mm,外層較短,先端長銳尖如刺,疏被微柔毛;花全部管狀,暗紫色,花冠管長1.5cm,先產央5裂;雄蕊5,花葯聯合,上端稍分離,有5尖齒;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之外,柱頭2裂。瘦果線形,長端有2層黃色直立的羽狀冠毛,桌熟時多脫落。花期5-8月,果期9-10月。

功效分類:理氣藥;行氣藥;溫里藥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冷涼濕潤,耐寒、耐旱,怕高溫和強光,幼苗期怕直射光。產區在海拔800-2500m山區的陰坡地,選朝北或東北坡向,坡向30°-35°,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pH6.5-7.0的砂質壤土和壤土栽培為宜,低洼易澇地長期積水會引起爛根。幼苗期生長緩慢,可與玉米等作物套、間作,又可遮陽。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直播:7-8月採收種子,曬乾備用。春播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秋播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冬播種。穴播;按行株距30cm×30cm開穴,穴深3-5cm,播後覆土1cm;條播,按行距30cm開溝播種。每1hm2用種量15kg左右。播後保持土壤濕潤,約經15d出苗。苗期需遮蔭或在畦兩邊栽種玉米。
田間管理苗高4-6cm時定苗,每穴留苗3株。每年中耕除草3-4次。幼苗期宜施稀人糞尿,第二年可追施人糞尿或尿素、過磷酸鈣。冬季施用腐熟廄及土雜肥、草木灰、餅肥等。乾旱季節澆水。冬季地上部枯萎後培土。帛苔孕蕾時,除留種外,全部摘除花苔。秋季將靠近地面的老葉除去,以利通風秀光。
病早害防治病害有根腐病,7-8月發病嚴重,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可用70%五氯硝基苯4kg拌在植株旁邊或用福馬林進行土壤消毒。另有褐斑病、白絹病等為宜。早害有銀紋夜蛾,可用80%敵百早800-1000倍液噴殺。另有黑蚜、短角負蝗等為害。

炮製方法
木香片:將原生藥放清水內洗淨,撈出,悶潤12-24小時使軟,切片,曬乾。
煨木香:將木香片放在鐵絲匾中,用一層草紙,一層木香間隔,平鋪數層,置爐火旁或烘乾室內,烘至木香中所含的揮髮油滲透至紙上,取出放涼。有些地區將木香片1斤,麩皮4兩,放鍋內拌炒至黃色不焦為度,篩去麩皮,放涼。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根圓柱形、平圓柱形,長5-15cm,直徑0.5-5.5cm。表面黃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縱溝及側根痕,

沉香內消丸木香
有時可見網狀紋理。質堅硬,難折斷,斷面稍平坦,灰黃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點,形成層環棕色,有放射狀紋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氣芳香濃烈而特異,味先甜後苦,稍刺舌。以條勻、質堅實、沒性足、香氣濃郁者為佳。
顯微鑑別根橫切面:木栓層為2-6列木栓細胞,有時可見殘存的落皮層。韌橫切面:木栓層為2-6列木本細胞,有時可見殘存的落皮層。韌皮部寬廣,篩管群明顯;韌皮纖維成束,稀疏散在或排成1-3環列。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導管單列徑向排列;木纖維存在於近形成層處及中心導管旁;初生木質部四原型。韌皮部、木質部中均有類圓形或橢圓形油室散在。本品薄壁細胞中含菊糖。
粉末特徵黃色或黃棕色。
①菊糖碎塊極多,用冷水合氯醛裝置,呈房形、不規則團塊狀,有的表面現放射狀線紋。
②木纖維多成束,黃色,長梭形,末端傾斜或細尖,直徑16-24μm,壁厚4-5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紋孔橫裂縫隙狀或人字形、十字形。
③網紋、具緣紋孔及梯紋導管直徑32-90μm,導管分子一般甚短,有的長僅64μ。

④油室碎片淡黃色,細胞中含揮髮油滴。
⑤薄壁細胞淡黃棕色,有的含小形草酸鈣方晶。此外,有木栓細胞、韌皮纖維及不規則棕色塊狀特。

性味:辛味辛;苦;性溫

中藥化學鑑定:理化鑑別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水浴加熱約1min,濾過。取濾液1ml置試管中,加濃硫酸0.5ml,顯濃紫色。(檢查去氫木香內酯)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

處方來源

《普濟方》
中醫開方子,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商代就已經有了。2000多年前成書的《內經》中列有13張方子。到了漢代張仲景寫了本《傷寒論》,該書中的方子已達到113張。張仲景的另一本書《金匱要略》

沉香內消丸中醫
中有方子262張。晉代葛洪寫了《肘後備急方》一書,載方101首。唐代孫思邈寫了《備急千金要方》一書,載方有5300首。後來他又寫了《千金翼方》一書,載方2900餘首。唐代王燾寫了一本《外台秘要》,載方6000餘首。宋代政府編纂了一部方書,叫《太平聖惠方》,全書載方16834首。宋代另一部方書《和劑局方》,載方788首。元代宮廷中藥局的成方配本《御藥院方》載方1061首。明代的《奇效良方》載方7000餘首。清代《醫方集解》載方700餘首。清代另一本方書《成方切用》載方1180餘首。明代的《普濟方》,它載方競達61739首。

據說明太祖將自己第五個兒子朱棣,封為固定王。而朱棣一直很喜歡做詩談學,熱衷醫道,平時很注意收集古今方劑,於是他將自己收集到的方劑加以整理、修訂,編成了《普濟方》一書。為了保證該書的質量,朱棣又請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人一同討論、修改,最後於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定稿出書。

朱棣為了編寫《普濟方》,收集了大量資料。除了收錄明以前各家方書以外,還收集其他方面的材料,如傳記、雜誌等,所以內容十分豐富,編得也很詳細。由於出版的數量比較少,而該書又比較實用,所以不少人輾轉傳沙。有道是“物、以稀為貴”,《普濟方》一書在當時是十分珍貴的。後來經過一些年代,《普濟方》原來的刻本已經散失,而一些藏書家,你藏幾頁,他藏幾張,拼也拼不全。只有清朝《四庫全書》總算將這本書收齊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普濟方》就是在《四庫全書》中所載的。

《普濟方》原作168卷,後來《四庫全書》將它改為426卷,分成217;類,共788法。全書載圖239幅。該書總的方子數為61739首。全書的內容包括總論、臟腑身形、傷寒雜病、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書中記載了許多疾病的治法,如湯藥、按摩、針灸等。《四庫全書提要總月》認為:“是書一證之下,各列諸方,使學者依類推求,於異同出入之間,得以窺見古人之用意,因而折衷參伍,不至為成法所拘。”《普濟方》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方書。它在所列的每一病證之下,列了一些方子,學者或醫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個方子之間選擇一下即可。而這本書也是十分寶貴的醫學文獻資料,它為我們保留了許多我們想看又因佚失而看不到的材料。

雖然,《四庫全書》保存了《普濟方》的全部內容,但是也有不少抄錯、記錯的地方。人民衛生出版社在1959年以《四庫全書》中所載《普濟方》為主,並參考以前的一些殘卷殘本,一一進行校勘、重印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普濟方》共分10冊。第一份為方脈運氣臟腑,第二冊為身形,第三冊到第六冊為諸疾,第七冊為諳瘡腫,第八冊為婦人,第九冊為嬰孩,第十冊為針灸。這樣使原書426卷亢繁的卷跌變得簡明有章。國家花了一定力量重印這部我國最大的方書,使這部古書重放異彩。

《普濟方》是由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主持,教授滕碩、長史劉醇等人執筆彙編而成,刊於1406年,初刻本已散佚。幾百年來除少數藏書家藏有一些殘卷,如永樂刻本存19卷,明抄本存35卷等外,惟《四庫全書》收有全文。原作168卷。
本書是古代最大的一部方書。全書大致分為12部分,卷1~5為方脈,卷6~12為運氣,卷13~43為臟腑,卷44~8

沉香內消丸中醫

6為五官,卷87~250為內科雜病,卷251~267為雜治,卷268~272為雜錄和符禁,卷271~315為外傷科,卷316~357為婦科,卷358~408為兒科,卷409~424為針灸,卷425~426為本草。編次條理清晰,內容十分豐富。自古經方,本書最為完備。資料除取之歷代方書外,還兼收史傳、雜說、道藏、佛典中的有關內容。
《普濟方》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方劑書籍,它載方競達61739首。
公元1406年定稿出書,為中國歷史上的明朝皇帝朱棣收集編寫。《普濟方》,收集了大量資料。除了收錄明以前各家方書以外,還收集其他方面的材料,如傳記、雜誌等,所以內容十分豐富,編得也很詳細。由於出版的數量比較少,而該書又比較實用,所以不少人輾轉傳抄。物以稀為貴,《普濟方》一書在當時是十分珍貴的。後來經過一些年代,《普濟方》原來的刻本已經散失。
《普濟方》原作168卷,後來改為426卷,分成217類,共788法。全書有圖239幅。內容包括總論、臟腑身形、傷寒雜病、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等。書中記載了許多疾病的治法,如湯藥、按摩、針灸等。《普濟方》是一本十分實用的方書。它在所列的每一病證之下,列了一些方子,學者或醫生只要依病查方,再在各個方子之間選擇一下即可。而這本書也是十分寶貴的醫學文獻資料。
中國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年以《普濟方》為主,並參考以前的一些殘卷殘本,一一進行校勘、重印出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普濟方》共分10冊。第一份為方脈運氣臟腑,第二冊為身形,第三冊到第六冊為諸疾,第七冊為諸瘡腫,第八冊為婦人,第九冊為嬰孩,第十冊為針灸。這樣使原書變得簡明有章。

相關詞條


經典中藥

中藥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套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中藥方劑之沉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沉香附子湯
沉香不二丸
沉香三味散
沉香萬應丸
沉附膏
沉香附子丸
沉茄止疝散
沉苓丸
沉蘇飲子
沉蘇湯
沉水膏
沉檀香茶餅
沉檀快膈丸
沉香阿魏丸
沉香化氣丹
沉香金粟散
沉香勻氣散
沉香利膈丸
沉香分消丸
沉香內補丸
沉香鬱金散
沉香養脾湯
沉香養脾散
沉香養脾丸
沉香養氣丸
沉香保生丸
沉香交泰丸
沉香烏藥煎
沉香烏藥丸
沉香大補丸
沉香大腹皮湯
沉香通氣丸
沉香大腹散
沉香透膈湯
沉香聖餅子
沉香固元散
沉香透膈丸
沉香四寶丹
沉香四倍丸
沉香和血丸
沉香和中丸
沉香蒺藜丸
沉香化痰丸
沉香枳殼散
沉香末子
沉香蓽澄茄湯
沉香既濟丸
沉香斷紅丸
沉香磨脾湯
沉香快脾丸
沉香茯苓丸
沉香歸附散
沉香開隔散
沉香延齡散
沉香蓯蓉煎丸
沉香舒郁丹
沉香至珍丸
沉香定痛丸
沉香安神丸
沉香如意丸
沉香天麻煎
沉香至寶丸
沉香石斛湯
沉香石斛丸
沉香百補丸
沉香百消丸
沉香琥珀散
沉香膏
沉香理氣湯
沉香豬肚丸
沉香牡丹丸
沉香煮散
沉香煎丸
沉香煎
沉香爛積丸
沉香羌活湯
沉香羊肉丹
沉香消積丸
沉香續斷丸
沉香海金砂丸
沉香活血丸
沉香紫蔻丸
沉香永壽丸
沉香水煮散
沉香檳榔湯
沉香紫菀丸
沉香桃膠散
沉香紫桂丸
沉香降氣丹
沉香神曲煎
沉香陳曲丸
沉香丸
沉附湯
沉香溫胃丸
沉香消痞丸
沉香磁石丸
沉香大腹皮散
沉香大丸
沉香四磨湯
沉香半夏湯
沉香曲
沉香散
沉香檳榔丸
沉香廣聖散
沉香導氣散
沉香桂附丸
沉香天麻湯
沉香琥珀丸
沉香溫脾湯
沉香湯
沉香磨脾散
沉香蓽澄茄散
沉香快氣丸
沉香導氣丸
沉香降氣丸
沉香化氣丸
沉香化滯丸
沉香內消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