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攻山西之戰

明攻山西之戰

明軍攻山西之戰1368年11月,元太原守將庫庫特穆爾率兵出雁門關,企圖入居庸關進攻北京。明朝大將徐達認為,太原是庫庫特穆爾的老巢,不肯輕易丟失,現庫庫特穆爾率軍遠出,太原空虛,若直驅太原,必能遲滯元軍進攻北京的攻勢。於是採取攻愛搗虛之謀,率軍經井陘、平定直取太原。這時,庫庫特穆爾軍已進至保全,得悉明軍抄其巢穴,急忙停止前進,轉兵回救。

基本信息

簡介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至二年(1369年)二月,明北伐滅元之戰中進行的第四次作戰。

經過

洪武元年八月初,明軍攻克河北及大都(今北京)後(參見明攻河北、大都之戰),明太祖朱元璋於八月十五日命征虜大將軍徐達、副將軍常遇春率軍攻取山西,命副將軍馮宗異、偏將軍湯和與平章楊璟率部從征。此時盤據在山西的太原守將擴廓帖木兒,因長期內訌,已成為強弩之末,且在元順帝北逃時,奉命出兵雁門關,經保全州(今河北涿鹿)、居庸關大都。根據客觀形勢的變化,徐達及時制定了攻取山西的戰略方針,指出:“王保保(即擴廓帖木兒)率師遠出,太原必虛,北平孫都督(孫興祖)總六衛之師,足以鎮御,我與爾等乘其不備,直抵太原,傾其巢穴,則彼進不得戰,退無所依,此兵法所謂批亢搗虛也。若彼還軍救太原,則已為我牽制,進退失利,必成擒矣。”遂分兵兩路,北路作為主力,由河北逕取太原,南路作為策應,由河南北向,會師太原,形成南北合圍之勢。

北路由徐達親自領軍,一路連克保定、真定(今河北正定)、井陘、平定、壽陽。十一月二十三日,進抵榆次。遣使令南路軍迅速北進,夾擊太原。南路由馮宗異、湯和率師於十月渡河北上,相繼攻克武陟(今屬河南)、懷慶(今河南沁陽)、澤州(今山西晉城)。初卞日,攻取潞州(今山西長治)時,接到徐達迅速北進的命令,遂日夜兼程北進。擴廓帖木兒率軍進至保全州,獲悉明軍西攻太原,揮師回救,兩軍在太原附近遭遇。徐達率兵夜襲,大敗元軍,擴廓帖木兒西逃。明軍於十二月初一日攻取太原,乘勝分兵取平遙、介休、盂州(今山西盂縣)、管州(今山西靜樂)等地。南路軍於洪武二年(1369年)元月初五日與徐達會師太原。十九日,命常遇春攻取大同,二月初七日明軍進抵城下,元守將棄城而逃,遂克大同,山西平定。元中原殘部,從此被逼到陝、甘一隅,為明軍圍殲陝、甘之敵提供了機會。

明攻山西之戰明攻山西之戰

明朝戰爭列表

北京保衛戰 | 明滅元之戰 | 明攻山東之戰 | 明平閩廣之戰 | 明攻福建之戰 | 明攻河南之戰 | 明攻河北、大都之戰 | 明攻山西之戰 | 太原之戰[明朝]| 明攻陝甘之戰 |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 明滅夏之戰 | 階、文之戰 |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 明平雲南之戰 | 曲靖之戰 |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 靖難之變 | 真定之戰 | 北平之戰 | 鄭村壩之戰 | 白溝河之戰 | 夾河之戰| 滹沱河之戰 | 明平交阯之戰 | 明成祖第一次親征漠北之戰 | 神投海之戰 | 明成祖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 | 海堝之戰 | 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 麓川之役 | 狼山、兀魯乃池之戰 | 麓川之戰 | 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 土木之變 | 大藤峽之戰 | 紅鹽池之戰 | 劉六、劉七起義 | 春西海之戰 | 秋黑河墩之戰 | 明抗倭的戰爭 | 王江陘之戰 | 乍浦、東沈莊之戰 | 台州之戰 | 新河之戰 | 花街之戰 | 上峰嶺之戰 | 長沙之戰 | 橫嶼之戰 | 林墩之戰 | 仙遊之戰 | 明滅吳平之戰 | 萬全右衛之戰 | 明平定都掌部落之戰 | 明平岳鳳叛亂 |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戰爭 | 鎮北關之戰 | 兆佳城之戰 | 渾河之戰 | 明平楊應龍之戰 | 明平哱拜叛亂 | 壬辰衛國戰爭 | 平壤之戰 | 古勒山之戰 | 露梁海戰 | 明與後金戰爭 | 撫順之戰 | 清河城之戰 | 薩爾滸之戰 | 葉赫城之戰 | 明平奢崇明之戰 | 河西之戰 | 明平安邦顏之戰 | 貴陽之戰 | 兩河之戰 | 永、藺、尊之戰 | 寧遠之戰 | 寧錦之戰 | 明末農民起義 | 永寧之戰 | 京畿之戰 | 尊永之戰| 孔有德叛亂 | 崇禎明荷海戰 | 鳳陽之戰 | 珠江口海戰 | 酆家店之戰 | 松錦之戰 | 開封之戰 | 朱仙鎮之戰 | 汝州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