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六、劉七起義

劉六、劉七起義

劉六劉七起義是指明中葉爆發於明朝北直隸(今河北地區)的一次著名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此次起義,由於單純的流動作戰和缺乏相互配合而失敗。

基本信息

戰役簡介

劉六、劉七起義劉六、劉七起義

正德五年至七年(1510~1512),在京畿南部爆發,轉戰八省的農民武裝鬥爭,這是由劉六劉七兄弟及楊虎等領導的農民起義。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文安人劉六、劉七在霸州發動起義,數千農民回響。次年,起義軍由河北攻入山東,以後又由山東回攻京畿。起義軍紀律嚴明,不妄殺人,使起義軍迅速發展到數萬人。起義軍分兵兩路,一路由劉六、劉七、齊彥名率領,另一路由楊虎、劉惠趙鐩邢老虎等率領。兩路起義軍時分時合,互相倚重。明武宗朱厚照宦官谷大用為總督軍務,平亂的主要將領有伏羌伯毛銳、右僉都御史陸完、 邊將總兵許泰 ,調京師及宣府、大同、延綏等地軍隊前往鎮壓。正德七年,楊虎一路起義軍被擊潰,劉六、劉七孤軍奮戰,率部走湖廣,在黃州兵敗,劉六船翻身亡。七月,劉七與起義軍餘部全軍覆沒於江蘇狼山,起義最終失敗。 此次起義,由於單純的流動作戰和缺乏相互配合而失敗。

主要人物

劉六名寵,劉七名晨,霸州文安縣(今河北文安)人,農民出身。為人任俠好義,驍勇善騎射。因不堪地主豪強的兼併和壓榨,同齊彥名等在霸州等地打家劫舍,時稱“河北響馬”。

戰役背景

劉六、劉七起義 ——相關史書記載劉六、劉七起義 ——相關史書記載

明王朝進入英宗正統年間(1436—1449)以後,政治黑暗腐敗,土地兼併加劇並高度集中,人民流離失所,階級矛盾日趨激烈,各地農民起義連綿不斷。爆發於河北的劉六、劉七起義就是這種歷史背景的產物。

明朝中葉,河北農民深受政府的馬政之害。為保證明軍邊馬的供應,自明初以來,明政府強令河北等地農民充當養馬戶。馬戶的徭役負擔極其沉重,為保證養好馬要付出很大代價,不僅耽誤農業生產,而且當所養馬匹死亡或種馬孳生不及額時,還要賠償損失,一貧如洗的農民不得不“賣田產、鬻男女,以充其數,苦不可言”,當時有人形容為“江南之患糧為最,河北之患馬為最”。河北臨近京師,正是廠衛特務、官僚地主施虐的地方,加上土地兼併劇烈,剝削壓迫十分殘酷,社會矛盾十分尖銳,農民起義時有發生。為了安定京畿一帶的局勢,正德四年(1509年)九月,專權宦官劉瑾派御史寧杲為“捕盜御史”到河北鎮壓農民起義。寧杲採用極為殘酷的高壓手段,屠殺和鎮壓農民,他“奏立什伍連坐法,盜賊捕獲無虛日,每械盜賊入真定,用鼓吹前導,金鼓之聲彌日不絕”(《明史紀事本末·平河北盜》)。整個河北籠罩在一片恐怖氣氛中,這激發了河北人民更大的反抗情緒,釀成了劉六、劉七起義。

當時的山東,在統治階級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下,階級矛盾十分尖銳,農民起義風起雲湧,幾乎遍及全省。如:正德五年正月,“山東盜陷濰縣”(《山東通志》卷十《通紀八》);正德五年三月,“守備鳳陽太監黃準奏:‘山東、徐州盜未平……’”(《明武宗實錄》卷六一);正德五年八月“山東守臣奏登州、寧海等縣盜掠居民”(《明武宗實錄》卷六六);正德五年末,白英率領一支農民起義軍白河北進入山東以後分成兩股,一股由德州東進,奔向諸城、高密、安丘、沂水;另一股轉戰西南,占領了魚台、金鄉。這些農民起義,有力地支援了劉六、劉七農民起義軍。

戰役經過

劉六、劉七是河北霸州文安人。正德五年(1510年)十月,劉六、劉七兄弟率領數百人在霸州起義,當地農民積極回響。劉六、劉七起義後,當地人趙鐩、楊虎等也率眾回響,起義軍匯合成一支幾十萬人的大軍,轉戰於北直隸、山東、山西、河南、湖廣、南直隸、江西等7個省區。

正德六年(1511年)三月,起義軍自河北進入山東,攻取濱州、臨朐、臨淄、昌樂、日照、蒲台武城陽信曲阜及泰安州,明朝官軍東西奔命,義軍如入無人之境。起義軍在山東境內得到廣大人民民眾的積極回響和有力支持,正如當時明政府十三道御史賀銳所奏“山東居民,凡賊過之處,則樂於供給,糧草器仗,皆因於民,棄家從亂者,比比皆是;官軍所過之處,即閉門逃遁,箠楚驅逼,尤不肯前。”(《明武宗實錄》卷七四)短短數月間,起義軍人數發展到數萬之眾。在山東人民支援下,起義軍幾次從山東進攻京師,給明政府以極大震動。八月,明政府命太監谷大用提督軍務,除加派京營精銳部隊以外,又增調宣府、大同、延綏守邊的軍隊進入山東鎮壓起義。當時所調的軍隊有“京、邊及衛所奏留京操官軍二十餘萬,馬三十萬匹,其糧草之費,以正德六年一歲計,支太倉及各項銀九十餘萬兩”(《明武宗實錄》卷八三)。據統計,明統治者在正德六至七年調到山東境內鎮壓農民起義軍的部隊,約占全國總兵力的一半以上。

面對明軍的重重圍剿,起義軍被迫兵分兩路:以劉六、劉七、齊彥名為一路,劉六為首領;以楊虎、趙鐩、劉三、邢老虎為一路,楊虎為首領。他們時分時合,互為倚重,轉戰於河北、山東等地,攻打明軍。

楊虎率領的一路起義軍,在山東境內活動的時間不長。他們自滄州進入德州,又南下濟南、泰安、兗州,再東進直至登州、萊州等地。後楊虎率軍進入魯西南,在此地突破明軍的重兵包圍,進入江蘇、安徽境內。楊虎戰死後,起義軍由趙鐩統率,分28營,轉戰於河南、湖北間一年之久。在明政府的重兵包圍和誘降之下,起義軍內部發生分化,一部分將領投降了明軍,趙鐩勢力孤單,於正德七年秋在湖北兵敗被俘,壯烈犧牲。

劉六、劉七率領的一路起義軍進入山東後,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恃馬力悠忽馳驟,棲野不戰城郭,蹈虛不立方所”。官軍則聞風喪膽,怯不能戰,幾無抵抗之力可言。負責鎮壓起義軍的都御史馬中錫企圖以招撫的辦法瓦解起義軍,起義軍識破其陰謀,拒不投降,並又從山東北部突襲滄州、霸州。一時間,京師惶惶,被迫戒嚴,命右僉都御史陸完率宣府、大同、延綏三總兵統邊兵主力棄關入內鎮壓起義軍,並將山東巡撫都御史邊憲等人撤職查辦。十月,劉六、劉七先進攻濟寧,因守軍眾多,一時難以攻下,隨即向東迂迴,連克日照、海豐、壽張、陽穀、丘縣、寧陽、曲阜、沂水、泗水、費縣十城。當明軍尾追而來時,他們又回師濟寧,切斷運河交通,焚毀明政府運糧船1200艘,活捉工部主事王寵。

十一月,劉六率軍南下徐州,不久又北上,準備繞過駐紮重兵的臨清,突襲北京城,迫使明政府緊閉城門,同時調涿州、通州、良鄉等駐軍護衛京師。劉六見明軍有備,聲東擊西,揮師西向,轉戰河北雄縣、易州等十餘縣,又南下河南。明廷除派陸完統軍從山東追擊外,又命副都御史彭澤提督軍務,以鹹寧伯仇鉞為平賊將軍,統率在晉陝守邊的延綏、榆林諸路軍馬開進河南,以與陸完形成對起義軍的包圍之勢。起義軍採用機動靈活戰術,趁東西兩路明軍合圍之時,又北上進逼北京。陸完等明將大驚失色,恐北京有失,立即調派許泰等部追殺起義軍。明軍一邊緊追起義軍,一邊殺害手無寸鐵的無辜平民報功,“前後報功萬計,而正賊卒無獲者,甚至賊已去而官軍遇平民亦殺之報功”(《明史紀事本末·平河北盜》)。在明軍的瘋狂追剿下,劉六、劉七等只好再次進入山東。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劉六、劉七等回師東入登州、萊州,攻占膠州、平度、萊陽、文登、招遠,並圍攻海州,遭到明軍的追剿,起義軍大敗。四月,起義軍與明軍在登州一帶再度激戰,明府派宣、大鐵騎及中土材官、良家子等近10萬人之精銳部隊圍剿起義軍,斬首義軍2300人,殺傷義軍3000多人,俘獲100多人,給義軍帶來巨大的損失。半月鏖戰之後,劉六、劉七、齊彥名僅率精銳騎兵300餘人突破重圍,轉戰河南、湖北,元氣大傷。同年六月至七月,起義軍在湖北河澤湖泊地帶與明軍激戰,由於起義軍多是北方人,不諳水戰,又在南通江面遭颶風和明軍火攻的襲擊,多次失利。後來他們又打算自南通、泰州登岸直趨淮安,重還山東,但受到揚州官軍的抵擋,只好以狼山為根據地,不斷出擊常州、江陰等地。

戰役結果

但由於力量對比過於懸殊,起義軍在明朝遼東大同宣府邊兵和地方軍隊的聯合包圍下於正德七年八月失敗,劉六、劉七、齊彥名等壯烈犧牲。

當劉六、劉七主力部隊南下後,山東境內仍有零星義軍活動。正德七年七月,一部分農民軍由冠縣攻入朝城,殺死了明軍大同指揮謝琴。其它各地起義軍也展開一些活動,“少有百十人,多或千人,陽、鄒、費、臨邑、高唐諸縣復遭掠”(《明武宗實錄》卷九十)。直到明軍鎮壓劉六、劉七主力部隊回師山東後,才將這些小規模農民鬥爭鎮壓下去。

失敗原因

農民軍的失敗具有深刻的原因:

一是與明軍相比,勢單力薄,劉六軍隊雖號稱數萬人,但多是無以為生的貧苦農民,沒有作戰經驗,真正擁有戰鬥力的極少。

二是農民軍長期流動作戰,雖具有機動靈活的特色,可以出其不意,並取得了一些勝利,但由於缺乏牢固的根據地和後方,士兵疲於奔走,兵員和軍需補給都有一定困難,影響了戰鬥力的發揮。

三是兩支較大的起義軍獨立作戰,缺乏配合,更沒有和當時在四川的農民起義軍取得聯繫共同抗敵,致使明政府便於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戰役影響

劉六、劉七領導的這次起義,前後持續3年,轉戰河北、山東河南、湖北、江蘇數省,沉重地打擊了統治階級。為了鎮壓起義,明政府動用了大量財力,耗盡了府庫之銀;起義軍所到之處,狠狠地打擊了當地貪官污吏、地主豪紳。這次起義給明統治者一個沉重而深刻的教訓,使明朝統治者認識到僅憑高壓政策難以維持長久統治,必須要採取有力措施緩和社會矛盾。起義失敗的第二年,明政府下令減免京畿、山東、河南等地稅糧,並宣布“流民復業者,官給廩食、廬舍、牛種,復五年”。朝廷內部也加以整頓,進行了楊廷和領導的改革,罷免了部分宦官,裁撤冗官,清查皇莊、官莊,退還給農民一部分土地。明朝出現了嘉靖初年較為清明的政治局面。

明朝戰爭列表

北京保衛戰 | 明滅元之戰 | 明攻山東之戰 | 明平閩廣之戰 | 明攻福建之戰 | 明攻河南之戰 | 明攻河北、大都之戰 | 明攻山西之戰 | 太原之戰[明朝]| 明攻陝甘之戰 |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 明滅夏之戰 | 階、文之戰 |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 明平雲南之戰 | 曲靖之戰 |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 靖難之變 | 真定之戰 | 北平之戰 | 鄭村壩之戰 | 白溝河之戰 | 夾河之戰| 滹沱河之戰 | 明平交阯之戰 | 明成祖第一次親征漠北之戰 | 神投海之戰 | 明成祖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 | 海堝之戰 | 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 麓川之役 | 狼山、兀魯乃池之戰 | 麓川之戰 | 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 土木之變 | 大藤峽之戰 | 紅鹽池之戰 | 劉六、劉七起義 | 春西海之戰 | 秋黑河墩之戰 | 明抗倭的戰爭 | 王江陘之戰 | 乍浦、東沈莊之戰 | 台州之戰 | 新河之戰 | 花街之戰 | 上峰嶺之戰 | 長沙之戰 | 橫嶼之戰 | 林墩之戰 | 仙遊之戰 | 明滅吳平之戰 | 萬全右衛之戰 | 明平定都掌部落之戰 | 明平岳鳳叛亂 |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戰爭 | 鎮北關之戰 | 兆佳城之戰 | 渾河之戰 | 明平楊應龍之戰 | 明平哱拜叛亂 | 壬辰衛國戰爭 | 平壤之戰 | 古勒山之戰 | 露梁海戰 | 明與後金戰爭 | 撫順之戰 | 清河城之戰 | 薩爾滸之戰 | 葉赫城之戰 | 明平奢崇明之戰 | 河西之戰 | 明平安邦顏之戰 | 貴陽之戰 | 兩河之戰 | 永、藺、尊之戰 | 寧遠之戰 | 寧錦之戰 | 明末農民起義 | 永寧之戰 | 京畿之戰 | 尊永之戰| 孔有德叛亂 | 崇禎明荷海戰 | 鳳陽之戰 | 珠江口海戰 | 酆家店之戰 | 松錦之戰 | 開封之戰 | 朱仙鎮之戰 | 汝州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