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攻河南之戰

明攻河南之戰

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至四月,明北伐滅元之戰中進行的第二次作戰。

基本信息

簡介

明攻河南之戰,明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至四月,明北伐滅元之戰中進行的第二次作戰。

經過

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向有“中州”、“中原”之稱,距元朝大都(今北京)1580里,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明太祖朱元璋要求北伐軍先取山東,目的是為了撤除元廷禁止,而後移兵河南,則意在破其藩籬,使大都勢孤援絕,為最後推翻元王朝統治創造條件。洪武元年二月,明軍平定山東以後(參見明攻山東之戰),朱元璋立即指示北伐軍移師河南。是時元將脫因帖木兒駐守洛陽,兵力較強;李克彝、左君弼等駐守開封,降守不定。根據當時的客觀形勢,朱元璋制定了南北兩路並進夾擊的戰略方針。南路由征南將軍鄧愈率襄陽、安陸、景陵等地駐軍,於洪武元年三月初一日向南陽進發;北路由征虜大將軍徐達督北伐主力於三月初溯黃河而上,西攻開封,奪取洛陽。三月二十二日,鄧愈進取唐州(今河南唐河),守將棄城逃遁。二十六日趨逼南陽,敗阻敵於瓦店。次日,占領南陽,擒元守將史克新、張居敬(一作張敬)等26人,俘獲士卒1500餘人,馬150餘匹。南路軍的順利發展有效地牽制了元軍,為北路軍的推進減少了阻力。北路軍於三月初五日由樂安出發,十六日抵濟寧,開耐牢坡壩入黃河西上。一路連下永城、歸德(今河南商丘南)、許州(今河南許昌),二十九日至陳橋(今河南封丘境內),開封守將李克彝左君弼相互推諉卻戰,最後李克彝率部西逃,左君弼投降。四月初八日,徐達軍自虎牢關(今河南滎陽汜水附近)西進,大敗脫因帖木兒守軍5萬人於洛水北塔兒灣(今河南偃師境內),梁王阿魯溫投降,洛陽遂為明軍所有。於是乘勝連下嵩(今河南嵩縣)、陳(今河南睢陽)、汝(今河南臨汝)等州。二十二日,征虜右副將軍馮宗異、都督同知康茂才等奉徐達之命西向攻克陝州(今河南陝縣)。二十六日,進占潼關,元守將李思齊張思道分別西逃鳳翔、鄜城(今陝西洛川境內)。河南至此平定,用時不足兩月。

點評

攻取河南之役的勝利,使明軍實現了對元都的弧形包圍,進一步為攻克元大都鋪平了道路。

明朝戰爭列表

北京保衛戰 | 明滅元之戰 | 明攻山東之戰 | 明平閩廣之戰 | 明攻福建之戰 | 明攻河南之戰 | 明攻河北、大都之戰 | 明攻山西之戰 | 太原之戰[明朝]| 明攻陝甘之戰 |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 | 明滅夏之戰 | 階、文之戰 |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 |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 | 明平雲南之戰 | 曲靖之戰 |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 |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 |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 | 靖難之變 | 真定之戰 | 北平之戰 | 鄭村壩之戰 | 白溝河之戰 | 夾河之戰| 滹沱河之戰 | 明平交阯之戰 | 明成祖第一次親征漠北之戰 | 神投海之戰 | 明成祖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 | 海堝之戰 | 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 | 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 麓川之役 | 狼山、兀魯乃池之戰 | 麓川之戰 | 貴州、湖廣各族人民大起義 | 土木之變 | 大藤峽之戰 | 紅鹽池之戰 | 劉六、劉七起義 | 春西海之戰 | 秋黑河墩之戰 | 明抗倭的戰爭 | 王江陘之戰 | 乍浦、東沈莊之戰 | 台州之戰 | 新河之戰 | 花街之戰 | 上峰嶺之戰 | 長沙之戰 | 橫嶼之戰 | 林墩之戰 | 仙遊之戰 | 明滅吳平之戰 | 萬全右衛之戰 | 明平定都掌部落之戰 | 明平岳鳳叛亂 |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的戰爭 | 鎮北關之戰 | 兆佳城之戰 | 渾河之戰 | 明平楊應龍之戰 | 明平哱拜叛亂 | 壬辰衛國戰爭 | 平壤之戰 | 古勒山之戰 | 露梁海戰 | 明與後金戰爭 | 撫順之戰 | 清河城之戰 | 薩爾滸之戰 | 葉赫城之戰 | 明平奢崇明之戰 | 河西之戰 | 明平安邦顏之戰 | 貴陽之戰 | 兩河之戰 | 永、藺、尊之戰 | 寧遠之戰 | 寧錦之戰 | 明末農民起義 | 永寧之戰 | 京畿之戰 | 尊永之戰| 孔有德叛亂 | 崇禎明荷海戰 | 鳳陽之戰 | 珠江口海戰 | 酆家店之戰 | 松錦之戰 | 開封之戰 | 朱仙鎮之戰 | 汝州之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