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英語:NationalFormosaUniversity,NFU)是一所座落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的國立科技大學,常被簡稱為“虎尾科大”、“虎科大”或“虎科”。因應台灣發展精密工業之需求,故奉中華民國教育部之令於1980年7月創校,以原虎尾高中校地多次改建而成。虎尾科大緊臨虎尾糖廠、安慶國小與虎尾溪,校園周遭因而留下不少台灣日治時期的建築古蹟。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其前身為“台灣省立雲林工業專科學校”,簡稱“雲林工專”。隔年改隸國立,更名為國立雲林工業專科學校。為早期數所優秀工專之一,往往與台北工專高雄工專並列為“三大工專”,後來因為改制過慢,造成校名被“國立雲林技術學院”(今改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占用,被迫改名為“國立虎尾技術學院”,然而校名從“雲林”滑落到“虎尾”,普遍被視為嚴重矮化與降格,致使虎尾科大名氣受損,因而引發往後一連串的校名風波。直至2004年,才改制為現今的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除了校名風波外,亦迭遭許多波折,今日雖已不比往昔,但仍為一所重要性與影響性的大學。創校之初,本為單獨的工業技職院校,近年來陸續成立文理學院、管理學院等,且不少學系增設了研究所,已經逐漸轉型為研究型科技大學。現今,虎尾科大主要專攻於技專校院產學合作上,因此近年來在專利研發方面逐漸有所斬獲。

學校象徵

校訓:創校之初,首任校長張天津即制定以“誠正精勤”精神象徵作為校訓。當年,台灣大受石油危機影響,政府轉而鼓勵投資高科技產業,將機械、電子、電機列為“策略性工業”。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正是因應台灣發展精密工業之需求而創立,以培育高科技專業人才為宗旨,因而重視職業道德的養成與專業技術的磨鏈,而不像早期多所大學那樣灌輸著愛國主義教育。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虎尾科大椰林大道

校樹:校方並沒有規定以哪一種樹作為校樹,但是一般約定成俗以莿桐樹作為校樹。起因於莿桐樹是虎尾科大百年來的最佳歷史見證之一,於虎尾糖廠1910年設廠時就已栽種,位於虎尾科大網球場旁。不但樹齡老,更被視為虎科大象徵之一,因此為了留樹,校方刻意將球場圍牆往後挪移興建。然而這株樹遮住綜三館正門,使綜三館黯淡失色,曾一度被藝術中心主任廖敦如大力主張移植或砍除,此後明白該樹是虎尾科大發展演進的歷史軌跡,因而作罷。

為突顯出該樹在虎科大校史發展中的重要性,校方特地邀請雕塑家李承昌廖文榮李顏輝,以百年莿桐樹為主軸,創造“樹的脈絡”大型裝置藝術,“初生”則置於樹下,“轉折”在綜三館前方,“卓越”位於綜三館左側,旨在象徵虎尾科大從“初生”歷經“轉折”邁向“卓越”,而“樹的脈絡”正是虎科大發展的軌跡。

2007年5月,百年莿桐樹因染上褐根病及幼蜂蟲侵蝕,嚴重落葉,樹幹已被蟲蝕成兩半,幾近中空,且一半樹幹已經傾倒墬地。林務試驗所專家診斷結果是已經無可救藥,校方為了安全起見決定將該樹砍除,該樹從此也被雲林縣政府列管的珍貴老樹中除名。儘管百年莿桐樹已死,它依然是虎尾科大意象之一。

學院介紹

虎尾科大設有工程電機資訊管理文理4個學院,包含14個研究所、19個學系及2個由教育部重點補助成立的技術研發中心。另外,創意工程與精密科技研究所、航空與電子科技研究所、自動化工程系研究所、生物科技系研究所及資訊工程系研究所已獲教育部批准,將於2007年開始招生。

工程學院:

主條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工程學院在創校之初就已成立,且科系精緻細分,如將機械系細分為機械設計工程系、動力機械工程系等,以加強學生的專業能力。目前技術蓬勃發展,工程學院開始推動跨領域多元專業學程與強化跨校院交流,以培育機電光跨領域產業科技工程人員。因應政府在機光電及微納米產業的積極投入,且精密機械自動化及微機電系統設計已經成為國科會、教育部及產業界之重要發展方向,工程學院的研究屬性因而逐漸朝向四個重點特色領域發展:精密機械工程、微機電系統工程、材料與綠色能源工程、飛機航電與車輛通訊工程,並配合國家經濟建設及國家教育政策,逐步邁向研究型大學發展。目前設有7個學系、5個研究所,如下:

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研究所(含碩士班

機械與機電工程研究所(含碩、博士班

創意工程與精密科技研究所(含碩士班)

航空與電子科技研究所(含碩士班)

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動力機械工程系

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2009年開始招生)

飛機工程系

車輛工程系

電機資訊學院: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企業管理

電機資訊學院以培育電機電子資訊光電通訊等高科技人才為宗旨,近年來隨著電子產業的迅速起飛與網際網路的發明,電機資訊人才的需求更為急切,因此電機資訊學院與政府政策、國內產業科技、中部科學工業園區配合,共同推展產學合作,以有計畫性的培育出有理論基礎和實務經驗,並適合產業所需之人才。同時,電機資訊學院將產業資源套用於教學上,提供產業界技術服務及發展協助,以順應社會潮流與產業的動向發展。目前設有4個學系、3個研究所,如下:

光電與材料科技研究所(含碩、博士班)

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

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光電工程系

電子工程系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以培養具有創新及規劃決策能力之專業管理人才為目標,強調實務與理論之相互配合,落實資訊基礎建設之研究、終身學習理念及自我學習,以應全球資訊環境丕變與國際化,目標以前瞻性眼光負起未來企業之競爭力。管理學院著重於經營決策分析及高科技管理生產力提升之管理、品質計畫與保證之管理,經常以實務專題作為教學,磨練學生對於專業理論與實務之整合套用和處理專業問題之能力。目前設有4個學系、3個研究所,如下:

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含碩士班)

經營管理研究所(含碩士班)

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

工業管理

企業管理

財務金融

文理學院:

文理學院雖然成立不久,但規模已經擴充。直至今日,已是一個體系完善的學院,因而除了專業系所及中心的教學研究外,並肩負全校人文、數理、通識教育之教學和提供學生優良的自我學習環境,以及提供專業師資對外進行推廣教育與產學合作。其發展特色注重於人文科技並重、專業通識均衡,讓學生多元化學習技能,並提升教師的學術競爭力及加強學校與社區的互動。目前設有4個學系,1個研究所,如下:

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

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2009年開始招生)

多媒體設計系

套用外語系

二年制進修學院:

進修學院以提供成人進修回流教育管道為主。一般計算學院數、學係數時只含日間部,是因為日間部與夜間部體系不大相同。然而進修學院為夜間部,因此通常不算在內。儘管如此,進修學院仍是虎科大的一份子,年年依然招生,並鼓勵成人進修以及讓貧窮學生得以半工半讀。目前設有10個學系,均為二技部,如下:

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機械設計工程系

動力機械工程系

電機工程系

工業管理系

財務金融系

光電工程系

企業管理系

套用外語系

中心:

中心雖然不屬於學院之一,但仍與學院密切關聯,是虎尾科大不可或缺的一環。

研究總中心

光機電精密科技教學中心

光電顯示器技術研發中心

精密機械技術研發中心

微機電設計與套用研發中心

創造力與創意設計教學中心

環保暨安全衛生中心

能源科技學程中心

技職認證資源中心

學生輔導咨商中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藝術中心

校務發展中心

校園整體規劃中心

貴重儀器中心

技術轉移中心

創新育成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數位學習中心

通識教育中心

電算中心

藝術中心

生活資訊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中山高速公路

交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位於雲林縣中心,日統客運與台西客運均在校園附近設定停車站,提供虎科大學生得以假日往返,然而台西客運只在雲林縣各大鄉鎮設站,來自外縣市的學生必須搭乘日統客運或者轉站。

虎尾科大臨近中山高速公路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可供學生自由選擇。如果行駛中山高速公路,將途經斗南收費站或斗南交流道,並銜接7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台西古坑線。如果行駛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將途經古坑收費站或斗南收費站,並銜接7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台西古坑線。

台灣高速鐵路雲林車站預計於2009年─2011年間啟用,可解決偏遠地區學生的困擾,並縮短往返的車程。

為了與附近居民提升互動,虎尾科大特地將圍牆拆除且改建。

校園環境:虎尾科大各科系皆設有系館、專業教室等等,並有現代化校園網際網路。校園依據馬路切割分區,文化路兩旁分別是第一教學區與第二教學區,第二教學區又隔著民主路與第三教學區相鄰。

第一教學區面積是三個教學區中最大的,也是虎尾科大最早的校地。至今依然可見證到時代新舊變遷的交替,早期雲林工專的痕跡仍在,近期虎尾技術學院的痕跡也顯然可見,為虎尾科技大學之最核心的校區,大多數建築均位於此,如: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紅樓、綠館、飛機館、機械工程館、行政大樓、教學大樓。另外,第四教學大樓下設有郵局與書局。

第二教學區以工業科係為主,設有科技研究中心、電機館等,而第三教學區則有最新建立的人文大樓。此外,還有游泳池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田徑場等等活動設施,不僅提供虎科大學生運動,還吸引附近許多民眾來散步慢跑、休閒運動等等,為當地居民的運動場所之一。

早期校園設有圍牆,與當地居民互動不高。後來,校方意識到學校與社區之間需要多加互動,讓社區民眾更親近虎尾科大,於是將文化路兩側之圍牆拆除改建。有鑒於此,第三教學區之人文大樓在建立之初,即不設定圍牆。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大學景觀美食場

住宿: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景觀美食廣場學生宿舍不在虎尾科大校區之內,而是位於離校區約600米的雲林縣虎尾鎮工專路103號上。宿舍床位總共2,118位,分為男一舍(582床)、男二舍(710床)、女舍(826床)提供虎科大學生申請住宿,若申請人數過多將由電腦隨機抽籤分配。此外,學務處生輔組亦提供校外租屋資料供學生參考。其中二舍只開放給新生住宿,每間住宿6人;一舍僅供舊生住宿,每間住宿4人;而女舍每間住宿6人。

宿舍區設學習資源中心,內有數十台電腦供學生進行數位課程以及英語視聽學習,也設有討論區供同學自由討論的互動空間,和自學區提供寧靜讀書空間。學生宿舍並設有森林區、健康步道、籃球場、立體停車場等,也成為當地居民的運動場所之一。

學費:虎尾科大隸屬於國立,學雜費收費標準都依教育部規定配合辦理。此外,學校自學雜費中提撥3%─5%作為學生補助金,並受理就學貸款、減免學雜費之申請,以及設有工讀生服務制度,提供學生打工的機會。如果學生表現優秀或家境清寒,虎尾科大文教基金會亦提供獎學金。學生可參與教師專題研究計畫,擔任研究助理並支領研究助理費。

校園徵才博覽會:每年皆有企業進入虎尾科大校園徵才,吸引了大批廠商在椰林大道上設攤征才。設攤行業不乏知名的科技公司,如:力晶半導體勝華福懋上銀巧新科技矽品精密工業正新橡膠日月光集團、全興工業、長榮航太等。不全然為科技公司,中國時報人力網亦設攤徵才,以及中華民國國軍也進入校園設攤拉攏學生加入報國的行列。校園徵才博覽會是虎科大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動之一。

產學合作:因應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的成立以及國內產業科技的動向發展,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決議將產業資源套用於教學上,以培育出有實務經驗和理論基礎,且合適產業界所需的人才。虎尾科大跟國內數家廠商簽約,如:新竹科學園區的盛群半導體公司、銀泰科技公司等,藉由產學合作的平台,培養出更多工業相關人才,因此為推動與產業界合作而特別設定“研究發展處”,其下有技術合作組、企劃與國際合作組、技術移轉中心、實習與就業輔導組,職掌產學合作、建教合作、技術合作以及國科會各項專案。

數位課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執行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於是開放數位課程,供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選擇,也架設了數位學習系統。且於圖書館一樓設定技職認證資源中心,而技職認證資源中心網站於2006年12月6日正式上線,並開放線上教材ERP、Java、Excel、乙丙級線上學科測驗複習系統等等供師生隨時學習,目前有三大網路線上教學資源:“ERP套用人才數位課程”、“私房教師數位課程”、“線上測驗系統”。

校名風波

英文校名爭議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虎尾科大

虎尾科大噴水池目前虎尾科大是台灣唯一一所以Formosa(福爾摩沙)作為英文校名的大學。

由於中文校名“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與英文校名“NationalFormosaUniversity”不同調,屢遭外界人士的批判與指責,認定中文校名需跟英文校名同調,且虎尾科大僅為區域性大學不配用象徵台灣全島的Formosa(福爾摩沙),而福爾摩沙亦帶有西方帝國主義殖民色彩,並不適合作為英文校名。

然而,虎科人大多讚譽英文校名具前瞻性,且學校位置近台灣島中心足以代表,以及學校位於傳統文化濃厚的虎尾鎮,合適使用古色古香味道的福爾摩沙。雖然NationalFormosaUniversity翻譯為(國立福爾摩沙大學),但部分人喜愛譯為(國立虎爾摩沙大學),融合了虎尾與福爾摩沙,象徵虎尾科大位居於台灣島上的虎尾,也帶來了地方鄉土的味道。

改名運動

從1997年7月,校名被迫更換成“國立虎尾技術學院”開始,反對聲浪就自此漸起。不少學生難以接受校名從大地名“雲林”掉到小地名“虎尾”,此舉普遍被視作嚴重矮化與降格,必使虎科大名氣大為受損,格局不大,未來勢必難以順利發展。多年以後,事實證明了當年校名爭議上的隱憂:雲林工專當年名氣優異,常與台北工專、高雄工專並列為“三大工專”;改名為國立虎尾技術學院後,造成多數人都誤以為雲林工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的前身,虎尾科大則是另外一所與雲林工專毫無干係的學校。雲林科大從中繼承了雲林工專,取代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的地位。

2004年2月1日改名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雖由技術學院升格為科技大學,但仍無法解決校名被矮化的問題。自此,愈來愈多虎尾科大畢業生察覺當年所就讀的雲林工專不再擁有昔日的地位,竟被矮化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多數人不可認同,因而向校方發聲。

2006年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發起改名運動(欲更名為國立台北工業大學),連帶地助長虎科大學生會與校友會更積極推廣。為此,學生會創立虎尾科大改名運動網站及討論區,並在校內布告欄張貼改名運動的訊息,校友會會長亦在運動會表明畢業校友難以認同校名被矮化,並於會中鼓吹改名運動,以及宣示欲更改校名的目標。

不久,校方以問卷方式對學生進行意見調查。多數學生支持由“虎尾”小地名改回原本的大地名“雲林”,然而此名已被“雲林科技大學”占去,不得沿用,因此科技大學四字非改不可,但如何改,至今未獲共識。不過,較高人氣的新校名如下:

雲林工業大學

雲林理工學院

雲林第一科技大學

2006年11月25日虎尾科大登報《中國時報》,陳述虎尾科大因受制於雲林科大,故欲改名為國立雲林工業大學。自此,反校名矮化聲浪大為攀高,從私底下搬到了檯面上。

學校歷史

近年表現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虎尾科大操場

近年來,虎尾科大在技術移轉件數及金額上挺為豐碩。2006年度教育部推動技專校院產學合作計畫,虎尾科大件數14件,核定金額7,360,000新台幣,為技專校院中最多。而在2002年─2005年,技術移轉收入為技專院校第二。

2006年中華民國教育部推出“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表現優異,獲新台幣7千萬元的補助,補助金額與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相同,為被獲補助的科技大學中第二佳。

2007年5月21日教育部公布“2006年度技專校院評鑑結果”,虎尾科大有22個單位獲得1等,包括總體行政類一等,3個學院1等,以及18個系所1等,而有2個單位獲得2等,一等的比率高達91.66%,為被評鑑的科技大學中排名最佳。

校地沿革

虎尾科大校地百年來屢遭改建,最初為台灣日治時期的“五間厝尋常高等國小校”,為專日籍學童所念,1921年改名為“虎尾尋常高等國小校”;台灣光復後,改為“虎尾初級中學”,一方面也配合中華民國政府的“去日本化”策略;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後,虎尾初級中學沒有改稱為虎尾國民中學,而升格為“虎尾女子高級中學”;後來為了配合國家經濟建設發展而改為“虎尾高級家政職業學校”;其後又改為“虎尾高級中學”,是一所只招收男子的高中;最後才改為現今之“雲林工專”,是以虎尾高中作為主要校地,而原虎尾高中與虎尾女中合併成一校,以虎尾女中校地為現今之虎尾高中(男女兼收)。

雖然虎尾科大最初前身是日本政府創辦的五間厝尋常高等國小校,但在學制上屬於完全日式學校,台灣人不得就讀,由於國情和價值觀的不同,並不被視為虎科大之前身。儘管台灣光復後屢次改制,卻也因規模、環境有所不同,而使人們認定虎科大前身是來自雲林工專,並非上文所述的那些學校。此情形與國立台灣大學、韓國首爾大學類似。

校地起初只有第一教學區,爾後陸續徵收周遭的土地,第二教學區與第三教學區因此而誕生。即便如此,虎尾科大校地仍舊過於褊小,面積僅僅20.6公頃,而學生人數共11,056人,每人使用面積約為0.0018公頃,為國立科技大學中最低者,因而引來不少虎科人要求學校擴充土地。雖然校方幾度釋出擴充校地的信息,但最後都不了了之,讓虎科人更感失望。儘管面積計算是20.6公頃,但因校地被數條馬路切割分區,建築形勢四分五裂,各學院與所系所的空間較為分散,使人看起來更突顯出它的褊小。

校名沿革

1980年創校,校名為“台灣省立雲林工業專科學校”

1981年改名為“國立雲林工業專科學校”。英文校名早期為 National Yun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NYIT

1991年國立雲林技術學院成立之後,NYIT的英文校名讓國立雲林技術學院使用。國立雲林工專改為 National Yunlin Polytechnic Institute,簡稱 NYPI。

1997年升格為“國立虎尾技術學院”。英文校名為 National Hu-we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 NHIT。

2004年改名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英文校名初為 National Hu-w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 NHUST。2005年改為 National Formosa University,簡稱 NFU。

工專時期

虎尾科大在工專前期最優異,常與台北工專、高雄工專並列為“三大工專”。因配合國家工業發展之需求,於1980年5月即開始籌設,到了7月正式成立“台灣省立雲林工業專科學校”。創校以來都朝工業路線發展,起初僅設定機械製造科、機械材料科、機械設計科、動力機械科、電機工程科,均為五專日間部的工業類科系,直到多年後才陸續成立不同的科系,其首任校長為張天津博士。

1981年9月學校改隸於國立,更名為“國立雲林工業專科學校”。1987年起逐漸增設二專夜間部,兩年後又逐漸增設二專日間部,二專自此日夜兼具,體系獲得改善,而此年張天津校長轉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校長,由余政光博士接任第二任校長。1990年8月起逐漸增設了五專夜間部,五專也從此日間部、夜間部均有之。

儘管增設了許多新學系與不同的學制,但仍屬於工業類科之範疇,直到1991年才成立第一個非工業類科的學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科,這是虎尾科大轉型綜合大學之肇始,不過仍沒有完全脫離傳統工科學校之印象。1993年起逐漸增設四技日間部,因與普通大學皆為四年制體系,故造成四技日間部在往後成為學校的主流體系。

技術學院時期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虎尾科大圖書館

技術學院時期是虎尾科大開始蛻變的時期,有了許多重要的轉折點與改變,但是負面評價多過於正面。

1989年在雲林縣民極力爭取下,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91年在雲林縣斗六市另設定國立雲林技術學院(今改為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導致雲林工專雖在1997年7月因辦學績優獲淮升格為技術學院,卻因改制過慢,造成校名被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先用去,虎科大不得延續舊有校名,被迫更換成其它的校名。在一場全校性投票選校名中,雖然“國立雲翔技術學院”獲得最多支持票,但校方並未採納,而將校名改為“國立虎尾技術學院”,由於從大地名“雲林”滑落到小地名“虎尾”,此舉普遍被視作嚴重矮化與降格,使虎尾科大名氣受損不少,不少學生對新校名難以接受,因而產生認同感問題。歸咎起原因,多數看法認為一方面校方緩於改制,讓國立雲林技術學院搶先占去校名,一方面校方不尊重民意,專斷地主導改名之決議。

1997年8月起逐漸增設二技日間部,自此二專、二技均有之,以使體系完善。因二技為二專之進一步延伸,使學生二專部畢業後再就讀二技部。1999年2月余政光校長任南開技術學院董事長,由陳豐村教務長代理校長職務。同年8月起逐漸增設二技夜間部,使日間部、夜間部均有之。10月,林見昌博士接任了第三任校長。這一年起,因時代的變遷使學生就讀意願有所轉變,學生偏愛於四技,往往以四技部作為優先考量,於是校方從此年起逐漸停止招收二專部,也逐漸增設四技部。而後幾年,增設了許多非工業類之科系,如套用外語系、財務金融系等。文理學院、管理學院之雛形就此形成,虎尾科大也不再被視為純工業學校,自此呈現多樣化的面貌,但是,亦被批判為校方在短時間內大量增設科系,重量不重質,造成師資與學生素質、設備參差不齊。

2001年3月,學校提出改名科技大學之申請,教育部同意籌備一年。2002年8月首度成立了研究所,此年動力機械研究所、光電與材料科技研究所(碩士班)奉準招生。2003年11月,教育部決議通過改名科技大學之申請,呈報行政院並奉淮,自此校名更改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科技大學時期

虎尾科大在科技大學時期逐漸增設研究所,原本僅有2所研究所,後來擴充至10所研究所,研究生與大學部學生數的比例逐步調整為大約一比四。2004年2月成功改名為“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由林見昌博士續任校長,並分別遴選黃博惠與周碩貴教授擔任副校長。奉教育部核准正式改制成立工程學院。8月正式成立電機資訊學院、管理學院、文理學院,虎尾科大自此擁有了4個學院,系所合一,教學上、體系上、制度上均有所改善。此時期虎科大已經完全停止招收五專生、二專生,漸漸將二技、夜間部減班或停招,而將四技部陸續增班或增系,虎科大因而調整為以四技生為主軸。

2006年2月林見昌博士退休,由林振德博士接任第四任校長,並遴選蔡永利教授擔任行政副校長。2007年2月借調國立交通大學李安謙教授擔任學術副校長。往後校方為了提升虎科大的國際視野與互動性,比過去更為積極發展產學合作、國際學術交流等,跟國內數家廠商簽約產學合作,以及跟日本、美國等校簽訂姊妹學校,也舉辦學術演講、國際性與全國性研討會,加強國際學術互訪。

歷任校長

任別 姓名 擔任期間 備註
第一任 張天津博士 1980年─1989年 1989年調任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校長
第二任 余政光博士 1989年8月─1999年 1999年6月任南開技術學院董事長,2002年再轉任高鳳技術學院校長
第三任 林見昌博士 1999年10月─2005年 2005年10月任期屆滿
第四任 林振德博士 2005年─

學校學制

學制 修業年限 授予學位
四技 4─6年 學士
二技 2─4年 學士
碩士班 1─4年 碩士
碩士在職專班 1─4年 碩士
博士班 2─8年 博士

榮譽事跡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邁向29年了,在全體師生員工不斷的努力,讓虎科大能不斷的茁壯與成長,並近年來全體師生皆能有相當良好的表現,不僅在學術上、產學合作或專利發明等,皆有多元的發展。近年來,師生屢創佳績如下所列:

.93, 95, 96年三年獲國家發明獎金牌獎

.95年度科大評鑑第一名、虎科大24個受評單位中有22個獲評一等第

.96年國科會小產學計畫件數全國第一名

.95∼96年國科會產學計畫件數與金額為科技大學第一名

.93∼96年全國技職院校獲得中華民國發明專利第一名

.95∼97學年度教育部補助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獎補助經費額度皆居全國技職校院前三名)

.96年度國科會頒發全國大專院校五大績優技轉中心學校之一

.97年度依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公佈2008WOS期刊論文統計資料,機械領域和材料科學領域,虎科大教師所發表的論文總篇數分別高居全國大專院校第9名與第12名

研發成果

.2008年台北國際發明展,本校師生獲得三金一銀的佳績。

1. 自動化系 蔡榮鋒教授帶領學生:水霧幕分區消防滅火之方法與裝置,榮獲金牌獎。

2. 光電所 廖重賓教授,帶領學生,皆榮獲金牌獎:

A. 沾濕即用之有機電池

B. 具有特徵轉換效果之放電影像成形方法

3. 機械系 許坤明教授,帶領學生:高空救生警示器,榮獲銀牌獎

.2008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共奪得1金2銅。

1. 機械系許坤明教授,帶領學生,榮獲金牌獎與銅牌獎:

A.自動充氣救生囊

B.超音波熔接與鏇轉熔接結合裝置

2. 光電系謝振榆教授,帶領學生:紫外線警示傘,榮獲銅牌獎。

.2009年第37屆日內瓦發明展,共奪得2金2銀及「特別獎」。

1. 光電系謝振榆教授,帶領學生,榮獲金牌獎與銀牌獎:

A. 數位量角器與圓規

B. 紫外線警示傘

2. 動機系謝龍昌教授,帶領學生,榮獲金牌獎與銀牌獎:

A. 多種組合益智遊戲-”魯班鎖之六子聯芳”

B. 高減速比行星齒輪傳動器

.第17屆全國大專院校超級環保車大賽,車輛工程系陳志維教授,帶領學生,榮獲環保車組第三名

.2009第三屆全國大專校院學生運動觀光遊程設計創意競賽,休閒遊憩系王文瑛教授,帶領學生參加,榮獲創意競賽第二名

.2009年大中華區VR盟主選拔競賽,多媒體設計系羅見順老師,帶領學生,勇奪多元套用組及最具商業價值等二項優秀獎

傑出校友

張麗善 2004年畢業於工業管理系 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李獻助2004年畢業於電機工程系 家友冷凍空調公司董事長

李文勝2001年畢業於工業管理系 大榮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經理,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友會理事長

王政榮1989年畢業於機械材料系 旭泰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張建成畢業於動力機械工程系 台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畫二不製作成開發組高級專員,獲選為台灣技職人奮鬥故事之十九位主角之一

姊妹學校

虎尾科大本無姊妹學校,近年來有感於國際化所帶來的趨勢影響,因而積極推動國際學術交流,陸續與各國大學簽訂學術交流協定書,進行教師、學生等學術研究交流合作,以便提升國際視野。

台灣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