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金攻明河西之戰

後金攻明河西之戰,明天啟二年(後金天命七年,1622年)正月,在明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為奪取廣寧與明總兵劉渠等在遼河以西地區進行的作戰。

簡介

明天啟二年(後金天命七年,1622年)正月,在明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為奪取廣寧與明總兵劉渠等在遼河以西地區進行的作戰。

天啟二年正月,在明遼東經略熊廷弼、遼東巡撫王化貞經撫不和,戰守未定之時,努爾哈赤乘機向海州(今遼寧海城)、牛莊陸續集結軍隊,謀犯河西。十八日,努爾哈赤率兵5萬由遼陽出發,謀取廣寧(今遼寧北鎮)。十九日,進宿東昌堡(今遼寧牛莊北)。二十日,西渡遼河,進圍西平堡(約在今遼寧盤山東北高升附近)。時熊廷弼駐右屯(今遼寧錦縣東南);王化貞駐廣寧,總兵劉渠領2萬人守鎮武(今遼寧台安西);總兵祁秉忠領萬人守閭陽(今遼寧北鎮西南);副總兵羅一貴(又名一貫)領3000人守西平堡。約各堅壁勿戰,有急互相應援。駐守西平堡參將黑雲鶴不聽羅一貴的勸阻,出擊戰敗身死。一貴拒降固守,以火炮反擊,殺傷後金兵卒六七千。後因外援不至,火藥用盡,一貴目中流矢,自剄而死。二十一日中午,西平堡失守。王化貞派游擊孫得功、參將祖大壽為前鋒,盡發廣寧兵會合祁秉忠赴援迎戰,熊廷弼也遣使督劉渠進戰。明軍3萬進至西平堡,而西平堡已陷。時後金尚未收兵,劉渠、祁秉忠迎前奮戰,孫得功在後率眾先逃,明軍大亂。後金兵乘勝追擊50里,至平陽橋(今遼寧台安西南)、沙嶺(今遼寧盤山東南)一帶,劉渠、祁秉忠戰死,全軍覆沒。祖大壽敗逃覺化島(今遼寧菊花島)。後金兵屯駐沙嶺觀望,未敢輕進。孫得功暗通後金,逃回廣寧以後,散布敵已逼城,城中大亂,守兵四散。王化貞棄廣寧而逃,與熊廷弼遇於大凌河(今遼寧錦縣),盡焚沿途屯堡,先後入關。二十四日,孫得功引後金兵進占廣寧。西興堡(今遼寧台安西北)、正安堡(今遼寧黑山西)、鎮靜堡(今遼寧黑山西北)相繼降附後金。

點評:此戰,明軍經撫不和,事權不一,自亂堅守廣寧、以守待戰、兩路包抄的戰略部署,導致失敗。後金則乘勢集中優勢兵力,先破守御薄弱的軍事要衝西平堡,吸引明軍主力出戰,在西平堡、平陽橋、沙嶺一帶擊潰明軍,不戰而下廣寧,降明城堡40餘處,使明朝喪失山海關外遼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