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位於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古稱奧倫治城、熱蘭遮城、安平城、台灣城,最早建於1624年,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與赤嵌樓齊名,當地人稱“王城”或“番仔城”。自建城以來,曾是荷蘭人統治台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居城。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蹟被列為古蹟,為國家一級古蹟台灣城殘跡,及台南市定古蹟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古堡建築屋舍純用紅色磚瓦,黃昏時與落日相輝映,景色優美,“安平夕照”昔日曾獲台灣省政府選為台灣八景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圖)安平古堡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位於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82號,以前有台灣城、王城、赤崁城、安平城等名稱,原為荷蘭人所建。安平古堡為第一級古蹟,分為內外兩城,為上面兩層,地下一層深一丈余的三層式建築。現今安平古堡,是日本人建於熱蘭遮城的遺址上,幾經屢次修建而成,並在光復後稱為“安平古堡”沿用至今。城上的安平古堡文物陳列館,陳列熱蘭遮城復原圖、荷蘭專使求和息戰圖,以及鄭成功像等各式模型建築,放置在玻璃櫥窗內。目前真正荷蘭時期的遺蹟,僅存古堡前方馬路邊原為外城南面城壁遺蹟的磚牆。

歷史

(圖)安平古堡安平古堡

台灣的歷史自台南始,台南的發跡自安平起。安平古堡是明末崇禎年間由荷蘭人開拓的與中國貿易的據點。1622年,荷屬東印度公司占領了澎湖,以之作為東亞貿易的轉口基地。

1623年,荷蘭人在“一鯤身”建立一座簡單的砦城,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1624年,在與中國明朝的軍隊激戰了八個月以後,荷蘭人和中國官方達成協定,同意把設定於澎湖的要塞和炮台毀壞,而於1624年轉移至台灣島,中國則不干涉荷蘭對台灣的占領。

荷蘭人占台以後,在原來的砦城舊城址上,重新興建規模宏大的城堡“奧倫治城”,1627年又改建為“熱蘭遮城”,至1632年始完成首期堡底工程。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全島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

1662年,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順利將荷蘭人驅逐出台灣,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1683年清軍入台後,政治重心移至府城內,本城改為軍裝局,城堡重要性日減,而牆垣也多傾妃失修,安平城逐漸荒廢。

1873年,英國軍艦來犯,船炮命中城內軍火庫引發爆炸,城牆隨之而毀,之後遂成廢墟。

1874年,沈葆楨來台處理“牡丹社事件”,與日本人進行交涉,將安平城外城的牆磚,運至“二鯤身”,建立“億載金城”。

古蹟紀念館

(圖)安平古堡安平古堡--史跡公園

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城垣剷平,改建紅磚平台與日式海關宿舍,荷蘭時的城堡建築幾乎全毀。後經屢次修建,成為今天的紀念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民政府又將該城改名為“安平古堡”,目前保有明清遺蹟為南璧古井及外城南壁,高三丈余,以糯米、糖漿、蚵殼灰三合土混合砌磚而成。也就是一般所稱的糯米牆,日治時代建紅磚數階之瞭望台,尚有炮台遺址上刻“嘉慶十九年仲冬奉敕鑄造台灣水師協標大炮一位重一千五百斤”的字樣。1975年,當地政府另建瞭望塔,可見台灣海峽及出海口鹽水溪。

目前立於古堡殘跡平台上的洋樓建築是由1930年日本海關宿舍改建而成。1975年,經重新整修後闢為展示空間,分別介紹荷據時期至今的安平歷史和風貌。內容包括:安平廟宇古蹟分布圖、荷人的對外貿易、鄭氏史跡、鄭荷條約、沈葆楨在台事略等圖文資料;同時還展有熱蘭遮城、德記洋行、東興洋行、海山館、單伸手民宅等的模型。

日治時代末期,日人立碑紀念濱田彌兵衛事件向荷人抗稅的英勇事跡,石碑原刻“贈從五位濱田彌兵衛武勇之趾”,戰後台南官派市長卓高煊改刻“安平古堡”,對面二戰後塑立鄭成功雕像一座。

古堡正前方有一洋公館,建於1888年,為外人在台南所建三座洋公館之一。日治大正八年(1930年)在台南舉行“台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活動,收集台灣史料展示,昭和七年(1932年)設定“台灣史料館”於安平台灣城內(原安平稅務司公館,今熱蘭遮城博物館),1935年日本政府慶祝“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台南市政府配合成立“台南歷史館”總計三處會場,第一會場台南州商品陳列館(今台南高分院址),第二會場今熱蘭遮城博物,第三會場今大南門址。戰後,改為安平區公所,後改為台南市立永漢民藝館,陳列邱永漢先生搜藏之台灣民藝品,2009年5月改為熱蘭遮城博物館。

目前是中華民國內政部所頒訂的25個國家一級古蹟之一。

現存遺蹟

(圖)安平古堡安平古堡遺蹟--安平港

古堡現存遺蹟,包含右方內城殘缺的半圓堡及古井遺址,外城有北、南西南棱堡遺蹟,其中高3丈餘、長約30公尺的南城壁遺蹟,已規劃成古壁史跡公園,牆上古榕氣根盤踞,老髯長須,古意盎然。園區內史跡浮雕十景。斑斑史跡如扇面迂迴曲折羅列眼際。在古堡的右側的台基之下,殘存有一段厚厚的半圓形稜堡基座,儘管飽經風霜,依然堅實渾厚。

安平古堡西洋建築為日據時代所建,安平古堡是台灣光復後的命名,現今參觀的部分大致可分為古蹟紀念館、瞭望台、古壁史跡公園等部分。

安平港:是府城門戶,台灣城自荷蘭、明鄭以至清代,皆有軍事上的價值與地位。

(圖)安平古堡軍裝局

軍裝局:當時以為儲備軍火、兵器之所,今尚存大砲數尊與軍裝局石碑,可供緬懷昔日駐兵防衛的情景。

史跡陳列館:史跡館展示自荷據時期之台灣,至鄭成功光復台灣期間之史跡,展出鄭荷媾和條約荷文照像本及中譯本,詳細介紹有安平史略、荷蘭人經營台灣、鄭成功光復台灣、鄭成功傳、熱蘭遮城復建模型等。明代船圖及兵勇戴用盔甲、兵器,清代台灣的制錢、界碑、碑記、以及沈葆楨在台事跡等。

洋公館:古堡正前方有一洋公館,建於1888年稅務司,為外人在台南所建三座洋公館之一。戰後,改為安平區公所,後改為台南市立永漢民藝館,陳列邱永漢先生搜藏之台灣民藝品。永漢民藝館已改為熱蘭遮城博物館。日治時代末期,日人立碑紀念濱田彌兵衛向荷人抗稅的英勇事跡,石碑刻上“濱田彌兵衛”五字,戰後改刻“安平古堡”四字。

四角之稜堡:四角之稜堡為砲台,各有大砲五門,當時為城堡中主要之防禦力量。

安平海防砲:安平海防砲是清康熙23年設協鎮台灣水師轄中左右三營,砲系嘉慶十九年協鎮台灣水師所鑄。

安平史跡公園:台南市西區國際獅子會為維護古蹟、美化環境所闢建。

老榕、紅磚:老榕攀爬、紅磚斑駁,是三百餘年來僅存的歷史遺蹟,牆上古榕盤據。

牆磚損壞

由於磚牆並沒有做阻隔措施,遊客直接就可以摸到,因此,常有遊客一邊聽導遊解說,一邊伸手摳牆磚上的紅毛土,由於安平古堡是將近400年的古蹟,多次這樣被破壞,讓磚牆風化磨損的速度加快,現在只能靠導遊加強倡導,希望遊客發揮公德心。

交通

(圖)安平古堡安平古堡--交通

乘車:台南車站前搭乘市公共汽車2路,於安平古堡下車,約30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