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葉木

掌葉木

掌葉木國家二級保護植物。中國特有樹種,是殘遺於中國的稀有單種屬植物之一。僅分布在廣西與貴州接壤的石灰岩地區。因人為破壞、生境特殊及自身特性影響,資源稀少,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其系統位置介於無患子科與七葉樹科之間,對於闡明上述兩科的親緣關係和研究無患子科的系統發育均有重要科研價值。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掌葉木掌葉木
拉丁名: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 (Levl.) Rehd.
中文名:掌葉木
拉丁科名:Sapindaceae
中文科名:無患子科
保護級別:II
分布:貴州、廣西
現狀:稀有種。由於常年採種榨油,破壞嚴重,加上喀斯特地區的特殊生境,更新困難,若不加以保護,將有滅絕的危險。
海拔下限(米):500
海拔上限(米):900

概述

掌葉木掌葉木
掌葉木(Handeliodendronbodinieri)俗稱鴨腳板平舟木,屬無患子科掌葉木屬,該屬僅此一種,為我國廣西與貴州接壤地帶石灰岩山上特有的殘遺植物。與無患子科其他植物的羽狀複葉不同,它為掌狀複葉,其系統位置介於無患子科七葉樹科之間,對研究無患子科的系統發育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掌葉木種子含油量很高,其種仁含油量52.6%,在脂肪酸中,油酸占26.9%,亞油酸占6.1%,花生烯酸15.5%,芥酸33.9%。油清澈,有香味,可以食用,也可作工業用油。掌葉木現為野生狀態,不為人們所重視,人為破壞很嚴重。由於生態環境特殊以及自身特性影響,天然更新困難,自然資源稀少,急需加以保護。為此,掌葉木被列為稀有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國家林業局一級保護植物。

分布狀況

掌葉木僅分布在貴州南部的荔波、興義、安龍、平塘、獨山和廣西北部的隆林、樂業、東蘭、天峨、田林、環江、南丹、田東等地,為石山地區特有樹種,土壤為黑色石灰土或棕色石灰土,pH6.5~7.5,土山上未見分布。分布區地處中亞熱帶,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以廣西樂業縣為例,年均溫16.2℃,最冷月(1月份)均溫7.8℃,最熱月(7月份)均溫23.2℃,極端高溫33.4℃,極端低溫-4.4℃,≥10℃年積溫4984.8℃;年降雨量1407.1mm,集中在4月~8月,占全年的72.3%。掌葉木的分布海拔廣西為400~800m,貴州為500~900m,一般都生長在石灰岩山中下部或溝谷邊的闊葉林中,或村邊、或路旁。有的地方為常見種,但數量很少,呈零星分布,密林中很少見,多生長在疏林或林緣,為中下層樹種,林內極少幼苗幼樹。系發達,常見在裸露的岩石上生長,靠根系深入石縫石隙中吸取養料來維持生存。陽性樹種,在林內生長弱,分枝少,枝葉細小,而在空曠處,即使在岩石上,也長得枝粗葉厚。

掌葉木掌葉木
荔波縣:見於茂蘭保護區內板寨、洞多、莫乾、堯古、瑤蘭、小七孔等地喀斯特峰叢山地之漏斗、槽谷、凹地陽坡中下部、海拔650-750米、坡度15°-30°,岩石裸露率85%。土壤為黑色石灰土,但極為脊薄,且土被不連續,群落類型為掌葉木—光葉海桐(九里香)—石韋—黑色石灰土或掌葉木(樟葉槭)—齒葉黃皮—蕨類—黑色石灰土。群落面積為347.50公頃,株數11600株,活立木蓄積量2584立方米,每公頃株數34株,每公頃蓄積量7.4立方米,出現度0.3。人為影響方式主要是放牧,砍伐及開荒,影響程度較為嚴重,尤其是在保護區試驗區和緩衝區一帶,由於民眾開墾和放牧,使得掌葉木數量有減少的趨勢,但其萌芽能力較強,因此常見萌發枝條於伐樁或啃食過多的樹樁上,生長狀況較差,這是由於萌發枝條數量較多,而生境惡劣,水分養分供應不足所致。在核心區由於無人為因素影響,常葉木種群數量較大,生長狀況良好。在未納入保護區範圍的撈村、水春河等地亦見掌葉木分布,但破壞極為嚴重,主要人為影響方式有砍伐、放牧、開墾和火燒等,其群落組成亦發生變化,喬木優勢種為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灌木優勢種為香葉樹(Linderacommunis)、檵木(Loroetalumchinensis)、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等;草本層優勢種為蕨類;林分鬱閉度多為0.4-0.6之間。

獨山縣:分布於下司鎮落桑村乾臘及堯棒鄉棒村左後組,分布面積200公頃,每公頃株數367株,每公頃蓄積量258.3立方米,出現度0.2,株數總數為3670株,總蓄積量2583立方米,群落鬱閉度0.7,分布海拔740-910米,坡向西或全坡向,坡度30°-0°,坡位下、中,土壤類型為石灰土,地貌類型為低山、丘陵。人為影響方式主要是砍伐,放牧,影響程度較為嚴重。群落優勢樹種,喬木層主要有掌葉木、香樟(Cinnamomumcamphora);灌木層主要有剛竹(Phyllostachysheteroclada)、光葉櫸(Zelkoraserrata)、山漆樹(Toxicodendrondelarayi)、臭椿(Ailanthusaltissima)等;草本層主要為菊科(Conpositae)、唇形科(Labiatae)植物為主。

平塘縣:僅分布於四寨鎮福榮村東坎山,海拔高度950米的喀斯特低山丘陵坡中下部有零星分布,坡向西,坡度20°,土壤為石灰土,分布面積400公頃,出現度為0.5,每公頃株數為800株,總株數為160000株。由於砍伐嚴重,原為喬木的掌葉木已全部砍光,僅餘下萌生枝條,分布零星。灌木層優勢種為八角楓光葉崖豆藤(Milletianitida)、掌葉木、雲實等;草本層優勢種為蕨類、禾本科植物。掌葉木種群呈嚴重衰退狀態。

形態特徵

掌葉木掌葉木
落葉喬木,高達13一15米;樹皮黃白色,呈薄片狀脫落;小枝黃褐色,有散生皮孔。掌狀複葉對生,葉柄長4一11厘米;小葉通常5,稀3-4,不相等,紙質,側生的橢圓形,中間的橢圓狀倒卵形,長約側生小葉的2倍,先端急漸尖,基部寬楔形,下延,下面疏生圓形、暗紅色腺點,側脈9一12對;小葉柄長1一1.5毫米。圓錐花序頂生,長約10一12厘米;花小,黃色至白色,兩性;花梗、萼片外密被黃白色蹤點,萼片5,卵狀長橢圓形或橢圓形,兩面被柔毛,邊緣具睫毛;花瓣4一5,為萼片長的2一3倍,外被緊貼柔毛;雄蕊7一8;子房具長柄,紡錘形。蒴果梨形,紅褐色,連柄長2.2一3.2厘米,直徑5一12毫米;種子卵圓形,黑色,有光澤,有2重假種皮

生長習性

掌葉木掌葉木
掌葉木為落葉灌木喬木,最高可達15m,掌狀複葉對生,小葉一般為5枚,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據在桂林觀察,掌葉木3月上旬開始萌動,中旬開始展葉並抽梢,極少數枝在7月中旬抽第2次梢,冬季葉逐漸變黃,12月中旬開始落葉,次年1月上旬葉落完,4月上旬從當年生枝頂端開始出現花蕾,4月下旬花開始開放,5月初為盛花期,5月下旬花全落完。圓錐形花序,花小,黃白色。掌葉木多為灌木狀,每年一般從枝頂萌發2~3條大小相差不大的新枝,傾斜向上生長。

為了解其年生長發育規律,在掌葉木上於年初從不同方向任選3枝1年生枝條,測量其高和直徑的生長量。可以發現,掌葉木從3月中旬開始萌動生長後,迅速抽梢,高生長在4月份的1個月內就基本完成,5月後生長即停止。直徑生長4月中旬開始,以後緩慢生長,7月底停止生長。

新枝一長出來就粗壯,以後增粗緩慢,隨機測一新枝,剛抽出新梢時,直徑0.65cm,到了7月停止生長時為1.1cm,全年增長0.45cm。

繁殖習性

在產地,掌葉木種子8月底或9月初成熟,蒴果梨形,成熟時種皮由青變紅,成熟後裂開,脫出種子。種子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0.8-1.1cm,假種皮黑色發亮,基部有一圈白色外衣,有隔年結實的特性。

果皮變紅尚未裂開時,及時採集種子,采果後晾乾,種皮開裂,取出種子,用沙子或洗衣粉搓洗種子,除去假種皮,用2%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然後潤沙貯藏,次年3月播種,也可以直接播種而不經貯藏。因其含油豐富,貯藏時潤沙不能太濕,且需通風良好,貯藏過程中要定期檢查,除去發霉的種子,否則種子會很快腐爛。種子失水

掌葉木掌葉木
快,不能幹藏。若干藏2個月,種子將完全失去發芽能力。

即采即播的種子,10月中下旬開始出胚根,但大多數種子要到第2年3月中旬才萌發出土,發芽率60%左右。留土萌發,幼苗出土後迅速生長,上胚軸伸長到8cm左右時,對生子葉展開;再向上生長2cm左右,即長出第1對真葉。當年生苗有2-3對真葉,高10-15cm,高生長在5月上旬基本停止,直徑生長則在7月上旬停止。幼苗主根發達、粗壯,主根基部比基部還要粗壯。隨機抽10株1年生苗測量,平均高11.6cm,平均基徑0.28cm,主根基部直徑0.36cm,主根長10.1cm。

扦插繁殖,在2月底掌葉木尚未萌動前采1年生枝條進行扦插繁殖,5月底產生愈傷組織,但髮根困難,髮根率僅20%。在髮根前就萌發了新葉,要及時除去一部分,否則會因養分供應不上而死亡。

高壓繁殖,在2月底高壓,5月中旬產生愈傷組織,但一直未見髮根。

瀕危原因

一個物種的瀕危,一般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為破壞,即外因;二是其自身生物學習性中某些特性的制約,即內因。掌葉木也不外乎這兩方面的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人們開荒種地,砍伐、燒毀大面積的森林,賴以生存的動植物物種遭到嚴重破壞,數量越來越少,有的甚至滅絕,掌葉木也不能倖免。掌葉木作為石山地區的特有樹種,生境條件特殊,生長緩慢,分布地區生存環境惡劣。掌葉木含油豐富,當地民眾有採種子榨油的習慣,因此掌葉木成了人們補充食油的重要原料。在山區,採集種子的方式就是砍伐結果母樹,為此,掌葉木遭到大量砍伐,在村邊、路旁、樹林中常見到被砍伐後留下的樹樁,這種“殺雞取卵”的採種方式是掌葉木稀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掌葉木掌葉木
掌葉木種子含油多,有清香味,是松鼠等小動物喜歡的食物。在產區,每到種子成熟的季節,就有很多小動物採食種子,9月初蒴果剛一變紅,常常幾天內就被動物搶吃一光。因此,掌葉木雖然結實不少,但動物取食造成了掌葉木天然更新困難。

從其自身原因來看,掌葉木種子由於含油多,在濕潤條件下容易腐爛,從而喪失發芽能力。另一方面,種子失水快,在乾燥環境下,種子會很快失去水分而不能發芽,9月初採集的種子,在10月中旬就基本上沒有發芽力。因此,種子成熟後,如果落在林下濕潤處,容易腐爛;如果落在林外乾燥的地方,又容易脫水而失去發芽能力。因此,掌葉木的天然下種能力是很差的。

掌葉木為陽性樹種,在野外,林中的母樹下很少見到幼苗幼樹。引種栽培在林下蔭蔽處的掌葉木小苗生長很弱,幾年後逐漸死亡,說明它在苗期就需要一定的陽光。在石山地區土壤少、土層薄,旱季土層經常乾裂,幼苗根系不深,很難度過乾旱的季節。

保護措施

針對掌葉木的致瀕原因及其特點,掌葉木的保護除了在政策上加強宣傳並制定有關的保護措施外,在技術上可採取以下方法。掌葉木天然更新困難,但在人工輔助下,種子的發芽率可達60%以上,因此在產區可以人工採種育苗,再種植到原分布區適宜的地方,從而擴大其數量。在掌葉木分布較多的地區設立自然保護區,劃定禁伐區,保護現有的結果母樹,為其繁衍後代提供種源。通過宣傳並採取一定措施,制止民眾砍樹取種的行為,即使允許採種,也不能砍伐母樹,掌葉木母樹不高,採種時不砍母樹是完全可行的。另外,被砍伐後留下的樹樁,有些能萌發新的枝條,通過撫育,還可以長大,應採取措施予以保留,並通過撫育,使其成材。

遷地保護:
掌葉木掌葉木
遷移地桂林植物園處於中亞熱帶,年平均氣溫18.9℃,1月份均溫8.2℃,7月份均溫.28.3℃,極端高溫38.5℃,極端低溫-4.5℃,≥10℃年積溫5955.3℃,年降雨量1820.5mm,桂林的氣溫適宜,年降雨量則比其原分布區多,.桂林的降雨也主要分布在4月~8月。遷移地與原產地生態環境最大的區別在於土壤和海拔,桂林為酸性紅壤,pH4.0~6.0,海拔150m左右。於80年代初從凌雲挖掘野生小苗種於苗圃地,1989年遷移到珍稀瀕危植物園,定植時高1.68m,基徑2.7cm。多年來生長良好,呈灌木狀,沒有明顯主幹,現高度6.78m,基徑12.5cm,年均高生長0.51m,直徑生長0.98cm。1994年開始開花,至今已6年,每年都開花,但一直沒有結果。1992年又從廣西樂業引種多株小苗,定植於蔭蔽的林下,苗開始生長良好,6月份後生長較差,並逐漸落葉,但莖仍然存活,次年春又發新葉,此後生長越來越差,3年後死亡。

栽培要點

果實成熟後隨即採收,將蒴果攤放陰乾,待果實裂開,取出種子放在盛有少量鹼水的容器中,輕輕揉搓,除去假種皮,洗淨晾乾,沙藏。種子壽命短,翌年春季點播或當年秋播。並可用扦插或壓苗法繁殖。

中國稀有瀕危植物2

在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機體,均屬於生物。生物應分為幾個界,把行固著生活和自養的生物稱為植物界,簡稱植物。植物的特點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就是說它可以藉助光能及動物體內所不具備的葉綠素,利用水、礦物質和二氧化碳生產食物。釋放氧氣後,剩下葡萄糖——含有豐富能量的物質,作為植物細胞的組成部分。植物通常是不運動的,因為它們不需要尋找食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植物吧!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