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

張艾嘉

張艾嘉(Sylvia Chang),1953年生於中國台灣,祖籍山西五台。中國台灣女演員、歌手、導演、編劇、製片人,畢業於台北美國學校。1972年,19歲的張艾嘉成為嘉禾公司旗下的女演員;同年,參演首部電影《龍虎金剛》。1976年,憑藉《碧雲天》得第13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1981年以《我的爺爺》奪得第1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986年,自導自演電影《最愛》。2002年,主演《地久天長》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香港影評人協會。1995年,擔任編劇及導演的電影《少女小漁》獲得第40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和最佳編劇獎。1999年,張艾嘉執導的電影《心動》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獎。1985年7月,張艾嘉發行首張專輯《忙與盲》,名列“台灣百大唱片”第19名。1992年,推出專輯《愛的代價》,並由李宗盛為其創作同名單曲《愛的代價》。2014年起,擔任金馬獎主席。執導的電影《念念》2015年4月30日上映。2016年9月執導並主演的影片《相愛相親》。2017年,參演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2018年3月17日,榮獲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終身成就獎。

基本信息

早年經歷

張艾嘉 張艾嘉
張艾嘉1953年在中國 台灣出生,中學時便被家教嚴格的母親送往美國念書,自學生時起張艾嘉便在空軍廣播電台演唱,之後由電台轉到電視,在中視的《 每日一星》中亮相,開展演藝生涯。

演藝經歷

張艾嘉 張艾嘉
1972年,19 歲的張艾嘉赴香港發展,成為嘉禾公司旗下的女演員,開始電影之路 。同年,參演首部電影《 龍虎金剛》。1973年離開嘉禾。

1976年,張艾嘉與林鳳嬌秦漢等人主演了李行執導的電影《碧雲天》,該片獲得第1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秀劇情片獎,張艾嘉本人也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並於第二十二屆亞太影展上獲得金皇冠盾牌獎。

1977年,她和林青霞搭檔,主演古裝黃梅戲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飾演林黛玉一角。

1979年,張艾嘉與梁淑怡等合組比高電影公司,製作並出演許鞍華導演的處女作《瘋劫》,獲得“1979年十大華語片”評選第一位 。

1981年,主演電影《我的爺爺》,憑藉徐怡貞一角獲得第18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 。

1983年,張艾嘉出任香港新藝城電影台灣分公司的總監。在她的籌劃之下,“新藝城”推出悲劇片《搭錯車》。因張艾嘉力挺台灣文藝片的方針被冷遇,1984年,她在失意之下辭去總監一職 。

1985年7月,張艾嘉發行專輯《忙與盲》,名列“百大唱片”第19名。

1986年,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影片《最愛》獲得台灣金馬獎九項提名,張艾嘉本人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編劇和最佳插曲《最愛》四項提名,憑藉主演該片獲得了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以及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1987年英國國家電影院舉辦“向張艾嘉致敬”焦點專題。

1989年,與周潤發主演杜琪峯執導的電影《阿郎的故事》,飾演“波波”提名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該片以3000萬票房刷新了1989年港產文藝片的賣座紀錄 。

1990年,張艾嘉與周潤發再次主演杜琪峯執導的電影《吉星拱照》,成為1990年香港的十大賣座電影之一 。

1992年1月,推出唱片《童年》,排在“台灣百大唱片”第20位 。同年加拿大多倫多影展以“影展聚光焦點”活動,舉辦張艾嘉專題作品展 。

1994年,張艾嘉將事業移回台灣,參演李安執導的電影《飲食男女》 。

1995年,擔任編劇及導演的電影《少女小漁》獲得第40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和最佳編劇獎 。

1996年,擔任有線電視“Go Go TV”總監。

1999年,張艾嘉擔任編劇並執導的帶有自傳性色彩的電影《心動》獲得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這是她第一個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

2002年,主演《地久天長》,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和香港影評人協會最佳女主角獎

2004年12月,自編自導自演體現現代都市女性內心世界的電影《20 30 40》上映,該片提名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張艾嘉憑藉該片奪得第7屆亞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2011年,與范冰冰主演李玉導演的電影《觀音山》,獲得第20屆亞洲電影傳媒獎最佳女主角獎。

2013年11月,中國台灣“文化部長”龍應台在第50屆金馬獎惜別酒會上,宣布張艾嘉接任下屆主席 。

2015年4月30日執導的電影《念念》上映 。

2015年10月10日,參加第20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閉幕式。

2016年4月,出版書籍《輕描淡寫》。

2017年,參演6月在貴州開機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 。10月,張艾嘉憑藉自編自導自演的親情電影《相愛相親》在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獲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原著劇本4項提名。10月27日,其執導的親情電影《相愛相親》在中國大陸上映。

2018年1月,憑藉《相愛相親》獲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編劇提名。同月,憑藉《相愛相親》獲第24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獎。2月,憑藉《相愛相親》獲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提名。2月27日,第九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7年度初評入圍名單揭曉,憑藉《相愛相親》入圍年度女演員。3月17日,獲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憑藉《相愛相親》獲最佳女主角獎。

2018年4月,憑藉《相愛相親》獲得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個人生活

家庭

張艾嘉的父親張文莊為中華民國空軍軍官,1954年駕機撞山遇難。母親魏淑娟。外祖父魏景蒙曾任中國廣播公司總經理、中華民國第六任新聞局長、中央通訊社社長等職,離職後獲前總統蔣經國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

婚姻

1979年,25歲的張艾嘉不顧家人反對,嫁給大她16歲的劉幼林,這段婚姻維繫6年。1990年張艾嘉未婚產下兒子王令塵(Oscar ),1991年奉子結婚,夫婿是香港商人王靖雄。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7地球最後的夜晚​畢贛​湯唯, 黃覺
2017相愛相親
岳慧英
張艾嘉田壯壯
2015華麗上班族張威杜琪峯周潤發, 湯唯, 陳奕迅
2015山河故人----賈樟柯趙濤
2010觀音山常月琴李玉范冰冰, 陳柏霖
2006吳清源蘇文田壯壯張震
200520 30 40Lily張艾嘉劉若英, 李心潔
2005融入美利堅----藍伯儒鄒兆龍
2004海南雞飯范珍畢國智甄文達
2001地久天長李慧珍杜國威何超儀
1999小倩------------
1999心動Cheryl張艾嘉金城武, 梁詠琪
1998紅色小提琴----佛朗索瓦·吉拉德詹尼·露·比多, 陶虹
1995我要活下去貝欣李慧民趙文瑄
1994新同居時代安娜張艾嘉吳倩蓮, 張曼玉
1994飲食男女錦榮李安吳倩蓮, 楊貴媚
1993幻影------------
1992雙龍會----徐克成龍, 張曼玉

導演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類型擔任職務
1986年最愛電影導演、主演
1987年《黃色故事》電影導演
1999年《心動》電影導演
1995年少女小漁電影導演、編劇
1994年《新同居時代》電影導演
1991年莎莎嘉嘉站起來電影導演
2005年《20 30 40》電影導演
2015年《念念》電影導演
2017年《相愛相親》電影導演

編劇作品

時間作品名稱類型擔任職務
1995年《少女小漁》電影編劇、導演
2015年華麗上班族電影編劇、監製、出品人

音樂作品

專輯
專輯名稱發行時間語言詳情
20 30 40 愛的精彩2004-02-17
最愛張艾嘉2002-10-01國語
滾石珍藏版系列1998-01-01
滾石系列1998-01-01
愛的代價1992-06-30國語
你愛我嗎1986-11-08
忙與盲1985-01-01國語
童年1981-03-13國語

社會活動

張艾嘉 張艾嘉
1993年應世界展望會之邀為“飢餓三十”之星,並赴索馬里。
1994年應世界展望會之邀為“ 飢餓三十 ”之星,並赴薩伊。
1997年,參加台灣世界展望會國際兒童認養活動。
1999年,參加台灣世界展望會援外十周年活動,遠赴非洲盧安達。

獲獎記錄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2004    第5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20 30 40    (提名)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2017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   相愛相親    (提名)    
  • ▪ 2017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相愛相親    (提名)    
  • ▪ 2017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   相愛相親    (提名)    
  • ▪ 2017    第5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相愛相親    (提名)    
  • ▪ 2015    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華麗上班族    (提名)    
  • ▪ 2015    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華麗上班族    (提名)    
  • ▪ 2010    第4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觀音山    (提名)    
  • ▪ 2008    第4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    我們這一家    (提名)    
  • ▪ 2004    第4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海南雞飯    (提名)    
  • ▪ 2001    第3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地久天長    (提名)    
  • ▪ 1999    第3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    心動    (提名)    
  • ▪ 1996    第3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    今天不回家    (提名)    
  • ▪ 1996    第3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    今天不回家    (提名)    
  • ▪ 1995    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    少女小漁    (提名)    
  • ▪ 1995    第3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    少女小漁    (提名)    
  • ▪ 1989    第26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三個女人的故事    (提名)    
  • ▪ 1986    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最愛    (獲獎)    
  • ▪ 1986    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    最愛    (提名)    
  • ▪ 1986    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    最愛    (提名)    
  • ▪ 1986    第2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    最愛    (提名)    
  • ▪ 1981    第18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我的爺爺    (獲獎)    
  • ▪ 1980    第1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茉莉花    (提名)    
  • ▪ 1976    第1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碧雲天    (獲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
  • ▪ 2018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相愛相親    (提名)    
  • ▪ 2018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相愛相親    (獲獎)
  • ▪ 2018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相愛相親    (提名)    
  • ▪ 2018    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相愛相親    (提名)    
  • ▪ 2016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華麗上班族    (提名)    
  • ▪ 2009    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我們這一家    (提名)    
  • ▪ 2007    第2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生日快樂    (提名)    
  • ▪ 2006    第2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海南雞飯    (提名)    
  • ▪ 2005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20 30 40    (提名)    
  • ▪ 2002    第2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地久天長    (獲獎)    
  • ▪ 2000    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心動    (獲獎)    
  • ▪ 2000    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心動    (提名)    
  • ▪ 1991    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廟街皇后    (提名)    
  • ▪ 1990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八兩金    (提名)    
  • ▪ 1990    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阿郎的故事    (提名)    
  • ▪ 1987    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最愛    (獲獎)    
  • ▪ 1985    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上海之夜    (提名)    
  • ▪ 1983    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最佳拍檔    (提名)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 ▪ 2016    第16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配角獎    山河故人    (提名)    
  • ▪ 2012    第1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配角獎    觀音山    (提名)    
  • ▪ 2005    第5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影片獎    20 30 40    (提名)    
  • ▪ 2005    第5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    20 30 40    (提名)    
  • ▪ 2005    第5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獎    20 30 40    (提名)    
  • ▪ 2002    第2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獎    地久天長    (提名)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 ▪ 2016    第22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編劇獎     念念    (獲獎)    
其他獎項
  • ▪ 2018-03    青年電影手冊2017年度導演獎    相愛相親    (獲獎)    
  • ▪ 2011-01    第13屆亞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觀音山    (提名)    
  • ▪ 2010-01    第20屆亞洲電影傳媒獎最佳女主角獎    觀音山    (獲獎)    
  • ▪ 2005-01    第7屆亞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20 30 40    (獲獎)    
  • ▪ 2002-03    第7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獎    地久天長    (獲獎)    
  • ▪ 2002-01    第4屆亞洲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獎    地久天長    (獲獎)    
  • ▪ 1995-12    第40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少女小漁    (獲獎)    
  • ▪ 1995-12    第40屆亞太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少女小漁    (獲獎)    
亞洲電影大獎
  •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    
  •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主角獎      相愛相親    (獲獎)    
  •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編劇獎     相愛相親    (提名)    
  • ▪ 2018    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導演獎    相愛相親    (提名)    
香港電影導演會
  • ▪ 2018    香港電影導演會最佳導演獎     相愛相親    (獲獎)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 ▪ 2018    第9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女演員獎  相愛相親    (提名)    

人物評價

張艾嘉是一位才華與美貌並重的知性美女,會唱歌,會演戲,會編劇,會導演(新浪娛樂評)。
作為歌手,她的《童年》《愛的代價》唱紅了一個時代。19歲就涉足影壇的她曾主演過近百部電影,並兩度榮獲台灣金馬獎影后、兩屆香港金像獎影后和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在林青霞、林鳳嬌雙林並立的時代,她憑著自己的獨立和全能,從演員到導演、編劇、製片,開闢了一條與漂亮偶像截然不同的道路。她是羅大佑口中的“小妹”,是李宗盛、梁詠琪心中的“張姐”,是劉若英、李心潔的“恩師”,也是美國《時代》雜誌曾以3頁篇幅推介的人物。不施粉黛、聲音輕柔的張艾嘉,有著歲月曆練後的美麗與智慧(解放日報評)。
對於很多女星來說,張艾嘉近乎一個完美的偶像,經歷豐富,頭銜眾多,在音樂,電影,舞台劇等領域全面出擊,經營歌手,演員,編劇,導演等多個角色,均得心應手。作為台灣與香港新浪潮的親歷者之一,張艾嘉最大優勢在於總能從那個時代最頂尖的創作人身上汲取營養,李翰祥,侯孝賢,李安徐克,這份幸運加速了她從一個演員到導演的轉型(騰訊娛樂評)。
張艾嘉的電影強調對女性情感的表達,她的電影中有著青春的美麗與殘酷、成年後的矛盾與尷尬、老年的無奈。這些細微的情感特質,讓不同年齡段觀眾在電影中看見了自己,她的電影正因此共鳴讓人難忘(新京報評)。

金馬獎影后

屆次年度獲獎人影片屆次年度獲獎人影片
第1屆1962尤敏《星星月亮太陽》第2屆1963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
第3屆1965李麗華《故都春夢》第4屆1966歸亞蕾煙雨濛濛
第5屆1967江青《幾度夕陽紅》第6屆1968凌波《烽火萬里情》
第7屆1969李麗華《揚子江風雲》第8屆1970歸亞蕾《家在台北》
第9屆1971盧燕《董夫人》第10屆1972翁倩玉《真假千金》
第11屆1973上官靈鳳《馬路小英雄》第12屆1975盧燕《傾國傾城》
第13屆1973徐楓《刺客》第14屆1973陳秋霞《秋霞》
第15屆1973恬妞《蒂蒂日記》第16屆1973林鳳嬌《小城故事》
第17屆1980徐楓《源》第18屆1981張艾嘉《我的爺爺》
第19屆1982汪萍《武松》第20屆1983陸小芬《看海的日子》
第21屆1984楊惠姍《小逃犯》第22屆1985楊惠姍《我這樣過了一生》
第23屆1986張艾嘉《最愛》第24屆1987梅艷芳胭脂扣
第25屆1988鄭裕玲《星星月亮太陽》第26屆1989張曼玉《三個女人的故事》
第27屆1990林青霞《滾滾紅塵》第28屆1991張曼玉《阮玲玉》
第29屆1992陳令智《浮世戀曲》第30屆1993吳家麗《赤祼的誘惑》
第31屆1994陳冲紅玫瑰白玫瑰第32屆1995蕭芳芳女人四十
第33屆1996蕭芳芳虎度門第34屆1997張曼玉《甜蜜蜜》
第35屆1998李小璐天浴第36屆1999李麗珍《千言萬語》
第37屆2000張曼玉花樣年華第38屆2001秦海璐《榴槤飄飄》
第39屆2002李心潔《見鬼》第40屆2003吳君如金雞
第41屆2004楊貴媚《月光下,我記得》第42屆2005舒淇最好的時光
第43屆2006周迅如果‧愛第44屆2007陳冲《意》
第45屆2008劉美君《我不賣身.我賣子宮》第46屆2009李冰冰風聲
第47屆2010呂麗萍《玩酷青春》第48屆2011葉德嫻桃姐
第49屆2012桂綸鎂女朋友·男朋友第50屆2013章子怡一代宗師
第51屆2014 陳湘琪 《回光奏鳴曲第52屆 2015 林嘉欣百日告別
第53屆 2016 周冬雨/馬思純
 《七月與安生第54屆
2017惠英紅  《血觀音

從眷村走出的名人

 1949年之際遷台的國民黨軍人及眷屬所落戶的台灣眷村,六十年後已凋零,但它孕育的人才和影響力,意外地成為台灣軟實力的亮點。

香港金像獎歷屆影后

中國電影導演

介紹中國電影導演,通過介紹電影導演了解中國電影發展史。  

絕對才貌雙全的八大女明星

“才女”是一個非常吸引眼球的辭彙,筆者發現有的漂亮女明星雖有那么一點點才氣,但還稱不上“才女”就被架到“才女”的位置上。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娛樂圈絕對才貌雙全的幾位女星。 

中國影壇女導演(港台篇)

中國女導演的第一部電影,多數選擇與自己成長經歷有關的素材,她們或是老手、或是新人,而且與男性導演喜歡架空歷史相反,她們的作品都從現實出發,儘可能地表達自己對情感的態度,這是中國女導演的美好歲月。 

中國知名導演

中外著名女性導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