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派

峨嵋派

峨嵋派,中國武術門派之一,流傳到今天,已經成為巴蜀武術的代稱,因其起源於峨嵋山,故名。最早直接記載峨嵋派武術史料的是明朝唐順之《唐荊川先生文集》,在其卷二中記載了觀看峨嵋山道人(道人指有道之人,非道教之人)精湛的武術表演,並寫下了《峨嵋道人拳歌》一詩流傳。

起源時期

在中國武術界,

峨嵋派峨嵋山
峨嵋派與少林派武當派鼎立而三始於明代,而他們的歷史淵源可以追溯得更為久遠。可是由於歷史資料的匱乏,能夠找到這三派起源的記載寥若晨星,故1985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武術史》也未能論述三派的起源和發展演變過程。目前關於這三派的起源,都只有傳說:少林派相傳是南北朝時期來華的古印度高僧中國禪宗始祖達摩傳授的,武當派相傳是明初著名道士張三豐初創的,而峨嵋派則相傳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司徒玄空創編的通臂拳。

春秋戰國時期, 有不少文人方士隱居峨嵋山。據說有位武士司徒玄空,號動靈子,耕食于山中,在與峨嵋靈猴朝夕相處中,模仿猿猴動作,創編了一套攻守靈活的“峨嵋通臂拳”,學徒甚多。因為司徒玄空常著白衣,徒眾尊稱為“白猿祖師”。《中國武術史》記作“戰國白猿,始白名士口,

峨嵋派峨嵋派

字衣三,號動靈子”。1989年四川科技出版社《四川武術大全》稱為“春秋戰國白猿公,字衣三,即峨嵋山的司徒玄空”。2001年版《樂山志》載為“白衣三,相傳戰國時仿山猿動作創編峨嵋通臂拳,攻防靈活,在峨嵋山授徒甚眾。”而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列傳第九》中記載,女俠越女應越王勾踐之召赴朝廷途中,持劍與“自稱袁公”的老翁以竹過招,“袁公飛身上樹,變為白猿”。按這種說法,“白猿公”的傳說春秋時期就有了。趙曄是東漢人,那么白猿公的形象至遲在東漢出現。具體時間就難以考訂了。明代抗倭寇名將唐順之(1507-1560年,江蘇武進人)在《荊川先生文集》中有一首《峨嵋道人拳歌》,其中兩句“道人更自出新奇,乃是山中白猿授”,這與“白猿祖師”的說法一脈相承。

定形階段

戰國末期秦滅巴蜀,

峨嵋派魏晉道士
三國蜀漢與曹魏、孫吳連年征戰,兩亞南北朝時期西北氐羌和西南僚人大量湧入巴蜀,為巴蜀地區的武術吸收中原和其他地區以及少數民族武術的長處,提供了機會。

魏晉時期,道教和佛教先後傳上峨嵋山。道士們通過“吐納導引坐忘心齋守一”等內練法門,達到意與氣連、氣與神合的境界,形成氣功,為的是祛病延年以求長生不老。僧人除了參禪打坐,也常常練拳踢腿、舞槍弄棒,一為調節枯燥的經課,二為強身健體,三為護院守寺。他們將道教的養生氣功和山民的狩獵技藝揉雜在一氣,開創獨樹一幟的僧門武術。

漸漸地有一些身懷絕技的武士加入了峨嵋山的道佛之列。據明人方汝浩《禪真逸史》載,北朝東魏孝靜帝年間(534-549年),武將林時茂(491-618)來到峨嵋山中峰嶺修練。這位戰功顯赫的“鎮南將軍”,因受權貴迫害,避禍於澤州(今山西晉城)析成山問月庵出家,法名太空,號淡然,以號行。後任南京妙相寺副寺,再後來上了峨嵋山,留下了“斬虎救婦”的美談。他在經課之餘,將自己的精湛武功傳授與年輕僧人,一時山上武風盛行。可惜,有關淡然法師這方面的史料闕如。

《中國神仙大全》一書中,敘寫了唐末五代初峨嵋山道士揚仙公的驚人武功,說他從鐵匠鋪借來鐵錘自擊頭頂,或令人竭力亂打而毫無損傷,還常入森林中降虎伏豹。剔除這則記載中的神秘和誇張成分,也能領略到他的上乘氣功功力和過硬的技法。

峨嵋派道士“坐忘”

北宋時期,峨嵋山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普賢菩薩的道場,僧人大增,自然武僧也為數不少。到了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峨嵋山臨濟宗白雲禪師創編了“峨嵋臨濟氣功”。據已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巨贊大師(1908-1984年,江蘇江陰人)研究考證,白雲禪師原為道士,後皈依佛門。他精通醫學,將陰陽虛實和人體盛衰之機理,與武術中的動靜功法相融匯,寓內功導引按摩術、點穴、布氣、針灸於功法中,融養生、醫療、技擊為一體,創造出了一套獨具特色的臨濟氣功術。因為這種集醫、道、武術精華於一身的功法共有12節,後人稱之為“峨嵋十二樁功”。按照臨濟宗的規定,此功只能在宗內秘授,不得外傳,故民間知之甚少。康熙元年(1662年)湖北麻城孝感武舉姜一懷,來峨嵋山拜金頂朝天和尚為師,得“峨嵋十二樁功”真傳,後落戶於南充,嫡傳此功於後代。山西省中醫研究所醫師周潛川居士(1907-1972年,原籍四川威遠),著有《峨嵋十二樁釋密》(1959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周潛川將全部研究心得傳授與巨贊大師。巨贊曾經來川收徒傳授峨嵋十二樁功。受巨贊指導的傅偉中先生,於1982年和1985年,由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出版了《峨嵋臨濟氣功-峨嵋十二樁述真》和《峨嵋臨濟氣功-峨嵋天罡指穴法》兩書。這些書,對於峨嵋臨濟氣功走出佛門、流布社會、澤惠民眾做出了貢獻。此功分為文武兩拋和大小兩種練形法。練習文拋和小練形法,主要是祛病強身;練習文武兩拋和大練形法的,既能為他人診治疾病,又可以防身禦敵。

在動功“峨嵋十二樁”的基礎上,後來又發展起了靜功六大專修功:虛步功、重錘功、縮地功、懸囊功、指穴功、涅磐功。其中指穴功--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最具威力,它融氣功、按摩點穴、布氣和武功為一體,又可稱為“氣功導引點穴按摩法”。

南宋時期峨嵋山又有個德源長老,模仿猿猴騰躍翻滾動作,創編出一套猴拳。因為武藝高強的德源眉毛純白,人稱“白眉道人”,故這種拳術叫作“白眉拳”,一直流傳至今,現在四川、廣東、香港、澳門和美國、歐洲的華人,都有練習。德源長老還把峨嵋山僧道的武技資料蒐集起來,結合身身的經驗,編寫了《峨嵋派拳術術》一書,從理論上對峨嵋武術實踐作了系統的總結。這本書是目前找到的有關峨嵋武術的最早文字資料。有學者認為,這本書是峨嵋派武術發展成熟並自成體系的標誌。

鼎盛時期

明代,

峨嵋派峨嵋派
峨嵋派武術進入鼎盛時期,英才輩出,高手林立,其拳法更為精湛。上引明人唐順之的《峨嵋道人拳歌》,生動而形象地描述了明代峨嵋派拳術術的高超技藝,從起勢到收勢的全過程,其神態、勁力、身法、擊法、呼吸、節奏等各個環節,都記敘得細緻入微。他用“忽而豎發一頓足,岩石迸裂驚沙走”贊其硬功卓絕;用“百折連腰盡無骨,一撒通身皆是手”頌其軟功柔韌;用“去來星女擲靈梭,夭矯天魔翻翠袖”形容其動作敏捷;用“險中吳巧眾盡驚,拙里藏機人莫究”概括其伸縮開合,變化自如,可謂精深之至。《峨嵋道人拳歌》其30句,是現今找到的頌揚峨嵋派武術的唯一專題詩篇。

除了拳術和氣功,峨嵋派的刀槍劍戟等十八般兵器的技法,明代時也達到了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地步。在中國武林中,峨嵋派的劍術和槍法是最著名的。據傳,峨嵋劍是僧人在“白猿二十四法”的基礎上逐步完善的,動作嚴謹,招式兇猛,擊法明快,以巧取勝。民國時期,清音閣李真法師內功深厚,劍術尤精,有“峨嵋劍仙”之譽,其門人遍及甘陝。明代著名軍事家、武術家程沖斗(四川新都人)撰有《耕余剩技》,記述了“峨嵋槍法”、“白眉棍法”等技藝。清康熙年間,曾經師從朱熊占學習峨嵋槍法的明遺民吳殳(1611-1695年,號侖塵子,江蘇婁江人)著《手臂錄》,精確地闡述各種槍法,其中寫道“西蜀峨嵋山普恩禪師,祖家白眉,遇異人授以槍法,立機穴室,峨習兩載,一旦悟徹,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與駕並。槍法一十八札,十二倒手,攻守兼備,破諸武藝。”可見其變幻莫測,精妙絕倫。在峨嵋槍法中,有治心、治身、動靜、攻守、審勢、戒謹、倒手等技法,大大豐富了峨嵋武術的理論。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峨嵋山大坪寺僧創編“浪子燕青拳”;五十五年(1790年),山僧模仿青龍白鶴之勢,創編“六乘拳”;嘉慶年間(1796-1820年),龍神堂極善法師從山上黑龍江的湍急迴旋水勢得到啟發,花了十年心血,創編出拳剛掌巧腿多變的“烏龍拳”。清末,仙峰寺神燈長老和紫芝洞清虛道長,與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各派武林高手交流,爾後回峨嵋山,苦心編出“峨嵋子午門武術”,以其多在每天的子、午二時練習而命名。其風格以子午拳為代表,還有子午槍、子午刀、子午劍子午棍等器械技法。又有碧雲、靜雲二道長創“八封拳”;光緒三年(1877年)付雲和尚創“虎爪拳”。

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記室”(秘書)何崇政(四川名山人),兵敗脫難後,削髮為僧法號湛然,來往於川西、川東等地,以哥老會的組織形式,結交八方豪傑志士反清,曾經在峨嵋山住錫多年。他撰有《峨嵋派拳術譜》一書(亦稱《拳乘》),開篇有詩“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皎皎峨嵋月,光輝滿江湖。”其中“一樹”指峨嵋武術,“五花”指巴蜀的五個片區,而“八葉”則指四川武林中的“僧岳、趙、杜、洪、化、字、會”八個門扔。儘管現在四川武術界對“五花”有不同解釋,對八個門派是否都屬於峨嵋派尚有爭議,但足以說明峨嵋派武術博採眾長,其流傳之廣和門派之眾多。

峨嵋派峨嵋山

峨嵋派中有一種獨特的器具--峨嵋刺,形似女人的髮簪,在特定條件下可以作為刺殺武器;還有玉女拳等功法。有些武俠小說將這些神奇功法和器具加以演繹渲染,甚至借虛構的武林高手之口,推衍出峨嵋派武術為某些尼姑、女俠開創,使不少人對峨嵋武術源流產生了種種誤解,很需要正本清源。

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峨嵋派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與少林派、武當派相比較,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它特彆強調內外兼修。其實,這三大派各有精微造詣,都講究內修外練,體用兼備,只是程度不同。少林派由僧人所創,大開大合,硬攻直上,搶先進攻,以腿法著稱,善於先發制人,屬於外家拳;武當派系道士所創,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動靜結合,借力打力、屬於內家拳;而峨嵋派則為道、僧共創,更加注重內外兼修。從上述“峨嵋十二樁功”和“天罡指穴法”可以看出,它既重視內氣的修練,又講究形體的結合,似快而慢,似柔而剛,剛柔相濟,長短並用。

峨嵋派在傳承中善於吸收和融會其他門派的功法,也給其他門派輸送了血液。他們在相互切磋中取長補短,不斷推陳出新。隋代末年,雲遊到峨嵋山的河南嵩山少林寺武僧雲曇,就曾將少林拳法傳授給了峨嵋僧人。明代洪武年間,著名道士張三豐曾經到峨嵋山傳道,並向峨嵋僧人學習了火龍拳通臂拳等,爾後回武當山創編了內家拳。這武當內家拳“六路十段錦”的歌訣,第一句便是“佑神通臂最為高”,明白地道出了它與峨嵋通臂拳的密切關係。清乾隆年間,善擒拿術的江西武術大師杜觀印,來四川傳授過“杜門拳”。光緒年間,廣西杜林有姓周號大俠者到峨嵋山與武僧共創“字門拳”。

當代發展

關於峨嵋派武術的歷史資料,

峨嵋派峨嵋派氣功
零星而分散,很難蒐集齊全。由於三大派武術的起源和發展都與道教佛教密切相關,使之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而有些明清時期創編的拳術或其它套路,往往託名唐宋或更早的高人,又無法考證,關於它的錯綜複雜門派,至今還難以全面地概述。

清末以後,由於洋槍洋炮的輸入,武術的禦敵功能不再具有廣泛的意義。三大派武術都漸漸式微了,但是仍然有許多民間人士以強身健體為目的而習武,只是人數越來越少了。1983年,四川省體育運動委員會為搶救、挖掘和弘揚峨嵋派武術,徵集到許多武術資料,採訪了巴蜀境內數千名60歲以上的老拳師,對他們的技法進行錄像,收集到了68個門派、2368種徒手、器械、對練套路、練功方法和技擊項目,比同期收集到的少林派武術250多種更為豐富多彩。

峨嵋神功在海外也有流傳,今英國有黃紀富、史密斯等人成立的“國際白眉武術聯合會”,美國有陳堅、陳朝輝父子創立的峨嵋武術館,義大利也有徐浩建立的峨嵋武術館,加拿大的李蓉創辦了峨嵋武術氣功保健中心,創編了三星太極拳。擅長蛇拳的加籍華人梁守喻多次組織加拿大與四川武術的交流。

1982年之後,

峨嵋派峨嵋棍
少林派憑藉電影《少林寺》風靡中國而鵲聲再起,迅速發展;武當派奮起直追,也有一定的規模。相對來說,起源最早、種類最多,武術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峨嵋派,反倒薄弱得多。近20年來,為振興峨嵋派武術,先後設立了四川省武術館,成立了四川武術協會;樂山市、峨嵋山市、夾江縣、眉山市和成都市建起了許多所武館或武術學校;峨嵋山市政府開始在中國小里推廣武術操,從少年兒童抓起。由樂山大佛文武學校組成的“峨嵋武術表演團”,多次在峨嵋山、成都、重慶深圳香港等地表演以彰顯之。也有不少外國青年,到樂山大佛文武學校學習峨嵋派武術。2002年9月,樂山第四屆國際旅遊大佛節中,在峨嵋山舉辦了“少林、武當、峨嵋三大門派武術精英賽”,以促進峨嵋派武術的振興。

成立於2004年夏的中國峨嵋武術研究會,會員迅速發展到500多人,認真整理峨嵋派武術資料,研究弘揚之法,積極從青少年中培養武術尖子,已經湧現出“峨嵋十三劍”等一批年輕的高手。

技擊風格

近年來,較多武術工作者對於峨嵋武術的拳法技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峨嵋武術拳理技法和南方拳術以及北方拳術有所區別,具有獨特之處,而這種具有南北交融的技擊風格也逐漸得到了廣大武術研究者的認同。如張培蓮認為(《峨嵋劍》,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峨嵋劍的特點是:擊法明快,撩掛劃圓,翻如閃電,雲穿轉圈,上驚下取,劍法多變,刺如猛虎,劈斬如山,抹截攔掃,虛實相間,以活為本,以快為上,以巧取勝。

峨嵋派峨嵋小紅拳

孟憲超認為(《峨嵋派拳術的技擊要求與特點》,武林,1987年第7期)峨嵋派拳術的技擊法則為十字攻守秘訣,包括陳法、讓法、閃法、頂法、探法、隨法、通法、騙法、藏法、錯法。董如軍認為(《古代實戰秘訣:峨嵋派拳術述真》,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1),峨嵋派拳術屬內家拳技法,動作講究剛、柔、曲、直。技擊戰術講究誘敵深入,後發制人。趙鴻賓認為(《明清四大名槍探析》,武林,1993年第7期)從《手臂錄》中反映出峨嵋槍法的風格特點是不言步法,不言立勢,攻守兼施。槍法理論講究用技易,治心難,提出治身、宜動、宜靜、攻守、審勢的對扎槍法理論。汪鍵認為(《習峨嵋武功》,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峨嵋武術套路特色是短小精悍,拳多腿少,步伐靈活多變,以防代攻。技擊特色是後發先制,閃展騰"轉"、擒拿封閉、背鎖刁揉、鉤彈蹬踢、吞吐沉浮。武功特色是內外兼修,並以縮、小、綿、軟、巧。

峨嵋派拳術技藝中的哲理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峨嵋派拳術技藝具有濃厚的攻防搏擊意識

四川人自古以來生活在地處“西僻之壤”的四川盆地,氣候特殊、地形複雜,巴蜀民眾勤勞勇敢,尚武善斗,素以靈巧著稱。因此,凡練峨嵋派拳術必須帶著深厚的攻防搏擊意識(即帶有強烈的敵情觀念),做到與假設之敵進行模擬拼搏,精神高度集中,神思敏捷,身靈步活,拳腳生風,擊法變換於瞬間,做到“有形打形,無形打影。”

峨嵋派拳術技藝的深厚意識,

峨嵋派峨嵋七星拳
是拳師們在長期的習武實踐中產生的。是拳師們大腦這種高級組織的特殊物質的機能,練峨嵋派拳術技藝十分強調膽壯、氣足、力雄、法準、機巧。

(二)峨嵋派拳術具有四川地方拳術的特殊屬性。

中華武術源遠流長,在發展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而形成了眾多的技術流派,峨嵋派拳術技藝,除具有中華武術的普遍性之外,還獨具有手法細密、一法多變、掌指兼用、身靈步活、拳腳生風、剛柔相濟、內外兼修等特點。這些特點,就是峨嵋派拳術技藝的特殊屬性。在峨嵋派拳術技藝的發展過程中,拳師們不斷地吸取各技藝流派技擊精華,充分發揮四川人機智靈巧、頑強勇斗精神,打法則以偏側滾進、單邊攻防、以巧制化、以小制大等特點,從而使其技藝不斷創新、不斷發展。這種在繼承中華武術固有的蔟防技擊性和運動形式基礎上,充分發揮四川人拳術技藝獨特打法、使之揚長避短,從而使峨嵋派拳術技藝既有中華武術的普遍屬性,又具有四川地方拳術的特殊屬性。

(三)峨嵋派的“剛與柔、快與慢、動與靜、虛與實、高與低、輕與重”。

“剛與柔”這對矛盾在峨嵋派拳術技藝中尤為重要,早在明代唐順之所作的《峨嵋道人拳歌》中描述練拳剛時“忽然豎發一頓足,岩石迸裂驚砂走。”柔時“百折連腰盡無首。”練拳必須剛健有力,柔中寓剛,剛而不僵,柔而不軟。峨嵋派拳術技藝所求之剛,是指肌肉收放的速度力量的外露,是拳風之外象,需具有陽剛之健美。所求之柔是指四肢、體軀的肌腹、關節健膜的最大牽張、各主要關節活動面最在幅度的伸轉或多軸性運動。剛與柔的關係在峨嵋派拳術譜中已有論述,拳譜曰:“陰中有陽,柔中育剛,以意示形,形似神同,以柔為本,以剛為用,剛柔得中。”因此,“剛與柔”的相互變化與合理的使用,是演練好峨嵋派拳術技藝的一大勁力法則。

“快與慢”是峨嵋派拳術技藝中運動節奏的具體表現,

峨嵋派峨嵋棍
快與慢要相互依託,互為其根,有慢才有快,有快才有慢。多數峨嵋派拳術講究“慢拉架子快打拳。”慢時“鼻息無聲神氣守”,如木偶似的輕柔細緩,但一書起來則如星女擲靈梭“一撒通身皆是手”。峨嵋派拳術譜記載:“手腳齊出方為真,借力使力須抖勁,拳腳勇銳快當先,招盡勢定慢中靜。”這種以快打慢、以快制快、慢中待發、快慢相兼的技擊原則,正是峨嵋派拳術運動風格之表現。快與慢的正確處理是快而不亂,慢而不散,以快為主,在快中求準,快中墳穩,快中求活動,快中求美,快速有力,快慢相兼。強調快,應防止“一快遮百醜”的思想以及“慢中求細活”的做法。

“動與靜”的矛盾關係是“以靜為動為奇。”“默然而處,亦動也。”故有“動極而求靜,靜極而生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識為峨嵋派拳術技藝發展的內在原理之一。動是峨嵋派拳術技藝的基本動態,這種動態包含著踢打摔拿劈刺掄砸多種擊法(並突出“五峰”、“六肘”之運用)以及身軀擰鏇摺疊、吞吐浮沉、俯仰屈伸;步法的騰挪閃展、進退變換;表現於內的動則是氣血的流暢、精神的聚歙、神思的敏捷、判斷的準確,反應的及時。

“虛與實”是峨嵋派拳術法善用的一大原則。四川人體質輕靈,本力不如北方人雄厚,在散打時,常採用“避實擊虛”,以巧制勝。拳經說:“開合虛實,即為拳經。”這就指出,攻出時要開之以虛,誘敵深入,伺機反攻。防守時要合之以實,使敵無暇可擊。峨嵋派拳術技藝講究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虛實實,令人莫測。在拳藝中則表現為重心為偏側以利步勢之變換,其腳就有左虛右實右或右虛左實之分;其手法因常以單邊攻中帶防、防中含攻,攻守兼備,故稱之為實,防之謂虛,以實擊虛,一擊必中,一觸即分,用虛化實,虛而引之,使敵進擊之力失去攻擊點。拳譜云:“實打實,拼蠻勁,虛打虛,空稀稀,實打虛,傷骨筋,虛化實,省氣力。”因此,練拳較技,必明虛實,拳藝方能更精進。

“高與低”這對矛盾反映在拳藝中是指動作結構上的變化要有高有低之變化。

峨嵋派峨嵋劍
因此,峨嵋派拳術路中,就有高樁與矮樁之分;有滿手短手之別;身法上有挺展放在與收縮緊小之異。拳譜講:“高打矮,長手宰,矮打高,往下掏,不高不矮拳腳招。”又云:“來得高,用手挑,來得矮,用手宰,不高不矮用手排。”峨嵋派拳術演練風格上多有高低起伏、扭鏇摺疊、俯仰伸屈等變化。因此,有“龍行虎步,雞身猴形、五掌七掌、鵬盡鳳騰”之說。

“輕與重”之矛盾表現在峨嵋派拳術技藝,是以形喻勢的又一體現。拳譜云:“強打蜻蜒點水”樣的輕靈巧打,“弱打似猛虎撲食”樣沉重勇猛。講究輕如蜻蜒點水,重如鐵錘擊石。擊拳以氣摧力,快而有力,發腿似野馬飛蹄,掌指點穴似離弦之箭,疾步似燕子穿雲,勢沉如高山巨鼎,竄蹦似猿猴攀枝,靜沉似龍盤虎踞。故峨嵋派拳術技藝一招一勢重如鐵,一法一式輕如葉。輕為突出重,重為輕之根,輕重緩急,使演練拳藝更趨技藝的悠揚鏇律。

以上所述“剛與柔,快與慢、動與靜、虛與實、高與低、輕與重”等矛盾,均在拳藝中綜合性的表現,從而使峨嵋派拳術技藝更富有科學性、技擊性。

分支流派

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國,後又滅巴國,並統一了巴蜀。自此後,峨嵋武術由於受到外來文化和移民等多種因素,逐漸形成了拳種繁多,頗具特色的武術體系。建國以前,峨嵋派的分支,據清初《峨嵋派拳術譜》上說:一樹開五花,五花八葉扶,皎皎峨嵋月,光輝滿江湖。

“五花”是從地域角度所分的五大支派:

峨嵋派峨嵋派

一、黃陵派,據說從陝西流入;
二、點易派,以川東涪陵點易洞而得名;
三、青城派,以川東道家勝地青城山得名;
四、鐵佛派(雲頂派),川北較為盛行;
五、青牛派。以川東豐都青牛山而得名。

“八葉”是從技擊風格角度所分的八派:
一、僧門,據說傳自少林憎人,故名。又稱“申門”。特點是巧、快、靈、動,如猢猻狀,別名“猻門”。
二、岳門、據說由岳飛所傳,特點是矮樁,手法不劃圓不成拳。
三、趙門,據說為趙匡胤所傳,借鑑少林派太詛長拳(據說也是趙匡胤所傳)等拳法,特點是高樁。又因習練紅拳,稱為“紅門”。
四、杜門,以傳說中諸葛亮八陣圖之“杜門”而得名,一說拳法傳於自然門杜觀印。特點是封鎖嚴密,善於防守。
五、洪門,相傳以明太詛洪武年號而得名,習練大、小洪拳,特點是剛勁。
六、化門,又稱“蠶閉門”、“纏閉門”,三十六閉手如春蠶吐絲,綿綿不斷,緊封敵手,使其不能施展。
七、字門,又稱“智門”,因收勢擺成字形而得名,特點是高樁長手,起伏大。
八、會門,又稱”慧門”,以神拳為代表,,講究觀師默像,念咒語,頗為神秘。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