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實擊虛

避實擊虛

避實擊虛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找敵人的弱點進攻。又指談問題迴避要害。兩肘胸腰與腋,並腿心腿腕是也,能攻空處則敵人無所用力,自能百法百中,則所謂避實擊虛之法也。敵方的軍隊布陣是一個系統(木桶),其中各個環節相互依存,但由於其防備有限,加之我方用聲東擊西類似的方法,引誘其關注某些環節而忽視了其他環節,於是我方大力暗度陳倉去攻擊其防備鬆懈的地方,於是整個系統(木桶)就被打亂、打破了,乘勝追擊,整個系統(木桶)就會陷入瓦解狀態。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避實擊虛避實擊虛
詞 目 避實擊虛

發 音 bì shí jī xū

釋 義 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找敵人的弱點進攻。又指談問題迴避要害。

出 處 《孫子·虛實》:“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事 例 臣以為天下之勢,~,不過如是。 ★宋·辛棄疾《美芹十論·詳戰第十》

避實擊虛

"避實擊虛"即避開對方來勢,而打擊對方的空處。張孔昭《拳經拳法備要·審勢》載:"與人對敵之時,總要攻擊空處,空處何?兩肘胸腰與腋,並腿心腿腕是也,能攻空處則敵人無所用力,自能百法百中,則所謂避實擊虛之法也。"

成語典故

出 處 《孫子·虛實》:“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避實擊虛"即避開對方來勢,而打擊對方的空處。張孔昭《拳經拳法備要·審勢》載:"與人對敵之時,總要攻擊空處,空處何?兩肘胸腰與腋,並腿心腿腕是也,能攻空處則敵人無所用力,自能百法百中,則所謂避實擊虛之法也。"

用通俗的理論來解釋,就是新的“木桶理論”(或曰“系統論”)。敵方的軍隊布陣是一個系統(木桶),其中各個環節相互依存,但由於其防備有限,加之我方用聲東擊西類似的方法,引誘其關注某些環節而忽視了其他環節,於是我方大力暗度陳倉去攻擊其防備鬆懈的地方,於是整個系統(木桶)就被打亂、打破了,乘勝追擊,整個系統(木桶)就會陷入瓦解狀態。這裡就有一個關鍵點了,即我方所攻擊的“虛”是否是我方想要攻破的系統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環節,如果不是,那么怎么攻擊都是沒用的。就好比我方要攻城池,對方的郊區自然是“虛”,但是攻擊此處對於敵方是沒有什麼威脅的,因為一般來說,對方不會看重郊區對成敗的影響(特殊情況除外)。

英文翻譯

stay clear of the enemy's main force and choose to attack the vulnerable spot

例句

八路軍採取避實擊虛的戰略,終於取得了這次勝利。

成語例句

◎ 漢末赤眉軍和黃巢農民起義軍,避實擊虛,馳騁在廣闊戰場上的大量流動作戰的事例,就是典型的戰例。

◎ 從上述事例中,說明企業家只有重視與積累市場信息,及時地、準確地分析與利用市場信息,確定市場中的"空"與"實"所在,採取"避實擊虛"策略,才能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成語故事 1:

公元前623年,晉楚在城濮交戰,晉文公採用避實就虛的作戰方法,避免與楚軍的中軍主力決戰,先令其下軍向楚右軍進攻,因為楚右軍是由陳、蔡兩國軍隊組成的弱勢部隊,一舉取勝。晉軍主將狐毛又用計誘殲了楚左軍,最終取得重大勝利。

成語故事 2:

古代齊國著名的辯論家田巴,在徂丘、稷下一帶跟人辯論。這個人能說 會道,可以把歷史的三皇五帝、春秋五霸統統罵倒。把截然不同的東西說成 一模一樣。他擅長一套巧妙的詭辯術,任你怎么會說也不是他的對手。

一天,年僅十二歲的魯連來到田巴這裡,說:“我聽人家說過:‘廳堂上的污穢還沒掃除乾淨的時候,就來不及清除郊野的雜草;刀光劍影在面前, 用短武器交鋒的時候,就顧不得防備遠處射來的飛箭’。為什麼呢?因為事 情總得分個輕重緩急,首先要救急嘛。當前,楚國大軍駐紮南陽,趙國軍隊 攻打高唐,燕兵十萬圍困聊城,我國的形勢十分危急,先生,您可有什麼應 急之計呢?” 田巴答道:“沒有辦法。”

魯連說:“拿不出轉危為安、救亡圖存的辦法,光說空話大話的人有什麼價值呢?現在,我可以用計趕走南陽的楚兵、擊退高唐的敵人,解除聊城的包圍。真正的學者,就應該這樣顯示自己的才能啊!可您只會瞎吹,像貓頭鷹的叫聲一樣,人們都討厭極了,希望您以後少開口吧。”

田巴紅著臉說:“知道了,知道了。”

詞語辨析

用 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方面

相近詞避實就虛、批亢搗虛

相反詞以卵投石、本末倒置

事 例 臣以為天下之勢,~,不過如是。 ★宋·辛棄疾《美芹十論·詳戰第十》

成語舉例: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13章:“如果他的口供屬實,那就可以避實擊虛。”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方面

成語結構:連動式

產生年代:古代

延展閱讀

【近義詞】避實就虛

【反義詞】以卵投石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