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

嬰兒期

嬰兒期指從出生到滿1歲以前的一段時期。是小兒生後生長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嬰兒是指1周歲以內的孩子。嬰兒在這個階段生長發育特別迅速,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最旺盛的階段。

基本信息

簡介

概念

個體從出生到3歲以前的時期。這個時期通常又分為兩個階段,即出生到1歲階段和1~3歲階段。有的研究者分別稱之為乳兒期和嬰兒期。在第一階段中又分出新生兒期
嬰兒從出生到 1歲的階段是個體身心發展的第一個加速時期。在這個階段,嬰兒不僅身體迅速長大,體重迅速增加,而且腦和神經系統也迅速發展起來。在此基礎上,嬰兒心理也在外界環境刺激的影響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們從吃奶過渡到斷奶,學會了人類獨特的飲食方式;從躺臥狀態、不能自由行動發展到能夠隨意運用自己的雙手去接觸、擺弄物體和用兩腿站立,並學習獨立行走;從完全不懂語言、不會說話過渡到能運用語言進行最簡單的交際等等。這一切都標誌著嬰兒已從一個自然的、生物的個體向社會的實體邁出了第一步。他們在遺傳的生物性的基礎上形成著社會化的人性──社會性,逐漸適應著人類的社會生活。
嬰兒在1~3歲的階段中,身心發展主要有兩方面的變化:
①學會了隨意地獨立行走和準確地用手玩弄或操縱物體,並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最簡單的遊戲、學習和自我服務等活動。
②迅速發展了語言,能夠自由地運用語言與他人交往,並能通過語言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活動進行最初步的調節。這就使得嬰兒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並在心理上產生了新的質變。

體徵

①體重可以達到出生時的3倍,約為9000~10000克。
②身長在出生時約為50厘米,一般每月增長3~3.5厘米,到4個月時增長10~12厘米,1歲時可達出生時的1.5倍左右。
③頭圍在出生時約為34厘米,前半年增加8~10厘米,後半年增加2~4厘米,1歲時平均為46厘米。以後增長速度減緩,到成年人時約為56~58厘米。
④胸圍在出生時比頭圍要小1~2厘米,到嬰兒4個月末時,胸圍與頭圍基本相同。
⑤嬰兒出生後一段時間內仍處於大腦的迅速發育期,腦神經細胞數目還在繼續增加,需要充足均衡合理的營養素(特別是優質蛋白)的支持,所以對熱量、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素的需求特別旺盛。

大腦發育

可塑性

研究表明,大腦的發展是生物因素和早期經驗兩者結合的產物。大量實驗表明,剝奪動物(也有少數人類嬰兒的研究)的早期經驗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發展停滯甚至萎縮現象,並構成永久性傷害。早期營養不良,也會對嬰兒大腦的生長產生嚴重影響

可修復性

研究發現,嬰兒早期大腦具有良好的修復性。嬰兒大腦的某一部分受損傷,其本身可以通過某種類似學習的過程獲得一定程度的修復。
過去認為腦細胞的數量就不會再增殖,其實大腦具有一定的補償能力。一側腦半球受損傷後,另一側腦半球可能會產生替代性功能。例如,在5歲以前語言中樞受損傷,另一側腦半球很快會產生替代性功能,使語言中樞轉移。但是超過5歲,這種語言中樞的修復性功能便難以實現,致使言語障礙無法克服。
大腦的可塑性、可修復性的新觀點告訴我們,嬰兒大腦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後天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對嬰兒身體和神經系統實施刺激,對促進其大腦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嬰兒心理發展的條件


嬰兒的心理發展基於3方面的條件

①神經系統、特別是的結構和功能的發展是嬰兒心理發展的生理基礎。嬰兒出生後,腦的重量在第1年增長最快。新生兒腦重平均為350~400克,到8、9個月平均為660克;2歲半到3歲時腦重已達890~1011克,約占成人腦重的2/3。2歲嬰兒的腦在形態及各部分的比例上已基本與成人的腦相類似,且腦的白質部分已出現髓鞘化。腦的髓鞘化程度是腦細胞成熟狀態的一個重要標誌。在嬰兒期,腦的髓鞘化過程在顯著地進行著。首先是感覺系統的髓鞘化,而後是運動系統的髓鞘化,最後才是與智力活動有直接聯繫的額葉和頂葉等部分的髓鞘化。腦的發展主要取決於遺傳編碼,但環境因素也起一定作用,因為腦的正常發展必須有適當的環境刺激。嬰兒腦的發展從出生起就與環境的作用結合在一起。新生兒腦的功能已有了一定的成熟,只是各部分成熟的程度不同。一般是投射區最先成熟,而在種系發生上最新的聯合區最後成熟。所以,1歲以內的嬰兒不易形成複雜的條件反射,以後隨著皮層的聯合區及其聯繫系統的逐漸成熟,嬰兒的條件反射也就逐漸複雜起來。
②言語發展對兒童的心理發展起重要作用。嬰兒言語的發展是在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中進行的。由於語言本身具有概括和調節作用,所以嬰兒在不斷與周圍的人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心理活動也迅速發展起來。嬰兒出生的第1年是言語發展的準備時期。他們以各種形式練習了發聲器官,並學會利用聲音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們從對言語毫無反應到能夠運用聲音與人們交際;從完全不會說話到咿呀學語,為言語的發展準備了條件。但是,這一時期的嬰兒所反映的只是人們的語音和表情,並不懂得詞義。直到1歲以後,詞對嬰兒才具有信號意義。詞的刺激逐漸代替具體刺激,並與具體刺激的作用相聯繫。1~3歲是嬰兒掌握言語的最初時期,一般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歲半以前主要是理解言語的階段;1歲半以後則是積極言語活動的階段。在前一階段,嬰兒能聽懂的詞明顯增多,能以動作、表情來回答別人的問題或要求,但能說出的詞極少,只能運用單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這種單詞稱為“單詞句”。1歲半以後, 嬰兒的積極辭彙迅速增長,其中主要是名詞、動詞和形容詞,還有少量的代詞、副詞、量詞和介詞。在語句上已從單詞句進入到多詞句,出現了主、謂、賓等基本語法結構,表現了人物、動作、對象三者之間的關係,有的甚至能說出結構較為複雜的句子。嬰兒的心理發展是在個體積極活動的過程中進行的。
③嬰兒的活動以動作發展為直接前提。3歲前是動作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1歲內,嬰兒動作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手的動作和直立行走動作的發展上。其順序是從整體動作到分化動作,從上部動作到下部動作,從大肌肉動作到小肌肉動作。具體說就是,從抬頭到翻身(3個月)、坐起(6個月)、爬行(8、9個月)、站立(1歲),再到學會行走(1歲又1、2個月)。 手的動作也是從無意識地撫摸(3個月)到隨意撫摸(5個月),再到抓握動作的發展(6個月以後),逐漸形成了眼手協調的運動。2~3歲的嬰兒已能隨意行走,手的動作也靈活協調起來,並學會了雙手運動。在此基礎上,嬰兒的遊戲和自我服務性的勞動活動也發展起來,如能靈活地擺弄和使用物體,學會了自己穿衣、吃飯、洗臉、洗手和收拾東西、整理玩具等。這就說明3歲前的嬰兒已發展出一定目的的活動,這是人類實踐活動的萌芽。嬰兒通過活動接觸了各種物體,訓練了感官,發展了各種心理活動。但是,嬰兒的活動還缺乏明確的目的性,主題經常變化,很不穩定,在內容上也比較貧乏和單調,只限於簡單的模仿。

嬰兒心理發展的主要方面

嬰兒的心理發展主要表現在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想像、思維情緒情感意志以及自我意識的發生和發展等方面。

動作發育

意義

1、動作是嬰兒心理發展水平的指標
動作是嬰兒心理發展水平的外部表現,嬰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動作反應出來的。所以研究者(格賽爾等)把動作的發展作為評估嬰兒心理發展水平的一個指標。
2.動作的發展使嬰兒獲得探究環境的新手段和主動權
隨著動作的發展,嬰兒探究環境的能力不斷更新。如從只能仰躺著看物,到坐起平視觀察物體,再到爬行和行走時能夠多方位審視物體。
3.動作的發展促進嬰兒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隨著動作能力的發展,嬰兒與周圍人的交往從依賴、被動逐漸向具有主動性轉化。動作的發展可以誘導嬰兒社會交流能力的發展。

主要動作

嬰兒主要動作:手的抓握技能、獨立行走。
1、手抓握技能發展要點:五指分化、手眼協調。到嬰兒末期,手擺弄物體的動作向精細化和協調化發展,這有助於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手抓握動作發展的意義在於:
(1)抓握動作是嬰兒主動地探索和認識周圍事物的表現
(2)為認識發展奠定了基礎;
(3)開始操作工具,使動作具有間接性。
2、獨立行走是嬰兒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獨立行走的意義在於:
(1)嬰兒的軀體移動由被動轉為主動,使活動具有一定的主動性;
(2)主動行走可以擴大認知範圍
(3)增加了與周圍人的交往機會。到嬰兒末期,獨立行走動作變得熟練和自如。

原則和順序

1、頭尾原則:從上到下發展、
2、近遠原則:由內向外發展,
3、大小原則:從大動作向精細動作發展。

影響因素

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環境提供動作活動的機會、成人激發嬰兒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探究環境的願望、母親的撫養方式等。

學習能力

嬰兒的學習是指在環境中獲得經驗,由經驗引起行為的變化。嬰兒生來就具有學習能力,這是來自先天的生物學準備。現代研究表明,嬰兒學習活動的最早表現是在胎兒末期。這個時期可以接受語言和音樂等外界刺激物的刺激作用,從而獲得一定的經驗。出生後,再對其施加同樣的刺激,會對有關行為產生影響。嬰兒學習能力的主要表現在:

模仿學習

模仿是嬰兒的一種天生學習能力。國外研究發現,出生兩三天至二十天左右的新生兒就能模仿人的面部表情。如在成人和嬰兒互相觀看時,成人伸舌頭,嬰兒也模仿著伸舌頭;成人張嘴,嬰兒也跟著張嘴。跨文化比較研究表明,嬰兒的模仿學習能力具有普遍性。模仿是先天排定的嬰兒的重要學習手段。

條件反射學習

條件反射是嬰兒最基本的學習方式。研究表明,嬰兒出生後數天就能建立起條件反射。最早的條件反射是新生兒對母親抱起餵奶的姿勢做出食物性條件反射,將餵奶姿勢變成乳汁即將到口的信號。

偏好學習形式

將同一刺激不斷地重複呈現給嬰兒,嬰兒對它的反應強度越來越弱,乃至不再注意。這時再呈現給他一個不同於前者的新刺激,嬰兒的反應強度便馬上提高起來。這就是嬰兒注重並偏愛新奇事物的學習能力。嬰兒的這種學習能力是“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的研究新方法所提示出來的。這種學習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感知覺

感覺的發展

視覺:出生2、3個月的嬰兒,視覺已比較集中而靈活,能夠對人臉或彩色畫像長時間地集中注視和微笑。嬰兒的顏色視覺也發生較早。2、3歲的嬰兒已能正確辨認紅、黃、藍、綠等基本顏色,但對於混合色(如紫色和橙色)和色度不同的顏色(如大紅和粉紅等)還不能完全正確辨認。
聽覺:出生後不久的新生兒就能有聽覺反應,表現在能轉頭去尋找聲源。隨著聽覺的發展,3、4個月的嬰兒已表現出對音樂的喜愛,當聽到音樂時立即會停止哭泣。4個月能分辨成人的聲音,聽到母親的聲音就歡躍起來。在訓練的條件下,嬰兒2~3個月就能分辨兩種性質不同的聲音;3~4個月能分辨8度音程到4個音階的音調,5~6個月可以不穩定的分辨相差3個半到2個半音階的音調。從8、9個月開始,嬰兒能識別各種聲音,如成人嚴厲或和藹的音調會引起嬰兒不同的反應。1歲以後,嬰兒聽覺的發展主要表現在感知語言、辨別簡單的語音方面,為其言語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膚覺:嬰兒的膚覺出現較早。2個月已經形成皮膚機械刺激的條件反射,3個月能對33℃和31.5 ℃的水溫有明顯地分化反應。2~3歲的嬰兒由於在動作和活動中不斷地用手接觸和操縱物體,因而能較好地辨別物體的不同屬性,如軟硬、冷熱等,從而使動作和活動更好地適應不同物體的特點。

知覺的發展

在言語發生以前,嬰兒的知覺特別是視知覺占有重要的地位。嬰兒在視知覺的控制下,協調和綜合各種感官輸入的信息並作出反應,產生具有一定目標的定向行為。隨著言語的發展,嬰兒逐漸產生了對物體整體的概括性知覺,知覺的目的性也增強了,並在此基礎上產生了最初的觀察。3歲前的嬰兒開始產生最初步的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如辨別物體的大小、形狀和遠近;開始掌握與生活經驗直接聯繫的時間單位的辭彙(如“早晨”與起床相聯繫,“晚上”與睡覺相聯繫)。但是,由於空間與時間概念具有較大的抽象性,所以嬰兒的空間知覺和時間知覺還是極不完善的,常常發生錯誤。(見感知覺發展)

注意力的發展

新生兒即出現無條件定向反射,其後,能夠短時間地集中注視明亮的物體。5~6個月能較穩定地進行注視,但還不能持久。隨著嬰兒興趣的發展,所注意的客體逐漸增多,不僅注意周圍的人和物,而且開始注意人們的言語和活動;注意的穩定性也增強了,特別是當成人用手指著物體要求嬰兒注意時更加穩定。但出生第1年,嬰兒的注意屬於不隨意注意,在第1年末或第2年初隨意注意的萌芽才開始出現,這是在成人提出任務和要求的情況下,隨著嬰兒言語活動的發展而產生的。但嬰兒的隨意注意還很不完善,僅僅處於開始發展的階段。(見注意發展
1、受刺激物外部特徵的制約。傾向於注視他們天生偏好的圖形(如人臉圖、靶心圖等)和適合個體接受水平的刺激物(如光亮、中等強度的聽覺刺激等)。
2、受知識經驗的支配。容易注意與已有經驗不相匹配的新異刺激,能夠進行主動探索。
3、注意受言語的調節和支配。言語的產生和發展使嬰兒的注意增加並拓展了重要的領域。這可以使嬰兒按辭彙名稱、言語指示乃至任務的要求調節自己的注意指向

記憶力的發展

嬰兒記憶的產生是與最初條件反射的形成相聯繫的。當嬰兒最初出現對哺乳姿勢的食物性條件反射時,在其大腦皮質上就建立了暫時神經聯繫,產生了聯想和記憶。但是,1歲以內的嬰兒記憶的範圍狹窄,記憶保持的時間也較短。4個月出現再認,5個月能區分生人和熟人,但只能再認相隔幾天的事物。1歲以後的嬰兒記憶的範圍擴大了,能記住較多的人和事,生活經驗也開始積累起來。他們不僅能再認幾個星期以前的事物,而且在再認的基礎上出現了再現。兩歲的嬰兒能再現幾天前識記過的事物,到了3歲則能再現幾星期前識記過的事物。(見記憶發展

思維能力

整合信息能力

9—12個月的嬰兒就能將食品、動物交通工具等分別歸類,說明嬰兒具有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學者們提出,嬰兒已經具有整合信息並分類編碼的加工能力。研究者用習慣化和去習慣化的新技術進行研究,他們向嬰兒呈現一系列刺激(這些刺激屬於同一類別範疇),如果嬰兒辨認出這些刺激是同一類的,就會產生習慣化。這時再向嬰兒呈現另外類別的刺激,若產生去習慣化,就表示嬰兒能夠區分不同的類別

問題解決能力

我國學者探察嬰兒問題解決行為的特點與發展,結果發現,8—11個月嬰兒的問題解決過程經歷三個水平:其一,無效嘗試;其二,有效嘗試;其三,無須嘗試而直接成功。這些嬰兒解決同一問題的方法策略也隨月齡增長而發展。
最新研究成果,刷新了過去人們對嬰兒解決問題能力的認識,揭示了嬰兒積極主動地探究周圍環境,能將客體分類編碼,揭示了嬰兒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嘗試行為和策略的發展。

想像和思維的發展

兩歲左右的嬰兒在最初的遊戲活動中表現出最原始的想像,如用匙子“餵”娃娃吃飯,替娃娃“洗”衣服等。內容單調、貧乏和零散,嚴格地說,只是一種生物的再現。這時的想像處於萌芽時期。
嬰兒約在兩歲左右表現出初步的概括,標誌著思維的發生。嬰兒期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有直覺行動性。即只有在對物體直接感知和在自身活動的過程中才能進行思維。離開了當前物體,停止了動作,思維也就不能進行。也就是說,嬰兒只能在動作中思考,不能在動作之外思考。他們在活動中只能做到哪裡想到哪裡。對於他們來說,只有眼前的活動,沒有過去和將來。所以,嬰兒不能計畫自己的行動,概括能力也很低,只能根據事物的外表進行概括,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徵。(見思維發展

情緒和情感的發展

嬰兒不僅具備了各種基本的情緒和情感,而且出現了高級情感的萌芽。出生第1年的嬰兒,就表現出極簡單的“同情感”。他們看到別人笑,也會跟著笑;看到別人哭,也會跟著哭,這說明他們有了最初的情緒感染和共鳴。兩歲多的嬰兒發展了對周圍人的同情心,能夠為了使別人高興而暫時放棄自己心愛的玩具,也能體驗表揚時的快樂和批評時的羞愧,這是道德感萌芽的表現。而且,嬰兒也表現出好奇心和求知慾,喜歡鮮艷色彩、美麗圖畫及音樂舞蹈等,說明理智感也有了萌芽。但是,嬰兒的情緒和情感極不穩定,帶有極大的易變性和衝動性。

意志的萌芽

兩歲以後的嬰兒在隨意運動發展的基礎上開始產生了意志行動的萌芽。表現在他們的行動已有了某種目的性,並能在行動中克服一些困難去達到目的。但是他們行動的目的性還不夠明確,也不能控制自己去努力實現目的。所以,嬰兒的意志是比較薄弱的,堅持性也很差,行動帶有明顯的衝動性。

言語發展

根據語言的結構和機能,嬰兒的言語發展分為:語音的發展、語義的發展、語法的發展、語用的發展。

發音

(一)嬰兒發音的三個階段:
1.簡單發音階段
指單音節發音階段,嬰兒以發出基本韻母為主,很少有聲母。
2.連續音節階段
指多音節發音階段,嬰兒能夠連續重複地發音,是發音活躍期。這個階段開始主動地用發音引起成人的注意,並能通過發音與成人進行有往來的“交流”。
3.學話萌芽階段
指咿呀學語階段,嬰兒能夠將不同的音節連續地發出,出現了聲調的起伏變化,聽起來是在說話,只是沒有明確的意義和指向。這是言語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準備階段。
(二)嬰兒發音的特點
1、不同民族和國家的嬰兒最初的發音呈現出普遍的規律性;
2、嬰兒真正掌握母語的各種發音,要到第一批詞出現時才能開始;
3、3歲左右的嬰兒基本上能掌握母語的全部發音。

辭彙

(一)辭彙量的發展
語言中的辭彙是表達意義的。嬰兒在1——1.5歲之間掌握第一批辭彙,其數量在50至60個左右。3歲兒童的辭彙量增加到1000個左右。
(二)掌握辭彙的特點
嬰兒掌握辭彙的特點如下:
第一,嬰兒的辭彙是從所熟悉的事物的名稱開始,所涉及的辭彙範圍有人、食物、玩具、動物、交通工具等。
第二,嬰兒理解的詞義與成人不盡相同,或擴大詞義,或縮小詞義,或部分與成人的理解重疊。

句子

嬰兒的語句發展經歷從單詞句到多詞句的過程和從簡單句到複合句的發展過程。
(一)單詞句到多詞句
嬰兒開始說話時,只能說出單個的鬩,每個詞都起著句子的作用,叫做單詞句。
從一歲半左右開始,兒童能把單個的詞組織起來組合成雙詞句和多詞句。
(二)簡單句到複合句
就句子的發展而言,嬰兒最初只能說出簡單句,到兩歲左右時,開始說出複合句。

交往

語言環境和兒童與成人之間的言語交往是幫助兒童習得言語的重要方式。我們需要了解交往的內容、重要環節和注意事項。
(一)嬰兒與成人之間的前言語交往
在第一個辭彙出現之前,兒童與成人的前言語交往就已經開始。這時的交往主要利用手勢。
手勢的兩個作用:
1、把“聽話人”的注意引向特定的物體和事件。
2、是要什麼東西。
這說明嬰兒有明顯的與成人交往的需要,因為不具備言語表達能力,就用手勢作為輔助手段。
這也表明兒童與成人交往不僅是習得言語的必要條件,也是促使他們學習言語的一種動力。
(二)嬰兒與成人言語交往
嬰兒幾乎永遠說他已經知道的東西。嬰兒所知道的東西有:
1、自己能活動的東西;
2、可以讓它活動起來的東西;
3、能夠給予和接受的東西;
4、能盛物、能使用的器具、工具等。
這顯示嬰兒已經能夠把自己關於物體、物體的屬性和物體間關係的知識按類別組織起來,運用所掌握的辭彙和句子與人進行交流。
(三)成人與嬰兒的言語交往
成人與嬰兒的言語交往重在言語的表達策略和技能。成人和嬰兒的言語交往,實際上是語言教育課,教育活動需要適應對象的接受水平並能夠促進其發展。教育的性質是師生互動、親子互動。為此,為促進理解和溝通,成人與嬰兒進行言語交往時,要採取必要的規則和語用技能
1.與嬰兒言語交流的內容
內容要貼近他們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一般限於眼前的事物。如對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進行指導或作出評論;要求孩子說出物體的名稱、特徵和功能;向孩子指出他正在操弄的各個物體之間的關係等。
2.適應嬰兒言語發展水平的交流技能
要想引起嬰兒的注意和興趣,必須採取誘導注意的方法,如叫他的名字(“小剛,這是大汽車”);運用感嘆詞(“哎呀!快看,這是紅色的花”);調整說話的語調(有時提高音調,有時用耳語)等。
3.適合與嬰兒說話的語用技巧:句子要簡短,且基本上合乎句法;語速減慢,這要靠增加停頓,而不是靠每個詞的發音拖長;話語多重複等。
4.採用互動方式和促進發展的策略
首先要把孩子看做是與其對話的交談對象;為了表情達意,對話時還應輔以姿勢、遊戲、演示、示範等活動;注重與嬰兒進行問答式對話;當孩子說出單詞句和雙詞句時,成人把他說的內容加以擴展和引申,如孩子說“爸爸班”,媽媽就要說“爸爸上班去了”。
兒童言語交往能力的發展是與生俱來的言語學習潛能與後天教育相互作用的結果。促進兒童言語發展,首先要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通過多種形式增加與兒童交談的機會等,把先天提供的言語發展的可能性轉化為言語發展的現實性。

影響因素

我國學者系統研究和分析,提出影響兒童言語獲得的因素:
1、人腦的結構和機能是人類語言發展的生物性前提。
2、認知發展是句法發展的基礎。
3、兒童與周圍人的言語交往是句法獲得的必要條件
4、對成人語言的學習和選擇性模仿是句法習得的重要條件
5、兒童自身主動而創造性地探索語法規則,不斷地提出假設、檢驗和修正假設,以獲得正確語法。這是人類兒童所特有的言語學習的能動性。

氣質

氣質類型

氣質是嬰兒各自不同的明顯而穩定的個性特徵。氣質類型是指表現在人身上的一類共同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動特性的典型結合。許多學者都提出對嬰兒氣質類型的劃分,這裡僅選擇兩種。
1.按活動特性劃分
研究者(巴斯等)根據嬰兒對活動的傾向性和行為特徵,將其氣質劃分為情緒性、活動性、衝動性和社交性四種類型。
(1)、情緒性。情緒反應突出,負面情緒反應占優勢,多表現為憤怒、悲傷和恐懼。有的主導情緒是憤怒,有的則是悲傷。
(2)、活動性。表現為積極探索周圍環境,樂於從事運動性遊戲。其中,有些嬰兒活動性很強,較多攻擊性行為;另一些則喜歡從事富有刺激性和探索性的活動,很少有攻擊性。
(3)、衝動性。他們的情緒反應強烈,極易衝動,不穩定而又多變,缺乏情緒和行為的自我控制。
(4)、社交性。具有強烈的社會交往要求,積極主動地與他人接觸和交流。與人交往很容易變得“自來熟”。
2.按三種類型劃分
三類型說最受重視。研究者(托馬斯和切斯)通過一項“紐約縱向追蹤研究”的結果,最後把多種劃分氣質類型的維度歸納為五種,即節律性、適應性、趨避性(積極探索與消極被動)、典型心境(情緒狀態)與反應強度。這五個維度與親子關係、社會化、行為問題密切相關。
按這幾種維度的不同組合,把嬰兒氣質劃分為三種典型的類型
(1)、容易撫養型。生活有規律、節奏明顯;容易適應新環境、新經驗;主動探索環境、對新異刺激反應積極;愉快情緒多;情緒反應適中。
(2)、撫養困難型。生理節律、生活規律性差;難以適應新環境;對新異刺激消極被動,缺乏主動探索周圍環境的積極性;負性情緒多;情緒反應強烈。
(3)、發展緩慢型。對環境變化適應緩慢;對新鮮事物反應消極,對新異刺激適應較慢;情緒經常不甚愉快;心境不開朗。但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他們會對新穎刺激緩慢地發生興趣,在新情境中逐漸活躍起來。這類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隨著成人的撫愛和良好的教育作用會逐漸發生變化
托馬斯和切斯的理論被認為貼近對嬰兒氣質認識的實際,具有代表性。

穩定性特徵

第一,在出生後第一年,嬰兒氣質的穩定性呈連續增長的模式。隨著嬰兒機體的迅速發育,氣質的生物學基礎不斷加強和鞏固,從而增強著氣質的穩定性。
第二,氣質的穩定性是中等程度的穩定性。某些氣質特徵受環境影響而發生變化,但是那些具有極端氣質特徵的人則很難改變。

可控可變性

氣質的可控性和可變性是指嬰兒的氣質在它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是可以控制和改變的。誠然,這裡強調的氣質的可變性主要是指遺傳因素所決定的不良個性心理特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防止和糾正,也可以利用環境的影響促進良好氣質的發展傾向。
1.嬰兒氣質對早期教育的影響
嬰兒氣質對早期教育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不同氣質類型的嬰兒對早期教育的適應性和要求的不相同。兒童從來都不是環境影響的被動接受者,他們總是以個人的獨特的方式作用於環境,以自己的特有的氣質特徵吸引父母的注意,影響父母的教育方式,從而激起人們對嬰兒作出不同而又與嬰兒的需求相適應的反應
2.早期教育對嬰兒氣質的影響作用
早期教育對嬰兒氣質的影響作用取決於環境教育的要求是否與嬰兒的氣質特徵相符合、相適應。國外學者提出嬰兒早期教育的“擬合最佳化模式”,用以描述環境因素與氣質的互動作用。最佳化模式包括創設良好的撫養環境,區別並了解嬰兒的氣質類型和特點,以符合其氣質發展需要的方式,鼓勵並促進嬰兒表現出更多的恰當行為。
這樣,即使孩子先天具有不良個性心理特徵和消極行為,只要父母能以最佳化的教育積極而又正面地引導孩子,為他創設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家庭環境,嬰兒的適應障礙就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如果教育與嬰兒氣質不一致,被稱為擬合劣化,這會促使孩子產生抵抗性,增加他與環境的矛盾和衝突。如果教養和氣質兩種要求間衝突十分嚴重,會使嬰兒陷入進退兩難、無所適從的境地,從而導致行為問題和發展障礙。

興趣發展

初生嬰兒的興趣是一種先天的情緒,興趣可以起到指導和組織嬰兒的感知、動作和探究活動的作用。嬰兒早期興趣的三個階段:
先天反射性反應階段(出生至百日前後)
嬰兒通過感知、動作接觸外界事物,並由外界事物的吸引繼續維持反應性活動。這是最初的在興趣一反應模型指導下,嬰兒早期的感知運動活動
相似性物體再認知覺階段(半歲前後)
外界刺激的重複出現,會使嬰兒產生相似性再認。它引發嬰兒對刺激物作出動作,由此引起嬰兒的興趣。嬰兒的繼續動作使有趣的景象得以保持。這樣嬰兒便對自己的動作活動產生快樂感。這一過程的再重複,嬰兒又得到探索的滿足。這是在興趣一快樂相互作用中嬰兒獲得知覺能力的學習過程。
新異性事物探索階段(1歲前後)
在這個階段,嬰兒對新異性事物反應敏感,他們很少去注意持續存在的物體,卻主動地去感知新異物體,並不斷地對其施加動作,還試圖用不同的方式影響他感興趣的新事物。這就是嬰兒的興趣一認知傾向。他們通過興趣一認知相互作用習得新知識、新經驗。

微笑

社會性微笑的出現是嬰兒情緒社會化的開端,是與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是人際交往的紐帶。嬰兒的微笑有其一定的發展過程。嬰兒的微笑是一種從生物學意義向社會意義轉化的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自發性微笑

這個階段的嬰兒具有生來就有的笑的反應.是生理反射性微笑,不是社會性微笑。

無選擇微笑

這個階段的嬰兒能夠區分人和其他非社會性刺激,對人的聲音和面孔有特別的反應,容易引起其微笑。但是對人的社會性微笑是不加區分的,所以稱無選擇的社會性微笑。

有選擇微笑

這個階段的嬰兒能夠區分熟悉人和陌生人的聲音和面孔。開始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微笑反應,對熟悉者報以更多的微笑,因此稱為有選擇的社會性微笑。

哭泣

嬰兒的哭泣是一種不愉快的消極反應,並具有重要的適應價值。在嬰兒學會語言之前,哭泣是表達需要的唯一方式。嬰兒的哭泣是自出生就有的,且較早出現分化。
自發性的哭:自發性的哭指與生俱來的生理反射性哭,不具有社會性的哭。
應答性的哭:應答性的哭指不適宜的內外環境刺激引起的哭,也是向撫養者表達個體某種需要的信號,是具有社會交往性質的哭。
主動操作性的哭:主動操作性的哭指從經驗中學到的、具有明顯社會活動性質的哭,如把打針與疼痛和白大褂聯繫起來的經驗,懼怕穿白大褂的醫生。
嬰兒啼哭的模式:嬰兒啼哭具有共同的模式,不同特徵的哭表達不同的緣由。一項歷經4年,對3000多個不同人種的嬰兒的各種哭聲進行了研究,並利用數位訊號處理器,對哭聲的頻率進行了分析和處理。總結出嬰兒啼哭的5種原因,即飢餓、瞌睡、身體不佳、心理不適、感到無聊。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與陌生人焦慮是指嬰兒在離開母親,遭遇陌生人和陌生環境的情況下,產生驚恐、躲避反應。這時會出現恐懼警覺行為,痛苦、憤怒等情緒,以及求助、反抗、警惕、謹慎等行為。嬰兒的分離焦慮會經歷如下不同的發展過程:

最初階段

這個階段的嬰兒啼哭、悲傷,呼喚媽媽、拒絕陌生人以及痛苦的求助,憤怒的抗議

第二階段

這個階段的嬰兒在無人理睬、無法擺脫陌生環境、無從改善困境的情況下,渴求媽媽的急切願望受到打擊,希望破滅,在悲戚中嘗受失望,便減少啼哭,出現情感冷漠。

第三階段

這個階段的嬰兒在無能為力、無可奈何之下,開始尋求可親近的陌生人,表現出似乎超脫分離焦慮困擾的狀態,企圖去適應新的環境
嬰兒處於分離焦慮階段時,其身心都會受到影響,他們睡眠不好,易受驚擾,食慾不良,甚至出現行為問題。如果這種狀態過重、過長會影響嬰兒的智力、個性和社會適應性的發展。

情緒

1.情緒是嬰兒早期適應環境的首要心理承擔者嬰兒出生後,要在成人的撫養下,才能得以生存。嬰兒的生存需要各種物質條件和安全環境。成人供給嬰兒的需求要協調一致,需要雙方之間的密切溝通。在嬰兒早期,這種溝通的中介不可能是語言,而是感情性信息的應答。嬰兒對環境需求通過相應的情緒發出信號,這種主動的情緒信號是先天的情緒感應能力,具有天然的信息通訊作用。嬰兒的種種需求就是通過情緒信息在母嬰之間傳遞的。
2、嬰兒生存和發展的適應性價值
激發母嬰之間互動,良好的應答和互動作用,使嬰兒身體得以健康成長,心理得到發展,從而體現出情緒對嬰兒生存和發展的適應性價值。
3.情緒的社會性參照功能
情緒的社會參照功能是指情緒的信號作用和人際交往功能。這是嬰兒情緒社會化的重要現象和過程。情緒的社會參照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嬰兒對他人情緒的分辨;二是嬰兒如何利用這些情緒信息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當嬰兒處於陌生的、不能肯定的情境時,他們會猶豫不決、遲疑不定。這時往往從母親的面孔上搜尋表情信息,以幫助自己確定應作出的反應或應採取的相應行動。這對嬰兒來說,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能力。研究表明,這種能力要經歷一個逐漸的發展過程和漸進的發展水平。這種情緒功能在嬰兒長到七八個月時才發生。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
社會性參照能力對嬰兒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使嬰兒能夠通過他人的表情信息解讀他人的心理傾向,並據此來決定自己的行為;使嬰兒獲得安全感,利於調整自己的行為;促進嬰兒對新異刺激的探索活動;有助於親子情感交流、豐富嬰兒的情感世界

依戀

依戀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的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也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依戀是嬰兒與特定對象之間的情感聯結,它發生在嬰兒和經常與之接觸、關係最密切的成人之間,因此情感依戀最多的是發生在母嬰之間。依戀是在嬰兒和母親的相互交往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母嬰互動關係

發展階段

發展心理研究者(鮑爾比等)把嬰兒依戀的發展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
1.第一階段
即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嬰兒對人不加區分地積極反應,喜歡所有的人。他們能把“人”這一刺激物視為比其他刺激物對自己更有益。
2.第二階段
即有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嬰兒出現有選擇地對人反應,如對母親更加偏愛,對其他家庭成員和熟悉人的依戀相對少些,對陌生人的反應更少。
3.第三階段
即特殊的情感聯絡階段,嬰兒對母親產生特殊的情感依戀,與母親的情感聯結更加緊密,把母親作為安全的基地
4.第四階段
即互惠關係形成階段,嬰兒能把母親當做交往的夥伴,對母親的依戀目標有所調整,能理解母親需要離開自己的原因,並相信母親愛自己,肯定會回來的。因此,能夠接受母親的暫時離開。

類型

研究者(安斯沃斯)通過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嬰兒依戀分為三種類型:
1.安全型依戀
這類嬰兒將母親視為安全基地,母親在場使兒童感到足夠的安全,能夠在陌生的情境中積極地探索和操作。對母親離開和陌生人進來都沒有強烈的不安全反應。多數嬰兒都屬於安全型依戀。
2.迴避型依戀
母親在場或離開都無所謂,自己玩自己的,實際上這類嬰兒與母親之間並未形成特別親密的感情聯結,被稱為無依戀嬰兒。這類嬰兒占少數。
3.反抗型依戀
這類嬰兒缺乏安全感,時刻警惕母親離開,對母親離開極度反抗,非常苦惱。母親同來時,既尋求與母親接觸,又反抗母親的安撫,表現出矛盾的態度,這種類型又叫矛盾型依戀,也是典型的焦慮型依戀。少數嬰兒屬於這種依戀類型
安全型依戀是積極依戀,迴避型和反抗型依戀均屬消極依戀,是不安全型依戀

早期教養影響

1.早期社會性依戀的重要意義
(1)、早期社會性依戀對日後人格特徵的影響。安全依戀型的孩子在成人後具有高自尊,往往享有信任而持久的人際關係、善於尋求社會支持,並具有良好的與他人分享感受的能力。
(2)、早期依戀類型影響個體內在工作模式的形成。年幼兒童的依戀可以確定個體內部工作的基本模式。嬰兒是否同母親形成依戀以及依戀的質量如何,會直接影響嬰兒的情緒情感、性格特徵、社會性行為和與人交往的基本態度的形成。可見,依戀對嬰兒整個心理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大作用
2.衡量嬰兒期母親教養方式的三個標準
依戀是在嬰兒與母親的相互交往和情感交流過程中形成的。母親的教養方式對嬰兒的依戀類型具有一定的預見性,良好的教養可以促進積極依戀的發展。衡量母親對嬰兒的教養方式好與否,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
(1)、反應性。指通常能正確理解嬰兒發出信號的意義所在,並能予以積極的應答和反饋。
(2)、情緒性。經常會通過說、笑、愛撫等積極情緒,進行情感交流,以滿足嬰兒愉悅的需要
(3)、社會性刺激。通過互相模仿、親子遊戲、共同活動等社會性互動以及通過豐富環境,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嬰兒活動節律和互動內容的要求來適應嬰兒的社會活動需求。

自我發展

當代對嬰兒自我發展的研究大多運用鏡像技術觀察嬰兒的行為反應,提出“鏡像自我”概念。以自我指向行為作為標,來確定個體最早出現的自我認知,也稱自我意識。

發展過程

學者(哈特)總結了各種有關研究,提出了嬰兒主體我和客體我的發展過程。
1.主體我的自我意識
在8個月前嬰兒還沒有萌發自我意識。在一周歲前後,嬰兒顯示出主體我的認知,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嬰兒把自己作為活動主體的認知。表現為主動地引起自身的動作與鏡像動作相匹配,用自己的動作引發出鏡像的動作,這顯示嬰兒能夠把自己作為活動的主體來認知。
其二,嬰兒能把自己與他人分開。對自我鏡像與自己動作之間的關聯有了清楚的覺知,表明嬰兒已經能夠區分自己作出的活動與他人作出的活動。如嬰兒熱衷於扔玩具,讓成人拾起,再扔,再拾,反反覆覆。這就說明,他把自己視為活動主體,並能把自己與他人分開,顯示主體自我得到明確的發展
2.客體我的自我意識
約在兩周歲前後,嬰兒顯示出客體我的自我認知,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嬰兒開始把自己作為客體來認知。兩歲左右的嬰兒已經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獨特特徵,能從客體(如照片、錄像)中認出自己,這表明嬰兒已經具有明確的客體我的自我認知。
(2)、能運用人稱代詞“你、我、他”稱呼自己和他人,如用“我”表示自己。
客體我自我意識的出現是個體自我意識發展的第一次飛躍。

促進健康發展

發展心理學家指出,安全的親子依戀關係是健康自我發展的重要條件。早期自我能否健康發展取決於親子交往的質量。父母對孩子充滿愛心,給孩子以安全感;一貫地對孩子的需要作出敏感的反應,使他享受滿足感;熱情地鼓勵孩子的進步和努力,使他體驗成就感;能夠合理地安排和組織好孩子的生活環境,讓孩子感覺到周圍環境的規律性以及環境變化的可預測性。這有利於積極健康的自我發展。
反之,如果父母對孩子缺乏愛心,對孩子的主動、自主的願望不提供嘗試和學習的機會,而採取否定的態度,貶低他們的能力,甚至羞辱、責罵他們,這會導致嬰兒產生否定的自我表征,對其自我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