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

知覺

知覺是一系列組織並解釋外界客體和事件的產生的感覺信息的加工過程。換句話說,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感官而在頭腦中產生的對事物整體的認識。知覺有這樣幾個特性:整體性、恆常性、意義性、選擇性。知覺的對象都是由不同屬性的許多部分組成的,人們在知覺它時卻能依據以往經驗組成一個整體。圖知覺的相對性—2:知覺對比 -圖中A、B兩圓半徑完全相等,但由於周圍環境中其它刺激物的不同,因而產生對比作用,致使觀察者在心理上形成A圓小於B圓的知覺經驗。知覺上的連續法則在繪畫藝術、建築藝術以及服裝設計上早已廣泛套用 。

基本特徵

相對性

知覺是個體以其已有經驗為基礎,對感覺所獲得資料而做出的主觀解釋,因此,知覺也常稱之為知覺經驗。知覺經驗是相對的。我們看見一個物體存在,在一般情形下,我們不能以該物體孤立地作為引起知覺的刺激,而必須同時也看到物體周圍所存在的其他刺激。這樣,物體周圍其他刺激的性質與兩者之間的關係,勢必影響我們對該物體所獲得的知覺經驗。形象與背景是知覺相對性最明顯的例子。形象是指視覺所見的具體刺激物,背景是指與具體刺激物相關連的其他刺激物。在一般情境之下,形象與背景是主副的關係 :形象是主題,背景是襯托。另一個例子是知覺對比,是指兩 種具相對性質的刺激同時出現或相繼出現時,由於兩者的彼此影響,致使兩刺激所引起的知覺上的差異特別明顯的現象。如大胖子和小瘦子兩人相伴出現,會使人產生胖者益胖瘦者益瘦的知覺。

圖知覺的相對性—1:形象與背景-圖中黑白相對兩部分均有可能被視為形象或背景,如將白色部分視為形象,黑色為背景,該形象可解釋為燭台或花瓶;相反,則可解釋為兩個人臉側面的投影像。

圖知覺的相對性—1圖知覺的相對性—1

圖知覺的相對性—2:知覺對比 -圖中A、B兩圓半徑完全相等,但由於周圍環境中其它刺激物的不同,因而產生對比作用,致使觀察者在心理上形成A圓小於B圓的知覺經驗。

圖知覺的相對性—2圖知覺的相對性—2

選擇性

客觀事物是多種多樣的,在特定時間內,人只能感受少量或少數刺激,而對其他事物只作模糊的反映。被選為知覺內容的事物稱為對象,其他襯托對象的事物稱為背景。某事物一旦被選為知覺對象,就好像立即從背景中突現出來,被認識得更鮮明、更清晰。一般情況下,面積小的比面積大的、被包圍的比包圍的、垂直或水平的比傾斜的、暖色的比冷色的,以及同周圍明晰度差別大的東西都較容易被選為知覺對象。即使是對同一知覺刺激,如觀察者採取的角度或選取的焦點不同,亦可產 生截然不同的知覺經驗。影響知覺選擇性的因素有刺激的變化、對比、位置、運動、大小程度、強度、反覆等,還受經驗、情緒、動機、興趣、需要等主觀影響。由知覺選擇現象看,我們可以想像,除了少數具有肯定特徵的知覺刺激(如捏在手中的筆)之外,我們幾乎不能預測,提供同樣的刺激情境能否得到眾人同樣的知覺反應。

圖知覺的選擇性—1:圖形為一立方體,但如你仔細注意時,就會發現,這個立方體與你最接近的一面隨時都在改變。此種可以引起截然不同知覺經驗的圖形,稱為可逆圖形。事實上,圖形本身並末改變,只是由於觀察者著眼點的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知覺經驗。

圖知覺的選擇性—1圖知覺的選擇性—1

圖知覺的選擇性—2:《黎明與黃昏》 -木雕藝術家艾契爾(M.C.Escher)在1938年的一幅著名木刻畫。假如讀者先從圖面的左側看起,你會覺得那是一群黑鳥離巢的黎明景象;假如先從圖面的右側看起,就會覺得那是一群白鳥歸林的黃昏;假如從圖面中間看起,你就會獲得既是黑鳥又是白鳥、也可能獲得忽而黑鳥忽而白鳥的知覺經驗。

整體性

知覺的對象都是由不同屬性的許多部分組成的,人們在知覺它時卻能依據以往經驗組成一個整體。知覺的這一特性就是知覺的整體性(或完整性)。例如,一株綠樹上開有紅花,綠葉是一部分刺激,紅花也是一部分刺激,我們將紅花綠葉合起來,在心理上所得的美感知覺,超過了紅與綠兩種物理屬性之和。

知覺並非感覺信息的機械相加,而是源於感覺又高於感覺的一種認識活動。當人感知一個熟悉的對象時,只要感覺了它的個別屬性或主要特徵,就可以根據經驗而知道它的其他屬性或特徵,從而整個地知覺它。如果感覺的對象是不熟悉的,知覺會更多地依賴於感覺,並以感知對象的特點為轉移,而把它知覺為具有一定結構的整體。

知覺的整體性純粹是一種心理現象。有時即使引起知覺的刺激是零散的,但所得的知覺經驗仍然是整體的。右圖中的圖形,就可用來作為此種心理現象的說明。從客觀的物理現象看,這個圖形不是完整的 ,是由一些不規則的線和面所堆積而成的。可是,誰都會看出,圖形能明確顯示其整體意義:是由兩個三角形重疊,而後又復蓋在三個黑色方塊上所形成。我們會發現,居於圖中間第一層的三角形雖然在實際上都沒有邊緣,沒有輪廓,可是,在知覺經驗上卻都是邊緣最清楚、輪廓最明確的圖形。像此種刺激本身無輪廓,而在知覺經驗上卻顯示“無中生有”的輪廓,稱為主觀輪廓(subjective contour)。由主觀輪廓的心理現象看,人類的知覺是極為奇妙的。這種現象早為藝術家套用在繪畫與美工設計上,使不完整的知覺刺激形成完整的美感。

知覺知覺

恆常性

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離、不同明暗度的情境之下,觀察某一熟知物體時,雖然該物體的物理特徵(大小、形狀、亮度、顏色等)因受環境影響而有所改變,但我們對物體特徵所獲得的知覺經驗,卻傾向於保持其原樣不變的心理作用。像這種外在刺激因環境影響使其特徵改變,但在知覺經驗上卻維持不變的心理傾向,即為知覺恆常性。

在視知覺中,知覺的恆常性表現得非常明顯。如從不同距離看同一個人,由於距離的改變,投射到視網膜上的視像大小有差別,但我們總是認為大小沒有改變,仍然依其實際大小來知覺他。又如,一張紅紙,一半有陽光照射,一半沒有陽光照射,顏色的明度、飽和度大不相同,但我們仍知覺為一張紅紙。正由於知覺具有恆常性,才使我們能客觀地、穩定地認識事物,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

另外,我們都有經驗,雷聲或火車的鳴笛聲,如只按生理的聽覺資料判斷,遠處的雷聲或火車笛聲,其音強未必高於近處的敲門聲。可我們總覺得雷聲或火車笛聲較大。這就是聲音的恆常性。又如身體的部位隨時改變,有時將頭傾斜,有時彎腰,有時伏臥,甚至有時倒立。身體部位改變時,與身體部位相對的外在環境中上下左右的關係也隨時改變,但我們都有經驗,身體部位的改變一般不會影響我們對方位的判斷。此種現象就稱為方向恆常性,這與內耳中的前庭與半規管的功能有關。

組織性

在感覺資料轉化為心理性的知覺經驗過程中,顯然是要對這些資料經過一番主觀的選擇處理,這種主觀的選擇處理過程是有組織性的、系統的、合於邏輯的,而不是紊亂的。因此,在心理學中,稱此種由感覺轉化到知覺的選擇處理歷程為知覺組織(perceptual organization)。心理學的格式塔理論(Gestalt theory)認為,知覺組織法則主要有如下四種。

相似法則相似法則

相似法則:在知覺場地中有多種刺激物同時存在時,各刺激物之間在某方面的特徵(如大小、形狀、顏色等)如有相似之處,在知覺上即傾向於將之歸屬於一類。如右圖,在方陣中,圓點與斜叉各自相似,很明顯地被看成是,由斜叉組成的大方陣當中另有一個由圓點組成的方陣。此種按刺激物相似特徵組成知覺經驗的心理傾向稱為相似法則(law of similarity)。

接近法則接近法則

接近法則:有時候,知覺場地中刺激物的特徵並不十分清楚,甚至在各刺激物之間也找不出足以辨別的特徵。在此種情境之下,我們常根據以往經驗,主觀地尋找刺激物之間的關係,藉以增加其特徵,從而獲得有意義的或合於邏輯的知覺經驗。如右圖,A圖與B圖同樣是由20個圓點組成的方陣,如單就各個圓點去看,它們之間不容易找出可供分類組織的特徵。但如仔細觀察,兩圖中點與點之間的間隔距離不盡相等;A圖中兩點之間的上下距離較其左右間隔為接近,故而看起來,20個點自動組成四個縱列。B圖中兩點之間的左右間隔較其上下距離為接近,故而看起來是20個點自動組成四行。此種按刺激物間距離關係而組成知覺經驗的心理傾向稱為接近法則(1aw of proximity)。

閉合法則閉合法則

閉合法則:如果知覺場地的刺激物表面看來雖各有其可供辨別的特徵,但如僅憑此等特徵 ,仍不能確定刺激物之間的關係。此時,觀察者常運用自己的經驗,主動地為之補充(或減少)刺激物之間的關係,從而增加它們的特徵,以便有助於獲得有意義的或合於邏輯的知覺經驗。如右圖,乍看之下,圖中只是有些不規則的黑色碎片和一些只有部分連線的白色線條。但如仔細察看,就會覺得,那是一個白色立方體和一些黑色圓盤;也可能覺得,那是白色立方體的每一拐角上有一個黑色圓盤。假如你的知覺經驗確是如此,那你的知覺心理傾向就符合閉合法則(1aw of closure)。在這裡,知覺刺激物本身的條件並不閉合,也不連線,是觀察者把不閉合的三塊黑色無規則的圖片看成一個完整的黑色的圓盤;同時把很多不閉合不連線的白色線條在心理上連起來,閉合而成一個白色立方體。事實上,八個黑色圓盤也好,一個白色立方體也好,在實際的圖形中根本是不存在的,只有在觀察者的知覺經驗中存在,而此種存在是根據閉合法則建立起來的。

連續法則:與閉合法則類似的是連續法則(1aw of continuity)。如下圖所示,一般人總是將它看成是一條直線與一條曲線多次相交會而成;沒有人會看成是多個不連線的弧形與一橫線構成。由此可知,知覺上的連續法則所指的“連續”,未必指事實上的連續,而是指心理上的連續。知覺上的連續法則在繪畫藝術、建築藝術以及服裝設計上早已廣泛套用 。以實物形象上的不連續使觀察者產生心理上的連續知覺,從而形成更多的線條或色彩的變化,藉以增加美的表達。聽知覺也會有連續心理組織傾向。多人一起合唱,或多種樂器合奏,有音樂修養的人,不會把不同聲音混而為一,而是分辨出每一種聲音的前後連續。

連續法則連續法則

意義性

你都看到那些東西?你都看到那些東西?

知覺的意義性,既理解性

。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時,總是依據既往經驗力圖解釋它究竟是什麼,這就是知覺的理解性。人的知覺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知覺的理解性正是這種積極主動的表現。人們的知識經驗不同,需要不同、期望不同,對同一知覺對象的理解也不同。一張檢驗報告,病人除了知覺一系列的符號和數字之外,卻不知道什麼意思;而醫生看到它,不僅了解這些符號和數字的意義,而且可以做出準確的判斷。因此,知覺與記憶和經驗有深刻的聯繫。當知覺時,對事物的理解是通過知覺過程中的思維活動達到的,而思維與語言有密切關係,因此語言的指導能使人對知覺對象的理解更迅速、更完整。

知覺定勢

知覺定勢 (perceptual set)是指主體對一定活動的特殊準備狀態。具體而言,人們當前的活動常受前面曾從事過的活動影響,傾向於帶有前面活動的特點。當這種影響發生在知覺過程中時,產生的就是知覺定勢,它一般由早先的經驗造成。當然,知覺者的需要、情緒、態度和價值觀念等,也會產生定勢作用。如人的情緒在非常愉快時,對周圍事物也可產生美好知覺的傾向。定勢具有雙向性,積極作用是使知覺過程變得迅速有效;消極作用則使定勢顯得刻板,妨礙知覺或引起知覺誤導。

神經生理

超柱

二十世紀50-80年代間,以胡伯爾和維賽爾為代表的眾多學者,利用微電極技術在蛙、貓、猴等多種動物標本中證明了在大腦視中樞記憶體在著許多視覺特徵檢測N細胞,它們形成“超柱”。超柱指在大腦皮層中,具有相同感受野的多種特徵檢測細胞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對各種知覺屬性綜合反應的基本單元。

超柱與多模式感知N元的關係:

①皮層中的超柱和聯絡區皮層多模式感知N元在知覺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並可能是知覺的結構和功能單元;

②超柱僅實現同一種感覺模式中,各種屬性的綜合反應,形成簡單的知覺;

③聯絡區皮層的多模式感知N元,可以對多種信息發生反應,實現著多種感覺的綜合反應過程,能將多種模式的感覺信息綜合為複雜的知覺。

顳下回

80年代以來,英國牛津大學的羅爾等人又發現杏仁核、顳下回、顳上溝等處存在著面孔識別細胞。許多研究證明,在顳、頂、枕區之間的聯絡皮層和額葉聯絡區皮層中,都存在著“多模式感知N細胞”。

顳下回的多模式感知神經元不僅能產生複雜視覺還能感知多種其他感覺如軀體覺、運動覺、食物嗅覺與味覺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