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覺風險

​知覺風險又被稱為感知風險。最初由Bauer(1960)從心理學中延伸出來,他認為消費者在產品購買前可能無法預知購買是否正確,因此,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中隱含著某種不確定性,消費者能夠知覺到的這種不確定性或者不利且有害的結果就是知覺風險。知覺風險在方案評價階段繼續降低;在購買決策前,由於決策的不確定性,風險輕微上升;假設購買後消費者達到滿意狀態,則風險繼續走低。在蒐集信息階段,消費者開始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各種品牌的價格、功能屬性等相應指標,消費者知覺到的風險和信息蒐集數量有密切關係,一方面,在蒐集信息前消費者對知覺風險的預知越大,則蒐集信息的數量會越多;另一方面,隨著信息蒐集數量的增加,消費者可能會增加評價的屬性數量,關注到原來沒有意識到的一些屬性,從而加大原來知覺到的風險。

定義

最初由Bauer(1960)從心理學中延伸出來,他認為消費者在產品購買前可能無法預知購買是否正確,因此,消費者的購買決策中隱含著某種不確定性,消費者能夠知覺到的這種不確定性或者不利且有害的結果就是知覺風險。

近年來,消費者在商品的購買中,知覺風險有日益增大的趨勢:

(1)隨著消費者生活節奏的加快,時間成為了一種日益稀缺的資源,消費者沒有足夠多的時間蒐集足夠多的信息,往往購前信心不足,因此知覺到的風險加大。

(2)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新產品層出不窮,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經常面臨著新生事物,而對於以往沒有購買經驗的產品消費者多半會因缺乏自信而使知覺到的風險加大。

(3)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中,通過外部信息渠道,消費者可以得到越來越多的信息。其中不乏有一些負面的信息,如假冒偽劣產品在媒體的曝光,讓消費者對越來越多的產品購買產生知覺風險。

(4)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對自身在健康、社會形象方面的關注度比以往有大幅度提高,因此較之以往對健康風險、社會風險的知覺提高。

(5)某些產品信息的不對稱性使得消費者無法得到關於產品的確切信息,從而也加劇了消費者的知覺風險。

正是由於知覺風險的存在,消費者有可能會產生某種緊張感,消費者自身有緩解緊張的機能,會通過某些行為消除緊張感。因此,消費者有可能會增加信息蒐集行為從而延遲、更改購買決策;或者索性因為擔心知覺風險而放棄購買行為,這些無疑對企業來講都是十分不利的。企業必須在分析消費者知覺風險的基礎上,降低消費者知覺風險,促成消費者購買行為。

在消費者的不同購買階段知覺風險存在差異

米切爾(Mitchell)的研究表明,在購買過程的各個階段,知覺風險的水平是不同的。

在認知需要階段,知覺風險不斷增加;開始收集信息後,風險開始減少;

知覺風險在方案評價階段繼續降低;在購買決策前,由於決策的不確定性,風險輕微上升;假設購買後消費者達到滿意狀態,則風險繼續走低。現對消費者在不同購買階段的知覺風險進行具體分析:

在認知需要階段,消費者的知覺風險一方面來自於思考該產品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購買該商品在健康,以及社會形象方面對自身是否有重要影響以確定是否會高介入的購買該商品;另一方面消費者還可能會對該產品的價格在未來一段時間的變化產生預期,如果預期該商品短期內可能會降價,則知覺風險也會增加,消費者可能會延緩購買行為,反之則購買風險適度。

在蒐集信息階段,消費者開始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各種品牌的價格、功能屬性等相應指標,消費者知覺到的風險和信息蒐集數量有密切關係,一方面,在蒐集信息前消費者對知覺風險的預知越大,則蒐集信息的數量會越多;另一方面,隨著信息蒐集數量的增加,消費者可能會增加評價的屬性數量,關注到原來沒有意識到的一些屬性,從而加大原來知覺到的風險。為了使自己獲取信息的風險降到最低,消費者往往會選擇其最信任的信息渠道獲取信息。

在評價比較階段,消費者會通過某種評價標準對前一個階段蒐集的信息進行評價和分析,對不同風險的感知也將會影響到消費者選擇何種評價標準。當消費者感知到的價格風險最大時,商品的性價比就會成為最重要的評價標準,當消費者對該商品的社會風險心存疑慮時,該商品的包裝、形象代言人、代表的品位和身份、地位就會成為最重要的評價標準。同時,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如果消費者知覺到的風險集中在一個或幾個主要評價標準上,則消費者會選擇諸如連線式規則、重點選擇規則、按序排除規則等評價標準,如果消費者知覺到的風險比較均衡,則消費者可能會選擇補償性規則。

更多圖冊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