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新[中華英才網的初始投資者和董事會主席]

徐新[中華英才網的初始投資者和董事會主席]
徐新[中華英才網的初始投資者和董事會主席]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徐新,女,籍貫重慶市雙橋區,中學就讀重慶南開中學(被校友評為傑出校友)。198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外語系,中華英才網的初始投資者和董事會主席,中國風險投資協會理事會理事,中國最優秀的風險投資家之一。擁有在中國10年以上的風險投資經驗。2005年,徐新離開霸菱投資,創辦今日資本集團。被美國《商業周刊》雜誌評為“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的人”——即“亞洲之星”獎;被《投資與合作》雜誌評選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風險投資家之一。2014年12月29日,在福布斯中文版推出中國最佳創投人榜單中,徐新獲得第二。2015年2月26日,《福布斯》雜誌發布亞洲地區最具影響力女性商界領袖50人排行榜,徐新上榜。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徐新徐新

徐新女士,中華英才網的初始投資者和董事會主席,中國風險投資協會理事會理事,中國最優秀的風險投資家之一。擁有在中國10年以上的風險投資經驗。

被美國《商業周刊》雜誌評為“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的人”——即“亞洲之星”獎;被《投資與合作》雜誌評選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風險投資家之一。

徐新領導中華英才網,從最初的55名員工成長為今天擁有1000餘名員工和12家分公司的全國著名招聘企業。全球最大的網路招聘集團美國Monster,於2005年初投資5,000萬美元購買了中華英才網的40%的股份。

職業生涯

徐新徐新

1988年南京大學外語系畢業,就職於中國銀行總行的營業部,不到一年當選三八紅旗手,不久被提升為副科長。考上英國註冊會計師之後,進普華會計師事務所工作;三年後進入百富勤從事直接投資工作;後進入霸菱投資集團任霸菱投資香港公司合伙人、執行董事。曾投資網易、中華英才網和掌中萬維等企業,是一位知名的實力派風險投資人。Kathy Xu擁有在中國10年的私募資產和風險投資的經驗。其中,作為中國權威的網路招聘公司之一---中華英才網的初始投資者和董事會主席,Kathy領導該公司從最初的5名員工成長為今天擁有500多人和11家分公司的全國性著名招聘企業。全球最大的網路招聘集團美國onster2005年初投資5000萬美元購買了中華英才網的40%的股份。

曾任霸凌投資(亞洲)公司的中國區董事和總經理。自1998年初加入霸凌投資以來,她一直負責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活動;以6800萬美元的資本獲得了1.21億美元的現金回報和4100萬美元的資本收益;

實現高達61%投資回報率或4倍於投資額的收益回報,總投資回報率達95%或2.4倍於投資額的收益回報;同時擁有豐富的董事管理經驗,擔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成立了霸凌中國投資團隊並在中國擁有豐富的業務資源。

投資經歷

投資網易

1999年,徐新相信丁磊能把公司做大,就向網易公司注入500萬美金風險投資;2000年,網易在納斯達克上市,18個月融得1.15億美元巨資,徐新最初的投資是5美元一股,網易在納市最高值達到每股30多美元,徐新卻並沒有套現。但隨後全球網際網路出現泡沫危機,股市狂跌,網易的股票最低時跌到每股不到1美元。

那時徐新是原巴林銀行旗下的霸菱投資集團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如此慘重的虧損讓霸菱的股東們對這個女人很不滿,但她頂住了壓力,並耐心等待。隨著市場的好轉,網易在納市逐漸有了優異的表現,2004年,徐新套現,為股東們帶來了800%的收益。

業界注意到,不論是此前投資娃哈哈,還是後來投資中華英才網,徐新都表現出了女性領導者身上所特有的耐心,而上天似乎也更青睞這個有耐心的女人,當然,這也得益於她在風投行業磨礪多年所具備的"殺手"般的直覺和敏銳。

投資京東

2005年,徐新離開霸菱投資,創辦今日資本集團,並於次年把新公司搬到大上海。此後,徐新仍一直專注於自己擅長的網際網路、零售和消費品等行業,即使在始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影響下,今日資本仍未盲目擴大投資範圍,女性特有的謹慎和耐心仍然使徐新在2009年看好網際網路行業。去年年初,今日資本牽頭其他投資者向3C零售網站京東商城投資2100萬美元,這已經是京東商城來自今日資本的第二筆融資。

個人榮譽

榮獲《商業周刊》2004年度“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的人”---即“亞洲之星”獎;

《商業周刊》、《財富(福布斯)》、《經濟學家》以及路透社等著名雜誌曾對其進行過專欄報導;

榮獲中國銀行1989年度“最傑出女員工”稱號;

擔任“中國風險資本協會”理事;

曾歷任香港百富勤直接投資公司的經理、香港普華永道的高級審計師以及中國銀行總部經理。

2010年11月5日,“創新十年”評選活動頒獎典禮暨2010經理世界年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徐新榮膺“十年投資人”。

2014年12月29日,在福布斯中文版推出中國最佳創投人榜單中,徐新獲得第二。

人物評價

娃娃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她就是徐新。她眼光獨到,判斷敏銳,讓十多家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一飛沖天。其中三位創業者還進入了福布斯富豪榜前一百名。

29歲的丁磊執著於網際網路,徐新交給他500萬美元,於是有了三大入口網站之一的網易。類似的案例還有永和豆漿、中華英才網。沒有她的慧眼,就沒有這些熟悉的名字。

直覺敏銳

風險投資這個圈子,是男人的天下。入行11年,徐新越發自信,放言要創中國第一VC品牌。身為今日資本集團的總裁,她掌控著2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這些資金大多來自歐美政府和企業,可老外們卻全權交給她打理,這在風險投資界頗為罕見。一問原因:外國投資者相信,這箇中國女人有一雙慧眼。

和同行相比,徐新常常是“溫柔一刀”,笑傲投資場。女人的直覺,就是她與生俱來的殺手鐧。回顧起來,她1995年參與了對娃哈哈的投資,當時中國還沒人喝瓶裝水,直覺告訴她,這個行業肯定有戲,所以她和團隊決定投資;4年後,她遇到丁磊,丁磊的自信,深深吸引了她,加上丁磊對商業的敏感和專注,於是徐新“下注”500萬美元;這兩家企業的市值先後超過了10億美元。再後來,就是中華英才網,徐新投資後從最初不過五個員工到現在公司身價超過12億人民幣,網站的日瀏覽量達到1500萬。

選人獨到

有了這么多經典案例,徐新的名氣不脛而走。每個禮拜,都有各式各樣的人,帶著千奇百怪的創業想法找到她。可投是不投,還得判斷。

她選人的獨門秘技是:第一,看創業者的頭腦,有沒有對生意的直覺。比如丁磊,他第一個進入簡訊業務,第一個開發網路遊戲。別人看不到的商機他能看到,別人放棄了他能堅持,別人都跟進他能退出。第二,業績,徐新一般只投行業前五名,中國競爭這么激烈,能做到前五名,肯定有獨到之處。第三,帶隊伍的能力,創業者會不會管人。很多公司規模到了100人,就管理不下去,創業者反倒成了瓶頸。為了考察這一點,徐新喜歡觀察他的副手,如果副手能力很強,而且跟隨他很多年,說明這個人的領導力不錯。第四,激情不能少,具有永不放棄的性格;第五,創業者的品格應該是公開、透明、誠實可靠,這一點不能忽略。

關注創業

“創業非常艱辛,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在美國矽谷,100萬個創業想法,只有6個能成功上市。”徐新如是說。根據她的經驗,不少人選擇創業,可能是一時衝動,可能想賺錢改善生活。但成功的人,往往都非常熱愛他的事業,一心想把事業做大。沒有事業心,創業者很難堅持,也難以感染團隊。徐新認為如果老闆只想著賺點錢,團隊也是短期考慮,賺一票就走。他們的行為方式就變了,不會有長期發展的胸懷,可能連遊戲規則也不遵守了。所以單純為賺錢,還不如去炒房產、賣保險。

不過,現實卻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想創業。有人甚至預測說,中國有1億人想創業。不過,徐新認為,想創業的不外乎3類人。

第一類是跨國公司中國區的CEO、總經理,可能會自立門戶出來創業。從簡歷看,他們都是頂呱呱的,善於建立公司制度和文化,擁有專業精神,而且很會融資。但他們缺點也很明顯,過去是海外公司的中國總經理,拿著30萬到50萬美元的年薪。出來創業,他們依然給自己開高工資,比如30萬美元。可這樣一來,就為公司設立了標尺,於是財務長的年薪20萬美元,銷售總監18萬美元於是,公司的成本高得不得了,毫無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這些CEO是走格子的人,而不是畫格子的人。他們被訓練去執行總部的戰略,卻不習慣自己尋找商機。徐新認為聰明的創業者是扔掉包袱,劃著名小舢板出海,能活下來,再慢慢壯大。

第二類是“海歸”派,成功者不少。他們把美國的模式複製到中國,進行創業。由於華爾街的投資者喜歡會說英語的人,這些“海歸”深得青睞。在網際網路行業,誰拿到融資,就能養活自己,大打廣告,名氣就出來了,成功就不遠了。但他們的劣勢同樣明顯,太年輕,管理經驗不足,而且喜歡見好就收,徐新的評價是“在外國待過,見識過上層生活。別人出好價錢,他們就把公司賣了,然後去享受生活”。

第三類是本土派,數量最多,對市場的直覺好,而且非常勤儉節約,生命力強。可惜不會講英語,不會與董事會打交道,而且特別喜歡多元化,不夠專注。但徐新關注的恰恰是本土企業家,中國有那么多中小企業,上市太小,從銀行又借不到錢,發展又很迅速,這就是徐新眼裡的投資對象。今天的小企業,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大公司。

不過,最讓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多元化的問題。她發現很多企業家喜歡同時做很多件事,橫跨多個領域,可能是覺得每年30%的成長速度不過癮,要100%的增長才過癮,但她堅信,不管你多么聰明多么能幹,同時做三件事,不可能都做到第一。於是,為了避免創業者多元化,她想了一些辦法,比如,投資者必須把50%的身家財產放在這一個公司里,而且只能投入一個行業,讓他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關注發展

從中國的快速發展中,徐新看到了兩大趨勢。首先是中等收入階層在崛起。按照她的理解,中等收入階層有了錢,就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老婆懶得煮飯,家裡就備有速凍湯圓,於是速凍食品就起來了。不想擠公交,就去買輛車,汽車行業就起來了……總之,為中等收入階層服務的領域,都是潛力行業:消費、零售、醫藥、教育、旅遊、網際網路,都值得投資。另一個趨勢是,中國在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中國產品的品質會越來越好,所以製造業和物流充滿商機。

一方面,中國充滿商機,有不少等待開發的市場;但另一方面,市場前景大,不等於就能賺到錢。必須把市場變成用戶,找到盈利模式才行,這需要反覆嘗試。可惜亞洲的文化不太能容忍失敗。很多優秀的人才就是因為怕失敗,所以一直為別人打工。最近,她率領中華英才網拿出1000萬元,交給央視“贏在中國”創業大賽。她感慨道,“社會太需要創業精神了,就當我們為獲勝者提供一筆創業資本。”

徐新認為上海的人才素質高、精明,可是最優秀的學生都跑到外企和政府去了。相比之下,廣東的創業氛圍最濃。不過上海的投資環境比較透明,人也講規矩,談判的時候很艱辛,一點一滴地摳,但談完了就嚴格執行。

激情仍在

和激情萬丈的創業者相比,徐新的激情不比他們少。偌大一個總裁,每天早上七點鐵定起床,晚上不忙到十二點絕不睡覺。就連星期天,還惦記著工作,常常忍不住往公司跑。

徐新是爽快人。別的風險投資為了降低風險,一次投一點錢。徐新可不這樣,她要“水放足”,把錢給夠,例如有家公司問她要500萬元,她給1100萬元。起點不同,結果就不同。資金本身就是門檻,有足夠的錢,就能比別的企業跑得更快。同時,她喜歡占小股份,通常20%至30%,把大股份留給創業者。只有這樣,創業者才會全身心投入。

對她來說,最大的樂趣還是和企業家聊天。她總在思考,好的企業的老總的過人之處,結果,別人花二三十年總結下來的經驗,她三四個月就學會了。

如今,徐新的先生正在第二次創業,徐新也兼任著中華英才網董事長的職務,兩個人都忙得連軸轉,一周只能見一面。

體嘗著創業的艱辛,她也憧憬著未來:“在歐美,大的行業都被大企業占領了。中國才剛剛開始,現在很多行業還處在跑馬圈地的時代,這時候大家的機會是一樣的,是創業的好時機。我希望更多的民族品牌崛起,我管理的今日資本專門給中國企業投資,再加上我的經驗,肯定能幫扶更多的人,再創造一批十億美元的大企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