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

感性

感性,是相對於理性的概念。感性和理性,都屬於意識的範疇,且為意識的性質。感性,基於意識,是非參照性的意識。非參照性,就是意識從虛無中,以自身方式延展的自然的,自由的,無規則的。感性指人情感豐富,多愁善感,能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強,能體會到任何事物情感的變化。感性的人,在待人處事過程中,更遵從下意識,也就是習慣於從心所想出發,不會更多的考慮客觀條件,是以主觀看法為主導的唯心主義。感性人的優點:感情豐富、有人情味、心軟善良、情感細膩、感受力強、藝術天賦高、浪漫、具有感染力。感性的人缺點:多愁善感、感情用事、主觀、情緒化。

基本信息

引證解釋

感性和理性感性和理性
[perceptual]感官知覺。尤指內容或方向傾向美學或感情方面的。
難道理智會屈服於單純的感性嗎?
感性一般被理解為:憑藉感官等認知的、基本由個人的感情決定的。
指人們對外界事物的感覺和印象。毛澤東《實踐論》:“這叫做認識的感性階段,就是感覺和印象的階段。”趙樹理《寫作前後》:“中國民間文藝傳統的寫法究竟有那些特點呢?我對這方面也只是憑感性吸收的。”

具體含義

首先是作為理性對立而被理解,“感性”於“理性”對照,就成了“不理性”,感情用事,多愁善感。大家對“理性”的理解,即便是不準確,也不至於有太大的偏差,但對於“感性”的理解可就千差萬別了。認為感性就是不理性,感情用事,這就是對“感性”最大的偏見和誤解了。“感性”一詞的感情色彩,並不是非常消極的一個貶義詞。
每個人對於感性的都由於自己的理解體會和具體語境中的把握而有所不同,但大致都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與冷漠和內斂相對,感性的人感情豐富、多愁善感,情緒外顯、喜怒無常。第二,感性的人易感,是情商的表現,有很強的移情通感能力,知道在什麼場合應該表露出那種情緒,可以讓交流更加的融洽通暢。最後,感性體現了一種人性化的處事對人法則,是對功利的理性原則的反動,可以樹立親和型的另類權威。

實踐套用

感性而唯美感性而唯美
、感性是一種生活態度。
現代社會,理性追求完美的確定的東西;而當今的風險的社會,要在機遇面前隨遇而安。我們的理性不夠完善,我們的信息也不夠完全,我們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們理性各式各樣,這讓我們如何足夠理性。過分的理性會讓人瞻前顧後,焦慮不決,這時可以求助於信念,才能不後悔。
、感性的人富有同情心,語言有感染力,工作有激情,生活有熱情,對情感的獨特和堅持。
感性交流,以情動人,不必以理咄人。積極理性的生活是現代意義的幸福,感性而為是"道"的幸福。道”是一種境界,直覺的智慧,率性的自然,“率性而為不逾規”,否則你會後悔的。處事上遇小事可感性,遇大事必須審慎,否則就不夠成熟。
、感性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是不能完全靠理性的。活得感性一點,就是隨性一點,生活會輕鬆一些。

相關辭彙

感性認識(認知心理學):通過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的片面的、現象的和外部聯繫的認識。感覺、知覺、表象等是感性認識的形式。感性認識是認識過程中的低級階段。要認識事物的全體、本質和內部聯繫,必須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感性認識,直觀的形象的認識,感覺器官“感性”可以大致歸結為通過感官經驗而完成直觀活動,沒有明顯的理性思維的過程,不是深思熟慮的過程,也即給出直觀經驗經歷作出的主觀(融入個人感情)的判斷。不可否認感性的盲目性,感性之中也有直覺的成分。直覺不完全是衝動,是下意識的推理,習慣和經驗把推理過程壓縮到意識可以覺察的閾值以下。藝術的靈感,就是這種感性的直覺,沒有固定的邏輯規範,就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
心理學中沒有“感性”一詞,卻有近似的“感知性”。這裡的“感”完全是生理的感知,“知”是形成認識的過程,都和感情沒有太大的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