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縣

永靖縣

永靖縣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東北與蘭州市接壤,南瀕劉家峽水庫(今名炳靈湖),西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為鄰。位於東經102°53′至103°39′,北緯35°47′至36°12′之間,總面積1863.6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為205600人(2012年),2012年,永靖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3.3億元。永靖縣有劉家峽、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炳靈寺石窟等著名景點。 永靖縣素稱“河州北鄉”,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第一批縣份之一,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水庫的重點移民縣。

基本信息

歷史情況

早在五千年前就有先民沿河而居,繁衍生息,古稱“西羌”之地。漢代分屬金城郡允吾縣和金城縣。東晉、十六國時屬河州晉興、金城郡。西秦末併入吐谷渾。魏時屬 罕鎮、河州。北周時屬 罕郡,隋時屬蘭州總管府河州、枹罕郡。唐代屬河州安鄉縣、安鄉郡鳳林縣,地入吐蕃。五代時仍屬吐蕃。北宋時分屬熙河路河州。南宋時先期屬金,後屬熙秦路、臨洮府。元、明時先後分屬河州路安鄉縣,陝西行省蘭州。清代分屬河州、皋蘭縣。民國初分屬導河縣、皋蘭縣。1928年,改導河縣為臨夏縣。民國18年(1929年3月8日),與臨夏縣、皋蘭縣分出,在蓮花堡設定永靖縣。1949年8月23日,永靖解放,9月1日,永靖縣人民政府隨即成立。1958年10月20日,永靖縣並於臨夏市。1961年12月15日,恢復永靖縣建制。1962年12月25日,永靖縣縣城設於劉家峽小川。1979年6月16日設劉家峽鎮。1985年6月18日,設鹽鍋峽鎮。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國家先後在縣境內修建了鹽鍋峽、劉家峽、八盤峽(電站在西固區,水庫在我縣)水電站,形成了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大水庫(今稱炳靈湖、太極湖、毛公湖),總容量為59.69億立方米。境內地形屬黃土高塬丘陵山地,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從地貌上可劃分為河谷平原、黃土、丘陵山地、山間盆地、石質山地四種類型。按地理條件可分為東西山區和川塬區兩大類。

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行政區劃

2006年底,全縣轄17個鄉鎮、149個村居(139個村委會、10個居委會),48416戶,其中農業戶數36703戶,非 農業戶數11713戶。總人口19.99萬人,其中:漢族17.4萬人,有回(20599人)、東鄉(3514人)、保全(104人)、撒拉(51人)、藏(207人)、土(1301人)、蒙古(28人)、滿(78人)、維吾爾(15人)、朝鮮(3人)等10個少數民族2.59萬人,占總人口的12.96%。主要聚居在西山區王台、小嶺、川城、新寺、坪溝、紅泉6個鄉鎮。城鎮人口3.73萬人,占總人口的18.67%,農業人口16.26萬人,占總人口的81.33%。全縣有基層黨組織421個,其中黨委21個(縣委、17個鄉鎮黨委、機關工委黨委、縣公安局黨委、太極鎮中莊村黨委),黨總支21個(機關總支16個、劉鎮紅柳村、羅川村總支,西河鎮陳家灣村、白川村總支,峴塬鎮劉家村總支),黨支部379個;黨組8個(人大、政府、政協、法院、檢察院、國稅局、地稅局、工商局);有行政單位56個,事業單位556個,其中科級事業單位56個,股級事業單位500個。全縣從業人員13479人,其中行政單位人員2843人,事業單位人員4154人,其他人員6842人。縣級幹部40人,其中正縣級7人,副縣級33人(掛職2人、公安局副局長1人);少數民族8人;婦女3人;黨員37人;研究生7人,本科17人,大專7人,中專6人,高中及以下3人。科級幹部766人,其中正科級幹部280人,副科級幹部277人,享受正科級待遇56人,副科級待遇153人;少數民族115人;婦女95人;黨員675人;研究生9人,本科181人,大專312人,中專104人,高中69人,國中及以下38人。全縣有黨員8978人,其中農村黨員4848人,女黨員1876人。全縣國土面積1863.6平方公里,總耕地35萬畝,其中水澆地13萬畝,占總耕地的37%;山旱地22萬畝,占總耕地的63%,農民人均占有耕地2.15畝。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永靖縣位於甘肅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北部,東北與蘭州市接壤,南瀕劉家峽水庫(今名炳靈湖),西北與青海省民和縣為鄰。地理位置東經102°53′至103°39′,北緯35°47′至36°12′。東西長66公里,南北寬52公里。總面積1863.6平方公里(2010年)。

地形

永靖縣地處隴西黃土高原,地勢東西高、中部低,海拔高度在1560~2851米之間,相對高差1291米,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從地貌上可分為河谷平原、黃土丘陵山地、山間盆地、石質山地四種類型。

氣候

永靖縣因地處內陸,大陸性氣候顯著,屬溫帶半乾旱偏旱氣候類型,平均日照時數2534.6小時,年均降水量260毫米左右,蒸發量1500毫米左右。

水文

大夏河、洮河、湟水河三條支流與黃河交匯,黃河流經永靖縣縣域107公里(2010年)。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截至2010年,永靖縣境內探明的有煤、錳、銅、金、鐵、鎳、鉑、鉻、鉭鈮、沸石、螢石、滑石、矽石、重晶石鉀長石石膏、角礫岩、石灰岩、花崗岩、玄武岩白雲岩蛇紋岩砂礫岩方解石、粘土等11類25種。截至2010年,永靖縣已知的各種礦石儲量分別為:煤21.2萬噸,錳240萬噸,鐵29.43萬噸,銅1128.9萬噸,鉭鈮63.8萬噸,白雲岩315萬噸,玄武岩1203萬噸,石灰岩840萬噸,石膏462萬噸,鉀長石70萬噸,蛇紋岩400萬噸,矽石70萬噸,滑石100萬噸,重晶石24.435萬噸,花崗岩500萬方,砂礫岩2億方,粘土1億方以上。已開發的礦產有錳、矽石、白雲岩、玄武岩、粘土、石膏、石灰岩、輝綠岩、花崗岩、角礫岩、砂礫岩等4類11種。

水利資源

自1958年以來,先後在永靖縣境內建成了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電站,總裝機容量達204.2萬千瓦(劉家峽135萬千瓦、鹽鍋峽47.2萬千瓦、八盤峽22萬千瓦),總發電量78.1億千瓦時(劉家峽46.5億千瓦時,鹽鍋峽21.7億千瓦時、八盤峽9.9億千瓦時)。有炳靈湖、太極湖、毛公湖三座高峽平湖,總庫容量達59.7億立方米(炳靈湖57億立方米、太極湖2.2億立方米、毛公湖0.49億立方米),境內水域面積達218平方公里(劉家峽140平方公里,鹽鍋峽16.1平方公里,八盤峽11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末,永靖縣總人口為205600人,其中:漢族178018人,回族22125人,其它少數民族5457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3.42%。在總人口中,非農人口43573人,占總人口的21.19 %;農業人口162027人,占總人口的78.81%。2012年末,永靖縣常住人口為18.15萬人。永靖縣人口出生率為11.45‰,死亡率6.51‰,計畫生育率96.98%,人口自然增長率4.94‰。

民族

永靖縣民族以漢族為主,有回族、東鄉族、保全族、撒拉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數民族。

自然地理特徵

自然地理

永靖縣地處黃河上游,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以北,素稱“河州北鄉”,是國家對外開放的第一批縣份之一,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水庫的重點移民縣。東連蘭州市西固區、定西市臨洮縣;南瀕黃河,與東鄉、臨夏、積石山縣為鄰;西毗青海省民和縣;北濱湟水,與蘭州市紅古區相望。境內公路、水路、鐵路齊全,國道109線、213線、309線穿境而過,縣城劉家峽距蘭州市西固區44公里,距中川機場117公里,距西寧市210公里,距臨夏市89公里,貼近歐亞大陸橋,是古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已被納入隴海蘭新線經濟帶甘肅段開發規劃和蘭州市1小時都市經濟圈。

自然特徵

永靖縣地處隴西黃土高原,地勢東西高、中部低,海拔高度在1560---2851米之間,相對高差1291米,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從地貌上可分為河谷平原、黃土丘陵山地、山間盆地、石質山地四種類型。因地處內陸,大陸性氣候顯著,屬溫帶半乾旱偏旱氣候類型,平均日照時數2534.6小時,年均降水量260毫米左右,蒸發量1500毫米左右。從地理位置上劃分,全縣可分為川塬區和東西山區兩大塊,川塬區6個鎮(川區有劉鎮、太極鎮、鹽鍋峽鎮、西河鎮4個鎮,塬區有三塬鎮、峴塬鎮2個鎮)自然條件相對較好,以灌溉農業為主,經濟發展較快;東西山區11個鄉鎮(東山有三條峴鄉、陳井鎮、徐頂鄉、關山鄉4個鄉鎮,西山有楊塔鄉、王台鎮、紅泉鎮、小嶺鄉、川城鎮、新寺鄉、坪溝鄉7個鄉鎮)山大溝深,十年九旱,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十分惡劣,用水主要是雨水集流,是典型的雨養農業,民眾生活比較困難。

發展狀況

綜合情況

2008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82589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848萬元,比上年增長7.23%;第二產業增加值112664萬元,比上年增長13.1%;第三產業增加值40077萬元,比上年增長17.7%。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由2007年的16.09:63.26:20.65變為16.35:61.70:21.95。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全縣經濟總量較小,結構不盡合理 ,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尚未形成規模優勢;農業生產基礎薄弱,抵禦自然力災害的能力較差,特別是東西山區自然條件嚴酷,民眾增收渠道單一,脫貧致富難度較大;民營企業生產、經營形式粗放,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多;旅遊產業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管理機制不活;物價上漲過快,豬羊肉、蔬菜等居民日常消費品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對民眾生活、特別是對低收入人口生活影響較大。

農業

農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特色農業規模不斷擴大,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村經濟穩步健康發展。全年完成農業增加值29848萬元,比上年增長7.23%。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8979萬元,比上年增長6.94%;林業增加值1048萬元,比上年下降1.13%;牧業增加值8701萬元,比上年增長8.88%;漁業增加值754萬元,比上年增長5.54%;農林牧漁業服務業增加值366萬元,比上年增長13%。

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7萬畝,比上年下降0.44%。其中:夏糧面積7.12萬畝,比上年下降18.25%;秋糧面積19.88萬畝,比上年增長8.63%;油料面積2.06萬畝,比上年下降8.85%。全年糧食產量81726噸,比上年增長15.75%。其中:夏糧產量14446噸,比上年增長2.79%;秋糧產量67280噸,比上年增長18.97%;糧食作物平均畝產302.69公斤,比上年增長15.80%。

全年共完成植樹造林1萬畝,比上年下降39%;育苗面積0.35萬畝,與上年持平。

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縣年未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11.5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2.66%;化肥施用實物量14837.62噸,比上年增長6.22%;農村用電量11335.55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17%;當年新修水平梯田1.1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06萬畝。

鄉鎮企業快速發展。全縣鄉鎮企業個數達1063個,其中:股份合作企業180個,股份有限公司32個,集體企業5個,私營企業61個,個體企業785個。全縣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130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21%,其中:股份合作企業72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5.62%;股份有限公司6950萬元,比上年增長15.83%。集體企業450萬元,比上年增長18.42%;私營企業8330萬元,比上年增長15.69%;個體企業完成42070萬元,比上年增長11.3%。全年完成鄉鎮企業增加值36820萬元,比上年增長15.79%。

工業企業持續快速增長,工業發展的規模、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全縣工業企業增加值101561萬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5521萬元,比上年增長6.5%;產品銷售率98.00%。

全縣萬元GDP能耗降低率為-4.71%,萬元GDP電耗降低率-5.19%,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為-1.53%。

民營工業企業由於受金融危機和國家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治理力度的加大,再加之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有一部分民營企業不得不逼迫停產,使得永靖縣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由2007年的35570萬元下降到2008年的25404萬元,同比下降53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8226萬元,比上年增長 %;工業產銷率為99%,與上年持平。實現利潤19839萬元,比上年增長301.94%。

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1103萬元,比上年增長26.5%。

全縣進一步落實發展抓項目的戰略舉措,強化措施,狠抓落實,有力的促進了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2008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0.35%。

按三次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3212萬元,比上年下降42.71%;第二產業投資97139萬元,比上年增長45.83%;第三產業投資21649萬元,比上年增長55.45%。

按投資項目規模分:5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106451萬元,比上年增長55.25%;50-500萬元項目投資9902萬元,比上年增長14.89%。50萬元以下項目投資5647萬元,比上年增長42.82%。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951萬元,比上年增長19.61%。分城鄉看,縣的消費品零售額14667萬元,比上年增長19.51%;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7284萬元,比上年增長19.82%。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56.9萬元,比上年增長17.94%;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5782萬元,比上年增長15.50%。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3412萬元,比上年增長0.38%。公路運輸完成客運量60.01萬人,同比增長15.16%,客運周轉量4600萬人公里,同比下降10.68%;貨運量88.16萬噸,同比增長0.79%,貨運周轉量6697萬噸公里,同比增長2.34%。全年水路運輸完成客運量19.6萬人,同比增長155.99%。全年鐵路運輸完成貨運量30.3601萬噸,同比下降3.23%。

郵電通訊事業發展較快,行動電話用戶5.1萬戶,增長30%,行政村通電話率100%。郵電業務收入和業務總量迅速增長,全年各類報刊累計發行量116940萬份,比上年增長3.63%。

永靖縣大力推進旅遊資源開發,多渠道、全方位發展旅遊業,全年旅遊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累計接待中外遊客55.3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4%;全年旅遊總收入達19276萬元,比上年增長42.79%。2008年旅遊收入在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達10.56%。

財政收入快速、穩定增長。全年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29516萬元,比上年增長14.78%,其中:國稅完成17302萬元,比上年增長1.00%;地稅完成8801萬元,比上年增長23.57%;財政部門完成3413萬元,比上年增長133.29%。累計完成財政支出60205萬元,比上年增長34.80%。

金融存款不斷增加,貸款逐漸增長。年末全縣各項存款餘額226611萬元,比上年增長19.58%。各項貸款餘額178748萬元,比上年增長22.16%。

全年保費收入2245萬元,比上年下降0.75%。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1065萬元,比上年下降2.47%;壽險保費收入1180萬元,比上年增長0.85%。全年給付額861萬元,比上年增長14.39%。其中:財產險給付775萬元,比上年增長21.44%;人壽險總給付86萬元,比上年增長26.47%。其中:死亡給付46萬元,傷殘給付4萬元,壽險給付36萬元。

全面落實“兩免一補”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政策,教育教學質量不斷穩步提高。

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98所,其中:國小151所,職業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5所。在校學生人數36011人。國小在校學生數18440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數15436人,其中:高中6473人,國中8963人。全縣適齡兒童入學率99.3%,國小畢業率達到100%。2008年考入大專院校的學生1506人,其中上省定本科線的742人。舉辦掃盲班142個,脫盲人數1500人。

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醫療保障制度。農民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中的參合率達97.55%。年末全縣共有醫院、衛生院24所,病床數539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880人。“五苗”復蓋率達98.36%,五種疫苗加強接種率平均達到94%。

2008年年末全縣總人口為200998人,其中:漢族175068人,回族20580人,其它少數民族5350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12.9%。在總人口中,非農人口39520人,占總人口的19.66%;農業人口161478人,占總人口的80.34%。全縣人口出生率為11.50‰,死亡率6.97‰,計畫生育率97.87%,人口自然增長率4.53‰。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60元,比上年增長10.05%。農民人均純收入1842元,比上年增長18.61%。農村貧困面為8.90%,比上年下降0.30個百分點。

年末全縣城鎮單位從業人員為13559人,比上年下降1.58%,其中國有單位11521人,比上年下降0.54%;集體單位220人,比上年下降14.4%;其它經濟單位1604人,比上年下降6.64%。全縣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30031元,淨增6527元,其中國有單位30694元,淨增7072元;集體單位11936元,增加994元;其它經濟單位27752元,淨增3161元。

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事業取得新的成效。年末全縣參加失業保險的職工9120人,領取失業保險金的職工9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2709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職工10711人。全年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的人數為21208人,年末全縣各種社會福利院2個,福利院擁有床位40張,收養人員14人。

社會事業

文化

2012年,永靖縣全年完成文化產業增加值4803萬元,比2011年增長32.14%。文化產業從業人員達到771人,比2011年增長7.1%。文化產業完成投資8320萬元。

教育

截至2012年,永靖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61所,其中:完全國小89所,教學點54個, 獨立高中2 所,獨立國中10所,職業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公辦幼稚園2所。在校學生人數29465人,其中:高中6253人,國中7864人,國小15348人。永靖縣適齡兒童入學率100%。2012年聯考上省定二本線考生233人。

衛生

2012年,永靖縣共有醫院、衛生院23所,病床數700張,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059人。兒童建卡率100%,單苗單針次接種率98%以上。

社會保障

截至2012年末,永靖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120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422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7902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7320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7107人。永靖縣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為9.7萬人,參加新型合作醫療農民人數13.85萬人,參合率為99.03%。永靖縣城市醫療救助389人,農村醫療救助1926人。永靖縣城鎮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7372人,農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38160人。截至2012年末,永靖縣各種社會敬老院6個,敬老院擁有床位78張,供養人員24人。

交通運輸

109國道線、213國道線、309國道線在永靖縣內穿境而過,距中川機場117公里,貼近歐亞大陸橋。

2012年,永靖縣全年公路運輸完成客運量243.45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105.43%。客運周轉量8601萬人公里,比2011年增長45.36%;貨運量123.71萬噸,比2011年增長27.92%。貨運周轉量7939萬噸公里,比2011年增長80.19%。2012全年水路運輸完成客運量32.33萬人,比2011年增長10.99%。2012全年鐵路運輸完成總周轉量2885.9萬噸公里。

旅遊景點

劉家峽 劉家峽 位於青海與甘肅交界處,距離甘肅省會蘭州市西南約八十公里。劉家峽水庫有一個很大的水利發電站,可供應陝、甘、青三省的用電。進入峽谷後,兩岸奇峰對峙,景色變化多端,出峽後,眼前是高山湖,湖水蕩漾。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位於鹽鍋峽水電站上游1公里處的羅家堡老虎口恐龍灣,距縣城水路43公里。在2平方公里的區域內,1999年8月發現10類150組,1724個恐龍足印化石,同時還發現鳥腳印、植物、葉肢介等化石。其中至少包括兩類巨型晰腳類、兩類獸腳類、一類鳥腳類、一類翼龍類和形態獨特的虛骨龍足印,還有尚未歸屬的單個足印。
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
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 位於永靖縣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積石山。炳靈寺石窟開鑿在黃河右岸的小積石山的大寺溝西側的崖壁上。炳靈寺所在的積石山山岩的地質結構系細黃沙岩,易於開鑿雕造,但不耐風化潮解。炳靈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處古代中西交通要道“絲綢之路”隴西段的一條支線上。
炳靈寺石窟

當地特產

珍珠西紅柿

分為綠寶石、萬寶、金瑞等七個品種,單果重20~50克。果味酸甜濃郁,口感好,果實硬,耐運輸,抗裂性強,適宜各種保護地栽培。

劉家峽西紅柿

“劉家峽西紅柿”形狀個大而圓、果形整齊、形美色艷、單果重300克-500克、光澤紅亮,酸甜可口,每百克西紅柿富含維生素A92毫克、維生素C19毫克等多種營養成分,劉家峽西紅柿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地域範圍為甘肅省永靖縣太極鎮、劉家峽鎮、峴塬鎮、三塬鎮、鹽鍋峽鎮、西河鎮共六個鎮五十個村。

黃河鯉魚

黃河鯉魚屬於黃河流域原產魚類,喜歡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緩慢的河川里。背鰭的根部長,沒有脂鰭,通常口邊有須,體色微紅明亮。

黃河虹鱒魚

虹鱒魚是世界名貴魚種,這種魚周身黑斑,隱隱泛紅。體表修長,無刺。魚體呈紡錘狀,略側扁。有一脂鰭,體色美麗。體側有一條棕紅色縱帶,狀似彩虹。魚肉質細味美。虹鱒是世界上廣泛養殖的重要冷水性魚。因成熟個體沿側線有一棕紅色縱紋,似彩虹,故名

永靖百合

百合屬百合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山平川均可種植。它不管是在濕潤的氣候里還是在乾燥的環境中,都表現出了良好的生長特性。平均畝產800公斤,畝收入近萬元,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永靖的百合種植主要集中在山陰潮濕的東部山區關山、徐頂、陳井等地。這裡的土層屬黑麻土類腐殖質,有機質含量高,通透性能好,是百合生長的理想土壤。目前,共栽培面積8000餘畝,總產量達1200萬公斤,每年將獲產值4000萬元。

永靖百合屬於蘭州百合。永靖縣關山鄉與蘭州七里河區同屬二陰山區。2001年12月被認證為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4年被認證為馳名商標。由於七里河種植戶的急功近利,近年七里河的蘭州百合品質下降,在周邊城市,永靖的關山百合知名度逐漸蓋過了七里河的蘭州百合。

民俗

自張騫通西域後,中西交通日見發達,中國的絲織品和先進技術不斷傳入西域各國,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芝麻、胡琴、汗血馬、毛紡織品也相繼進入中原。據有關資料記載,早在隋唐時期,甘肅就有地毯生產。改革開放後,地毯成為甘肅省外貿創匯的主要產品之一。

20世紀70年代中期,永靖縣利用地處甘青交界的地理優勢和周邊豐富的羊毛資源,興建了劉家峽民族地毯廠。

永靖縣生產的仿古地毯,選用優質羊毛,繪、染、編、剪、修、洗等工序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工藝精細,質地優良,經久耐用,毯體舒適富有彈性,光亮度好,色彩典雅古樸,圖案新穎別致,立體效果明顯。其設計風格繼承和發揚了中國傳統的民族藝術精華,融實用性與裝飾性於一體,質優價廉,極具市場前景。1980年,在全省地毯評比中,永靖仿古地毯正品率獲最好名次。

劉家峽民族地毯廠,在充分利用廠區設備的同時,還在周邊鄉鎮擴散加工網點增加產量,解決了部分城鄉閒散青年的就業。近30年來,劉家峽民族地毯廠加大技術改造,不斷創新工藝。在傳統地毯的基礎上,先後開發出掛毯、床毯、坐墊等適銷對路的新產品。由於注重產品質量和信譽,永靖仿古地毯深受廣大用戶的好評,歐美及東南亞各國。

孔子後裔中的穆斯林

永靖地區的孔氏穆斯林,俗稱“孔回回”,主要分布於今新寺、段嶺、川城、王台、小嶺幾個鄉鎮,部分流寓到外省縣。其中新寺是主要聚居區,其他鄉鎮的大部分是從新寺遷往。

孔氏穆斯林與永靖孔氏漢族同宗同祖同源。雖然他們在宗教生活中恪守伊斯蘭教義,但在家族內部生活中,如行輩取字,還保持著原有的傳統和習慣。

孔氏穆斯林為孔氏居大川始祖孔子第五十八世孫孔公佑第四子孔彥嶸(長子彥崢,次子彥魁,三子彥斌)的後裔。但皈依伊斯蘭的具體年代和始祖名字已失記。據現保存在大莊孔子大成殿中的孔公佑次子孔彥魁的墓碑記載,孔彥魁為“明孔氏六世祖”,而孔彥嶸為孔彥魁的胞弟,可知孔彥嶸為明代人。另據民國22年(1933年)由曲阜孔府主持編修的《孔子世家譜》確切記載,孔公佑三子孔彥斌的後裔孔尚端(字孟貞)、孔尚賓(字孟呂)兄弟二人遷居小川是在明朝萬曆八年,即1580年。“尚”字輩為“彥”字輩的五世孫。如果按慣用的三十年為一世計算,期間約一百五十年。除去孔彥嶸行四,年齡相對較小,孔尚端、孔尚賓當時還年輕等因素,實際上只有一百年左右。由此可推知孔彥嶸生活的年代大約在1480年左右,是明憲宗成化年間。

對於孔彥嶸,有關史料記載較詳細。在小川人孔慶廉於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編寫的《古金城·孔子世家譜》中敘述是:“行四,字文錦,系廟底下、大小溝一門,葬於村東紅嘴。”再往下,他只敘述他本人所屬的孔彥斌後裔的小川一支,對另三位的後裔,他留空未敘。而《孔子世家譜》中的記載是:“因遭兵燹,譜牒失迷,下十代無從考查,至繼字輩始昭穆詳明,有五人,居大溝莊。”中間空了一段,約三百年。其實在同治亂世中遭兵燹的不只是孔氏一門,好多珍貴史料都遭到嚴重毀壞,以致於有些歷史記載中斷。但孔氏有注重譜系的傳統,許多有關祖上的事跡,經聲口相傳,代代相沿。據《孔子世家譜》續修協會甘青辦事處人員蒐集查證,永靖孔氏穆斯林的始祖母,即孔彥嶸之妻,名叫甲尕,馬氏,回族,為馬家灣人(今永靖縣鹽鍋峽鎮撫河村),生了三個兒子。甲尕要求其中一個兒子立回教門戶,就縫製了一頂白布號帽,老三年幼好奇,爭戴號帽,於是順母意皈從伊斯蘭教。

永靖與號稱中國“小麥加”的河州鄰接,河州境內回族分布較廣,回漢往來頻繁,關係密切。當時明朝政府鼓勵回漢通婚。再加上與大川鄰近的馬家灣、小茨溝在當時是回族聚居區。當時回漢關係融洽、互相通婚很普遍。孔彥嶸娶回女,在當時應該是真實的。

綜上所述,孔氏穆斯林是從孔彥嶸的第三子開始的。始祖名字若按孔氏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代的希、訥、公、彥、承的行輩順序,應該是孔承某,為孔子第六十世孫,具體名與字待考。皈依伊斯蘭的時間,大概就是孔彥嶸生活的年代,即15世紀80年代左右。孔氏穆斯林皈教後,後裔與其他宗親手足情好,和睦相處,同居大川。他們大多按穆斯林的生活習俗,以商販為業,資財日重,廣置田產。同治二年(1863年),河州回族人民掀起反清鬥爭,發生回漢衝突。同治四年(1865年),反清鬥爭被鎮壓,大川回漢衝突平息。同治六年(1867年),孔氏回族共三十八戶一百八十餘人,遷出大川,先移居喇嘛川(原十大莊)住八年,接著移居青海民和縣韃子莊,又住三年;顛沛流離,最後定居新寺後坪,成為永靖孔氏穆斯林的主體。

經過五百多年的繁衍生息,孔氏穆斯林現有人口兩千多人。族大丁繁,分布較廣,為永靖的發展,也為孔氏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各族人民空前大團結,永靖回漢孔氏還歸一家,相互以“党家”稱呼,行輩不紊,互相關心,互相尊重。特別是孔氏穆斯林,若有遠道的“党家”上門,便熱情招待,問清代數,論明行輩,按輩稱呼,真正顯示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賽馬,是永靖西山少數民族聚居區舉行重大慶祝活動時必不可少的一項體育活動。居住在這裡的各族人民自古具有好勇尚武的性格,賽馬會正是他們大顯身手的好機會。若逢賽馬會時,當你站在高處,舉目遠眺,只見山道綠陰處塵土飛揚,喝彩聲此起彼伏。走近看時,騎手中有壯心不已的七八十歲老翁,也有十三四歲的英武少年,他們個個精神抖擻,躍馬揚鞭,在蜿蜒的山道上飛馳,情景十分壯觀。

在永靖的西山地區,賽馬有悠久的歷史。先前,少數民族青年結婚時,有比試新郎賽馬本領的習俗。參加這種比賽的馬配備華麗的鞍轡,馬頭上扎戴紅花。比賽形式是:新郎與陪客披紅掛綠,策馬來到新娘之家,作完禮儀後,快速離開新娘家莊院,上馬飛速奔出村莊。女方村中早已選好騎手,揚鞭催馬,飛奔追出。新郎更是要顯示自己高超的策馬本領和男子漢的勇氣,所以場面十分激烈,也給婚禮增添熱鬧歡樂喜悅的氣氛。如今這項活動的規模已越來越大,參賽騎手也越來越多,已成為舉辦運動會時的一項主要競賽項目。

永靖的賽馬,分短距離速度賽和長距離耐力賽。一般以速度賽為主,距離約1里。賽馬會結束後,獲勝的騎手披紅掛彩,獲勝馬的脖子上還要搭一束紅綢子,顯得十分榮耀。

射箭

每當冬閒季節,在永靖西部的山村便可看到精彩的射箭比賽場面。一個個神箭手凝神屏氣,引弓發矢。“砰、砰、砰”的擊靶聲,激起人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永靖的弓箭均為自製,形制獨特。劈開大竹桿成竹片,2至3片紮成一股做弓身,長4尺左右。為了保持弓的韌性和彈性,弓身的兩端套有牛角。由幾根擰在一起的牛筋繩做成弓弦。鐵制的箭頭呈三角形,約有半斤之重。箭繩系有紅纓穗。

舉行射箭比賽時,在賽場上豎立兩根木頭椽子,中間拉上氈或麻布作為箭靶,上面縫上藍、黃、綠、黑等色的布圈,用紅布作靶心,以計環數。也有扎草人作箭靶的。這種即興比賽,中年青年都可參加。比賽時,將參賽人員分為兩組,人數可多可少,但雙方必須相等。射箭距離有四十雙步、五十雙步,多至-百二十雙步,可蹲射,也可立射。比賽雙方以羊為彩頭,勝者歡呼雀躍,敗者亦興高采烈。結束後,將罰羊當即屠宰,用大鍋清燉,雙方熱熱鬧鬧地共享。永靖西山射箭比賽,先前很是流行。解放後,隨著社會的發展,弓箭早已失去了軍事和獵狩的意義,射箭比賽也越來越少見了。作為一種傳統的山區民間競技運動,很值得挖掘、改進和提倡。

永靖傳統飲食

永靖的糧食作物以春小麥、洋芋為主,大麥、豌豆、扁豆、大豆(蠶豆)、包穀(玉米)、糜、谷、蕎麥、黃豆(大豆)等次之。油料作物有菜籽、胡麻、芸芥、麻籽等。蔬菜有白菜、蓮花菜、韭菜、各種蘿蔔、蔥、辣椒、豆角等。肉類主要有牛、羊、豬、雞等。永靖傳統飲食取材於該地區自產的糧食、蔬菜和肉類,但以麵食為主,舊時又以雜麵為主。主要有以下品種:

疙瘩多以糜、谷、玉米面粉為主,做時用熱水甚至開水燙麵,分別以香豆、蔥花、胡麻潑、紅糖、豬油為餡,用手團為盈握圓球,入鍋煮熟即成。吃疙瘩一般先在鍋內把洋芋塊煮成半熟,再與疙瘩同煮至熟,調點漿水食用,香甜可口,是農家家常主食。

另外,農村亦有“切疙瘩”一款,和面擀薄,切為菱形小塊,即可食用。

烘烘也叫“窮窮”。做時將新鮮蔬菜和麵粉上籠蒸熟,淋上清油或撒上鹽未,即為烘烘。因選用蔬菜不同有糖蘿蔔烘烘、苜蓿烘烘、金瓜烘烘、榆錢烘烘等。這種食品取法很古,製做方便,可粗可精,貧富鹹宜。永靖人吃"烘烘",一般鍋中煮洋芋,籠上蒸烘烘,並有麵條,拌湯配合。

漿水麵漿水面是永靖人民愛吃的一種傳統麵食。人們經過長期的實踐,證明漿水有三大特點:一是能解除疲勞。“辛勤勞作一整天,回家吃頓漿水面,疲勞睏倦當下散。”這句順口溜確切地說明這點。二是它能生津順氣,開胃進食,清熱解毒。三是製作簡單方便,經濟實惠。所以,永靖城鄉家家都會做漿水面。製作漿水的方法是:先準備好一隻罈子,舀一碗現成的漿水倒入其中做酵子用,再把新鮮芹菜、紫菜苜蓿、白菜等(山區則多採挖苦苣菜)中雜物摘淨,切碎冼淨,加水煮熟後,舀少許面水,稍晾一會兒倒進罈子里,攪勻了把蓋封好(冬天用棉被捂住,放在爐旁或熱炕上,夏天就不必了),三天后啟開壇蓋,漿水就算做成了。漿水即可做飯,又可充當飲料,是極好的夏令食品,具有清熱敗火,利腸潤肺功能。相傳一位流寓在外的隴上遊子,曾寫詩云:“少小之餐未易忘,每思家饌幾迴腸。千秋早有酸蒲苴,萬戶今留苣菜香。痛飲田頭消署氣,深藏廚下備年荒。農家茅舍酬親友,漿水麵條味最長。”漿水面的吃法有多種多樣,可用清油將蔥末炒成蔥花,然後調入漿滾沸,象澆臊子一樣拌麵吃,其味清淡適宜,也可把漿水直接調入鍋中,做成“一鍋麵”吃。如果吃了象“羊肉手抓”之類油膩食物之後享用漿水面,味道更棒,真正是“金不換的漿水面”。攪團有蕎面攪團、豆面攪團、包穀面攪團和雜和面攪團之分。做法是先在鍋中倒入水,加食鹽後生火。待水沸,一手將備好的麵粉緩緩撒入鍋內沸水,一手持擀麵杖不停攪拌至面水攪拌成半固體狀時,停撒麵粉,要不斷加些熱水再朝一個方向用力攪(火要改為小火,不然就會焦糊),直至麵團熟透,軟化、粘性增強時,熄火停攪。攪團質量全憑水和麵粉的比例、火候、攪轉三個方面。吃時舀於碗、碟,用勺背蘸開水,推開壓薄,然後調以備好的油潑辣子、蒜泥、芥末、臊子等,即可食用。吃起來酸辣可口,回味無窮。“花兒”贊唱“油潑辣子油潑蒜,辣辣地吃一碗拌團”。

棗窩窩劉家峽、鹽鍋峽、西河等地盛產紅棗。這一帶農戶,很早就有以紅棗為原料製作各種食品的習慣。其中"棗窩窩"是常吃的一種風味獨特香甜異常的食品。做法是:先將紅棗用涼水洗淨,然後入鍋煮熟,至棗皮呈褐色時撈入盆中晾乾,再用開水將糜面、包穀面調和成的麵團揉和在一起,搓成三寸高的尖小底大的圓錐狀,底部用大拇指鏇一個"窩窩",放入蒸籠。蒸時,在鍋中添上淺水,將蒸籠再放入鍋中,用微火徐徐餾蒸熟即可。據傳,康熙皇帝巡訪西北時,偶然間吃了一頓"棗窩窩",甚是香甜,御駕回京,責令御膳房廚師製作這種食物。

打平伙永靖農村常“打平伙”吃肉,調劑一伙食。“打平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食俗。三五人相約,選好東家,買來羯羊,烹羊的行家裡手把宰好的羊腔整隻入鍋烹煮,並用羊里物和軟肋肉剁碎做為發子,用羊肥腸灌制面腸,用切成片的羊肝子包上里物油串在筷子上做成羊肝串。待鍋開稍煮後,羊肝子就熟了,凡定上股份的人必須嘗到羊肝子,這叫做"先吃的肝子比肉香"。之後是熱騰騰、香噴噴的發子和發子面腸。當把熟羊肉全部端上桌來時,當眾打肉份子,依次下到每個人的面前。最後在羊肉原湯中揪上面片子,大可一飽口福。事後把羊肉折算為糧食,平攤給所有“打平伙”的人,秋後歸還羊主。“打平伙”時東家供應茶水麵食,可同樣得到一份羊肉,叫鍋頭份子,而不收費用。有些地方流行“扎疙瘩”,即"打平伙"時將羊肉按份數生割,扎為肉疙瘩,而後再入鍋煮熟,分而食之。有些地方將羊肉按胸槎、肋條等部位依次上席。“打平伙”者各取所需,吃完為止,更反映了農民和睦團結、淳樸厚道的古風。

永靖傳統飲食種類繁多,其它還有面片、雜麵旗花、焪鍋、韭合兒、面大豆、撒飯、地鍋鍋等,都是廣大民眾所喜愛的家常飲食。

三峽神韻

明朝在洪武年間,曾在蘭州現中山橋的位置多次修建浮橋。明人徐蘭著《河橋記》,描述了洪武十八年所造浮橋的規模:用大船25艘,以繩索相連於黃河之上,橋南北兩岸各樹一根大鐵柱,以鐵鏈將浮橋固定於其上,再在橋上鋪踏板,橋邊裝圍欄,浮橋則"隨波升降,帖若坦途"。將浮橋能夠固定在黃河之上的鐵柱,此後就被人們稱為"將軍柱"。現在仍矗立在蘭州中山橋南岸的將軍柱,是600多年以來黃河浮橋興衰史的唯一見證。

將軍柱將軍柱

蘭州中山橋旁將軍柱如今受著人們的保護和瞻仰,但人們又很少知道,這原本是永靖人傑出才能的展現。永靖半個川王氏家譜記載:"我王宣、王訓二始祖,於洪武四年鑄將軍柱兩支,又於洪武五年歲在壬子鑄造一支,再於洪武九年歲在丙辰鑄造-支。"明洪武四年為公元1371年。家譜記載,永靖王氏家族在600多年前用六年的時間,就為蘭州黃河浮橋鑄造過4支將軍柱。

王氏"以徵調行藝鑄冶來蘭州,鑄造金城關黃河兩岸的將軍柱",後移遷定居"皋蘭西半個川",即今永靖縣劉家峽黃河北岸依河蜿蜒而形成的半圓川里。在永靖縣,至今還流傳著一句俗諺:"半個川的模子,山城的爐子。"意思就是半個川和山城的爐院家善於塑造模型,冶煉鑄造。王氏遷半個川上古城定居,以農為主,兼作鑄冶,子孫繁衍,手藝發達,傳至於今。新中國建立前,王氏子孫相傳曾為蘭州轅門鑄造鐵獅子,但更多的是生產鍾、磬以及犁鏵、鐵鍋等,銷往甘、青兩省的一些地方。上世紀五十、六十年代,上古城還有幾家王氏爐匠,也曾鑄造各式生產、生活用品。

改革開放以來,以王氏後裔為技術骨幹的永靖工藝鑄造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冶煉技術設備逐步改善,沖天爐代替了土平爐;優質焦代替了土焦,不同鑄件可選用不同性質的鑄鐵。曾被稱為半個川的今太極鎮上古城、下古城兩個村就有以鑄造古典法器為主的企業十數家。這裡可鑄造小至幾公斤,大至數噸的法器。鑄造的佛像、獅子、寶鼎、香爐、鐘磬等,式樣美觀,銘文清晰,聲音宏亮。尤其鑄造的寶鼎造型更為精美。在三足鼎立的底座上冠立多至七層的殿宇,層層雕梁畫柱,斗拱飛檐,且瓦棱門窗,對聯匾額,無不賦形逼真,極具神彩。

如今,這些古色古香的傳承數百年又有創新特色的鑄造工藝品,除在三隴大地備受歡迎外,已遠銷青海、寧夏、陝西、四川,以至嶺南地方了。

古老的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流經永靖,在塊熱土上留下了祖先們的足跡和燦爛的古代文化。根據國家黃河考古隊、甘肅省文物工作隊、臨夏州文物普查隊、臨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組的調查和永靖近年來的發現,現已確證的各類古遺址、古墓葬共140餘處,其中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單位的1處,省級保護單位2處,縣級保護單位16處。

小茨台遺址

小茨台位於永靖縣鹽鍋峽鎮小茨村東南黃河南岸第二台地上。解放初期,省文物工作隊曾到此地作過調查。1975年,臨夏州文物普查隊調查後,於同年11月15日由永靖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7月初,臨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組又對其進行了重點複查。

小茨台遺址分小台和大台兩個階地,小台面積約60畝,大台面積約80畝,根據民眾提供的線索,在台治渠邊和山根渠邊發現有灰坑,並採集到石刀及彩陶片;在台地北面的駱駝脖子崖坎處有灰層;在台地前沿一帶散存的陶片較多。從陶器殘片看,為細泥紅陶,飾黑彩,繪平行線紋,為馬家窯類型遺存。另外在本遺址尚殘存一段古長城遺址,並徵集到引水管三節,以後又從小茨村徵得三節,外表有細繩紋,灰色,每節可以相接,系漢代早期遺物。

杏樹台遺址

杏樹台遺址,位於永靖縣陳井鎮西山村徐家峴子生產隊,地處山溝下一台地。台地北至鹽溝窪,南靠塔爾山,東接紅科坨,西接蘇家灣,面積4畝。1975年10月,經州文物普查組調查後,於同年11月15日被永靖縣革命委員會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次年6月臨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組作了複查。這是一處馬家窯文化的半山馬廠類型及齊家文化並存的遺址。另外,在西山村還發現了大量文化遺址和墓葬,特別是杏樹台、地灣、徐家峴子、高家山等地。在高家山修學校時發現一座墓葬。距地表180米,人骨已毀,出土器物三件。兩件已損失,剩一件雙身彩陶壺,高31厘米,口徑10.5厘米,底徑9厘米,口稍侈,陶色橙黃,飾黑紅二彩,頸部飾交錯斜線紋,腹下部飾水波紋,屬馬廠類型。還徵集到此地出土的一件馬廠類型彩陶罐。根據調查,高家山一帶屬馬廠類型墓地葬區。另外,採集到清陽水出土的二件石器,一件石錛,製作精細。在地灣一帶發現較大面積灰層,暴露在大路兩坎崖壁上,下層厚約10厘米~30厘米,長達1米左右,灰層內涵石器殘片、人骨、獸骨。

在第二生產隊三級地溝東邊的台地上還發現墓葬、人骨及出土器物,根據出土器物彩陶罐分析,屬半山類型。

七十畝山遺址

七十畝山遺址位於永靖縣鹽鍋峽下銓村黃河南岸第二台地,屬金泉下銓村,是一處馬家窯類型墓地。1975年11月15日,永靖縣革命委員會公布其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七十畝山墓地七十畝地一帶,1974年農田基本建設中,出土有大量文物、陶器、石器、人骨和石板。出土陶器均系彩陶,陶質細膩,底色橙黃,有光澤,通體飾黑彩,繪平行線紋、鏇紋、寬頻紋、網路紋,器形有壺、罐、瓶、單耳罐、單身壺等,為馬家窯類型晚期器物。石板為石棺殘跡。

秦魏家遺址

秦魏家遺址位於永靖縣蓮花鄉秦魏家村(後被劉家峽庫水淹沒)。1960年發掘出單、合葬古墓138座。墓葬分行排列,陪葬品有陶器、骨器等。合葬墓中,男性仰身直臥,女性向男性屈肢側臥。郭沫若對此合葬墓的發掘有很高的評價,認為那時已由母系氏族進入父系氏族社會。秦魏家遺址屬齊家文化遺址。

張家嘴遺址

張家嘴遺址位於永靖縣河東鄉張家嘴村(劉家峽庫水淹沒)。1960年發掘出四方錐形房屋4座,圓式錐形房屋3座。同時發掘出很多刀、斧、鑿、杵、紡輪等石器,杯、壺、雙耳罐等細、粗陶器和狗、豬、牛骨骼。反映出那時境內由母系氏族公社晚期向父系氏族公社過渡。屬辛店文化張家嘴類型。

馬路塬遺址

馬路塬遺址位於峴塬鄉姬家川村馬路塬,保護面積7畝。1975年文物普查中,在磨河嘴距地表30厘米處,發現長7米、厚80厘米的灰層1處,出土不少陶片和骨器。陶片為細泥紅陶,色橙紅,飾黑彩,平行條紋、斜紋、水波紋,還有夾砂紅陶片,屬辛店文化。在斷崖面距地表50厘米處,發現居住遺蹟,長6米,厚60厘米,地面夯築,下有卵石層;還發掘出石刀2件,單耳陶杯1件。陶杯質為夾砂紅陶,色橙紅,飾黑彩,上部為寬頻紋,下部為三組條紋,每組3條,並有勾紋;杯高5厘米,口徑6厘米,底徑3厘米。屬辛店文化遺址。

永靖縣永靖縣

黃河三峽由於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是中華民族黃河古文化早期的發祥地和傳播地之一,有著五千年燦爛輝煌的黃河古文化。由於中原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相互影響融合,使這裡的文化呈現出南北交融、古今並存的顯著特點,這裡古文化遺存豐富多彩,並以其雄渾博大、底蘊深邃,在中國的古文化遺產中,獨樹一幟,被譽為西北高原古今文明交相輝映、中西文化交織薈萃、顆顆明珠流放異彩的靚麗風景線,是黃河古文化積澱最集中的地方。

黃河三峽曾是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要衝,歷史上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徵討匈奴,趙充國屯田,晉高僧法顯求法,隋煬帝西巡,唐玄奘西天取經,弘化、文成、金城三公主與吐蕃聯姻,薛仁貴征西等,都曾經由此地。酈道元、張鷟、李靖、解縉、郭沫若、鄭振鐸、吳作人、張仃、李可染等古今名流也在這裡留下了珍貴的墨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黃河三峽就像一條聖潔的紐帶,溝通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記載著中外往來的歷史,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黃河三峽--"古生物的伊甸園"。遠古時代的黃河三峽,是大量古生物繁衍生息的樂園,出土了享譽中外的古生物化石。在太極湖畔出土了一億七千萬年前侏羅紀或早白堊紀時代的恐龍足印化石群,其規模之大、種類之多、遺存之完整、清晰度之高,均屬世界之最,蜚聲中外。還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牙齒的植食性恐龍--"蘭州龍"和國內已知最胖的恐龍--"劉家峽巨龍"的足印化石,也發現了多處古生物、節肢動物和蟲跡化石。建成的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是目前甘肅省唯一一處由多種恐龍足印化石群構成的國家級恐龍地質公園。

黃河三峽--"中國的彩陶之鄉"。作為中華民族黃河古文化早期發祥地、傳播地和遠古人類生息繁衍地之一,這裡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古文化遺蹟,是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存最集中、考古發掘最多的地區之一,相繼出土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甸文化、寺窪文化彩陶就有數千件之多,被譽為"中國的彩陶之鄉"。舉世無雙的國家文物珍品"彩陶王",便是這些眾多出土文物中的傑出代表。1950年4月,在黃河三峽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馬家窯類型陶瓮,瓮高49.3厘米,陶質細膩,堅而光亮,主體圖案為黑色單彩水鏇紋,紋飾繁密,線條流暢飛動,似水勢洶湧,極為雄奇壯觀,其精美絕倫的造型和圖案,贏得無數參觀者的驚嘆,被譽為中國的"彩陶王",1954年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文物,並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以後曾多次應邀在國外展出。1990年4月10日,郵電部將"彩陶王"的圖案印製成郵票發行國內外,使這一瑰寶大放光彩!

黃河三峽--"中國石窟的百科全書"。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位於黃河三峽--炳靈峽的炳靈寺石窟,是我國著名的十大石窟寺之一,也是國務院頒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現存窟龕216座、石雕泥塑佛像882身、壁畫約1000平方米、浮雕佛塔76座。炳靈寺石窟雖然沒有像敦煌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那樣龐大的規模,但它卻是我國石雕藝術延續時間最長的石窟之一,保存有中國石窟最早期、中期和最晚期的壁畫和石雕,其內容非常豐富,題材十分廣泛,被譽為"石窟的百科全書"。其中,第169窟保存的西秦建弘元年(即公元420年)墨書題記,是我國石窟中有明確紀年的最早題記,它不僅為炳靈寺石窟的開創與分期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也為甘肅乃至全國其它古老石窟的分期斷代提供了標識,推翻了石窟考古界一直以雲崗、龍門石窟的北魏造像為標尺來判定國內其他石窟的開創期及其考古價值的觀點,從而確立了炳靈寺石窟在中國石窟藝術研究中的地位:炳靈寺石窟不僅早於雲崗、龍門石窟幾十年甚至半個世紀,而且在石窟藝術從印度傳到西域,再由西域傳入中原的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橋樑。炳靈寺石窟與敦煌莫高窟一樣,有著同樣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現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黃河三峽--"西北花兒的故鄉"。永靖是一個少數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縣份,這裡還流傳著具有濃郁地方風味的民間小調、秧歌曲、財寶神、宴席曲、"賢孝"、說唱藝術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曲調優美婉轉而享譽國內外,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同時,周邊有回族、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土族等稀有少數民族居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民族風情。這裡又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結合部,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理環境,使黃河三峽擁有深厚宏博的文化底蘊和積澱,也是西北河湟花兒的傳承地。在這裡,你可以聽到原生態"花兒",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山間小道,處處飄蕩著"花兒"美妙的鏇律。這裡的"花兒"曲調之豐富、唱詞之浩瀚,位列全國民間藝術的前列,被稱之為中國西部民間藝術奇葩而飲譽藝壇,聞名中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民歌考察採錄基地,被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河三峽--"西北的工匠之鄉"。黃河三峽自古出工匠,有木匠、鐵匠、石匠、磚匠、瓦匠、氈匠等,他們不僅建造了東方藝術寶庫--炳靈寺石窟、天下第一橋、黃河飛渡--英雄渠、密宗禪院--羅家洞、佛教名剎--崗溝寺等名勝古蹟,還建造了劉家峽、鹽鍋峽、八盤峽三座大中型水電站,創造了人類歷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蹟。翻砂鑄造作為這裡的傳統工藝,歷史悠久,長達600多年。在明洪武時,永靖鐵匠為甘肅蘭州鎮遠浮橋鑄造高5.8米,直徑61厘米,重約10多噸的"將軍柱"4根,立於甘肅蘭州黃河兩岸,名垂史冊。而今鐵匠子孫傳承先祖技藝,其鑄造的佛像、鐘鼎、法器名震西北,行銷海內外。尤為突出的是永靖木匠,他們自稱是魯班傳人,個個身懷絕技,出類拔萃,大到宮殿廟堂,寺院道觀,小至亭台樓閣,池館水榭,村社民居,無不建造得或富麗堂皇、雍容華貴,或小巧玲瓏、別致新穎。永靖木匠在精於營造中原、藏式、回式建築的基礎上,吸取三者的特點和優點,富有獨創性地設計出藏漢結合、回漢結合的古典建築,在幾千年中華民族浩如星漢的建築史上獨領風騷。甘、青、寧、新、川、藏、陝、蒙乃至全國各地的名山古剎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聰明智慧的結晶。他們獨具特色的古典建築和木工技藝,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中華民族的建築形式,而且以獨一無二的顯著特色,在西北乃至華夏建築史上閃耀著炫目的光芒。

黃河三峽--"中國儺文化之鄉"。黃河三峽是儺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至今,在神奇的黃河三峽群山環抱的山區土廟之中,還流傳著這種古老而神秘的祭祀儀式,純樸的鄉民們穿著色彩鮮艷的服裝,帶著看似恐怖的面具,邊舞邊跳。永靖儺舞戲民間俗稱"跳會",由請神(下廟)、獻盤、獻牲、會手舞--儺舞、面具舞--儺戲、賽壇等儀式組成,它起源於遠古時代的圖騰崇拜、宗教祭祀活動,成形於明朝。在永靖縣,還保存著21幅唐、明時期的儺舞面具,是我國目前保存最早的儺舞面具,製作精細,造型生動,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文物保護價值和藝術研究價值。永靖儺舞戲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一方面繼承了古代"軍禮"的基本內容,所使用的面具大多數為神話傳說和歷史人物中勇猛善戰的武士和將軍,另一方面還增添了三國歷史故事和民間民俗生活內容,增強了民眾的觀賞興趣。永靖儺舞戲流傳至今數千年,以保存之完整、形態之原始、活動之廣泛、特色之鮮明,成為中國和世界儺文化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成為了我們探究戲劇藝術的一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近年來,為了挖掘、傳承、弘揚儺舞戲這一民間優秀傳統文化,永靖縣高度重視這一民間文化藝術的發掘保護與研究開發工作,將儺舞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並納入全縣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之中,成立了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領導小組,並抽調相關專業人員開展儺文化調查研究,初步將楊塔、三塬、王台、紅泉四鄉鎮的18個村(廟)定為儺舞戲文化原生態重點保護點,深入挖掘和蒐集有價值的民間儺文化資料,並及時歸納整理,編輯出版和製作了《甘肅永靖儺舞戲》、《河湟鼓舞》等書籍和音響製品,使永靖儺舞戲在理論研究方面邁出了新的一步,為傳承、保護和開發儺文化藝術提供了大量珍貴的原始資料。同時,採取"文化搭台,經貿唱戲"的形式,通過每年舉辦黃河三峽旅遊文化藝術節、春節文藝表演活動,從中發現和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民間儺舞藝人,並組建了黃河三峽儺舞隊,配置服飾道具,編排了儺舞戲《三皇鼓舞》,使瀕於失傳的傳統儺舞曲目得以繼承流傳。2005年6月,永靖儺舞隊代表甘肅省參加了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活動,第一次把鄉儺搬上了國際舞台,並榮獲"展演銀獎"和"踩街活動優秀表演獎",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2006年,永靖縣被甘肅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甘肅儺舞之鄉"稱號,永靖儺舞戲進入甘肅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9月16日至17日,在縣城劉家峽成功舉辦了"甘肅永靖·全國儺文化藝術展演"活動,有效挖掘、傳承、弘揚了儺舞戲這一優秀傳統文化,搭建了保護和展示儺文化的平台,有效促進了儺文化的傳承、保護、交流、研究和開發,同時還全面宣傳推介了黃河三峽旅遊資源,進一步提升了黃河三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曲六一、朱恆夫、柯楊等國內知名儺學專家對永靖儺文化給予了高度評價:永靖儺文化包容了薩滿、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和中原的文化,完全展示了西北人民特別是永靖人民的一種大無畏、胸懷寬容的精神,它彌補了三十多年來我國儺文化研究的不足和缺陷,它的研究會促使我國儺文化研究向更高的、更深的層次發展。同時,它具有揚武性、文獻性、原始性、藝術性的特點,在全國儺文化中有著獨特的價值,永靖縣是西北地區儺文化的重鎮;永靖縣的儺面儺儀儺戲儺舞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具有古代羌民族文化的特點,它不僅是北方儺文化的源頭,也是中華民族儺文化最古老的源頭。

中國城市一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級形式。同時,城市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