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縣

甘谷縣

甘谷縣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東鄰秦安縣、麥積區,南接秦州區、禮縣,西與武山縣接壤,北與通渭縣相連。總面積1572.6平方千米。截止2012年,甘谷縣總人口63.02萬人。 2013年,甘谷縣實現生產總值49.8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4%;固定資產投資81.6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9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8%。 甘谷縣的名優特產有麻鞋,脊獸,油煎洋芋,甘谷漿水面,酥圈圈等,甘谷縣的著名人物有潘欽岳,石作蜀,鞏建豐,姜維,尹夫人等。 甘谷縣先後榮獲“全國辣椒之鄉”、“中國花椒之鄉”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夏、商時期,甘谷縣屬雍州。

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冀戎,置冀縣為甘谷縣之始。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全國分三十六郡,本地仍為冀縣,屬隴西郡。

漢初沿秦制,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隴西郡為天水郡,設縣十六仍為冀縣,屬天水郡。

東漢靈帝建寧元年(168年),涼州刺史治冀縣,冀為涼州治。

三國晉魏時(220年),涼州移治武威,甘谷仍為冀縣,屬天水郡。

晉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分雍州之隴西五郡,涼州金城郡,梁州陰平凡七郡,置秦州,治冀。

泰始三年(267年),秦州遷置上邽為天水郡,冀屬之。

永嘉元年(307年),廢冀。

北朝後魏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將冀縣改為當亭縣,屬天水郡。

北朝北周時(557年),改當亭縣為冀城縣,後又併入黃瓜縣。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改黃瓜縣為冀城縣,屬天水郡。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為伏羌縣,屬秦州天水郡中督都府。是年以伏羌及渭州之隴西置伏州治永寧縣。

武德八年(625年),伏州廢,縣還故屬(秦州)。

武德九年(626年),析治鹽泉縣,貞觀元年(627年)更名夷賓,三年省,併入伏羌。

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被吐蕃所占領。

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置伏羌寨,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升為伏羌城。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又改為伏羌縣,明、清兩代沿用。

民國十八年(1929年),改伏羌縣為甘谷縣。

1949年8月5日,甘谷縣解放,縣委、縣政府設於城內東大街。

1958年甘谷縣併入武山縣,1962年1月分治,恢復了甘谷縣。

縣城簡介

簡介

甘谷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出生在甘谷縣白家灣鄉蔣家灣村的古風台太昊山,有“華夏第一縣”之稱。

甘谷縣系甘肅天水市轄縣,位於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中游。

地理位置

地理

地處東經104°58′至105°31′,北緯34°31′至35°03′之間,東鄰秦安縣、麥積區,南接秦州區、禮縣,西與武山縣接壤,北與通渭縣相連。全縣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49公里,總面積1572.6平方公里。

地貌

甘谷屬黃土高原地區,渭河由西向東橫貫全縣,境內長度41.6公里。南部山區為秦嶺山脈西延,北部山區為六盤山余脈,境內梁、峁、溝、壑起伏縱橫,灣、坪、川、灘交錯如棋。渭河兩岸為沖積小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灌溉便利,宜於種植,是全縣主要農業經濟區,也是全縣工商服務業集中地,素有“金腰帶”之稱。

全縣平均海拔1972米,最低1228米(六峰鎮覺皇寺村東),最高2716米(古坡鄉大條梁),相對高差1488米。

氣候

甘谷縣地處大陸腹地,屬東亞季風區,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徵為四季分明,冬乾夏濕,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熱無酷暑,冬冷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1.5℃,其中最高(7月)月均氣溫25.4℃,最低(1月)月均氣溫-1.1℃。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分布極不均勻,一般一至三月雨量偏少,七至九月雨水較多。全年日照2350小時左右,日照率約50%,無霜期190天左右。

交通

甘谷的交通以鐵路和公路為主。渭河北有東西延伸的隴海鐵路,境內有兩個車站(甘谷站、盤安站),路長37公里。渭河南G30連霍高速自天水以關子隧道經小沙溝特大橋引入甘谷,出大象山隧道後在渭河南岸縣城以西3.5公里處楊趙村設甘谷出口,甘谷收費站以西設盤安收費站;渭河南G316國道(福州至蘭州)自天水市秦州區關子鎮引入自東向西下山後順渭河過境,境內路長40公里。

甘谷的公路交通以2010年12月通車的G30連霍高速公路(原天定高速)、G316國道、省道S304線涇甘(經秦安)公路、麥甘公路(甘谷縣城連霍高速連線線暨南濱河路至天水市麥積區)、通甘公路(甘谷縣城連霍高速連線線暨南濱河路至定西市通渭縣城)五條公路大動脈(一條國家高速,一條國道,一條省道,兩條通縣公路)為主線,縣、鄉、村公路交錯縱橫,把甘谷和外地、城鎮和鄉村緊緊聯繫在一起,為甘谷經濟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交通條件。

歷史沿革

史料

甘谷縣古為“冀縣”。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縣之。十一年,初縣杜、鄭。”有些學者是這樣理解的:秦武公攻邽、冀戎人,征服了邽、冀以後,建立了邽縣和冀縣,因此僅根據這一記述就認為秦國公元前688年建立了縣制,邽縣和冀縣為全國縣治肇始之地,同時據此計算出到公元2012年,甘谷縣的建縣歷史已經有2700年了。

考證

周振鶴對“縣制起源”的研究結論是:秦武公其實是把邽、和冀戎的地盤變成秦國的縣(鄙)之地而已,並不一定要理解為秦國當時已經具體設立了邽、冀、杜、鄭等縣。《史記》這段話是500多年以後所記,此事不見於《左傳》,而非當時的實錄。在秦武公以後的整個春秋時期,秦國再沒有“初縣”其它地方的任何記載。我們因此就很難將秦武公的“初縣之”這個孤證當成秦國在春秋早期已經設縣的依據,而應該理解為秦國領域向西發展到邽和冀,向東發展到杜和鄭地區為宜。退一步說,即使秦武公當時已經置縣,則這些縣也是縣邑之縣,還不是郡縣之縣。

周振鶴還認為完全可以把公元前514年晉國設定10縣的行動作為地方行政制度萌芽的標誌。

甘谷縣人謝子徒(原名謝大平)摘自周振鶴《縣制起源三階段說》(該文發表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第3期上,後收入1999年出版的《周振鶴自選集》)

“縣製作為一種制度,在各個時期並不相同,可以分為兩個形態。早期縣制和晚期縣 制。早期縣制是都鄙制下的縣制,是以都轄鄙的統治形式。晚期縣制是郡縣制下的縣制,是一種地方行政制度。先秦縣制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在西周早期,屬於早期縣制階段。而在戰國中晚期,屬於晚期縣制階段。春秋到戰國,屬於早期縣制向晚期縣制的過渡階段。西周滅亡導致政治格局的轉變,引發縣制的轉變。縣制的轉變發於晉,成於秦。”--甘谷縣人謝子徒(原名謝大平)摘自陳劍《先秦時期縣制的起源與轉變》中文摘要(吉林大學博士論文)

謝子徒對甘谷縣建縣歷史的看法:

目前中國史學界公認的結論是,秦國在商鞅變法時才開始推行郡縣制,商鞅變法開始時間為公元前356年,甘谷縣這個地方在春秋早期屬於秦國,因此不會早於公元前356年在這裡建縣。如果認為公元前688年就建立了冀縣,這與公認的秦國歷史是有明顯衝突的。

據《史記·六國年表》記載:“秦孝公十三年(公元前349年),初為縣,有秩史令。” 秦孝公十三年“初為縣”,是說秦孝公十三年以後出現的縣制與以往不同,所以才說“初為縣”,這是秦國在商鞅變法時正式實施郡縣制的時間。

本人認為《商鞅變法》百度詞條中所述內容比較可靠,甘谷縣的建縣歷史應該從公元前349年算起,2012年甘谷縣本應該慶祝建縣349+2012=2361年,而不是2700年。

區劃

綜述

全縣共有405個村委,2210個村民小組, 6個社區,97個居民小組,城鄉共15.2萬戶,總人口63.02萬人。

縣人民政府住所地大像山鎮,郵政編碼:741200,電話區號:0938。

5鎮

大像山鎮、安遠鎮、六峰鎮、新興鎮、磐安鎮。

11鄉

西坪鄉、八里灣鄉、白家灣鄉、金山鄉、大石鄉、謝家灣鄉、古坡鄉、禮辛鄉、大莊鄉、武家河鄉、康家灘鄉,(原朱圉鄉已併入現新興鎮)。

基礎設施

縣城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綜合服務功能逐漸增強,通信網路復蓋全縣,投資環境日趨完善。商貿流通自古以來比較發達。自唐代起,甘谷就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商旅重鎮,宋有“茶馬大市”之名,明享“商旅之家”美譽。改革開放以來,商貿流通異常活躍,以冀城大商場為中心的各類集貿商場共44處。大型購物超市有三保時代購物廣場、萬家福購物廣場、華東超市、金勝電力超市,朱圉朋朋鞋店等,民眾購物十分方便。

不斷加大城市建設力度,投資1億多元,先後新建或拓寬改造了南北濱河路、冀城路、新城路、南環路、富強西路、渭陽路等12條城區主幹道,城區道路骨架基本形成。新建了冀城廣場、火車站廣場、甘谷縣濱河公園、改造了大什字文化廣場和姜維廣場,給廣大市民提供了休閒健身場所。實施了城區供水二期擴建、生活垃圾處理場、污水處理廠等一批城市重點項目。啟動了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的縣城西區綜合開發工程。全面推進小城鎮建設,磐安、安遠、大石、金山等鄉鎮小城鎮初具規模,全縣城鎮化率達到30.5%。配合完成了天定高速公路甘谷段建設,累計建成通村水泥路119條311公里、通村砂礫路258條862公里,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966公里,是“十五”末的6.8倍。

經濟發展

工業園區

甘谷縣六峰工業園區為一區三園格局。六峰工業園為核心區,甘谷縣磐安工業園區和二十鋪工業園為帶動區。園區總體規劃面積3400畝,已入住企業13戶,建成3戶,在建10戶;入住企業資產總額已超過30億元,項目全部建成後,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上繳稅金1.4億元,新增就業崗位近3000個。三個工業園風格各異,六峰工業園是以輕工食品加工為主,新型建材、化工機械為輔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總體規劃面積2300多畝,分為工業區、倉儲區、服務區;磐安工業園是以電力能源為主,新型建材為輔的重工業聚集區,總體規劃面積400多畝;二十鋪工業園位於大像山鎮二十鋪村,是以新型建材生產為主的產業聚集區,總體規劃面積700多畝。三大工業園橫跨六峰、大像山、磐安三大鎮,各園區分別已有一戶企業投入生產。2010年元至6月,六峰工業園區入駐的企業共完成園內生產總值4.9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6億元,上繳稅金2880萬元,區內就業人數達到1200人。甘谷縣六峰工業園區已成為甘谷縣工業經濟百花園區中的一朵亮麗奇葩。

農業

全縣耕地面積88.23萬畝,主要糧食作物有冬小麥、洋芋、高梁、玉米、黃豆、糜谷等,經濟作物有胡麻、油菜、藥材、瓜類、蔬菜、水果、花椒、辣椒等。其中甘谷辣椒獨具特色,素以肉厚色艷味香著稱,深得消費者青睞,已遠銷全國各地及韓國、美國和東南亞各國。甘谷白條黨參、紅富士蘋果久負盛名,遠銷東南沿海及世界各地。以“燕家韭菜”、“雒家蒜苗”等為代表的無公害精細蔬菜暢銷全國。月季花品種繁多,品質優良,繼“99年昆明世博會”獲1金6銀7銅14枚獎牌後,又在全國第五屆花卉博覽會上獲得6枚獎牌,甘谷已成為全國花卉生產示範基地。花椒種植初具規模,也是當地人們收入可觀的一部分。畜牧業

畜牧業以牛、驢、馬、豬、羊、雞的飼養為主,廣袤的天然次生林和草地,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優質的自然資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畜牧業已逐漸由自產自用轉變為農民從事商品生產、增加經濟收入的重要手段。良種化和規模養殖有了很大發展,湧現出了以豐裕養殖公司為龍頭的一大批規模養殖村和規模養殖公司,肉、蛋、奶產品遠銷周邊省市。

第二產業

第二產業以發電、建築、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龍頭企業有大唐甘谷發電廠、甘谷祁連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甘谷縣大漠行麻編鞋業有限公司、甘肅新恆達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甘肅祁連山佑安制動有限公司等,產品種類豐富呈現出產銷兩旺的良好勢頭。建築業整體實力雄厚,資質較高,年輸轉勞務10萬(次),效益顯著。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花崗岩、磷礦、赤鐵礦等二十多種,豐富的石灰石為甘谷縣水泥工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大量原料,渭水峪高品位的花崗岩作為重要的建築材料早已開發利用。

教育事業

甘谷為隴上久負盛名的文風之地,全縣現有各級各類學校499所,其中高級中學2所,完全中學4所,農職業技術學校3所,獨立國中23所,九年制學校26所,國小346所,教學點94個,民辦中學2所,公辦幼稚園1所。教職工5634人,在校學生13萬多人,其中國小7萬多人,國中4萬多人,農職校3308人,幼稚園10500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8%。共有教師5741人,國小、國中、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為95.39%、91.46%、68.35%。二00七年聯考本科上線人數1629人,上線人數和上線率連續八年名列全市第一。

縣委、縣政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有效推進科教強縣戰略,提出了以改革、發展、穩定總攬教育工作全局,堅持高中抓發展,國中抓提高,國小抓鞏固,學前教育抓規範,信息技術套用上水平,狠抓項目促危改,深化改革促管理,依靠管理促質量的總體思路,緊抓機遇,真抓實幹,不斷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成果,深化職業教育改革,著力發展高中教育,認真實施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強信息技術教育的管理和套用,狠抓教師隊伍建設,強化學校常規管理,努力規範辦學行為,有力地促進了全縣各類教育的長足發展。

人口民族

截止2012年,總人口63.0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6.03萬人。

甘谷縣的民族有:漢族、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錫伯族、土家族、壯族、朝鮮族、苗族、布依族、瑤族、達斡爾族、東鄉族、羌族、土族、裕固族、畲族、白族、維吾爾族、保全族、黎族、侗族、彝族、佤族、僳僳族、傣族、拉祜族28個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甘谷縣實現生產總值42.69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1.8%;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3.52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5.3%,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08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7.9%;完成財政支出20.5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8.1%;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3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4.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56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40%;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1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220元,同比2011年增長28.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28元,同比2011年增長18.1%。

2013年,甘谷縣實現生產總值49.8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4%;大口徑財政收入4.3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3.3%;固定資產投資81.6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8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94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07元,同比2012年增長19.5%;農民人均純收入4797元,同比2012年增長22.1%。

農業

2012年,甘谷縣累計流轉土地30.67平方千米。新增蔬菜面積6.67平方千米,改造老果園5.33平方千米,新建果品基地36平方千米,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15個,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48個,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140平方千米、地膜穴播小麥106.67平方千米,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18.26萬噸,爭取到國家投資1億元,實施水利建設項目8項,新築堤防32.4千米,新修優質梯田28.67平方千米,其中萬畝梯田點3個,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7平方千米。以天定高速公路沿線為重點,完成各類造林16.67平方千米。兌現補貼政策,推廣使用各類農機具3300多台。

2013年,甘谷縣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152平方千米,

種植地膜穴播小麥107.33平方千米,糧食總產18.59萬噸。新增無公害蔬菜7.33平方千米,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53.33平方千米;新建果園34平方千米,全縣果園面積達到286.67平方千米;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14個。新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40個,流轉土地25.33平方千米。新建堤防26.3千米,新修梯田17.33平方千米,綜合治理小流域44平方千米,完成各類造林14.67平方千米,補植補造10.67平方千米。完成戶用沼氣“一池三改”500口。推廣農業實用機械2815台,發放補貼556萬元。

工業

2011年,甘谷縣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2億元,同比2010年增長17.2%。

2012年,甘谷縣三隴安康藥業、百居保溫材料等3戶入園企業開工建設。縣財政注入1150萬元擔保資金,組建成立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新恆達化工公司、大漠行麻編鞋業公司出口創匯154.5萬美元。初步探明安遠羅家峽磷灰石礦儲量5500萬噸、古坡滴水坪磁鐵礦儲量240萬噸。

2013年,甘谷縣大唐甘谷發電廠、甘谷祁連山水泥公司分別實現稅收3650萬元、1719萬元。新恆達化工、大漠行麻編鞋業出口創匯160萬美元。新增非公經濟市場主體1673戶。祁連山水泥公司2號生產線、大唐甘谷發電廠機組脫硝項目建成投入運行。

商業

2012年,甘谷縣浙江商貿城已完成4.5萬平方米會館主體工程。新建、改擴建農村集貿市場7處,新增農家店45個。銷售各類家電11830台,兌現補貼資金87.86萬元。

大像山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通過省級驗收。新建旅遊生態園1個,新發展農家樂40戶。

2013年,甘谷縣浙江商貿城9萬平方米會館完工,農產品冷鏈物流中心等3個項目完成規劃選址、初步設計等前期工作。安遠、大莊、大石等鄉鎮綜合市場建成投入使用,新增農家店30個。大象山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新建以避暑休閒、餐飲娛樂為主的農家樂20戶。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2年,甘谷縣歷史秦腔劇《姜維》榮獲第六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優秀劇目獎和表演獎。完成廣播電視“戶戶通”10萬戶,縣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鄉鎮文化站免費開放。

2013年,甘谷縣圖書館被文化部評定為國家三級館,館藏《資治通鑑綱目五十九卷》等6部古籍入選《甘肅省珍貴古籍名錄》。甘谷脊獸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省級評審。毛家坪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進展,新發掘大型車馬坑一處,清理墓葬140多座。

教育事業

截止2008年,甘谷縣有各級各類學校501所,其中高級中學2所,完全中學4所,農職業學校3所,獨立國中23所,九年制學校26所,國小346所,教學點94個,民辦中學2所。

2012年,甘谷縣全縣聯考二本上線2383人。甘谷二中創建為市級示範校。實施各類教育項目7大類70項,總投資1.25億元。新開工建設縣一幼、六峰、新興、安遠、金山、大石、禮辛、謝家灣8所中心幼稚園,6所完成主體工程。

2013年,甘谷縣聯考本科上線2644人,國中畢業會考600分以上學生3977人。將縣四大組織原辦公場地無償劃撥甘谷一中,支持學校擴建,5000多平方米的教學綜合樓主體完工。完成了甘谷五中、金山農中和縣職校的合併搬遷。新開工建設幼稚園12所、農村學校食堂34個,改造薄弱學校校舍5.84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截止2010年,甘谷縣有鄉鎮衛生院以上醫療衛生機構22個,衛生技術人員611人,病床547餘張;村級醫療點608個,醫療人員670人。

2012年,甘谷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推行,全縣30.79萬人參保,參保率95.5%。

2013年,甘谷縣中醫院創建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縣衛生監督所業務綜合樓竣工投用,建成規範化村衛生室15個。

社會保障

2012年,甘谷縣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567人、新增城鎮就業6613人。撥付財政貼息資金850萬元(其中縣財政墊資520萬元),為2758名婦女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6億元。全年共為97.4萬人補償新農合基金1.32億元。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實,共發放各類學生資助資金4982萬元,全縣387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77000多名學生享受營養餐,25所學校的2400多名學生享受校車補助。完成續建保障性住房724套6.1萬平方米,新開工保障性住房600套5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危舊房2000戶、棚戶區危房32戶,為3080戶廉租住房家庭發放租賃補貼2643萬元。

2013年,甘谷縣發放城鄉低保、農村五保補助1.48億元,發放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孤兒生活保障資金1997.5萬元。謝家灣中心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金山中心敬老院主體竣工,建成互助老人幸福院32個。新增城鎮就業6768人,724名高校畢業生實現穩定就業。全年補償新農合基金1.93億元。發放各類資助金3080萬元、生源地助學貸款1623萬元。基本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722套,開工新建818套,改造農村危舊房1700戶,為3077戶廉租住房家庭發放租賃補貼743萬元。

交通

截止2012年,甘谷縣隴海鐵路、連霍高速公路、316國道橫貫全境,縣內“米”字形公路骨架基本形成,15個鄉鎮通油路,50%以上的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全縣公路通車總里程1966千米。

2012年,甘谷縣姚莊渭河大橋拆除新建、姚楊公路鋪油改造提前竣工通車,散渡河柏林溝大橋完成主體工程,以西大公路、謝貫公路、安遠店子至八大路為主的24條131.9千米鄉村水泥路全面建成。

2013年,甘谷縣甘麥二級公路開工建設,白家灣西梁至雙場、安遠鞏川至八里灣、古坡瓦泉峪至武山草川等三條通鄉公路鋪油硬化,新建通村水泥路65條266千米。硬化村內巷道134千米。

旅遊景點

甘谷縣歷史悠久,是人文始祖伏羲氏、孔子七十二賢人之一石作蜀、蜀漢大將軍姜維、 清初翰林院侍讀學士鞏建豐等名人先賢的生息之地。縣內文物古蹟眾多,僅新石器時期的文物古蹟就有11處,古墓葬18處,國家一級珍貴文物人面鯢魚瓶、以及被列為“四大漢簡”之一的甘保漢簡、唐三彩鳳首壺圖案分別搬上郵票煙標。遐爾聞名的大像山石窟位於縣城西2.5公里處,始建於北魏時期的石胎泥塑大佛高23.3米,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已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此外,華蓋寺石窟、天門山、蔡家寺、姜維墓、古風台、鞏建豐紀念館、尖山寺森林公園等,已成為新的旅遊景點。

華蓋寺

華蓋寺石窟,位於甘谷縣城西十里,渭河南岸的二十村東。因山頂綠草如茵,恰似一頂紅教僧帽,戴在狀如圓柱的紅色懸崖之上,故當地人叫它喇嘛帽頂。又因山勢奇特,一峰突起,似刀削斧劈,直入雲端,如一把紅縵綠頂的華蓋依山亭立,山崖以上“之”字形排列的洞窟參差錯落,狀如蜂房故稱華蓋洞。

華蓋寺,西接朱山,紅斷晚霞;北臨渭水,綠波縈迴;南依秦嶺,空凌險絕。山下定天公路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自古及桑梓勝境,是為佛家習禪,道家演道的理想處所。

華蓋寺現存可騙號的洞窟18個,有佛、道、儒三教及祖先崇拜四個內容,占主導地位的是道教洞窟。18個洞窟中共有塑像60身,其中60厘米以上塑像44身,13厘米以下的袖珍雕塑13個,還有福綠壽三星的三個精美頭像。其中道教造像46身,占整個塑像的四分之三。從塑像組合上看,除無量殿、玉皇洞為群塑,孔子洞、伏羲、靈官洞為單體塑像外,其餘洞中全部是一主尊二待者的造像布局。壁畫的繪製和布局在各洞窟中表現基本一致,除無量殿和釋迦洞有故事畫外,其它均是在左右兩壁繪單俱物畫,窟頂為圓光扇面或書畫。

華蓋寺石窟開鑿於泰定年間。明世宗嘉靖帝信奉道教,排斥佛教,許多寺院被改為道觀。明清時期三教合流的現象非常普遍,儘管大像山是以唐代為主的佛教場所,但在明清時除大佛高大而倖存外,其餘石窟全部改為道教或三教合一的形式,因此明清時期的大像山、顯龍洞、華蓋寺都是以道教為主。只不過其它石窟造像全部破壞,唯有華蓋寺石窟的塑像因地處避境而倖存。

蔡家寺

蔡家寺在甘肅甘谷縣東北渭水峪火車站(隴海線)以西,渭河北面的二級台地上,寺、村同名,寺在村北一山丘上,依山而建,直達山頂。據清乾隆《伏羌縣誌》(甘谷舊名伏羌)記載,寺廟建於元順帝至正年間(1341~1370),至今已有650年左右的光景。至於何時有村,縣誌語焉不詳,實難詳考;而何以村、寺同名,亦不得而知。最奇怪者,蔡家寺村,顧名思義,村人大率當為蔡姓,就像河對岸斜對的蔣家寺村,其村民多為蔣姓一樣,然而,蔡家寺村從來不聞有過蔡姓之人。這一點,至遲在清乾隆年間,就已引起出身於該村的詩人李兆甲的注意。李兆甲(1767~1830),字遜乙,號椒園。筆者今尚存有其《椒園詩鈔》謄稿一卷,其詩多經其師臨洮吳鎮與無錫楊芳燦等評定。

作為佛教廟宇的蔡家寺,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地方。松柏映翠,梵宇玲琅,在甘谷縣內,不論其宗教環境、建築環境還是自然環境,都僅次於大像山,但卻有著自己的特點。大像山是個釋道二教雜陳的所在,而蔡家寺卻是一處甚為規格的佛教建築群,且有藏經樓與經板之珍。更無論寺內匾額、楹聯及銘文,多為邑名士潘欽岳(清初)、何鴻吉(民國)所撰所書,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呢,有意者何不前往一游,相信你一定大有所獲!

姜維墓

今甘肅甘谷縣六峰鄉姜家莊世傳為姜維故里,有姜維衣冠冢。傳說姜維兵變被殺後,暴屍原野,魏派專人監視,不得掩葬。隨從設法偷得衣冠靴子,背回故里,家鄉人民非常悲憤,依南山築衣冠冢,靴子別葬冢旁,南山也就有了靴子坪之稱。

姜維墓位於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村南將軍嶺靴子坪上,距縣城東5公里,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1997年甘谷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姜維,字伯約,三國時天水冀城(今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人。是甘肅早期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姜維逝世後,忠骨埋於四川,但故鄉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大將軍,在距縣城東5公里的姜家莊的將軍嶺上,修建了占地面積近6000平方米的姜維衣冠冢和姜維紀念館,楊成武將軍親筆題寫了 “姜維故里”碑。千百年來,姜維孝感天地、氣貫長虹的高貴品質,啟迪和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甘谷兒女。每逢姜維誕辰,故鄉人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為了弘揚“但有遠志,不在當歸” 的姜維精神,充分發揮姜維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文化宣傳、審美教育、旅遊觀賞等各項功能。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宣傳、文化、教育等部門和屬地鄉鎮黨委政府均把姜維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工作規劃之中,從設施建設、活動建設和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加強了姜維墓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真正發揮了該基地啟迪愛國意識、激發建設熱情、灌輸民族精神、營造和諧環境、共建美好家園等多項功能,在縣內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恢弘八景

懸崖大像石鼓擎雪

天門春曉渭川秋煙

朱圉晚霞靈鳳聳翠

南嶺清波鼉峰旭日

懸崖大像

甘谷大象山石窟,位於天水市甘谷縣境內距縣城五華里處。那裡有一座正看如旗,橫看似龍的山巒拔地而起 ,舊名文旗,現名大象山。山上松檜叢生,丁香溢彩,亭台樓閣依山而建,雕棟畫廊綠樹掩映。山中懸崖間,峭壁上有大洞窟一個,洞內坐石胎泥塑大佛一尊。據考證,甘谷塑佛造像可遠溯北魏,先後共經歷了四個朝代,三千多年。

大佛洞窟兩旁,依山附勢修有長長的走廊,如同一條腰帶。廊上窟龕相連,巍峨壯觀, 現存二十二個窟龕 ,大都平面近方形。正壁開大圓拱龕和設高壇基,並有僧人修行的禪窟,這是大象山窟龕特殊之處,在全國也很罕見。

甘谷大佛為釋迦牟尼佛。大象山自從以大佛聞世更名後,世人一直沿稱大像山。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在深入研究了佛的出生、歷史、典故後,根據釋迦牟尼“乘象入胎”的傳說,認為起名大象山更為確切。雖僅一字之差,且同音,但意義深遠。從此大像山景正式命名為大象山了。1981年9月10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將大象山石窟正式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並撥專款進行維修。2001年該石窟升格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大象山位於天水市甘谷縣。距離火車站有8公里。在車站有直達甘谷的汽車,也可乘火車直接從甘谷車站下車。

石鼓擎雪

在縣城南朱圉群峰中,為朱圉山之最高峰,遠望如石鼓,近瞧似臥牛。雪落其上,冰峰入會。風景區以草原風景為主,草原面積占總面積的34.2%,並有石鼓山、黑潭寺、石門峰、龍台峰、花園崖、老虛崖等幾十處景點。其中,位於朱圉山主峰之上海拔2625米的石鼓山,因酈道原《不經注》中有“有石鼓不擊自鳴,鳴則兵起”的記述,而備受史學家重視。建於元至正年間的黑潭寺傍山取勢、蔥林環抱,寺潭相依、典雅之至。古坡景區內有14萬畝的天然的牧場,這裡森林茂密、山甜草茂、物產豐富,牛羊滿坡,是附合現代旅遊“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理想勝地。

天門春曉

位於甘谷縣城南,海拔1500米,是甘谷縣名勝風景旅遊區之一,自古以來有“天門春曉”的美譽。山巔有始建於秦漢、重建於宋仁宗天聖年間(公元1023年—公元1031年)的東嶽廟,有泰山之神東嶽天君的塑像,蒼柏環抱的古廟是採伐本山原始松木所建。塑像壁畫,莊嚴肅穆;殿宇樓閣,巧匠精工;楹聯匾額,出於名家。廟院內兩株紅白牡丹植於北宋,系珍貴的文物樹木。天門山山勢巍峨連峰聳峙,古木成林,山花似錦。南嶺渠水,潺潺環繞;盤山公路,直通山頂。正如《甘肅通志》描述甘谷縣城的景色:“關嶺東峙,朱圉西雄,南仰天門,北環渭水,萬山四塞,復嶺重網。”是觀賞城區景色的最佳去處。每當旭日東升,登臨山頂,晨霧中環視四野,但見層巒疊嶂,綿延起伏,頗為壯觀;俯瞰渭水平川,煙霧繚繞,玉帶蜿蜒,高樓林立,霞光映彩。夕陽西照時,則四野塗金,山巒輝映。清康熙年間伏羌(今甘谷)縣令曹思義賦詩曰:

秦隴名山眼底收,天門翠聳更無侔。

雲開平野田疇繡,霧散高城樓舍稠。

渭川秋煙

渭河由西向東滔滔而過,兩岸開闊,秋冬之交,常有百里大霧如煙,置身其中,五指不辨,東西難分。

朱圉晚霞

邑西名山,色純赤,夕陽斜照,蒸霞萬狀,大禹導渭經此。

靈鳳聳翠

尖山寺,又稱靈風山,位於甘谷西南25公里的尖山之上,最早古蹟建於漢魏六朝時期,全山有森林5000多畝,其中有林地8727畝,森林復蓋度為39%,森林蓄積量11880立方米。海拔1800-2100米之間,相對度差300米,年降水量600毫米,屬南部半濕潤氣候型區,年平均氣溫2.4-8.1,無霜期100天左右。境內山清水秀,峰巒疊嶂,山勢雄偉,森林茂密,氣候宜人,風光旖旎。保護完好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形成了園內別具一格的森林特點。主要森林植物有油松、落葉松、華山松、白樺、山楊、漆樹、遼東櫟、椴樹、青膚楊、山杏、山李等。灌木層有榛子、山核桃、刺五加、枸子、珍珠梅、沙棘、山櫻桃、野花椒、衛茅等,薈萃100多種針闊喬灌木、草本植物及中藥材。林中有梅花鹿、金錢豹,錦雞等十餘種國家保護野生動物。青山、綠水、怪石、雄峰、人文古剎、神奇傳說、異花異草,構成了尖山寺森林公園獨特景色。

1995年1月被甘肅省林業廳命名為尖山寺省級森林公園。

南嶺清波

在縣城南,從古坡河引水至大像山一帶,渠如游龍婉轉山嶺,水質清洌甘甜,微風吹時,清波如鱗。宏偉,其工程宏偉,被聯合國水利家稱為“不可思議的人間奇蹟”。

鼉峰旭日

峰在縣城東渭水峪峽南。朱崖上有。“禹奠朱圉“勒刻,頗富聲名。落日熔金,半天霞錦。

特色產品

辣椒

甘谷辣椒

提及甘谷辣椒,無人不知,無人不贊。每到收穫季節,甘谷山川紅遍,到處都是辣椒的世界、辣香的海洋。尤其是該縣的盤安鎮,幾乎家家戶戶的莊前屋後、檐下樹上,都會掛滿紅彤彤的辣椒串兒,處處椒香迷人。

甘谷所產辣椒,色澤紅亮,肉厚油多,角條碩長,皺紋均勻,制乾率高,味道濃郁鮮香,具有開胃健脾、養顏明目、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等多種功效,且富含十幾種礦物質營養和多種維生素。甘谷辣椒有近400多年的種植歷史,積幾百年栽培之經驗的甘谷辣農們,已總結了一套精湛獨到的種植技術,加之甘谷地區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溫差大,為辣椒種植提供了優越的生長條件。

甘谷辣椒產量高、質量好,該辣椒中維生素C的含量要高出一般辣椒許多,是世界辣椒品種中的佼佼者,在國內外市場上獨占鰲頭,也是該縣的支柱產業,農民增收的主渠道,90%以上出口創匯。已多系列、多品種開發,有辣椒麵、絲、片、丁、醬、油等幾十種,遠銷韓國、日本、紐西蘭、印度尼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曾受到斯里蘭卡總理班達拉奈克夫人的高度讚譽,被外商譽為“辣椒之王”。

花椒

甘谷花椒

甘谷縣大像山鎮二十鋪村837戶農民有730戶種植花椒,面積達3000餘畝,戶均4畝以上,花椒種植戶戶均收入近4000元,全村農民僅此收入270萬元,小花椒變成了大產業,變成了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林果“銀行”。

孟秋時節,瓜果飄香。爬上朱圉嶺俯視二十鋪村,無論是地處渭河金腰帶的川道區,還是拾級而上的半山區,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遍地翠綠,綠中透紅,一望無際的花椒。據村委會負責人介紹,村上的花椒栽植已形成規模,花椒麵積達3000畝,進入盛果期的1600畝,全村年產乾椒42萬公斤。

據悉,甘谷縣種植的蘋果、花椒麵積近20萬畝,2009年果品產量8.7萬噸,產值1.59億元,花椒已成為甘谷農民發財致富的“綠色銀行”。

2009年全國名優果品(西安)展評會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中國果品流通協會、聯合國工業組織中國促進處綠色產業專家委員會聯合主辦,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果蔬種植大縣、30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盛會。甘谷縣選送的蔣老五牌花椒被評為中國名優果品金質獎,中國果品流通協會授予甘谷縣“中國花椒之鄉”匾牌一面。

開心果

甘谷開心果

開心果,又名必思答,綠仁果等。傳說五世紀時的波希戰爭中,波斯人英勇無比,在惡劣的環境中愈戰愈勇,最終打敗了希臘人,其“秘密武器”就是士兵們吃了一種神奇的乾果——開心果。因此,古代波斯國國王將開心果視為“仙果”。開心果也被稱為是“美國花生”。

1990年,已是64歲高齡的謝錫文老人,將一塊荒地逐步開墾成“為民農場”。1995年美國開心果在蘭州等地引進種植失敗後,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向為民農場引進24株,由於無中文資料作技術指導,中途死亡7株,存活17株。1996年省外專家管理局邀請美國加州大學果品研究中心路易斯·佛格森博士來到甘谷為民農場,詳細講解了種養美國開心果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栽培嫁接技術指導。

謝錫文老人為了中國人吃上中國人自己種的開心果,吃在農場,住在農場,為開心果事業費盡了心血。經過10多個年頭的摸索和鑽研,為民農場的技術員,在病蟲的危害上,基本上掌握了防治的規律。2006年滿園的開心果樹是墨綠色的葉片,狀大的果仁,散發著撲鼻的清香。開心果示範園中,有美國品種(已結果),以色列品種(已結果),伊郞品種,西班牙品種,它們爭香鬥豔,各展風采。如今,為民農場現有開心果樹苗6萬多株:兩年生的,一年生的,樹苗高達50公分,嫩枝綠葉,長勢格外喜人。

開心果終於成活了、開心果終於結果了…開心果在中國成活並結果的喜訊引來了大洋彼岸美國的專家,開心果產業大國以色列、伊朗的專家到農場考察指導,並盛讚農場種植的開心果和他們國家種植的長勢一樣好。

為民農場,一年有生產開心果樹苗10萬株的能力,枮木(黃連木),接穗,自己滿足,共給外援,開心果嫁接隊刻苦鑽研練就了真實本領,摸清了不同季節的嫁接方法,每人每年能嫁接開心果樹苗三萬株,嫁接的成活率都是百分之九十以上。自開心果引進的那一天起,謝錫文老人就把“中國人能吃上中國人自己種地開心果”作為奮鬥的目標,為此,我們熱切盼望熱愛開心果事業的朋友們,攜手未來,相互借鑑,真誠研討,共謀發展中國的開心果事業!

甘谷縣成為中國唯一良種開心果繁育基地,被稱為“中國開心果之鄉”。

月季

甘谷月季

花中皇后月季又稱“月月紅”,自然花期5至11月,開花連續不斷。月季花種類主要有切花月季、食用玫瑰、藤本月季、大花月季、豐花月季、微型月季、樹狀月季、地被月季等。中國是月季的原產地之一。

甘谷實驗月季園是2002全國勞動模範姚天基創辦的西北地區第一家集月季花專業技術研究與生產為一體的民營科技企業。全縣種植面積5000多畝,年銷售收入1億元,利稅1000多萬元。該園先後從上海、浙江、北京以及國外等地引進960多種月季花新優品種,創出了名優品牌,曾在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獲得14塊獎牌6枚,令園藝界為之側目。實驗月季園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全國花卉生產示範基地”。

黑梨

甘谷黑梨

黑梨產量極高,往往一棵大樹能摘幾十擔、數千斤。摘下來還不能吃,需先用麥草編成的圍欄存放三個月。春節前後是食用的最好時節。食用前,放於室外盆中,盛水,凍一夜,結成冰疙瘩。這時梨既黑又亮,外地人不識,誤認為是壞梨,爛梨。食用時,將黑梨放在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梨子外圍的冰層便可脫落,就可以吃了。咬一口酸甜甘美,神清氣爽,有止咳潤肺、清熱解火之功效,深得老人、小孩喜愛,深受人們的讚譽,是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

麻鞋

甘谷麻鞋

甘谷縣地處渭水中游,屬溫帶季風半濕潤地區,雨量適中,適宜大麻的種植。甘谷大麻栽培歷史悠久,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隴上大麻的主產區之一。甘谷及周邊區縣種植的大麻,色白有光澤,耐濕且抗腐,韌長彈性好。由於甘谷盛產優質大麻,麻鞋的生產歷史可追溯到東漢以前。歷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製作實踐中對加工工藝不斷完善,麻鞋的製作在唐代已趨成熟,並在民間廣為流傳,在隴上民間手工產品中享有盛譽,唐代杜甫“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的詩句可為佐證。新疆吐魯番阿斯它那唐墓出土的麻鞋,式樣與今天的甘谷傳統麻鞋別無二致。

甘谷縣大漠行麻編鞋業有限公司位於羲皇故里—甘肅省甘谷縣,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像山石窟下。傳說伏羲因受網罟啟發而結草為鞋,此乃甘谷麻鞋之起源。

歷史文化

甘谷縣古為冀縣,為全國縣治肇始之地,有“華夏第一縣”之稱。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伐邽、冀戎,初縣之。”秦武公攻邽、冀戎人,征服了邽、冀以後,建立了邽縣和冀縣。秦建立郡縣制是諸侯割據的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制的開始。今甘谷西漢時仍為冀縣。

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將天水郡移置冀縣,改為漢陽郡。

東漢靈帝時(公元168——188年)兼涼州治,涼州刺史治冀縣。

三國曹魏時(公元220——265年)為冀縣,改漢陽郡為天水郡,屬天水郡。

晉武帝泰始五年(公元269年)置秦州治,泰康七年(公元286年)秦州遷置上邽。

北朝後魏武帝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改為當亭縣,屬天水郡。

北朝北周時(公元557——581年)改為冀城縣,後又併入黃瓜縣。

隋煬帝大業時(公元605——620年)復改為冀城縣。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為伏羌縣,併入渭州的隴西,置伏州治。

唐代宗廣德元年至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763——962年),為吐蕃占領。

宋太祖建隆三年,置伏羌寨,屬秦州。宋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升為伏羌城。宋徽宗崇寧三年(公元1104年)置永寧鎮,屬鞏州。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以伏羌城升為伏羌縣。

明清兩代沿用伏羌縣,屬鞏昌府。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元月一日,伏羌縣改為甘谷縣至今。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甘肅省政府設立天水行政督察區。次年,改稱甘肅省第四行政督察區,轄10縣。

一九四九年8月3日,天水縣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區行政督察區成立,轄天水、甘谷、武山、徽縣、兩當、通渭、秦安、清水八縣。

一九五八年12月20日,撤銷天水縣劃歸天水市。撤銷甘谷縣,甘谷、漳縣、武山合併成立武山縣。

一九八五年7月8日,撤銷天水地區,天水市升為地級市。天水市轄秦城、北道2區,秦安、清水、甘谷、武山、張家川回族自治縣5縣。

名人

■太昊伏羲氏——伏羲: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八卦,成了中國古文字的發端,也結束了“結繩紀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駕辨》曲子,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天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相傳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及女媧都出生於天水,其中伏羲氏出生在甘谷縣白家灣鄉蔣家灣村的古風台太昊山。

相傳6500年前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定都宛丘,河南省淮陽縣。當地建有伏羲陵,中國十八大名陵之首,占地875畝,規模宏大,肅穆莊嚴,始建於春秋,增制於盛唐,完善於明清,歲月3000年,歷代帝王51次御祭;建國50載,兩位總理拜謁,威嚴有加的朱鎔基總理,虔誠謁陵之後,一改從不題詞的常規,欣然題寫“羲皇故都”匾額。

■石作蜀——石作蜀,字子明,號卓子,冀(今天水市甘谷縣十里舖鄉)人。生於周敬王元年(公元前519年),歿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自幼胸懷遠志,聰穎敏學,仰慕孔子。成年後,不遠萬里到魯國求學,投身孔門,得聖人教育和薰陶,身通六藝,成為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甘谷縣縣城大十字廣場孔子廟(位於原南街國小校址)前立有石作蜀石雕像。

■楊 阜——楊阜,字義山,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臣。早年以對抗馬超而出名,後期則多次進諫魏明帝。

■ 姜 維——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東南)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軍事統帥。

■尹夫人——西涼昭武皇后尹夫人(363~437),冀縣(今甘肅省甘谷縣)人,十六國時期傑出的女政治家,大姓尹文之女,曾隨父遷居姑臧(今甘肅武威)。

■姚 萇——姚萇:(公元330年--公元393年)後秦國建立者,羌族,伏羌(今甘谷縣)人。公元384年攻滅前秦國,在長安稱帝,史稱後秦。

■楊 機——楊機:字顯略,北魏名臣,天水冀人,今甘肅省甘谷縣。生於北魏孝文帝延興四年(公元474年),死於孝武帝永熙二年(公元533年)

■鞏建豐——鞏建豐:(公元1673年--公元1748年)前清教育家,伏羌縣(今甘谷縣)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檢討、國史館攥修、雲南學政、侍讀學士。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告老還鄉,以講學著書為樂,學生數百人,人稱“關西師表”。

■王 權—— 晚清學者(公元1822年-1905年)甘谷縣人,晚清學者。

■張 海——張海(1874-1956年),字子壽,1874年出生於甘肅省甘谷縣,自幼學習脊獸藝術,一生捏制脊獸,聞名隴上,人尊其為“張大獸”。

■魏紹武——魏紹武(1886——1982)字鴻發,甘谷縣人。歷任甘肅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甘肅督軍署參謀長兼省垣衛戎司令。

■彭致圭——男,漢族,1939年12月生,甘肅省甘谷縣人,中共黨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主席團主席,山西省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山西省甲醇汽車領導小組副組長。

■張臣剛——生於1948年6月,任甘肅省軍區副司令員,少將軍銜。男,漢族,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

■石新貴——生於1947年6月,任甘肅省軍區政治部主任。男,漢族,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少將軍銜,系中國將軍書畫院理事, 甘肅書法家協會會員、現任長安書畫院副院長。

■鞏作義——號渭舟,男,1950年生於甘肅甘谷,著名書法家,南京大學畢業,現居山東濟南。現為中國書協會員,山東省書協會員,甘肅省書協會員,山東水彩畫院副院長。

■賈斌1938年生,出版家,筆名西貝、鍾文,甘肅甘穀人,蘭州大學畢業。中共黨員,編審,原為中國社會出版社社長、總編輯。2008年病逝於北京。

■ 牛勃(1964~)中國作協會員,筆名思翔,甘肅甘穀人,天水市文聯委員,市作協副主席,甘谷縣政協委員,1986年開始發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已在各級各類報紙雜誌發表各類作品420餘篇,160萬字。

■李淑英(1984~),女,甘肅甘穀人,甘肅省歌舞劇院女高音獨唱演員,代表歌曲有《人有精神心有根(甘谷縣歌)》,《啊朋友,來吧!》,《東方之光》,《塞上行》等。

■牛跟道(1955~),男, 漢族,甘肅省甘谷縣人,現供職於隴南菸草公司,他喜好文學,在詩、詞、曲、文、歌多方面取得驕人成就。他兼愛音樂,自己作詞、譜曲創作了《人生》、《鄉思》、《我的老父親》、《我的母親》等數十首歌曲,並被多家歌曲出版社所刊登,制有本人《歌曲創作專集(光碟)》。

甘谷民俗

甘谷武術

甘谷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置縣地之一,迄今已有2600多年歷史。在甘谷古老燦爛的文化中,盛開著一朵經久不衰的花朵——甘谷武術。甘谷武術自三國起開始興盛,有“武術之鄉”之美譽,久負盛名的蜀漢大將軍姜維就出生在這裡。

甘谷在明、清兩朝以廣出進士和武舉人而馳名隴上,被譽為文風昌盛之地。1929年,吉鴻昌將軍曾在天水舉辦“隴南國術比賽大會”,設擂台選舉武林高手。1996年12月,甘谷縣被國家體委命名為“全國武術之鄉”。

甘谷普遍流行的武術,除拳術等傳統套路外,以精通棍術、鞭桿者最多,曾有“甘谷的鞭桿,秦安的棍”之說法, 這主要是以前甘穀人出外經商,都喜歡提條鞭桿,以作防身之用的緣故。當時,外地經商者愛和甘穀人同行,認為甘穀人一般都好抱打不平,既有本領,又有膽量,因此,外地人稱甘谷出外經商者為“甘谷鞭桿兒客”。

19世紀中葉,渭陽豹子坪人張金順結交了山東江湖把式“鐵頭王二”,學得了換手鞭桿,他潛心苦練,並傳給本族人。張金順所生4子中,以老大張秉業、老四張兔兒武藝最為高強。張秉業步下快如閃電,平縱功夫驚人,尤其是換手著數,更是精湛。除豹子坪的換手鞭桿外,還有沙石坡的鐵門扭絲栓鞭桿,以及雙頭棍、黑虎鞭等60餘套鞭桿。鞭桿在國家套路中稱“短棍”,演練中要求做到手不離鞭,鞭不離身,走鞭換手,進退自如,長短倏忽,乾淨利落,起伏轉折,快如閃電。身法伸屈吞吐,力法剛柔相濟,力貫鞭梢。其完整的攻防技術,集兵器之長,攻守變化莫測,中國著名武術師王子平先生譽之為“武術瑰寶”,堪稱武械中一絕。近年來,甘谷一些優秀運動員在全國、省、市武術比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甘谷武術除武術奇葩鞭桿外,還有拳術類、棍術類、刀術類、劍術類、槍術類、軟器械類和稀有器械等幾個大類近千種套數,可謂是諸藝俱全。

甘谷武術借鑑了南北流派風格,博採諸家之長,地方特色突出,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習武人數廣泛,有著龐大的民眾隊伍,縣、鄉兩級武術協會健全,經常進行大型、分散的習武、比武、交流活動和開展武術研究、發掘整理武術遺產的活動,保存了許多珍貴的武術套路,形成了具有甘谷地方特色的武術文化,使武術之花在姜維故里越開越艷。

安遠宮燈

甘谷安遠的宮燈,歷史悠久,古老而神奇,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廣為人們傳頌。安遠古城建於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人文積澱深厚,有許多歷史文化遺存。宮燈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的晚上,是安遠人民歡度春節的高潮,長長的老街上掛滿絢麗多彩的宮燈,花樹夜放,星雨紛落,動人心弦。這種燈會,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

甘谷縣甘谷縣

安遠宮燈的製作藝術,從清代同治初年起,有了較大的發展。當時由民眾集資,請來著名的畫師,製作新燈數百盞。燈的形狀為正方形,一燈四面,燈架能開能合,裝飾自如,全都採用經過漂白處理的高級絲紗為燈面。工藝製作精湛,繪畫技藝高超,色彩歷一百多年鮮艷如初,人物造型準確逼真,栩栩如生。內容以古典章回小說為藍本,繪畫全部范自古今小說繡像圖本,一回為一畫面,維妙維肖。安裝好的燈相當於現代的連環畫。安遠宮燈規模宏大,呈糸列化。由《三國演義》英雄燈、《西遊記》降妖燈、《封神榜》神話燈、《精忠岳傳》愛國燈、《西廂記》愛情燈組成的幾百盞規格一致的彩色畫燈,集紛繁、複雜、多變的歷史畫面於一空間,把人們引向深遠的歷史時代,重睹歷史風雲,回味歷史的滄桑,接受傳統文化的薰染。燈會期間,能按每幅燈面講解的人倍受民眾尊崇。人們圍著宮燈聽著、看著、議著,場面熱烈非凡,身處其中,流連忘返。安遠燈會除大型糸列、富麗堂皇的宮燈之外,還有飛雪迎春的梅花燈,傲霜抗寒的菊花燈,五穀豐登的幸福燈,能歌善舞的美人燈、魚兒燈、牛羊等等。形狀有圓、方、扁、長各形,還有轉燈、滾燈等,五顏六色,各具特色。在晚上登高遠望,好象那降落於人間的銀河,繁星點點,氣象萬千。充分體現了安遠人民的聰明智慧。

初期的燈會只是觀燈,講燈,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燈會為主,配合唱戲,耍秧歌等各種形式。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日,是安遠人民歡度元宵節的傳統節日,也是民眾觀燈的良辰美時。男女老少,穿上節是的盛裝,從四面八方湧進長街,,華燈高掛,人山人海,盛況空前。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融成一曲歡樂幸福、吉祥如意的喜慶曲,把人們帶進美好幻彩的世界.此刻你若偕全家漫步於燈會,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雅興超然,別有一番情趣。

安遠宮燈的形制與規模,以及內容之特殊,實為國內罕見。安遠燈會,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啟迪了民眾的才情智慧,用生動形象的形式向人們普及了歷史知識,給廣大觀眾留下了美好的回味和無限的追思。可惜糸列宮燈大部分毀於一九六六年,現僅剩《三國演義》部分,實為珍貴的文物。

甘谷脊獸

甘谷脊獸為傳統民間工藝,始於清末,傳承至今,已有130餘年歷史,尤以新興鎮永安村最為馳名,現有從業人員1000餘人。脊獸是古老的民間工藝,是中國古建築外部屋頂的造型藝術,是古建築最有代表性和藝術特色的組成部分。它象徵著建築等級。甘谷脊獸歷史悠久,盛名遠播,享譽西北。

明清以來,甘谷脊獸藝術有了極大的發展。渭河北岸的永安村(俗稱土橋子)是主要的生產基地,生產宗教脊獸的歷史悠久。縣內有"土橋子的瓦碴,雙碾子的泥,史家坪的秀才多如魚"的民謠。永安村主要生產宗教建築脊獸和民用磚瓦,多半農戶有生產作坊,而被稱為"張大獸"的張海家族最為知名。

張海(1874-1956年),字子壽,自幼學習脊獸藝術,一生捏制脊獸,聞名隴上,人尊其為"張大獸"。早年渭源、隴西、寶雞等地拜師學藝,與陝西張德高、北京王勤等名師切磋技藝,取多家之長,生產的脊獸莊重典雅,捏制的龍、鳳、獅、馬、狻猊、魚、瞅兒、虎、鶴、鷹、鴿等脊獸,蓮、梅等植物花卉,千姿百態,妙肖有生意。其製作的脊獸廣飾於甘肅境內以及鄰境的名山寺觀及鄉紳名宦大戶人家屋宇,藝名遠揚隴上。1932年,次子張全盛捏燒的脊獸用於隴西首陽山伯夷叔齊殿頂,品奇藝高,頗得民眾稱道,有名士書匾“巧成天然”。

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宗教自由和對傳統古建築文化的重視,脊獸行業,勃然興盛,張大獸的子孫仍操祖業,用畫幅、卡片上的圖形作藍本,捏制的脊獸形式更為多樣,形象更為生動。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工藝技術上有所創新。l984年,張大獸的三世孫仁義、高義、西來及四世孫雲中、啟雲從河南引進琉璃掛釉技術,使甘谷脊獸在工藝創新上更上一層樓。張大獸的族孫新靈捏制的獅蓋熏爐竹節筆筒、花瓶、非常雅致;花卉、魚蟾活靈活現;彌勒佛坐像大腹便便、笑口哈哈,淨水觀音站像玉體飄灑,形神兼備。

“甘谷脊獸”工藝美觀大方、莊重典雅、光澤晶瑩,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及濃郁的鄉土氣息,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古建藝術中的奇葩。製作的蛟龍踏雲、二龍戲珠、孔雀戲牡丹、鴛鴦鬧蓮等工藝品深受用房喜愛,暢銷陝、甘、寧、青、新及東南亞等地。2004年“甘谷脊獸”被甘肅省列入“民族民俗文化保護工程項目”之一。

甘谷高台

甘谷縣流傳著一種演變於900多年前軍隊習慣的古老民間社火――“高台”。今年的正月十四,周邊村鎮搭起的“高台”照例將進城表演,屆時這個小縣城會萬人空巷。

在甘谷,正月十四“高台”進城表演已經成了每年春節的一個固定節目,似乎看不上“高台”當地人的這個年過的就不怎么像年了。長期以來,當地流傳著安遠鎮和盤安鎮的兩種風格的“高台”。由於盤安鎮屬於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路,所以這裡“高台”的風格受長安文化的薰陶,多以《西廂記》《西遊記》《八仙過海》等文戲為主。而安遠鎮則是大宋和西夏展開拉鋸戰的必爭之地,所以“高台”造型偏向《楊家將》《隋唐演義》等武戲。

甘谷嗩吶

甘谷歷史悠久,早在秦武公十年,即公元前688年就建立了冀縣,為中國最早建縣之地,被譽為“華夏第一縣”。而作為甘谷民俗民間文化的嗩吶,以羲里秦鄉為特徵,尤其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積澱,廣泛的民眾基礎。在渭水流域民間文化活動中,以其粗獷的性格,高昂的鏇律,獨特的風韻,多采的曲牌,成為黃土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甘谷扇鼓

甘谷縣甘谷縣

甘谷扇鼓作為人民民眾喜愛的樂器,之所以在甘谷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與甘谷悠久的歷史文化有一定的關係。據《甘谷縣誌》記載,甘谷是全國最早建縣之地,被譽為華夏第一縣。早在新石器時代,甘谷就是渭河流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此後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扇鼓如同師傳徒、父傳子、子傳孫一樣,一直傳到了現在,成為人們民眾驅邪、希望吉祥如意,國泰民安的主要表現形式。甘谷扇鼓早期以祭祀曲調為主。相傳在古代,甘谷有一位員外,女兒叫梅香,長得滿目清秀,美麗動人,“二八”之後,為梅香說媒者絡繹不絕,可梅香偏偏愛上了為她家經常打工的農民黃大臘,他們常常偷偷在後花園、田野里相會,很快墜入了愛河,達到了如膠似漆,一日不見如三秋的地步,可老員外知古不化,堅決反對這門門不當,戶不對的親事,囚禁了女兒,趕走了黃大臘,一對青年男女被逼無奈,私奔他鄉,氣急敗壞的員外立即派人分三路搜尋,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尋找,終於在一座破廟裡找到了他們,一頓飽打拆散了這對鴛鴦,最後雙雙投河自盡,從而演繹了一曲梁山泊與祝英台的愛情悲劇。員外在悲痛之後,在他們自盡的地方,設立了道場,請來了一支扇鼓隊,高奏祭祀曲,為他們泣血招魂,從此扇鼓成為甘谷縣祭祀活動的主要器樂,流傳了下來。

扇鼓製作工藝極其考究,它由扇面、扇圈、扇環、扇椎4部分組成,扇圈古代多為銅圈,現在多為鐵圈;扇面則以上等羊皮為材料,以民間百姓掙羅兒的方式製作;扇環作為配器,由三個半圓形梅花圖案構成,以鋼筋鍛打而成;鼓椎里為荊條,外以羊皮粘之。

扇鼓是粗獷豪放的,她雖然流傳於民間,但鼓聲具有明顯的號召力,鼓聲一起,農民們就要同時左手執鼓,右手拿椎,一邊打鼓,一邊唱歌,一邊跳舞,形成了歌聲鼓聲相互交織,鼓聲歌聲節奏合一,唱中夾話白,呼中有人應的獨特風格。每年春節、二月十九、三月八、七月會,便是扇鼓的天下,在甘谷凡是有喜慶活動,就有扇鼓參加,整個會場扇鼓聲聲,人頭攢動,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好一幅萬民同樂的流動畫卷!

甘谷道情

道情古代也稱為道歌,是傳道者宣傳教義及募捐化緣的一種說唱藝術。唐朝《續仙傳》記載:“藍采和手持拍板(簡板),唱踏歌行乞於市。”這可能是對早期道情的最具體的描寫。唐朝中期時,當時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十分喜愛中國傳統的道教並將它奉為國教,一時道教大興。唐玄宗為了表達對道教的推崇,還與道教理論創始人老子李耳,續起了家譜並親切地稱老子為自己的遠古祖先。甘谷道情歷史淵源已不可考,但從十六國時期西秦王朝形成的西秦腔和甘谷道情中七聲燕樂音階的特徵來看,它的形成也應在十六國時期的西秦王朝,後經歷代藝人的不斷發展,形成了今天具有一定道教傳播色彩的演唱形式。

甘谷道情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在保留自身特點的同時又借鑑了秦腔和地方小曲的唱腔,使其地方特色明顯的同時,彌補了道情本身某些唱腔的不足,成為具有原始唱腔和地方特色的獨有藝術。

甘谷道情的唱詞有古老的傳統道情,也有歌唱者自己製作的新唱詞,還有演唱藝人隨口隨唱、現場自編自唱的歌詞。甘谷道情是一種說唱音樂形式,藝人手持漁鼓、簡板、盤腿而坐,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形式上以一人演唱為主,亦有一唱眾和的形式。受現代生活娛樂方式的衝擊,甘谷道情的生存環境逐漸縮小。現有藝人,大多年齡偏大,部分藝人離世,使曲牌、唱腔不斷失傳,已瀕臨滅絕。

甘谷刺繡

甘谷縣位於甘肅省天水市,刺繡是甘谷的傳統工藝製品,早為點綴裝飾之品,花紋為寫實性圖案。甘谷刺繡吸收了蘇、湘、蜀繡的繡法,結合地方民情習俗,形成了巧拙相濟的格調。其圖案形式多樣,囊括了繪畫題材的各個領域,有的圖文並茂,有的納福求財,有的驅邪祝願……由於製作者的主觀意圖有別,在材料、花色圖案上有一定差異。姑娘們作嫁妝用的刺繡花紋圖案以繡牡丹象徵美滿幸福,“喜鵲鬧梅”喻喜上眉梢,“龍鳳合歡”寄託家庭和睦,“魚兒鑽蓮”喻姑娘隱藏的愛情秘密,鞋墊上“正”字示丈夫走正道……。婦女們家庭用的刺繡,圖案以山水、花草、樹木為主。遺存於甘谷民間“三寸金蓮”繡花鞋,小巧別致,繡工精細,色調柔和,堪稱工藝精品。老年人的刺繡以戲劇人物、民間故事和傳說人物為主,其構圖採用誇張手法,表現突出主題。

風景名勝

尖山寺森林公園位於甘谷西南25千米的尖山之上,1995年1月被甘肅省林業廳命名為尖山寺省級森林公園。

古坡風景區位於甘谷縣南部借河上游,風景區以草原風景為主。

蔡家寺位於渭河北岸的渭陽鄉蔡家寺村東。蔡家寺創建於元順帝至正年間。

大象山位於甘谷縣城西南2.5千米秦嶺西端的文旗山上。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門山位於甘谷縣城南,海拔1500米。

伏羲遺址地處甘谷縣城西南10千米的白家灣鄉古風台村。

甘谷大佛高達20餘米,開鑿在相對地面高度200米之上。

著名人物

石作蜀(前519年~前479年),字子明,號卓子,春秋冀縣人(今甘谷縣)。就學孔子門下,為七十二弟子之一。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三國時天水冀城(今甘谷縣六峰鎮姜家莊)人。三國時蜀漢名將。

尹夫人(363年~437年),冀縣(今甘谷)人,十六國時期傑出的女政治家。

鞏建豐(1673年~1748年),字文在,號渭川,伏羌(今甘谷縣)六峰鞏家石灘人。清朝教育家。

潘欽岳(1641年~1762年),字友海,號墨莊,清伏羌(今甘谷縣)潘家巷人。所著有《朱圉文集》。

美食

甜醅

甘谷甜醅也稱酒醅,是一種酒味香醇的甜食,四季皆宜,具有健胃消化、提神益中的功效,是甘谷最為得意的小吃之一。在甘谷城鄉,甜醅極受民眾喜愛,除居家釀製自食外,出售者亦不少。無論在縣城的大街小巷還是村集鎮市上,隨處可見甜醅攤。一根扁擔兩隻籮筐,臉盆里滿是白生生、蜜旺旺的甜醅。一碗下肚,甘甜如飴,滿嘴生津,倍覺神清氣爽,這酒香醇厚的甜醅實在是讓人受用無比。

甘谷甜醅有兩種,一種為小麥所釀,一種為莜麥所釀,但釀造方法卻基本相同。即將優質冰糖色白小麥或莜麥在石碾上去皮後,在簸淨,淘淨,煮熟,涼乾,放在大笸籮里散熱.按季節掌握一定的溫度.用湖北陝西名酒麴配合發酵工藝一曲字為主,關鍵在於掌握溫度,發酵醅料四季是放在木床上用麥草偎著的,上蓋棉被.發酵時所反應生成的甜醅酒,可謂稀罕之物,不僅味道特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城內大十字王玉璽家的甜醅一直被譽為上品,他老祖是從清代就開始經營的.

釀皮

釀皮又叫麵皮,製作時,選用優質麵粉加水並少許蓬灰(一種青綠色食用鹼),用涼水和成硬團,然後在清水中揉搓,使麵粉中的蛋白質和澱粉分離,分離出的蛋白質裝入平底容器入鍋蒸熟,俗稱面精。游離水中的澱粉,待其沉澱於容器底,清去上面的黃水,再加入純淨水及適量蓬灰水,調和成稀糊狀,隨即舀入大平底盤中,上籠入鍋蒸熟。吃時切成長條,加上油潑辣椒、精鹽、醬油、蒜泥、芥末、香醋、芝麻醬等調料,再加一小撮青菜、胡蘿蔔或黃瓜絲,色艷味美、油濃汁足、柔韌酸辣、涼爽利口。釀皮既可當主食,又可當菜餚,可涼可熱,四季皆宜。許多賓館將釀皮擺入盤內造型,名“五星麵皮”,深受賓客好評。

漿水面

又叫“酸飯”。《呂氏春秋》載:“文王嗜菖蒲菹酸菜,孔子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三年,然後勝之。”這說明酸菜在周文王時就已被人食用。古冀縣與周初建國之地陝西岐山相近,這裡的人都喜歡吃酸菜與漿水面,故甘谷漿水面是周朝遺風的繼續與發展。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述,漿水有“調中行氣,宣和強力,通關開胃,止渴消食,利小便、白肌膚、止嘔吐、治瀉痢”的功效。漿水中飽含乳酸,亦有抵制腐敗菌和抗衰老的作用。漿水製法簡單,先把白菜、蘿蔔、包菜葉、芹菜、苦苣等新鮮蔬菜洗淨切碎,然後在沸水中煮片刻,並配以少量麥粉或豆面、玉米面,後倒入缸中,再加入現成漿水數碗或發酵的引子,然後加入適量滾沸的開水,攪拌均勻後用塑膠袋、棉布等密封缸口,一二日後啟封,其內色白的水曰“漿水”,菜曰“酸菜”。做漿水面時,先在鍋內倒入少許食用油,將蔥花、鹽或蒜片、辣椒絲放入,炸成焦黃,倒入漿水,叫熗漿水,燒開後,澆在煮好的麵條上,再加上炒好的蔥花或韭菜,便是酸香溜爽的漿水面。在“酸飯”里夾雜一些用沸水煮爛的洋芋塊,則風味更佳。

油炸洋芋

甘谷油炸洋芋,在甘谷縣街頭,常見一個個賣油炸洋芋片的小攤,油炸洋芋,其實甘穀人稱之為油煎洋芋。他們把洋芋去皮後切成厚片或薄片,放在油鍋中煎炸,待黃亮熟透後從油鍋中撈出,稍涼一會,待變脆後,撤上用辣椒麵、花椒粉、精鹽等配製的調味品即可食用。這種油炸洋芋片,色澤美觀,香味撲鼻,吃起來脆香可口,油而不膩。通常在街頭賣的油煎洋芋是把洋芋切稱較大塊的,而還有一種是每年臘月時每家每戶都通常煎些小快的,用來做湯菜。這用小塊的也用於婚喪事中做湯菜。

涼粉

甘穀人的風味小食,既能充飢,也可佐餐。《東京夢華錄》載,北宋時已有“細索涼粉”面市。甘谷涼粉品種繁多,製作考究,風味各異,白涼粉用豌豆製成,黑涼粉或褐涼粉用蕎麥製成,黃涼粉用扁豆、黃豆、蠶豆等製成,洋芋涼粉用洋芋澱粉精製而成。在縣內,洋芋、蕎麥涼粉最常見。白涼粉晶瑩透明,食時,於手內切成一寸見方的大丁,有的還用鏇子鏇成麵條狀。甘谷涼粉調料講究,有芥末、醬油、醋、芝麻醬、油潑辣子,有些人還喜歡加點味素和花椒麵,拌幾節香菜、胡蘿蔔絲或嫩芹菜,看起來白紅帶油亮,吃起來鹹、酸、香、辣、鮮五味俱全。

鍋塊

甘谷鍋塊,分兩種,一種油鍋塊,一種沒油的, 由民國時期,一馮姓家族創立,外硬內軟.大約有鍋蓋那么大,4-5斤左右,20CM左右的大餅,製作時,必須要經過大棒使勁壓擠,以致使麵筋道。然後再捥成圓塊,再用擀麵杖成大約1.5CM左右厚度, 油鍋塊在製作時,加入清油,和花椒葉子面.沒油的鍋塊,主要是用來就著菜吃,另一個好處是,在冬季,用來羊肉泡漠,掰成碎塊,放上老湯,可謂一絕味.兩個風俗:1,如親戚家生了孩子,在去看望初生兒時候,須提大大的鍋塊一個,且不能劃開,必須在折花的過程後,在中間,大約掏出5cm左右的小圓塊,並讓買鍋塊的人,拿小刀將其取下,才能送給生孩子家.第2個風俗為,端午節.當地叫”五月單五”,這天,是鍋塊做的最多的一天.這天的鍋塊也叫顧嚼子子”諧音”,這天的鍋塊必須上特殊的花,而且花跟平常不一樣的,上面用特殊的刀具做出花紋,在花紋交叉制出小圈,且五月初五的鍋塊,通常都被搶購一空.

酥圈圈

在甘谷縣,有一道地方小吃——甘谷酥油圈圈,甘谷酥油圈圈是以精細白面為主料,用上等胡麻油配以各味香料,精工製作而成。其製作方法是將麵粉發酵,添加鹼水去酸,和以胡麻油,配上雞蛋,椒末,薑末,桂皮,精鹽等佐料,經過精揉細搓後,掐成劑子,並拉條,再揉成大小粗細均勻的環狀,形如微縮的救生圈,故又名“曲連”。然後將薑黃、麻油等配置好的糊狀物抹在面圈上,置於上下都有炭火的鏊中雙面烘烤而成,具有耐存耐放之長處,即使在炎夏,存放月余也是光乾不餿,常被人們購捎給省內外的親朋好友。

附網上流傳的打油詩:

最炫甘谷風----

甘谷小吃

原創:梁東

改編:謝子徒

前方的甘谷是我的愛,

家鄉的小吃一路想起來

大像山下的涼粉真爽快,

大什字的甜醅多開懷,

廖家的包子從天上來,

王月亮的圈圈人人愛,

姚莊的羊肉泡饃更實在,

崖娃(家裡)的洋芋酸飯也是久久的期待,

要吃就要吃的最痛快,

一定要和饞蟲說拜拜。

備註:

1. 改編於春節回家探親的火車上。

2. 饞蟲指強烈的食慾。

歌詞

咱們甘谷

作詞:車 行

作曲:戚建波

演唱:芳 斌

歌詞:

咱們甘谷能文能武

有膽有識要做大丈夫

咱們甘谷不甘落伍

萬水千山也能征服

心地善良 做人坦蕩

渭河水一樣源遠流長

一身汗水侵透

腳下的熱土

咱們心中有一輪

一輪太陽

邁開大步 挺起胸膛

大象山一樣巍然豪放

一副脊樑昂起

復興的旗鼓

咱們前途有一片

一片康莊

咱們甘谷能文能武

有膽有識要做大丈夫

咱們甘谷不甘落伍

萬水千山也能征服

咱們甘谷風流人物

有情有義啥也不含糊

咱們甘谷敢為人先

萬眾一心為民造福

人有精神心有根

作詞 車 行

作曲 戚建波

演唱:李淑英

簡介:這首歌是甘肅省甘谷縣宣傳部董君部長專門去北京邀請我國著名的詞作家車行,曲作家戚建波老師為甘谷縣打造的一首縣歌,自2011年問世以來,已受到甘谷縣各界民眾的一致好評。

歌詞:

肩挑著希望,

心揣日月星辰,

奔波的渭河洗去千年的征塵,

仰望著大像山,

心靈有了香火,

古道的絲路繞過我家房門。

血映照肝膽,

汗水澆灌命運,

入心的道情唱出親情的鄉音,

摘一朵月季花,

身心滋潤芳香,

火紅的辣椒掛滿城鎮鄉村。

華夏第一縣,

和諧家似錦,

尚武有大將,

崇文有兒孫,

宏偉的藍圖,

銘刻在心理,

咱甘穀人有精神心有根。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