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浪縣

莊浪縣

莊浪縣隸屬於甘肅省平涼市,位於甘肅省中部,六盤山西麓,東鄰華亭縣,西依靜寧縣,北與寧夏隆德縣、涇源縣毗鄰,南和張家川縣、秦安縣接壤。東西長56.37公里,南北寬46.60公里,總面積1553.14平方公里(2013年),轄1街道5鎮13鄉。人口449570人(2013年)。有國家級森林公園雲崖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雲崖石窟及紫荊山、陳家洞、吳王墳山、關山天池朝那湫等許多自然和人文景觀。莊浪縣是全國梯田化模範縣、全國水土保持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文化模範縣、全國經濟林建設示範縣、全國生態建設示範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中醫藥工作先進縣。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莊浪縣莊浪縣

相傳夏禹把天下劃分為九州,莊浪在夏商時屬“雍州之域”。

西周時是西戎的遊牧之地,劃在“候服”的範圍。

春秋戰國時,仍為西戎所占據。

後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全國,地方實行郡縣兩級制。終秦一代,莊浪地區

一直為秦關中五郡(隴西、北地、九原、上郡、內史)之隴西郡(今甘肅臨洮縣)所轄。

漢承秦制,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分全國為十三州刺史部,刺史部下設郡、縣以統之。莊浪地區為涼州刺史部(州治隴城,今秦安縣隴城鎮)下的天水郡所轄。縣域分屬天水郡之略陽道(治所今甘肅秦安縣。)、街泉縣(治所今甘肅莊浪縣東南之韓店鄉)、成紀縣(治所今甘肅靜寧縣治平鄉)。縣城東北屬安定郡的涇陽縣(治所今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轄。

王莽篡漢的十多年,隨意亂改地名,改天水郡為“填戎郡 ”,還曾設阿陽郡,莊浪地區又分屬上述兩郡。

東漢明帝永平17年(74年),改涼州刺史部的天水郡為漢陽郡(今甘肅甘谷縣),廢街泉縣,併入略陽縣,莊浪又分屬略陽縣及阿陽兩縣。漢獻帝初平四年(139年),從漢陽郡中又分置永陽郡,改略陽縣為街亭縣,莊浪地區又分屬永陽郡的阿陽、街亭縣(縣治在今甘肅省莊浪縣東南之韓店鄉)。

三國時期,莊浪縣域屬曹魏雍州管轄。獻帝建安19 年(214年),更永陽郡為廣魏郡 (郡治臨渭,甘肅清水縣西南),又改街亭縣為略陽縣,莊浪在那時屬廣魏郡略陽縣。

公元 265年,司馬炎建立西晉,重新統一全國後,改兩漢十三州長黨史部為司、兗、豫、並、雍、秦等十九州刺史部。泰始年間(265~274),又恢復廣魏郡為略陽郡。

東晉十六國時,匈奴鮮卑等“五胡”相繼內遷,戰亂頻繁,民族政權林立。莊浪縣域全部處於民族政權之下。從公元317年到589年的二百年間,大體上先後統治莊浪縣的少數民族政權有前趙、前秦、後秦、北魏、西魏、北周等國。其中,前趙時莊浪屬略陽郡。前秦永興二年(385),皇帝苻豎置“平涼郡於高平鎮。”意欲平定涼國,此時莊浪縣北部之一小部分屬涇州平涼郡轄,北部的大部分 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陽郡轄。東晉安帝七年、乞伏乾歸更始三年(411年),西秦乞伏乾歸攻後秦南安太守王璟於水洛城。“水洛”之名在歷史潮流上延續 達1587年之久。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神麝年間,莊浪縣北屬秦州略陽郡阿陽縣,南屬隴城縣;東屬涇州平涼郡華亭縣。孝莊王元子攸永安三年(530年),公元543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代替。莊浪在魏時屬北秦州安陽郡轄;北周改北秦州為交州,莊浪又屬交州安陽郡 。

公元 589 年隋滅陳,初行州、郡 、縣三級;開皇三年罷郡 ,以郡統縣,大約在此時改秦州為天水郡。略陽郡於開皇二年廢郡為縣,並改縣名為河陽縣;開皇六年又改名為隴城縣。

唐朝時,唐初莊浪西南屬隴右道秦州(州治成紀,今甘肅秦安縣西北)隴城縣轄,東北屬關內道隴州(州治通渭,今陝西隴縣)華亭縣轄。寶應三年,吐蕃貴族率兵東侵,占有今隴山地區,莊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時莊浪境內生活著許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 行政建置被廢。大中三年(849),唐政府一度收復莊浪地區,大約30年之後的廣明元年(880)被又占領。

五代初梁朝時,“歧”為地方割據政權,都鳳翔府,莊浪由其保勝節度使管轄,後唐時莊浪西南由其雄武節度使、東北由彰義節度使兩鎮所轄。後晉時依後唐舊制。後漢時,莊浪西南被吐蕃占領,東北仍屬彰義節度使轄 。後周時曾收箸被陷的莊浪地區,仍分屬雄武和彰義兩節度使。

宋代,莊浪地區一直為秦鳳路的德順軍之隴乾縣所轄。德順軍是屬州級的帶有軍政合一性質的地方行政機構,慶曆三年,把原屬渭州的籠竿城提升為軍。這一時期,莊浪是北宋和西夏的邊界地區,又是渭州與秦州的聯絡點,軍事戰略地位較為重要,因而縣域內設有多處軍政性質的城、堡、寨等,如水洛城、通邊寨等。

元初,莊浪隸屬陝西行省,在軍事上又隸屬鞏固便宜都總帥府。1227年,元太祖鐵木真南下攻靜寧、隆德、莊浪一帶,避暑六盤山,不久死於清水的薩里川,約在這時置莊浪路於南湖鎮,莊浪路是直屬於陝西行省的二級行政單位,但轄地較小,領有今天莊浪縣全部,靜寧以及隆德的一部分。“莊浪”之名從此開始,元成宗鐵木真大德八年二月改莊浪路為莊浪州,仍為隸屬於省的二級行政區域。因為元制旰隸於省的路、府、州、軍無屬於二級行政單位。

明朝時,明洪武二年(1369),莊浪由陝西布政使司轄,隸屬鳳翔府,仍稱莊浪州。明洪武八年,降州為縣,改隸靜寧州,屬鞏昌府。嘉靖二十八年又改隸平涼府。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時,在莊浪曾派任過縣知事。

清代統一全國後,莊浪於1648年歸清,時屬陝西行省。1667年從中分屬甘肅省,莊浪又屬甘肅省行省。史載,莊浪“順治初年仍屬平涼府,領固原、靜寧二州,縣七:平涼、崇信、華亭、鎮原、靈台、莊浪、隆德。1778年裁莊浪歸併隆德縣。莊浪縣歸併隆德縣後,在莊浪縣治地設莊浪鄉,由隆德縣丞駐莊浪鄉(今莊浪南湖鎮)。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復置莊浪縣,隸屬涇原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直隸於此。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設甘肅省第二督察專員公署於平涼,管轄莊浪。

1949年8月4日,莊浪解放後,成立了莊浪縣人民政府,屬平涼專區,

1950年5月25 日由平涼專區歸天水專區。

1956年1月又由天水專區劃歸平涼專區。

1958年12月20日撤銷莊浪縣併入靜寧縣。

1961年12月又恢復莊浪縣至今,轄五個鎮十三個鄉。

2016年7月,撤銷莊浪縣通化鄉、大莊鄉,設立通化鎮、大莊鎮。

行政區劃

2016年7月,撤銷莊浪縣通化鄉、大莊鄉,設立通化鎮大莊鎮
截至2016年,莊浪縣轄1個街道:水洛街道,7個鎮:水洛鎮、南湖鎮、朱店鎮、萬泉鎮、韓店鎮、通化鎮、大莊鎮,11個鄉:陽川鄉、岳堡鄉、楊河鄉、趙墩鄉、柳梁鄉、臥龍鄉、良邑鄉、永寧鄉、鄭河鄉、南坪鄉、盤安鄉。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 2013年末,莊浪縣總人口449570人,其中鄉村人口413958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92.1%。

民族

莊浪縣民族以漢族為主,有回族蒙古族滿族藏族彝族維吾爾族苗族等少數民族。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莊浪位於甘肅省中部,六盤山西麓,東鄰華亭縣,西依靜寧縣,北與寧夏隆德縣、涇源縣毗鄰,南和張家川、秦安縣接壤。東西長56.37公里,南北寬46.60公里,總面積1553.14平方公里(2013年)。

地形地貌

莊浪縣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群山起伏,地勢東高西低,六盤山聳峙於東,余脈分六支迴環盤互,貫穿全境。基岩山地和丘陵溝壑占總面積的93.5%,境內海拔高度在1405~2857米之間。縣境處於新生代以來地殼運動比較活躍的構造地區。喜馬拉雅新構造運動中,隆起六盤山山脈,東北部成為基岩裸露的高山區,受孟家台(華亭縣)至上店(鄭河鄉)斷層控制,西南部成為低山丘陵區,低構成現代地貌骨架。後經線狀侵蝕,切割成千溝萬壑河谷丘陵、高山相間。東北高,西南低群山層巒。最高峰桃木山海拔高度2875米,最低處葫蘆河下游張家大灣1045米,相對高度1452米。

氣候

莊浪縣氣候屬大陸性季風區。氣候屬大陸性季風區,縣境內南北氣溫差異大,年平均氣溫7.9℃;降雨偏少,年均降雨量為547.8毫米;光熱資源豐富,年均日照時為2179小時。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3年,莊浪縣共有耕地91.66萬畝,農業人均占有耕地2.19畝。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莊浪縣已發現石灰石等礦藏帶9處,探明儲量2億多噸的優質石灰石和銅、鉛、鋅等金屬礦產。

經濟

綜述

2013年,莊浪縣生產總值32.8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83億元,比2012年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9.25億元,比2012年增長17.7%;第三產業增加值12.73億元,比2012年增長12.2%。按常住人口計算的人均生產總值8578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2012年增長11.0%。三次產業比重由2012年的35.21:25.78:39.01調整為33.02:28.18:38.80,與2012年相比,第一、三產業所占比重分別下降2.19、0.21%,第二產業比重上升2.4%。

第一產業

2013年,莊浪縣全年糧食總產量18.0萬噸,比2012年增產4.2%;其中夏糧6.8萬噸,比2012年下降2.2%;秋糧11.2萬噸,比2012年增長8.5%。糧食平均畝產176.6公斤,比2012年減少13.15公斤,下降6.9%;農業人均產糧435公斤,比2012年同比增加17公斤,增長4.1%。

2013年,莊浪縣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25.45萬畝,比2012年同比增長9.5%;其中,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1.93萬畝,比2012年增長12.0%;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0.20萬畝,比2012年增長0.3%。油料產量8466噸,比2012年增產5.0%;蔬菜產量23.57萬噸,比2012年同比增長42.5%。

2013年,莊浪縣完成造林面積2.74萬畝,水果總產量14.3萬噸,比2012年增長18.3%;2013年末實有森林面積39219.54公頃,森林復蓋率為25.91%。

2013年年末,莊浪縣大家畜存欄13.95萬頭,比2012年同比增長1.3%;其中牛存欄7.42萬頭,2013年末增長3.3%。生豬年末存欄12.53萬口,比2012年增長3.6%;出欄14.58萬口,比2012年增長6.3%。2013全年肉類總產量1.41萬噸。

第二產業

2013年,莊浪縣全年全部工業總產值16.14億元,增加值5.58億元。限額以上工業現價總產值11.73億元,比2012年增長55.1%;增加值4.1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2年增長23.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重工業增加值2.93億元,占70.8%;輕工業增加值1.21億元,占29.2%。限額以上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9.66億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51.9%;實現利稅總額1.2億元,比2012年增長15.9%;實現利潤總額0.66億元,比2012年增長25.8%;稅金0.54億元,比2012年增長5.6%。限額以下工業總產值4.41億元,增加值1.4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2012年增長13.14%。

第三產業

2013年,莊浪縣全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3億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14.3%。其中,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1.36醫院,比2012年同比增長35.6%。在消費品零售額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92億元,比2012年增長21.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72億元,比2012年增長5.5%。

2013年,莊浪縣全年商品銷售總額23.71億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37.8%。其中批發業商品銷售額3.05億元,比2012年增長36.2%;零售業銷售額18.90億元,比2012年增長38.2%;住宿業營業額0.18億元,比2012年增長42.9%;餐飲業營業額1.58億元,比2012年增長36.1%。

2013年,莊浪縣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3332.46萬元。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31.96萬元,電信業務總量12800.5萬元。2013年,莊浪縣年內累計接待遊客5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0.8億元,比2012年分別增長19.0%和20.0%。

2013年末,莊浪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53.87億元,比2012年增長27.4%。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40.04億元,比2012年增長19.5%。各項貸款餘額23.34億元,比2012年增長31.6%。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2.26億元,比2012年增長43.3%;中長期貸款餘額11.07億元,比2012年增長20.7%。在全部貸款餘額中,涉農貸款餘額21.21億元,比2012年增長32.8%。

社會事業

教育

截至2013年,莊浪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33所。其中高級中學4所,普通完全中學3所,獨立國中21所,一貫制學校1所,國小184所,職業高中1所,幼稚園18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另設教學點58個。有教職工5667人,其中專任教師5277人。在專任教師中,高中1025人,國中1351人,國小2533人。共有中國小生80956人,其中高中13342人,國中22857人,國小學生33350人,職業教育學生5168人,在園(班)幼兒6227人,特教學生12人。中國小教職工與學生比為1:13.8,中國小專任教師與學生比為1:14.6。新增建築面積2.67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達49.91萬平方米;有圖書143.73萬冊,計算機5851台,有固定資產3.74億元。聯考二本以上上線1730人,義務教育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小和國中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9.8%,國中畢業會考全科合格率達到75.2%,國小畢業水平測試雙科合格率達到70.7%。

文化

2013年,莊浪縣紫荊文化公司年內演出240場次,其中農村演出220場次,觀眾12萬人次。圖書館館藏總量8.99萬冊,流通2.4萬人次。博物館6806件文物藏品中達級藏品905件,其中一級品47件,二級品200件,三級品658件。全國水平梯田先進縣紀念館接待參觀1.2萬人次,紫荊山、雲崖寺全年接待遊客13.8萬人次,門票收入21.0萬元。通過實施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工程,莊浪縣廣播、電視人口復蓋率均達到98.0%,有線廣播電視用戶達到6268戶。

衛生

截至2013年末,莊浪縣共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464個,病床位1429張,衛生技術人員1602人,其中執業醫師292人,執業助理醫師81人,註冊護士369人,藥師53人,檢驗技師33人,影像技師21人,其他人員753人。

體育

2013年,莊浪縣全年舉辦各級各類運動會85次,參加人數9.08萬人次。訓練各類體育幹部220人,參加市級以上各類運動會獲得獎牌43枚,取得金牌15枚,銀牌20枚,銅8枚。

社會保障

截至2013年末,莊浪縣參加失業保險人數8902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036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27579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386人,2013全年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212萬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10.6%;農村低保已保58852人,2013全年發放保障金7009.74萬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13.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39.73萬人,參合率98.6%;醫療基金累計支出13268.67萬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22.2%。新農保參保24.01萬人,參保率96.12%。為符合待遇享受條件的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金4059.58萬元,比2012年同比增長14.5%,發放率100%。

旅遊景點

紫荊山

莊浪風光莊浪風光

紫荊山,平地突兀於莊浪縣城之中,因山陰遍植紫荊樹而得名。紫荊山遊覽區面積1.5平方米,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洛河橫煙”、“紫荊香靄”等景觀及其玉虛宮、十王殿、文昌樓、關帝廟、顯聖閣、藥王洞等十多處名勝古蹟。

雲崖寺國家級森林公園

雲崖寺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莊浪縣東部。西距縣城25公里。雲崖寺以山崖懸空如雲而得名,以北魏石窟群而聞名。雲崖寺開創於北魏,後經北周、金、元、明、清歷代擴建,已形成八寺、三洞、一灣、一潭的奇觀異景,是古絲綢之路的驛站。

陳家洞

陳家洞石窟又名龍眼山石窟,是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條、土坯砌牆建洞而成,窟群分布在長100米,高60米的峽谷北岸崖壁上,距地面2-4米,現存大小不等的洞窟9座。

著名人物

莊浪縣有王旭國王恭馬正槐張金振劉文煥趙氏李東海韓玉梅柳潤月柳之可楊復振席儒珍杜純修吳玠吳璘等著名人物。

特色產品

竹編

竹編是用山里毛竹或箭竹編造生產生活用具的工藝。主要產品有竹蓆、背斗、篩子、笸籮、竹籠、書籠、花桶、花籃、螞蚱籠等實用品和小工藝品。竹編在西北因原料缺乏較少見。但莊浪靠近關山的永寧、鄭河、韓店、南坪、盤安等鄉鎮民間藝人以竹編為業,常年生產。產品除省內銷售外,主要遠銷陝西、寧夏、內蒙、新疆等地,年產值近百萬元。

毛筆

莊浪毛筆產品工藝精細,用料考究,選用江蘇南通優質羊毫與六盤山野生動物毛配製而成。筆峰尖、圓、健,凝聚不破,富於彈性。有龍騰虎躍白鵝提斗辛五銀龍七紫三羊等十一個品種,大、中、小二十三種規格。因莊浪毛筆曾在《秦俑杯》國際書畫大獎賽中榮獲金獎,從而一度聲名鵲起,成為中國毛筆家族中的領銜高魁,書畫毛筆暢銷甘肅、寧夏、陝西、北京等地。

草編

草編是用小麥桿掐成草辮、或用玉米棒皮擰成繩、或用麥桿混合編織成生活用具的工藝。主要產品有草帽、草蓋、提籃、方籃、座墊、腰墊、枕頭、草鞋、各種墊子、掛件、玩具等,如配上各種顏色編織小生活用具更精美,更好看.草編是莊浪主要副業之一,可以說“家家是工廠,人人是工人”。產品除省內銷售外,主要遠銷新疆、內蒙、河北、河南等地,年收入過百萬元。

馬尾荷包

荷包,俗稱秫絀,是一種民間傳統工藝品,用絲綢刺繡、縫製而成。通常模擬十二生肖、花鳥蟲魚、日常用品形狀,吊上彩色裝飾穗,內裝香草和雄黃,供兒童過端午節時佩帶,其散發的香味可驅蛇逐蟲。在普通荷包外層罩上一層用馬尾絲織成圖案的網子,就是馬尾荷包。馬尾荷包是莊浪地方特色工藝品,製作工序複雜,工藝精細,大方美觀,有很強的裝飾性和收藏價值,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被平涼市政府指定為首批全市旅遊紀念品。

另外,莊浪縣也盛產農作物如洋芋、玉米、隴東胡麻、蕎麥、蠶豆、白雲豆、胡椒,藥材如大黃、柴胡、黨參、甘草、冬花、杜仲,水果如蘋果、桃、梨,礦產如石灰石和銅、鉛、鋅,這也是莊浪縣主要特產;

特色小吃

細長面

細長面加工精細,是莊浪人招待親友的上等飯。一般選用優粉加淡鹽或淡鹼水調合,反覆搓揉後,擀成薄薄的面張,摺疊起來,用刀切細如棉線,長1米餘入鍋煮熟,加澆臊子湯者,稱為“臊子麵”;澆蔥花酸湯者,稱為“酸湯麵”。製作臊子湯頗為講究,先用大油熗好辣椒,後用肉丁、蘿蔔丁豆腐丁黃花菜節、木耳蔥花等,熟油爆炒,加各種佐料,加水成湯,再放入油潑辣子,顏色鮮紅,又稱紅湯。有的還在湯中打入雞蛋。細麵條煮熟撈到碗中,澆臊子湯,濃香味鮮;若以油熗蔥花、辣麵,再加鹽、醋或陳漿水做成酸辣湯澆細麵條,濃香誘人,酸辣可口。此種麵條以細長而富有筋力見功。

洋芋攪團

洋芋攪團洋芋攪團
做攪團可是件頂費力氣的活兒。先得把洋芋用清水煮熟,剝去粗皮,晾在案上,待僅存餘溫時,便倒進特製的木槽之中,先用木錘慢慢地揉,到洋芋成糊狀時再舉錘猛砸,直至成為一團瑩瑩放光、韌柔如膠的模樣,才算做成了攪團。這時,主婦便忙著搗蒜泥,剁蔥花,抄青菜,嗆醋湯。然後,刀上蘸著涼水,把攪團切成一寸見方的塊兒,盛到碟兒或碗裡。洋芋攪團是極韌的,非刀切不可開。這大概是攪團之所以稱為“攪財”的緣由了。吃攪團時,要蘸上蒜泥,拌上青菜,味兒是柔香中雜有辣味,到口耐嚼。一塊攪團下肚,額上便滲出密密的汗珠,再喝下一碗味兒淡淡的醋湯,便饑渴全解,真是愜意極了。只要遇上攪團,就是吃了宴席的人也忍不住要再舉起筷子。在外地工作的莊浪兒女,每回到家鄉,首先要過足“攪團癮”。

麵皮和涼粉

麵皮和涼粉是深受男女老少喜愛的兩種小吃。過去,在清風所住的村莊,經常能聽到換麵皮和涼粉的叫賣聲,他們挑著麵皮涼粉和調料,走村竄巷,聽到叫賣聲後,村裡的婦女就會端上一小盆小麥換上一塊涼粉或幾張麵皮,有的乾脆帶著孩子圍坐在涼粉擔旁邊吃走來。吃過之後,等換面涼粉的人出村了,她們還會擠在一起談論,哪個村的涼粉好吃,哪個換麵皮的人乾淨。

漿水面

漿水面先要製作漿水,把芹萊或箭桿白萊、蓮花萊投入麵湯,加上漿水酵子,盛入缸內放在溫暖處發酵三天,即可製成清酸可口的漿水。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增進食慾,為夏令佳品。手工麵條煮熟後,涼開水浸過盛人碗內,加入漿水,澆上熗過的油蔥花,撒上芫荽末,即成漿水面。三伏盛暑食之,不僅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且對高皿壓、腸胃病有一定療效。

涼粉壺

涼粉壺,是把米玉面或小麥面灑入沸水中,邊灑邊攪,直到變成稠糊狀為止,然後把糊盛入底下有孔的器皿中,用大勺在器皿中擠壓糊,使它從孔中掉進涼水盆中。這時原來糊狀物變成了小魚形狀的鍋走(音)。最後盛進碗中,澆上已經做好的鹵,加入辣椒油、醋等調料。吃走來滑溜爽口,味美無比。

甜醅

將莜麥或青稞(去外皮)簸淨,清水洗去雜質,入鍋煮熟(表層開口),瀝出涼冷,加入甜醅曲和勻,裝進壇中密封,保持恆溫(15℃上下),經3~5天發酵,開壇食用,醇香、清涼、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則壯身暖胃.

暖鍋

莊浪暖鍋歷史悠久,起初來源於農村民間各類大型聚會和宴席,或叫鍋子。主要以本地豬肉、豆腐、細粉條、土豆、蘿蔔、鮮磨菇、黃花菜等原料組成。製作時先將精心烹製的湯料置入特製器具“暖鍋”中,然後根據顧客不同口味,把以上熟料或半熟料放入其中,用木炭點火煨燉,鍋開後即可食用,味美醇香。尤其在冬季食用,更會讓人感到家的溫馨,如今已發展為宴客首選的莊浪縣主要特色菜之一。

饊飯

饊飯就是把玉米面灑入沸水中,邊灑邊攪,做成稠糊狀,然後配上蔥花熗炒過的酸菜或醃鹹菜就著吃。小時候,一到冬天,早飯十頓有七頓是饊飯,而且還是玉米面的,都有點吃怕了。如今,生活好了,這次回家,我對母親說要吃頓饊飯,母親說,家裡沒有玉米,吃白面的吧,白面細,比玉米面的好吃。看來,童年苦難的生活在不經然間變成了記憶,從峽口中呼嘯而來的北風夾著雪花,落在黃土高原上的院子裡,屋裡家人們擠在熱炕頭,每人手裡端著一碗黃澄澄的玉米面饊飯,上面澆著媽媽深秋醃的酸菜,還有幾段油炸過的乾辣椒。

甘肅省平涼市的行政區劃

市級

平涼市

區級

崆峒區 | 石堡子開發區

縣級

涇川縣 | 靈台縣 | 崇信縣 | 華亭縣 | 莊浪縣 | 靜寧縣

鎮級

四十里舖鎮 | 崆峒鎮 | 白水鎮 | 草峰鎮 | 玉都鎮 | 高平鎮 | 荔堡鎮 | 王村鎮 | 窯店鎮 | 邵寨鎮 | 獨店鎮 | 什字鎮 | 朝那鎮 | 錦屏鎮 | 新窯鎮 | 東華鎮[甘肅華亭縣] | 安口鎮 | 西華鎮[甘肅華亭縣] | 馬峽鎮 | 策底鎮 | 水洛鎮 | 南湖鎮 | 朱店鎮 | 萬泉鎮 | 韓店鎮 | 威戎鎮 | 界石鋪鎮 | 八里鎮 | 李店鎮

鄉級安國鄉 | 柳湖鄉 | 花所鄉 | 索羅鄉 |香蓮鄉 | 西陽回族鄉 | 大秦回族鄉 | 白廟回族鄉 | 寨河回族鄉 | 大寨回族鄉 | 上楊回族鄉 | 麻武鄉 | 峽門回族鄉 | 汭豐鄉 | 羅漢洞鄉 | 涇明鄉 | 紅河鄉 | 飛雲鄉 | 太平鄉 | 豐臺鄉 | 黨原鄉 | 新開鄉 | 西屯鄉 | 上良鄉 | 梁原鄉 | 龍門鄉 | 星火鄉 | 百里鄉 | 蒲窩鄉 | 柏樹鄉 | 黃寨鄉 | 黃花鄉 | 木林鄉 | 上關鄉 | 神峪回族鄉 | 山寨回族鄉 | 河西鄉[華亭縣] | 硯峽鄉 | 岳堡鄉 | 楊河鄉 | 趙墩鄉 | 柳梁鄉 | 臥龍鄉 | 大莊鄉 | 陽川鄉 | 良邑鄉 | 通化鄉 | 永寧鄉 | 鄭河鄉 | 南坪鄉 | 盤安鄉 | 城川鄉 | 司橋鄉 | 曹務鄉 | 古城鄉 | 雙峴鄉 | 雷大鄉 | 余灣鄉 | 仁大鄉 | 賈河鄉 | 深溝鄉 | 治平鄉 | 新店鄉 | 甘溝鄉 | 四河鄉 | 紅寺鄉 | 細巷鄉 | 三合鄉 | 原安鄉 | 靈芝鄉
街道

東關街道[崆峒區] |中街街道[崆峒區] | 西郊街道| 東華街道[甘肅華亭縣]

農場張老寺農場 | 國營萬寶川農場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