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縣

墨脫縣

墨脫縣是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下轄的一個縣,位於西藏東南部,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端南麓。面積3.4萬平方千米,耕地面積2萬畝,森林面積3200萬畝。轄8個鄉(含1個民族鄉),59個村民委員會。境內的居民主要為門巴族和珞巴族。著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主體段都在該縣境內。這裡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環境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溫和,雨量最充沛,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該縣南部2.4萬平方千米地區被印度占領,劃入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邊界問題仍未解決。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墨脫縣墨脫縣
墨脫縣,是雅魯藏布江進入印度阿薩姆平原前流經的中國境內最後的一個縣,也是西藏東南部最為偏遠的一個縣,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端南麓,面積約為一萬多平方千米,境內居住門巴、珞巴等少數民族。
墨脫縣地處西藏東南部消窪魯藏布江下游。面積305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萬畝,森林面積3200萬畝。總人口0.92萬。轄8個鄉 ( 含一個民族鄉 ) ,59個村民委員會。墨脫藏語意為“花朵”。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墨脫自然保護區內,僅高等植物就有3千多種,竹類植物約有十幾種,野生蘭科植物80多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42種。另外還有千餘種昆蟲。
墨脫縣地勢由北向南急劇下降。從北部的南迦巴瓦峰高達7756米,下降到南部的僅數百米。形成“十里不同天”的特殊氣候。年均溫16℃,1月均溫8.4℃,7月22.6℃ ,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達5000毫米,無霜期330天。水力資源極豐富,僅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一處,水能就占全江的2/3,占全國水能蘊藏量的1/10。境內有墨脫國家自然保護區1950年8月15日發生墨脫地震
縣內自然條件優越,有“西藏西雙版納”、
墨脫植被墨脫植被
“植被類型天然博物館”之稱。原始森林類型眾多,有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暗針葉林等。水利資源和動植物資源皆豐(見墨脫自然保護區),垂直帶譜明顯。1982年開始對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帶的八個垂直自然帶譜進行重點保護。

墨脫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即風光攬勝、科學考察、獨特文化及探險登山。

地名由來

墨脫,在藏傳佛教經典中稱“博隅白瑪崗”,

墨脫—隱秘盛開的蓮花墨脫—隱秘盛開的蓮花
意為“隱藏著的蓮花”,據說全域地形極象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 臥圖,因此又有說法這裡是金剛亥姆多吉帕姆用自己的身軀幻化出的,被佛教信徒視為聖地。

相傳九世紀時蓮花生大師受吐蕃贊普赤松德贊之請遍訪仙山聖地,到了這裡發現此處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有聖地之象,遂在此修行宏法,並取名“白瑪崗”。

傳說這地方糧食堆積如山,取之不盡;肉食各取所需,用之不竭;虎骨麝香雪蓮靈芝俯拾即是,山珍野味、香甜果品應有盡有……所以這裡就成了朝佛聖地,多少虔誠的佛教信徒不遠千里、捨生忘死來到這裡。

歷史沿革

墨脫縣墨脫縣

1881年波密王在墨脫設宗。

1927一1931年噶廈政府與波密王之間爆發戰爭,波密王戰敗。噶廈政行將墨脫分封給色拉寺、傾多寺和松宗寺,三寺各自建宗,一直延續到西藏和平解放。

1959年7月建縣。

1964年劃歸拉薩市管轄。

1986年2月劃歸林芝地區管轄至今。

行政區劃

2000年,墨脫縣轄1個鎮、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9699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墨脫鎮1878人、背崩鄉2138人、德興鄉1549人、達木鄉729人、旁辛鄉1266人、加拉薩鄉812人、甘登鄉647人、格當鄉680人。

墨脫鎮

縣政府駐地。1960年墨脫區,

墨脫鎮縣政府駐地墨脫鎮
1988年改鄉。地處雅魯藏布江下遊河谷,人口0.1萬。轄墨脫、亞東上、亞東下、亞讓、巴日、馬迪、米日7個村委會。

背崩鄉

原為背崩區,1988年後改鄉。位於縣政府西,距縣政府28千米,人口0.2萬。轄背崩、德爾貢、格林、江新、西讓、地東、巴揚、崩過、阿蒼、波東、巴登11個村委會。境內有布裙湖風景保護區、德陽溝羚羊保護區。

德興鄉

原為德興區,1988年改鄉。位於縣政府西面,距縣政府8千米,人口0.2萬。轄德肖、文浪、德果、荷扎、那爾東、玉公白、巴登則8個村委會。

格當鄉

原為格當區,1988年改鄉。位於縣政府東南,距縣政府74千米。人口0.07萬。轄格當、東龍、興凱、曲那唐、那巴、上布龍、下布龍、紮根卡、尼日卡、卡桌登、乃薩達、桑珠卡12個村委會。

旁辛鄉

原為旁辛區,1988年改鄉。位於縣政府東,距縣政府68千米,人口0.12萬。轄旁辛、根登、幫固、肯肯、西登、崗玉、宗榮7個村委會。

加拉薩鄉

原為加拉薩區,1988年改鄉。位於縣政府東北,距縣政府105千米。人口0.08萬。轄加拉薩、更幫、龍列、久當卡、拉貢、增求、達昂7個村委會。

達木珞巴族鄉

原屬墨脫區,1988年建達木珞巴族鄉。位於縣政府東,距縣政府39千米,人口0.06萬。轄達木、卡布、珠、馬讓康、巴迪5個村委會。

甘登鄉

原屬加拉薩區,1988年建甘登鄉。位於縣政府東北,距縣政府135千米。人口0.06萬。轄甘登、多嘎、魯古、果登4個村委會。

地理氣候

墨脫縣屬雅魯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藐,平均海拔 1200 米。地勢北高南低。

墨脫縣墨脫縣
四面環山,形似蓮花。這裡的地形有“山頂在雲間,山腳在江邊,說話聽得見,走路要一天”的民謠形容。
墨脫縣境內有雄偉壯觀的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壘峰,這兩座山峰是東喜馬拉雅山脈最高的兩座山峰,峰頂常年白雪皚皚銀裝素裹,與山峰南坡上遍地生長著的熱帶亞熱帶植物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兩座山峰的夾峙中雅魯藏布江咆哮而出,於崇山峻岭間劈開一道深達五千多米的深壑,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長最險峻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
雅魯藏布江由南跡巴瓦峰腳下急轉直下。縱貫南北。
雅魯藏布江從朗縣進入林芝地區,在米林縣迎面遇上喜馬拉雅山阻擋,被迫折流北上,繞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馬蹄形迴轉,在墨脫縣境內向南奔瀉而下,經印度注入印度洋。
墨脫縣氣候屬喜馬拉雅山東側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縣政府駐地在西藏林芝地區墨脫縣拍攝到的雅魯藏布江
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無霜期330天以上,年日照時數不到2000小時,年降水量為2300毫米左右。自然災害有蟲災、洪水滑坡土石流和地震等。

由於受印度洋暖濕氣流的影響,氣候溫暖、多雨、潮濕,年均降雨量2300mm以上,年均氣溫16℃,極端最低氣溫2℃,最高氣溫33.8℃,無霜期在320天以上,自然條件獨特,風景優美,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

自然資源

墨脫縣自然條件優越,有“植被類型天然博物館”之稱。

墨脫楠木墨脫楠木
原始森林類型眾多,有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暗 針葉林等。生長著楠木烏木鐵杉等80多種國家級重點保護珍稀植物。水利資源和動植物資源皆豐,垂直帶譜明顯。高山寒帶植物和熱帶植物幾乎都能生成,是西藏的大植物園。1982年開始對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帶的八個垂直自然帶譜進行重點保護。
墨脫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水力資源、草場資源和旅遊資源,出沒著孟加拉虎羚羊長尾灰葉猴等40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其天然水能蘊藏量達6880餘萬千瓦。尤其是旅遊資源的開發潛力十分巨大,墨脫縣為熱帶、亞熱帶、溫帶的立體氣候區,自然條件獨特,具有典型的生物多樣性,被譽為“西藏的西雙版納”。

經濟概況

墨脫縣屬雅魯藏布江下游山川河谷地貌,平均海拔1200米。地勢北高南低,四面環山,形似蓮花。雅魯藏布江由南迦巴瓦峰腳下急轉直下,縱貫南北,這裡的地形有“山頂在雲間,山腳在江邊,說話聽得見,走路要一天”的民謠形容。氣候屬喜馬拉雅山東側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無霜期340天,年日照時數2000小時以下,年降水量為2000毫米左右。自然災害有蟲災、洪水、滑坡、土石流和地震等。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在墨脫自然保護區內,僅高等植物就有3千多種,竹類植物約有十幾種,野生蘭科植物80多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42種。另外還有千餘種昆蟲。墨脫縣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水稻雞爪谷黃豆棉花芝麻等。牧業經濟比重不大。林業、副業經濟以自給自足為主。名特產品主要為野生果類和天麻三七鹿茸、麝香、猴頭胡黃連等。
墨脫縣經濟以農業為主。

墨脫水稻田墨脫水稻田
盛產水稻、雞爪谷、黃豆、棉花、芝麻等。牧業經濟比重不大。林業、副業經濟以自給自足為主。
它豐富的林業、水利和農業資源足可以養活大半個西藏人口。就是這樣一個資源富足的地方,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等種種原因,長久以來,幾乎與外界隔絕,不但自然條件沒有得到改變,而且經濟建設也基本等於零,封閉使這裡成為西藏高原上還保持著原始狀態下的一個“孤島”。
礦產資源基本上還是未被普查的處女地。

文化教育

墨脫縣墨脫縣人民
世居墨脫縣的門巴、珞巴人,過去全靠結繩或數木棍記事。而現在,從學校門邁出來的門巴、珞巴族幹部已開始用現代知識建設家鄉。

墨脫縣位於偏遠的西藏東南邊境。我們行至背崩鄉,看到一處當地少有的磚房,四大間,全部白鐵皮蓋頂,在儘是木板房的村寨里顯得很特別。走近了聽到琅琅書聲,知道是一所學校。教室里木製的桌椅、黑板結實整齊,教室旁邊還有鋪著被褥的學生宿舍。

此後又走了其它幾個鄉,看到的學校雖不都像背崩這樣是磚房,但也是寬敞、明亮的厚木板建築,桌椅正規。縣上的同志告訴我們,國家每年撥給墨脫的教育經費達30萬元,而墨脫縣的人口只有8000多。

墨脫縣60年代初還很少有人識字。是解放軍首次在這裡辦起了識字班,教人們學習藏文和漢字。直到今天,在墨脫縣墨脫村村頭的稻田中央,還保留著3棵大樹,當地人說這是當年為紀念解放軍教他們認字栽種的。儘管稻田在這裡少而珍貴,可人們就是捨不得砍掉它。

再後來,一位自願放棄北京優越條件的大學生趙潛德背著行李、

墨脫國小生墨脫國小生
乾糧、書本走進叢林山寨,辦起了墨脫第一所國小。現在,墨脫縣的學校已發展到12所,鄉鄉都有。在墨脫縣墨脫鄉國小我們了解到,這裡的7名教師中有2人從中央民族學院和西藏大學畢業;還有2人是中師畢業;其他3位都到內地受過專門培訓。
墨脫縣的孩子上學全部免費。這是國家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的特殊政策。從1985年起,國家又在這些地區實行了“包吃、包住、包上學”政策,墨脫縣的每個學生除了免費讀書外,每月還可以領到15-25元的生活補貼。

墨脫縣現在還不具備發展中學教育的條件。為保障這裡學生受教育的連續性,孩子們國小一畢業,就被送到拉薩、林芝等地區和內地繼續上學。林芝還創辦了專門接收門巴、珞巴學生的民族中學。

如今,墨脫山鄉自己的文化人正為改變古老山寨的面貌貢獻著才華。第一批從山村國小走出去又學成歸來的門巴族縣長桑傑扎巴說,教育是我們門巴、珞巴人擺脫愚昧、邁入現代文明的關鍵。

交通

墨脫公路通車墨脫公路通車
墨脫縣原是中國唯一不通公路和物價最高的縣,即使有路也是一條臨時性的泥濘道路,僅越野車能全年通行。物資運送只能通過“接力賽”的方式進行:每年5月-11月,該臨時公路北段通行,而南段則有多處被大量的降水引發的山泥傾瀉沖毀,從波密出發的物資放在“65K”(即波密到該處距離65公里)的地方暫存;11月-次年5月,公路北段被大量積雪覆蓋而無法通行,此時南段由於進入旱季,臨時公路修復工作完成,從墨脫出發的車隊抵達“65K”接收物資。
步行出入墨脫的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從米林縣派鄉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的多雄拉山口,沿多雄拉到墨脫的背崩鄉後,逆雅魯藏布江北上至墨脫縣城,全程約115千米,步行需4天時間。這條路在每年的6-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條是從波密縣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千米。
2009年4月20日,西藏波密扎木至墨脫縣城永久公路開工建設。此項建設將終結墨脫不通公路的歷史,可一年四季通車。2010年12月15日,全長3310米的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順利貫通。

2013年10月31日,墨脫正式“摘帽”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31日11點,墨脫公路通車典禮舉行。墨脫馬車路正式“晉升”縣級公路。

土產特產

墨脫石鍋

墨脫石鍋是西藏江南的墨脫縣特產,其青的秀水孕育出一種色澤深灰、質地綿軟的石頭,當地人用整塊這種石頭雕刻成鍋。

烏木筷子

身處大山深處的墨脫人至今過著幾乎與外界隔絕的生活,仍然沿用刀耕火種的原始生產方式維持生計,過著貧窮的日子。用皂石打制的石鍋和烏木製成的筷子是為數不多的能夠運出大山的物品。

門巴竹編

門巴人居住地多樹多竹,門隅腹心的達旺一帶的竹器編織業比較發達。竹編品中以一種叫“邦穹”的織品最為有名。邦穹需要紅、黃、藍、黑等顏色的幾百根細蔑編織,圖案是細密多變的幾何圖案。

文物古蹟

仁欽崩寺

是墨脫最大的寺院,

仁欽崩寺仁欽崩寺
位於墨脫村南則瑪拉山上。建寺時間是在門巴東遷後不久,距今約8代人。據傳是由甘布寺中的活佛甘布建築的,最初是一座有12面牆和東西南北四門的石木結構三層建築,內有鍍金銅佛像多座。1950年毀於地震,後重修為東西兩門建築。

血池

世界上第一塊血池出土於墨脫縣。血池,一種保護門不被打開的機關,用人血使一種力大無窮的纖維放鬆。

在《藏地密碼》中,血池是一種機關,它外表看上去很難令人接受,因為它是將人的不同器官(很多)放在不同的血池裡浸泡。但是它的防範性非常有效,因為只有將正確的器官放入正確的血池才會打開機關,而且它利用了各種器官的不同功能,來產生打開機關所需要的液體。是人祭的產物。

風景名勝

墨脫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的瀑布細弱如幾縷輕紗,

墨脫牛奶泉瀑布墨脫牛奶泉瀑布
緩緩地從石壁上飄落下來,水珠被岩碰撞得四分五裂,化作縷縷霧氣,飄浮在山腰;有的瀑布水流宏大,吼聲悅耳,四季不涸,十分壯觀。在這些瀑布中,除素有“藏布奇觀”之稱的大拐彎瀑布外,有高達400米的汗密瀑布,有從懸崖絕壁倒掛的老虎嘴瀑布,有雲崖飛瀉的地東瀑布,有雲霧繚繞的背崩瀑布,有銀絲彩帶飛舞的拉格瀑布……

汗密瀑布

汗密瀑布位於墨脫縣背崩鄉汗密站。瀑布三層相疊,落差高達400米,又名“三疊泉”。

第一層是從高入雲端的雪峰中直瀉而下,激起滿谷的水霧和轟鳴;第二層是從高處的綠樹叢中緩緩流出,然後又急速而下;面寬水急的第三層瀑布斜衝到一巨石上,曲折而瀉,一直到多雄河,形成一個個深潭。

老虎嘴瀑布

老虎嘴瀑布凌空而瀉,象銀河倒懸,墜至半空,忽被峭石攔腰斬斷,剎時雪浪飛濺,宛如千萬串斷線的珍珠,紛紛揚揚,沿懸立千紉的絕壁陡然下墜,落進不見底的深淵,發出驚天動地的狂嘯。而河水卻象兇猛的野獸在咆哮,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仿佛整個峽谷在顫動。每到日落西山,老虎嘴彩虹繚繞,雪峰頂上緋紅一片,迷離變幻,奇勝不可名狀。

背崩瀑布

墨脫縣背崩瀑布(5張)冬天水量小時,

背崩瀑布背崩瀑布
嫵媚秀麗,輕輕下瀉,深沉悠揚;夏天水量增大,那撼天動地的磅礴氣魄,恰似巨龍出山,令人驚心動魄。有時瀑布激起的雪沫煙霧,高達數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周圍一帶經常處於霏霏細雨中,成為別致的“匹練掛遙峰”。

墨脫藤橋與溜索

珞巴人居住在喜馬拉雅南麓的崇山峻岭之間,數百條江河水流湍急,多數流速超過10米以上,落差大,水中巨石、暗礁布滿河床,兩岸陡峭,除少數平原處溪流架有木橋外,絕大多數是藤索橋或藤溜索,舟船僅在下游使用。藤溜索是四根白藤劈成八根,對接成所需要的長度,拴在兩岸的樹上,有一個硬藤做的圓圈套在八根藤條上,過江時,人鑽入硬藤圈內,放在腰部,臉朝上,關向彼岸,雙手抓信藤條,交叉用勁拉藤,雙腳配合向前。爬這種溜索相當吃力,跨度越大越費勁,一條長80米的溜索需要30分鐘才能滑過 去,我們滑過荷扎村248米的溜索足足耽擱了一個半小時,滑過江後筋疲力盡氣喘如牛。而且滑這種溜索不但消耗體力大,由於沒有安全係數,危險性是極大的。

藤索橋是一奇特的橋,沒有橋墩,不用木板,一個鐵釘也找不到,整橋用的是白藤。珞渝的原始森林裡生長著多種藤本植物,其中白藤較多,常綠本植物,莖蔓細長,有40米高,柔軟而堅韌,它是編織籃、筐、椅、箱等用具的好材料,也是藤索橋的原料。一般200米長的索橋,需要60背(約合3600公斤)的藤子。修一個索橋需要20人,歷時10天才能竣工。首先將藤子一劈兩半,不能用整根藤子,一是不便將二根接起來,二是它不結實。將劈成兩半的藤條接成需要的長度,將根根藤條拉到對岸,總共需要35根藤條,再將25個硬藤做的藤圈均勻地置放在橋上,藤條在外,藤圈在內,一般10米左右放一個藤圈,它有一人高,人可從中鑽過。35根藤條分布是:橋的左後和右側各10根,橋的上部是空的。硬藤圓圈放好後,用細藤繩將它固定在藤條上,底部行人放腳處,用細藤編織成一個網狀的賀筒。通過這種橋還得掌握它的特性,如它的彈性大,你的腳步得順著它起伏而落腳,它彈起時,你的一隻腳也得“因勢利導”而抬起,它跌落時你再踏步向前,就這樣一高一低、一起一落地向前,否則,它將和你作對,搖擺得十分厲害,使你無 法越步。初過這種橋,還是膽戰心驚的,只要你認識了它掌握了它的規律,你會很順利地、不大搖晃地走過去。墨脫較為有名的藤橋有背崩藤橋、炯興藤網橋,都長約400米,其中墨脫德興藤網橋橫跨雅魯藏布江,有300多年的歷史。藤網橋整個呈管狀懸空,多位於峽穀穀險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時,橋隨人的重力與河谷風吹送,左右晃悠幅度較大,但整個橋近似密封,頗為安全。墨脫著名的景觀還有“溜索”,那有點一葦渡江的姿勢,但是以背對江面的樣子高速滑向對岸,需要較高的膽量和平衡技巧才能順利過江。

光纜工程

西藏自治區林芝地區墨脫縣光纜傳輸系統工程2009年9月21日正式開通,中國成功實現“縣縣通光纜”。 隨著通信光纜工程的建成開通,墨脫開通了3G無線寬頻業務,使當地有線寬頻得到全面升級,網速得到提高。 墨脫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受自然條件影響,此前是中國唯一不通光纜和公路的縣,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受到較大制約。隨著2009年扎(木)墨(脫)公路的開工建設,預計3年後墨脫也將告別不通等級公路的歷史。 為解決墨脫通信問題,中國2009年投資3000多萬元實施墨脫光纜傳輸系統工程,工程於7月底開工。 為保障工程按時完成和施工人員的安全,業務部門合理安排工程進度,施工期間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西藏墨脫光纜通信工程2009年9月25日全面建成開通,中國電信天翼網路成功覆蓋這個“高原孤島”,結束了全國最後一個縣不通光纜的歷史,墨脫人也與全國同步進入3G通信時代。 當地民眾可以自由地使用話音寬頻數據移動、天翼3G等各種電信業務和綜合信息服務。 此前,墨脫縣是全國唯一不通光纜、不通公路的縣,特殊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成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極大制約因素。為徹底改變墨脫縣通信能力與通信需求極不適應的狀況,並以通信的適度超前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促進社會穩定和民族團結,2009年6月,墨脫光纜通信工程破土動工,工程總投資達1400餘萬元。 由於不通公路且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極其複雜,工程施工難度大,建設成本高,大部分設備、材料運輸要靠人背畜馱,施工人員還要面臨滑坡、土石流、崩塌等自然災害的威脅,螞蝗蚊蟲毒蛇叮咬更是家常便飯。為了讓光纜早日進入墨脫,施工人員克服重重困難,翻山越嶺,穿行無人區,露宿森林間,保進度、保工期、保質量,使中國電信天翼3G網路按計畫成功覆蓋“高原孤島”墨脫及所屬主要鄉鎮和運輸要道沿線。

自助游

行程

米林——派鄉:途中可在墨脫駐八一辦事處或林芝軍區找車,路上車輛很少,也可以搭車兼步行,90公里行程。
轉運站——拉格:轉運站距派鄉5公里,是一個小集貿市場,有食宿。到松林口3小時,汽車盤山道1.5小時到多雄拉山口,5小時到拉格,可以住宿。
拉格——汗密:2.5小時到大岩洞,5小時到汗密,那裡有一個兵站,幾個接待站,可住宿。
汗密——背崩鄉:到阿尼橋4小時,再行7小時到背崩,住鄉政府招待所。(注意:在八一鎮武警邊防大隊辦理邊境證,因為過解放大橋檢查站時要接受盤查。還有,不要拍攝大橋,過橋前把相機收好,以免強行曝光。)
背崩鄉——墨脫:從背崩鄉以北10小時到墨脫,這段小道較平緩,墨脫縣城建在一個小山丘上,可住縣政府招待所15元/人,也可住川菜館樓上,20元/人,但是沒有廁所。
墨脫——波密:墨脫至波密108公里,9小時的行程,在行至80公里處,有一個物資轉運站,可住宿。

9日徒步路線

1、米林縣派鎮-松林口(18km,徒步約6小時)

在決定去墨脫之前,最好能提前在拉薩適應一下高原環境,可以吃點藍養片,幫助適應。到了達派鎮可以從拉薩包車,途中會經過林芝地區的八一鎮。派鎮是林芝地區往墨脫縣運送物資的一個重要中轉站,由於這裡是墨脫最後一個通公路的地方,所以這裡非常熱鬧,可以在這裡進行一些裝備的採購或者找背夫背東西

2、松林口-多雄拉山口-拉格(20km,徒步約7小時)

3、拉格-大岩洞-小岩洞-汗密(25-30km,徒步約8小時)

4、汗密-老虎嘴-阿尼橋(15km,徒步約6小時)

5、阿尼橋-一二號橋- 解放大橋-背崩鄉(23km,徒步約7小時)

在解放大橋後是一個邊境檢查站,後邊有駐紮部隊,這裡是軍事重地,嚴禁拍攝。

6、背崩鄉-亞讓-墨脫(30km,約10小時)

7、墨脫-113K-108K(32km,約10小時)

8、108K-80K(28km,約9小時)

9、80k-62k-噶龍拉山口-波密(46km,約10小時)

沿途食宿宿

1)汗密有四川人開的大棚客棧,每晚10元,客棧有簡單食品出售。
2)墨脫縣政府招待所每人20元,縣城內有兩家餐廳,價格很貴。
3)80K有墨脫縣住當地的招待所:每人10元,小旅店也是10元。
4)波密鴻馨招待所:3人間10元/人。波密飯店4人間散鋪15元,當地有簡單的餐廳提供飲食。
5)邦達兵站:住宿15元/人
6)左貢:縣招待所10元/人,糧食招待所10元/人
7)芒康:縣政府招待所10元/人

自助旅遊提示

1)解放鞋防滑效果不錯,要保持鞋內乾燥,如果起泡的話,用針挑破後擠出水,但不要撕皮,好好休息一晚,以後就不會再起泡了。
2)如果遇上螞蟥,用打火機或菸頭一燙即掉,最好不要在草地上停留,也不要把包放在草地上,儘量走在路的中間,走得快點不容易粘上螞蟥。
3)在轉運站可找到背運工,3-5元/斤背到背崩,7元/斤背到墨脫。

墨脫螞蝗墨脫螞蝗

4)前往墨脫的路上很難找到合適露宿的地方,所以睡袋、帳篷非常有用。
5)川藏線、滇藏線搭車的一點技巧:比較固定的車有從波密、察隅等地往成都運木材的貨車,不定期載客往成都的吉普車、桑塔納。每個縣有一個招待所是司機的聚散地。
如:波密的糧食局招待所、然烏的平安旅社(你一大早在三岔路口等候,可兼顧從察隅上來的車)。
如:八宿的未知、幫達的幫達兵站、左貢的縣政府招待所(每周五有從昌都到芒康的大巴,當晚停左貢,周六到芒康,周日返回)。
如:芒康的縣招待所(往鹽井,德欽方向的貨車不少,注意牌照為雲R的車)。
如:德欽的縣招待所(每日下午3點有往明永冰川的班車,第二天早8點返回。貨車一般很早出發(6、7點),下午車就很少了。)
最有效的辦法是一大早在必經之路上等候,而且離城越遠,成功率越高。川藏線上有很多兵站,樂意接待旅遊者。

西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