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地理學名詞]

世界地理[地理學名詞]
世界地理[地理學名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世界地理隸屬於區域地理學,是人們科學地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或兩者相結合的角度,運用地理學一般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區域對比等方法,展示大洲、大洋、國家(地區)的概貌及其內部差異,並闡明世界主要城市和各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點。

基本信息

分布特點

海陸分布有如下特點。
首先,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約占北半球總面積的2/5;而在南半球陸地面積只占1/5。在北半球的中、
高緯度,陸地分布幾乎連續不斷,最為寬廣;南半球的陸地在中、高緯度顯著收縮,南緯56°~65°之間,除一些島嶼外,幾乎全部為廣闊的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極地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南半球的極地卻是一塊大陸──南極大陸。
其次,各大陸的形狀都是北寬南窄,略呈倒三角形。除南極大陸外,所有大陸還南北成對分布:北美與南美、歐洲與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每對大陸之間,形成範圍廣大的陸間海,島嶼星羅棋布。
另外,亞歐大陸東部邊緣環列著一連串花彩列島,形成向東突出的島弧,其外側則是一系列深邃的海溝。大西洋兩岸的輪廓互為對應,這一大陸的凸出部分能與另一大陸的凹進部分嵌合

世界地理隸屬於區域地理學,是人們科學地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全卷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或兩者相結合的角度,運用地理學一般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區域對比等方法,展示大洲、大洋、國家(地區)的概貌及其內部差異,並闡明世界主要城市和各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點。本文作為全卷的導言,著重闡述:海陸分布與地表形態;全球自然地理環境的結構,即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國地理部分,《中國大百科全書》專設有《中國地理》卷,本卷不另設條。

全球海陸分布與地表形態

海洋和陸地是地球表面的第一級分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互相溝通,連為一體,包圍著6塊大陸:亞歐大陸(分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大洋洲的主體)。海洋總面積36100萬平方公里,陸地總面積14900萬平方公里。
海陸分布有如下特點。首先,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約占北半球總面積的2/5;而在南半球陸地面積只占1/5。在北半球的中、 高緯度,陸地分布幾乎連續不斷,最為寬廣;南半球的陸地在中、高緯度顯著收縮,南緯56°~65°之間,除一些島嶼外,幾乎全部為廣闊的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極地是一片海洋──北冰洋,南半球的極地卻是一塊大陸──南極大陸。
其次,各大陸的形狀都是北寬南窄,略呈倒三角形。除南極大陸外,所有大陸還南北成對分布:北美與南美、歐洲與非洲、亞洲和澳大利亞。每對大陸之間,形成範圍廣大的陸間海,島嶼星羅棋布。
另外,亞歐大陸東部邊緣環列著一連串花彩列島,形成向東突出的島弧,其外側則是一系列深邃的海溝。大西洋兩岸的輪廓互為對應,這一大陸的凸出部分能與另一大陸的凹進部分嵌合。
地球自誕生以來,風雲變幻,歷經滄桑,處於永恆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按照板塊構造理論,地球表層岩石圈被裂解為若干巨大的板塊。剛性的岩石圈板塊馱伏在塑性軟流圈之上,在地球表層作大規模水平運動。板塊與板塊之間,在地幔對流的驅動下,或相背分離,或相向聚合,或相互平移,從而發生板塊的擴張、俯衝、碰撞或錯動。板塊運動及其相互作用,帶動了大陸漂移和大洋的啟閉,導致了造山運動、火山、地震等種種地質構造作用。板塊構造學家認為,在早古生代,地球上存在統一的南方大陸和離散的北方大陸。到古生代末,北方大陸(勞亞古陸)與南方大陸(岡瓦納古陸)聯為一體,叫做泛大陸。此時全球是由一個大陸和一個大洋組成。從中生代至新生代,新大洋先後開啟,大陸則在漂移中由合而分。其中岡瓦納古陸發生多次分裂解體,多數裂解的塊體向北漂移,相繼歸併於勞亞古陸,後者擴展增生;在勞亞古陸內部,北大西洋開始啟開,北美大陸與歐洲乃沿此裂開、分離。全球便逐步演變為今天各個大陸和各個大洋的分布格局,但這不過是地球發展歷史中的一幕。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懸殊,形態變化多端。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的現測高度為海拔8848.13米,這是陸地上的最高點;而西亞約旦河的尾閭死海的水面為負392米,是陸地上的最低點,高低差距9240.13米。陸地地形通常分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類型,它們以不同的規模在各大陸上交相分布,構成陸地表面起伏不平的外貌。
山地所占面積並不大。陸地上有兩大高山帶,一是環太平洋帶,沿太平洋兩岸作南北向分布;另一是橫貫亞歐大陸中南部及非洲大陸北緣,略呈東西向分布。兩大高山帶是中生代以來近期地殼運動的產物,陸地上最高峻、宏偉的年輕山脈幾乎都集中於此,這裡也是火山和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中生代以前形成的山脈,如北美洲東部、歐洲中部和西北部、中亞、澳大利亞東部等,由於年代已久,歷經風化剝蝕,與上述高山帶相比,山勢大為遜色。
陸地上平原面積最廣,約1/4的地面海拔不足200米。多屬大河沖積平原,常見於大陸中部和沿海地帶,往往傍以山地或高原,這在北美和南美大陸最為顯著。
大片隆起的高原一般以前寒武紀古陸為核心,地殼相對較穩定,起伏不大。如非洲大陸的高原,亞洲中西伯利亞、蒙古高原和南部三大半島上的高原,澳大利亞西部高原,以及被巨厚冰層覆蓋的南極大陸高原,等等。另一些高原處於前述年輕山脈之間,地殼活動比較強烈,海拔較高,地面起伏也很大,如亞洲的青藏高原、伊朗高原,美洲西部山系中多數山間高原等。
以海平面為基準,陸地的平均高度是875米,而海洋的平均深度達3800米。海底地形大致可分為大陸邊緣、大洋中脊和洋底盆地三大單元。
大陸邊緣處於大陸和洋底盆地之間廣闊的過渡地帶,約占大洋總面積的22%。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周緣稱大西洋型大陸邊緣,通常由大陸架、大陸坡和大陸麓三部分組成。大陸架是陸地向海洋延伸的淺水地域,地勢微緩傾斜,最寬者可達1000多公里;大陸架向洋側進入大陸坡地帶,坡度顯著增加,水深也急劇加大,寬約數十至數百公里,地形崎嶇,常被海底峽谷所切割;大陸坡坡腳之下為大陸麓,這是由沉積物堆積而成的坦坡,寬達數百至上千公里,平緩地過渡到洋底盆地。太平洋周緣稱太平洋型大陸邊緣,大陸架狹窄,大陸坡很陡,缺失大陸麓,而代之以海溝。這裡是板塊的潛沒(俯衝)帶,洋底最深的地方,地殼活動特彆強烈。在太平洋西緣,海溝與島弧相伴;在太平洋東緣,海溝直接毗鄰大陸地塊,與陸上年輕的褶皺山脈構成地球表面最大的地形高差。
大洋中脊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連續延伸,相對高度2000~3000米,總長度約80000公里,巍然聳立在洋底之上,堪稱地球表面最長的山系。在大西洋,它的位置居中,走向與兩岸輪廓一致,“中脊”之名即由此而來。大洋中脊是軟流圈地幔物質上涌、板塊增生之處,火山活動較強烈,部分火山山峰露出海面成為島嶼。
洋底盆地介於大陸邊緣與大洋中脊之間,水深一般在4000~5000米。這裡分布有縱橫的海嶺,林立的海峰,孤立突兀的海丘,平緩隆起的海底高原,它們將洋底盆地分割成若干個海盆。海盆底部發育深海平原,坡度微緩,是地球表面最平坦的部分。

全球地理環境的結構

地理環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其各組成要素和各個組成部分之間處於相互聯繫、相互制約之中。譬如,由於氣候轉暖,第四紀冰川退卻,從而引起了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海岸的變化;在陸上引起地麵塑造過程、風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變化以及植物和動物的向北(在北半球)或向南(在南半球)移動等。南美洲西岸荒漠區的變化則提供了地理環境各部分之間緊密聯繫的生動實例。在正常情況下,該區無論在氣候、地貌、水文性質、土壤、植被的生活型等方面,均體現乾旱的特性,這主要導因於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東緣的下沉氣流和沿海寒流的影響。但遇西太平洋信風氣流發生反向轉變的年份,一股水面下的暖流沿赤道向東太平洋流動,使南美洲赤道附近西岸海面升高,表層暖水溫度上升和厚度增大,於是經厄瓜多至秘魯一帶沿岸從赤道方面流來巨股表層暖水,使沿岸氣溫和降水量顯著增加,導致水文、植物、動物等也相應發生變化,區域的綜合特性從乾旱向濕潤轉化。這種反常現象,大致每隔二、三年或四、五年左右發生一次。
地球是一個球形,太陽光熱在地表的分布隨緯度而異;其次,地球表層的組成並非均質,地表結構也不同,如海陸的錯綜分布、地面的高低起伏等。因此,地理環境的各組成部分又存在著相互差異性。由於前一個原因,表現為地帶性的差異,從赤道向兩極,各地理要素一般表現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分異格局,從而組合成一系列自然地帶;由於後一個原因,表現為非地帶性差異,地帶性規律因此發生偏差,甚至受到掩蓋。這兩種分異規律相互對立,又相互滲透。全球自然地理環境錯綜複雜的圖景,就是它們對立統一的體現。整個地理環境的地帶性和非地帶性差異,在各大洲有著不同程度和不同內容的體現,這是由於各大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陸輪廓和面積大小、地形結構、乃至歷史發展過程等方面的差異所引起的綜合反映,從而賦於了各大洲在自然地理上的獨特性。闡明一個洲的獨特性,對認識和探討全球地理環境的結構具有重要意義。任何一個洲區別於其他各洲的獨特性,既體現著該洲的整體性,又反映了整個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以下僅從巨觀對比的角度,概述地理環境各大組成部分(大洲和大洋)的獨特性,旨在揭示全球地理環境結構的分異性。
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居亞歐大陸東部,面臨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跨越從赤道到北極的所有緯度帶。因此,亞洲首先以幾乎齊全的氣候帶、複雜多樣的氣候類型、強烈的大陸性和典型的季風性區別於各大洲。除溫帶西岸海洋性氣候和極地冰原氣候外,具備寒帶、溫帶、亞熱帶和熱帶的各種氣候類型。廣大內陸和高緯地區,與其他大洲同緯度地區相比較,普遍表現為氣溫年較差大、全年降水量高度集中夏季的特點。亞洲以兼具世界最冷、最熱、最乾、最濕的地區之一而著稱,氣候要素變異的這種極端性,是氣候大陸性強的另一重要反映。東亞、東南亞和南亞的季風氣候區,氣溫、降水、風向等的季節變化特點顯明,分布範圍廣,包括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以及處於過渡地位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在世界上具有獨特意義。北亞的極地長寒氣候(苔原氣候)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針葉林氣候)橫貫大陸東西,面積廣大;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屬溫帶、亞熱帶、熱帶乾旱氣候,乾旱區面積之廣堪與非洲相比。地形複雜,起伏極端,平均海拔950米,山地和高原約占全洲面積的3/4。 地形的基本格局是:①崇山峻岭多匯集於中南部,與山間高原和盆地緊密結合,構成橫亘東西的巨大高聳地帶,即青藏高原、帕米爾山結、伊朗高原、亞美尼亞山結、安納托利亞高原,以及北側的祁連、崑崙、興都庫什、厄爾布爾士、高加索等山脈,南側的喜馬拉雅、喀喇崑崙、蘇來曼、扎格羅斯、托羅斯等山脈;從帕米爾山結向東北,為夾峙於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的天山、阿爾泰山,再經蒙古高原南北兩側山地,與西伯利亞東部諸山脈相連。②地勢由中部向四周低降為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往西北展現著低平、坦蕩的圖蘭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平原以東為起伏平緩的哈薩克丘陵和深受河流切割的中西伯利亞高原;在南部三大半島上,久經侵蝕的古老高原與近代大河沖積平原相間分布,自西向東為阿拉伯台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德乾高原、印度河-恆河平原、撣邦高原、湄公河平原等;往東,地勢呈階梯狀下降,最後降為中國東部低山丘陵和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等沖積平原。③亞洲東緣為一系列向太平洋凸出的弧形列島,大部分由年輕褶皺山脈盤踞,外側鄰接深邃的海溝。在地形和氣候的綜合影響下,河網布局呈現不勻稱輻射狀特點。巨川大河多源於高聳的中部,流向四周,除內流河外,分別注入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河網稠密,多屬夏汛河流,各大河源遠流長,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黑龍江、長江、黃河和湄公河的長度均在4000公里以上,其中長江達6300公里,為世界三大長河之一。它們上游穿行於崇山峻岭之間,形成許多幽深峽谷,水流湍急;下游則沖積成廣大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內流區廣大,約占全洲總面積的30%,絕對面積居各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地處內陸、氣候乾旱、地形比較封閉的中亞和西亞。全洲缺乏大的淡水湖群,但湖泊類型多樣,分布廣泛,並有不少名聞世界,如裏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海跡湖),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死海是世界含鹽量最高的湖泊和陸地的最低點。作為亞洲地理環境重要標誌的植被和土壤,不僅在類型組成上同樣體現了複雜多樣性,它們分布、更替的圖式也反映了全洲地理環境的分異格局。北亞的苔原-冰沼土和針葉林-灰化土是北半球同類型地帶的一部分,東西延伸,南北更替,體現了明顯的地帶性分異規律。自此向南,受地形與距海遠近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干擾,分異為沿海(東亞-東南亞)和內陸(中亞)兩個不同的更替序列,前者順應熱量的變化主要為溫帶落葉闊葉林-棕色森林土、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紅壤和黃壤、熱帶季風林-磚紅壤化紅壤和熱帶雨林-磚紅壤;後者順應乾濕的變化,主要有溫帶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溫帶草原-黑鈣土和栗鈣土、荒漠草原-棕色草原土、乾旱荒漠-灰鈣土和荒漠土。在高大山脈和高原區,還具有多樣化的垂直地帶性結構。總之,作為全球最大陸地自然綜合體的亞洲,突出表現了各地理要素類型的多樣性和極端性,通過地帶性差異與非地帶性差異的兼收並蓄、錯綜複雜的交叉關係,構成其特有的地理環境結構圖式。
歐洲位於亞歐大陸的西部,大部分在中高緯度,緯度位置決定了它在全球大氣環流中主要處於西風帶範疇,所處海陸位置面臨強盛的北大西洋暖流,加以水平輪廓破碎,多島嶼、半島和深入陸地的海灣,以及平原廣闊、山脈多呈東西走向的地形結構等的綜合影響,使歐洲氣候具有溫帶海洋性的特點,與毗鄰的亞洲迥然不同。全洲平均海拔高度 340米,以東歐平原和中歐平原為主體,平原總面積約占全洲3/5,在各大洲中首屈一指。山脈一般圍繞平原邊緣分布。西北部的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和東歐平原東側的烏拉爾山脈,皆因久經侵蝕,山勢低緩;中歐平原南側是中等高度的塊狀山地,間以一系列盆地和低地;高大的阿爾卑斯山系呈弧狀橫貫中南部,其支脈伸入南歐三大半島。上述地形結構特點,利於盛行西風長驅直入,擴大了大西洋對內陸的影響。與亞洲和北美洲同緯度地區相比,歐洲冬季溫和,夏季比較涼爽,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適中,以秋冬降水為主,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唯一沒有大片乾旱沙漠區的洲。氣候類型組成相對比較單一,缺失熱帶氣候類型,以溫帶氣候類型為主,其中西歐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南歐的地中海型氣候不僅特徵典型,而且分布範圍也遠遠超過世界各大洲的同類型氣候區。受大陸面積較小和輪廓破碎的限制,全洲大河不多,但河網均勻密集,分別注入北冰洋、大西洋和地中海、黑海、裏海,水量豐富,年變化較小。大致由東歐平原北部的冰磧丘陵、中歐塊狀山地和阿爾卑斯山脈組成一條東北—西南向的大陸總分水嶺,把全洲的河流分成北冰洋—大西洋流域系統和地中海—黑海流域系統、裏海內陸流域系統兩大部分。與其他大洲不同,該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並不分布在外流區,而是流貫於東歐平原、屬裏海內陸流域系統的伏爾加河,這使海洋性顯著、氣候濕潤的歐洲也存在一定比率的內流區(約占全洲面積1/6)。 外流區主要河流有多瑙河、第聶伯河、頓河、伯朝拉河、萊茵河等。歐洲與北美洲同為世界上多湖的大陸,集中分布在北歐和阿爾卑斯山區,且以冰川成因的淡水湖為主,但就湖群規模和面積而言,歐洲遠遜於北美洲。森林景觀在全洲占絕對優勢,尤以溫帶落葉闊葉林、亞寒帶針葉林及其相應的土壤分布面積最廣,地中海型的亞熱帶硬葉常綠林和灌叢也在世界上具有典型意義。順應水熱條件按緯度南北分異的總趨勢,植被-土壤類型的分布主要體現地帶性分異規律,自北向南按以下序列更替:苔原-冰沼土、亞寒帶針葉林-灰化土、針闊混交林-生草灰化土、溫帶落葉闊葉林-棕色森林土、森林草原-灰色森林土和淋溶黑鈣土、溫帶草原-黑鈣土、半荒漠-淡栗鈣土。這種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的格局在東歐平原更為明顯。另一方面,順應自西向東氣候的海洋性逐漸減弱、大陸性逐漸增強的趨勢,上述地帶性結構也受到一定干擾和偏離,具體表現在針闊混交林帶和闊葉林帶西寬東窄,以至尖滅;針葉林帶卻西窄東寬,與亞洲北部的針葉林帶銜接;森林草原、草原和半荒漠帶偏居於該洲的東南部。總之,與亞洲相比,歐洲地理環境的結構顯示了類型組成的相對單一性、突出的溫帶海洋性和地帶性分異占主導地位等獨特性。
北美洲也是北半球跨越寒、溫、熱三帶的大陸,北寬南窄,主要屬於中高緯度帶,在氣候的大陸性和類型的複雜多樣性等方面堪與亞洲相匹。但是,北美洲面積較小,低緯度地帶範圍狹窄,濱臨兩洋,特別是地形結構別具一格,這使它在地理環境的許多方面具有自己的特點。北美洲大陸明顯分為三大地形縱列帶:①由一系列山脈和山間高原、盆地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縱峙於大陸西部,山系寬廣,高度很大,地形複雜;②久經侵蝕、中等高度、東北—西南走向的阿巴拉契亞高地列於大陸東部;③介於上述兩帶之間,展現著起伏平緩的勞倫琴低高原和平衍坦蕩的中部平原。縱列的地形結構,對於本大陸氣候、水系以及土壤、植被等的分布具有很大影響。溫帶大陸性氣候占優勢,廣大地區冬季寒冷,夏季暖熱,氣溫的年較差較大;年降水量適中,多以夏雨為主。但是,北美洲無論在氣溫變化的極端性或是夏雨集中和冬季乾旱的程度等方面,均遜於亞洲。北美洲擁有從寒帶到熱帶和從大陸東岸到西岸的各種氣候類型,在類型的多樣性方面與亞洲不相上下,又具有自己特點。北美洲東部不具備亞洲東部典型的季風氣候而代之以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亞熱帶濕潤氣候和熱帶海洋性氣候;北美洲擁有亞洲所缺失的極地冰原氣候和西海岸溫帶海洋性氣候,但熱帶氣候類型局限,基本上缺失典型的赤道多雨氣候,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的分布也不如亞洲廣泛。從總體來看,北美洲以亞寒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大陸性乾旱與半乾旱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分布範圍最廣,合占全洲總面積一半以上。在地形結構制約和氣候影響下,河網分布以及水系發育規模和程度方面所顯示的地域分異,也具有鮮明的特色。外流區占絕對優勢,與內流區對比懸殊,若不計冰封的格陵蘭島,分別占全洲面積的96.7%和3.3%。 外流區的大河多數發源於大陸的主要分水嶺落基山,它與東部阿巴拉契亞高地和中北部冰磧區,共同構成略呈H型的分水嶺格局,河流流向“南轅北轍”,“東西揚鑣”,各大流域系統對比明顯。其中中南部墨西哥灣流域系統是北美洲河網稠密的水文區,擁有以全洲第一長河密西西比河為主體的龐大水系,平原廣闊,降水豐富,徑流匯聚,發育歷史較久,大部分地區未受第四紀冰川侵襲,大冰期後又接納密蘇里河和俄亥俄河匯入,更加強了整個水系的發展。西部的育空河、 哥倫比亞河、 科羅拉多河、格蘭德河(布拉沃河)等較大水系,大部分流經山間乾旱、半乾旱地區,多峽谷和激流,水系發育表現一定的年輕性。北冰洋流域系統擁有全洲第二長河馬更些河。北美洲淡水湖面積居各洲之首,以多大湖群和屬冰川成因著稱,北部呈弧狀排列的大熊湖、大奴湖、溫尼伯湖、蘇必利爾湖、密西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安大略湖等,構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湖帶和淡水湖群。北美洲植被-土壤類型的組成是氣候類型多樣性的反映,地球上各種植被-土壤類型在本洲幾乎無不具備。從全局來看,又以針葉林-灰化土分布面積最廣,按其所占全洲面積的比率,則超過世界各洲;其次,冰原和苔原-冰沼土分布之廣也突出於世界各洲,前者僅次於南極洲,後者與亞洲相近;而熱帶類型植被-土壤,無論絕對面積或是占全洲面積的比率均較小,荒漠型植被-土壤也屬次要。植被-土壤類型的分布與氣候類型的結構格局基本一致,體現了地帶性與非地帶性因素的互動作用。北部高緯度地區,地面起伏不大,水熱條件從北向南逐步變異,冰原、苔原-冰沼土、針葉林-灰化土依次更替,它們是北半球相應自然帶的組成部分。向南進入中緯度地區,大致以西經98°為界,東部和西部不僅各有其氣候和植被-土壤類型,而且它們的排列圖式也處於對立的局面。東部地面比較開展,大部為坦蕩平原、低緩高原或高地,氣溫和降水向南遞增,依次出現了溫帶針闊混交林-灰棕壤、溫帶落葉闊葉林-棕壤和亞熱帶常綠林-紅壤或黃壤的更替序列。西部居內陸位置,山地南北縱列,大平原適處落基山雨影地帶,降水量自東向西遞減,落基山以西廣大山間高原和盆地屬半乾旱或乾旱氣候,所以植被-土壤類型的分布排列圖式表現為東西更替、南北延伸的格局,依次是森林草原-淋溶黑土、高草原-黑鈣土、短草原-栗鈣土、半荒漠或荒漠-灰鈣土或漠鈣土。太平洋沿岸地帶,從北向南氣候類型由溫帶海洋性型經地中海型向熱帶乾旱型過渡,植被-土壤類型相應從北向南更替和南北延伸,這是地帶性結構與非地帶性結構的綜合體現。南部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地處信風帶,山脈走向與海岸平行,氣候-植被-土壤類型的分異主要導因於向風與背風之別,分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常綠林-磚紅壤、紅壤和熱帶乾濕季氣候-熱帶稀樹草原-紅褐色土。綜上所述,北美洲地理環境各組或要素均以溫帶類型為主,並突出地體現著溫帶大陸性的特點;北部、東部地帶性分異與西部、南部的非地帶性分異,形成對立統一體,構成了北美洲獨特的地理環境結構圖式。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位於亞洲的西南和歐洲以南,大陸北寬南窄,海岸平直,缺少半島、島嶼和海灣;大部分在熱帶緯度,是世界上唯一赤道橫貫大陸中部的大陸。全洲地形以高原占優勢,有“高原大陸”之稱,平均海拔高度750米,僅次於亞洲。地面起伏相對較小,地勢大致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半部“高非洲”,包括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剛果盆地等地形單元,著名的東非大裂谷縱貫東部;西北半部“低非洲”,以低高原和台地為主,局部有塊狀山地、盆地或窪地。非洲僅有兩條褶皺山脈,範圍局限,偏居在高原邊緣地區,即西北邊緣的阿特拉斯山脈和南端的開普山脈。非洲的地理位置、大陸輪廓以及相對單一的地形結構,決定了該洲氣候-植被-土壤以熱帶類型為主,並呈現獨特的南北對稱、帶狀分布的結構格局。從低緯度的赤道多雨氣候區分向南北,漸次更替為熱帶乾濕季氣候、熱帶乾旱氣候,至大陸南、北邊緣則為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植被-土壤類型相應為熱帶雨林-磚紅壤和紅壤、熱帶稀樹草原-紅棕色土、熱帶荒漠-漠境土、亞熱帶硬葉常綠林和灌叢-褐色土。其中主體是熱帶乾濕季氣候、熱帶乾旱氣候及其相應的植被-土壤,分布範圍超過世界各洲。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區約占總面積的95%,氣溫的日較差大於年較差,充分體現作為“熱帶大陸”的特色。北回歸線兩側大陸特別寬廣,加以東北部緊鄰亞洲大陸,大大擴大了受副熱帶高壓和東北信風帶控制的範圍,形成了橫貫大陸東西、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包括南回歸線附近的卡拉哈里沙漠和納米布沙漠在內,非洲的乾旱區(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面積約占全洲2/5,這個比率僅次於澳大利亞大陸,絕對面積則居世界各大洲首位。受地形、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非洲的氣候-植被帶中也有發生局部偏離的現象。例如,由於東非高原海拔較高,赤道多雨氣候-熱帶雨林帶在此中斷,馬達加斯加島向風的東部和背風的西部,分別形成熱帶海洋性氣候-熱帶常綠林和熱帶乾濕季氣候-熱帶稀樹草原。非洲的河網布局也具有自己的特點。 外流區約占全洲面積的2/3。由於大陸主要分水嶺偏於大陸東側,順應向西北傾斜的地勢特點,大西洋流域面積廣大,約占外流區面積3/4,擁有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世界第二大水系剛果河(薩伊河)以及尼日河等;印度洋流域僅占外流區面積1/4,除贊比西河屬較大水系外,河流一般比較短小。許多塊狀高地或寬廣盆地成為河流的輻散中心和輻聚中心。東非高原是最大的水系輻散中心,尼羅河由此北流,薩伊河西流,贊比西河的兩條重要支流南流,許多較小河則向東流;其次是西非的福塔賈隆高原,為尼日河、塞內加爾河、甘比亞河等的輻散中心。剛果盆地是最大的河流輻聚中心,薩伊河的眾多支流在此匯聚;其他輻聚中心有查德湖盆地、維多利亞湖盆地、尼羅河上游盆地等。非洲許多河流的上源在低緯度多雨區,水量豐富,河網稠密,中下游流經乾旱沙漠區,水量因蒸發、滲漏而減少,成為所謂過境河,如尼羅河、尼日河和南非的奧蘭治河等。內流區或無流區合計占全洲總面積的1/3,主要分布在乾旱沙漠區,河網稀疏,多為間歇河。湖泊眾多,分布集中,以構造成因為主。其中在東非大裂谷形成一條著名的湖帶,多屬斷層湖,湖形狹長,湖底深陷,如坦噶尼喀湖、馬拉威湖等;部分為地殼凹陷的窪地積水而成,如非洲第一大湖維多利亞湖以及查德湖等。總之,非洲地理環境以其乾熱的高原、顯明的地帶性結構和南北對稱性,區別於其他各大洲。 
南美洲的緯度位置、大陸形狀和輪廓等方面與非洲比較相似,決定了其地理環境各組成要素也均以熱帶類型為主。該洲北部面積寬廣,並受赤道橫貫,但除西北端以狹窄的地峽與北美洲相連外,四周環洋,占全洲大部分面積的北部位於低緯地帶,南部伸入溫帶緯度但面積縮窄;在地形結構方面,高大的安第斯山脈縱貫西部,地域廣闊的東部為久經侵蝕的古老高原與低平的大河沖積平原相間分布,自北而南分別是奧里諾科平原,蓋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大西洋濕潤氣團可以深入內陸。因此,南美洲地理環境以溫暖濕潤為特點。首先,它是一個溫暖的大陸,氣溫年較差很小。除山地外,全洲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均在0℃以上,南緯40°以南的溫帶地區遠比亞洲或北美洲同緯度地區溫和;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在南回歸線以北、占大陸面積主要部分的熱帶地區為24~28℃,不如非洲或澳大利亞大陸炎熱。南美洲也是一個濕潤的大陸,多雨面廣,降水豐富,以夏雨為主。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地區約占全洲總面積的70%,這個比率是世界其他大洲所不及的。氣候類型與植被-土壤類型中,亞馬孫平原的赤道多雨氣候-熱帶常綠雨林-磚紅壤和奧里諾科平原、蓋亞那高原西部、巴西高原大部的熱帶乾濕季氣候-熱帶稀樹草原-紅壤在全洲占主要地位。前者在世界同類型區中面積最廣,體現熱帶濕潤的特性比較充分和典型;後者占全洲面積的比率最高,也是世界同類型區中面積最廣的地區之一。與大陸的濕潤性氣候相對應的熱帶乾旱氣候-熱帶荒漠主要限於南美洲西海岸,其範圍遠小於澳、非大陸。由於南回歸線以南大陸顯著收縮,熱帶以外的氣候-植被-土壤類型分布局限,還缺失水平地帶的寒帶類型。偏居西岸、連綿高大的安第斯山,不僅本身表現了多樣化的垂直帶,尤其在低緯東坡具有從熱帶常綠雨林以至高山冰雪帶的完整的垂直帶圖譜,更重要的是它對全洲地理環境的分異產生巨大影響,形成了東、西部分異不平衡甚至相對立的結構特徵。安第斯山以東,地域廣闊,高度不大,氣候及其相應的植被-土壤類型都是南北排列,屬於熱帶範疇的幾個主要類型又東西延伸,熱帶乾濕季氣候-熱帶稀樹草原-紅壤帶分列於亞馬孫平原的赤道多雨氣候-熱帶常綠雨林-磚紅壤帶的南北兩側,具有一定的對稱性,充分體現了地帶性結構規律。亞馬孫平原的東西延伸,以及背依安第斯山、面向大西洋開敞等非地帶性因素,對其地帶性結構的體現還起了加強作用。雖然東部地區也存在非地帶性結構,例如巴塔哥尼亞的溫帶半乾旱與乾旱氣候-半荒漠與荒漠,但它對東部地區來說屬於次要和局部的表現。安第斯山以西地區,陸地面積狹窄,各主要類型均呈南北延伸,體現非地帶性結構。特別是熱帶乾旱氣候-熱帶荒漠區南北延伸約27個緯度,向北幾近赤道;赤道多雨氣候-熱帶常綠雨林局限於赤道以北,這在世界各大陸西岸的類型更替中獨具一格。但是,在西部地區同樣存在地帶性因素的作用,從熱帶乾旱型向南,有規律地轉為亞熱帶地中海型和溫帶海洋性型;安第斯山區南北的分異:熱帶濕潤的北段、高寒乾旱的中段和溫涼濕潤的南段,基本上也受制於緯度因素。南美洲河網布局東、西部之間的不平衡性,又從另一個側面體現著全洲地理環境結構的重要特徵。安第斯山是大陸主要分水嶺。分水嶺以西的太平洋流域系統,河流一般都短促、陡急和獨流,支流少,很難構成系統,故流域面積很小;有很大地段氣候乾旱,河流既少,水量又小,多數是間歇性的。分水嶺以東的大西洋流域系統,河流源遠流長,河網稠密,水量豐富,擁有亞馬孫河、巴拉圭-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奧里諾科河三大水系,其中亞馬孫水系在河網密度、流域面積、水量等方面均居世界各大河之首,長度僅次於非洲尼羅河,為典型的赤道型水系。東、西部河網布局形成如此尖銳的鮮明對比,比照其他大洲也是獨特的。最後,東、西部不論在相應緯度範圍內的類型或在更替的趨向上都處於對立的地位。例如與西岸熱帶乾旱氣候、熱帶荒漠大部分地段緯度相當的東部,是亞馬孫平原和安第斯山低坡的赤道多雨氣候-熱帶常綠雨林;又如南緯40°以南的西岸是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濕潤森林,而緯度相當的東部則是溫帶半乾旱與乾旱氣候-半荒漠與荒漠。再者,西部地區若以西岸熱帶荒漠區為軸,分向南北,自然地理的綜合特性是逐漸趨向濕潤;東部地區以亞馬孫平原熱帶常綠雨林區為軸,分向南北,總的變化趨勢是轉向乾旱。上述對比,進一步加強了南美洲地理環境東、西部的不平衡性。由此也說明南美洲是東、西部對立統一的整體。在世界各大洲中,南美洲的非地帶性結構是比較突出的;但就大陸總體而言,地帶性結構卻是主要的方面。
澳大利亞大陸約占大洋洲總面積的85%。四周環洋,岸線平直,水平輪廓略呈橢圓形,東西寬,南北窄;南回歸線橫貫中部,大陸絕大部分處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勢低平,起伏和緩。 海拔600米以下的低高原和平原約占大陸總面積95%以上,是世界上山地比率最小和唯一沒有中生代、新生代褶皺山脈的大陸。地形結構表現為三個南北縱列帶,即西部為平夷的低高原、中部為沉積平原、東部為久經剝蝕的褶皺山地和斷塊高地。澳大利亞的緯度位置和特有的大陸形狀,擴大了副熱帶高壓和東南信風帶控制的範圍,加以山地偏居東海岸,導致大陸地理環境突出體現暖熱、乾旱的特性。除局部山地外,夏季最熱月平均氣溫均在20℃以上,大部分地區在28℃以上;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溫也在10℃以上。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的半乾旱和乾旱區約占大陸總面積的2/3以上,這個比率超過非洲,與濕潤的南美洲適成顯明的對照。熱帶、亞熱帶半乾旱與乾旱氣候以及熱帶乾濕季氣候主宰大陸大部分地區,荒漠、草原、灌木型植被及其相應的土壤占絕對優勢,森林僅占大陸總面積的5%。乾旱性反映在水文上是地表水貧乏,為世界上地表徑流量最小的大陸;內流區和無流區面積廣大,合計約占大陸總面積的52%;水量較豐的外流河一般均短小,分布在大陸邊緣,唯一較大的水系──墨累-達令河水量不大,旱季時達令河甚至斷流;湖泊少而小,且以鹽沼為主;但地下水豐富,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流井盆地。順應降水量自北、東、南沿海向中、西部遞減的規律,澳大利亞大陸地理環境結構呈現獨特的半環狀分異圖式,體現了地帶性因素與非地帶性因素的綜合作用。北岸的熱帶乾濕季氣候、東北岸的熱帶海洋性氣候、東南岸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南岸的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以及與各氣候類型相應、以森林為主的植被-土壤類型,構成大陸濕潤的外環;向內陸逐漸更替為熱帶、亞熱帶半乾旱氣候,以稀樹草原、灌木草原、乾草原、半荒漠及其相應的土壤為主構成大陸半乾旱的中環;中、西部是大面積的熱帶、亞熱帶乾旱氣候和荒漠區,直抵西海岸,構成大陸乾旱的內環。
南極洲位於地球南端,全部在南極圈內。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被巨厚冰層覆蓋的“冰原大陸”,以致平均海拔高達2350米。嚴寒的氣候、猛烈的風暴、奇異的極晝和極夜現象、貧乏的有機界,等等,也都是南極洲自然地理環境有別於其他大洲的獨特之點。
作為地理環境主要組成部分的廣大海洋水域,表面均質,以地帶性分異為主,按緯度而異的太陽光熱分布,成為劃分海洋自然帶的基礎。但由於水體的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使海洋自然帶較陸地自然帶簡單,各帶之間的界限也較不明確。全球海洋大致可劃分出 7個自然帶:北極帶、北溫帶、北熱帶、赤道帶、南熱帶、南溫帶和南極帶,各帶之間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表水溫度、含鹽度、海洋生物分布等方面。海洋自然帶也受到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局部的干擾和破壞,特別是在同一緯度地帶寒、暖流所經部分。受陸地分隔的四個大洋,跨越不同的緯度位置,具有不同的輪廓,在自然地理方面各具特點,體現著全球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約占地球表面的35%,大洋總面積的1/2。海底地形複雜多樣,最突出的是西部邊緣海盆-島弧-海溝帶和東部與大陸年輕褶皺山脈鄰接的海溝帶,地殼不穩定,形成世界著名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另一個特點是大洋中脊偏於太平洋東側,其中北段已潛入北美大陸之下。島嶼眾多,約占世界島嶼總面積的45%,居各大洋之首,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水域。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平均深度4028米;集中了世界上大部分海溝,深度超過10000米的海溝全部在太平洋,其中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一說11022米),為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點。太平洋北至北極圈附近,南達南極洲,跨越多個氣候帶,但其水平輪廓略呈扁圓形,東西寬度超過南北長度,最寬處適在赤道附近,熱帶與亞熱帶範圍最廣,再加上北部為陸地環抱,僅以狹窄的白令海峽同北冰洋溝通,所以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溫暖的海洋,表水平均溫度高於其他大洋。與大西洋相似,太平洋在赤道至南、北緯40°左右的範圍內,各形成一個完整的環流系統,其中南太平洋環流系統中貼近南美大陸西岸北流的秘魯寒流,是世界上最強盛的一股寒流。由於面積廣、島嶼多,生境多樣,太平洋擁有的生物量占世界大洋的50%以上。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水平輪廓略呈“S”形,東西窄,南北長。北部與北冰洋暢通,南達南極洲,分跨南、北半球寒、溫、熱三帶,地球上各大風帶在大西洋上表現最為完整,形成南、北對稱的氣候帶和兩大環流系統。墨西哥灣暖流及其延續的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強盛的一股暖流,它對北大西洋本身及其相鄰大陸的氣候有巨大影響。海底地形最顯著的特點是大洋中脊(大西洋海嶺)縱貫中部,走向與海岸平行,也作“S”狀,其寬度約占大西洋寬度的1/3;其次是大陸架寬廣,所占面積的比率超過太平洋和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其水平輪廓的特點是北部被亞、澳、非大陸封閉,南部開敞。主體部分在熱帶、亞熱帶範圍內,有“熱帶性海洋”之稱。在北緯30°至南緯40°的遼闊海域內,表水溫度高於太平洋和大西洋同緯度流域;處於乾熱沙漠之間的印度洋邊緣海──紅海,則是世界上含鹽度最高的海域。受亞洲大陸南部熱帶季風環流的影響,北印度洋表層海水的流向也隨季節變更,形成獨特的“季風洋流”,顯著不同於在盛行西風和信風影響下的南印度洋環流系統。大洋中脊呈“入”字形展布,由印度-阿拉伯海嶺、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印度洋海嶺組合而成,脈嶺崎嶇錯雜,中軸裂谷紛繁,與大西洋海嶺有著明顯差異。大陸架狹窄,但廣泛分布大陸麓,以及巨大的水下沖積錐。此外,印度洋島嶼最少也是其有別於其他大洋的重要特點。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的海洋, 不及太平洋面積的1/4;位於北極圈內,被亞、歐、北美三大洲包圍。岸線曲折,島嶼眾多,若包括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在內,島嶼總面積約達40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太平洋。氣候嚴寒,約2/3洋面被冰覆蓋,其餘也多有浮冰漂流。 大陸架寬廣,其面積約占北冰洋總面積的36%,這個比率遠遠超過其他大洋。近乎平行的羅蒙諾索夫海嶺和門捷列夫海嶺,橫斷整個北冰洋,構成海底最突出的地貌。大洋中脊寬度較窄,發育不成熟,居於羅蒙諾索夫海嶺左側。海底地形的特點,使北冰洋成為世界最淺的海洋,平均深度為1225米。嚴酷的自然環境,則使海洋生物種類和數量都遠比其他大洋少。

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長特別是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理環境利用、改造的範圍和深度在不斷擴大。同時,地理環境也更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活動。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總是在一定的地域上進行的。生產力分布的性質、內容和規模,既受社會經濟規律支配,為生產方式所決定,又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面積、人口、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千差萬別,社會制度、發展水平等也各不相同,因而生產力分布這一社會經濟現象呈現錯綜複雜的圖景。
17世紀後,歐美各國相繼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其他一些國家的經濟形態中也萌發了資本主義因素。幾次大的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的大發展,世界人口也迅速增長。1600年世界人口為5.45億,1700年為6.10億,1800年為 9.0億,1900年為16.25億,每100年增長率分別為11.9%、47.5%和80.6%;到1984年,世界人口已達47.63億,84年中又增長了193%。人口分布深受自然條件影響,更取決於社會經濟條件的作用。世界人口在各大洲之間的分布一直很不平衡,絕大部分集中在亞歐大陸南半部和非洲。雖然由於人口的增長和遷移,特別是近二、三個世紀中通過對美洲和大洋洲的大規模移民,人類在地球上的居住範圍比過去廣得多了,但世界人口分布的尖銳不平衡性並未有所緩和。總的特點是北半球人口多於南半球,沿海多於內陸,平原低地多於山地高原。北半球中緯度地帶,陸地所占比重大,氣候條件較好,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帶,北緯20°~40°和40°~60°分別約占世界總人口的50%和30%。另一方面,世界上尚有35~40%的陸地基本無人居住,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不到 2人的地區要占到總面積的一大半。在各大洲中,亞、歐兩洲分別占世界總人口58.3%和16.1%,人口密度也最高;非洲占11.3%,拉丁美洲占8.3%,北美洲占5.5%,大洋洲占0.5%。 其中有四大塊人口稠密區最引人注目,即東亞、南亞、歐洲和北美洲東部,合計僅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7,卻集中了世界總人口的2/3。世界人口分布另一個重要趨勢是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鎮,促使城市化迅速發展。1900年世界城鎮人口比重是13.6%,1984年已上升到41%,而所有城鎮居民點的總面積僅50萬平方公里,占世界陸地總面積還不到0.4%。
世界上的人口分屬於三大種族,即蒙古利亞人種、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蒙古利亞人種又稱黃種人或亞美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西伯利亞和中亞;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也屬黃種人。尼格羅人種也稱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是奴隸貿易時期從非洲販運去的黑奴的後裔;居住在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和亞洲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黑人,也稱棕色人種或馬來-玻里尼西亞人種。歐羅巴人種也稱白種人或高加索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和南亞,白種人移民的後裔也成為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區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此外,各大種族之間的交流融合,形成許多混血種人。亞洲中西部和非洲東北部是三大種族的接合部,從古代起就產生一系列過渡性人種類型;在近代,接受大批移民的美洲和大洋洲,人種混雜也很明顯,其中拉丁美洲的混血種人約占總人口一半以上。不同地區的人種由於歷史發展、經濟生活、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又形成許多不同的民族。世界上約有200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超過2500萬的大民族有29個,合計約占世界總人口的2/3;人口不足10萬的少數民族有1400多個,在世界總人口中的比重不到0.1%。 有些國家是單一民族(如蒙古、朝鮮等)或兩大民族並列(如賽普勒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如中國、蘇聯等),也有同一民族分布在許多國家(如阿拉伯民族)。
全世界有200多個政區單位,其中獨立的國家170個左右。按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分,當今世界一般分為三種國家類型,即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它們分別隸屬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包括西歐大部分國家,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它們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占世界總人口的16.6%,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北方”。經濟實力雄厚,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額的2/3強(1984),其中約4/5以上又集中在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等7個主要國家;多數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0000美元以上,其他國家也在5000美元以上。物質生產部門結構的顯著特點是工業產值遠遠高於農業產值;在工業內部結構中,製造業居絕對優勢,而製造業中又以重工業為主,礦業和輕紡工業的比重相對較低;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集約化、商品化,勞動生產率較高,畜牧業產值一般高於種植業。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上,第三產業比重已高達50~60%以上,第一產業多不足10%,第二產業比重約在25~45%,呈現穩定或下降趨勢。這些國家中,僅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經濟的發展建立在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多數國家資源貧乏,或者雖有較豐富資源,但因長期開發和消費量過大,供不應求,日益依賴國外。
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區,它們占世界陸地面積的49.9%,占世界總人口的51.1%。這些國家大部分在上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南,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南方”。經濟發展水平一般較低,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額的1/5左右(1984)。 除部分高收入的石油輸出國以及新興的工業化國家以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多低於1000美元,許多國家低於400美元或甚至不足200美元。資源豐富,農礦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要地位,不少國家尚未根本改變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單一經濟局面;製造業薄弱,且以輕紡工業為主;農業技術落後,勞動生產率較低,畜牧業粗放,一般以種植業占優勢,供出口的熱帶經濟作物所占比重很大,糧食普遍不能自給。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中,第一產業的比重一般在35~40%以上,高者甚至超過80%,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很低。在對外經濟聯繫方面,它們一般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農礦原料和燃料的供應地,工業品的傾銷市場。
社會主義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和亞洲,除蘇聯外,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相繼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它們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6.1%,占世界總人口的32.3%。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生產資料公有制,消滅了剝削制度,在戰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經濟建設都程度不同地仿效蘇聯的發展模式,即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執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實行高度統一的計畫經濟。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促進了經濟以較高速度發展,多數國家已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或工業-農業國,工業產值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達到60~80%。60~70年代以來,這些國家在總結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從本國的具體條件和需要出發,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的不同道路和模式,實施改革,並取得了顯著成效。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斷增強,合計的國民生產值已占世界總額的百分之十幾(1984),其中除蘇聯和部分東歐國家外其他國家目前還屬於發展中社會主義國家。
在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規律支配下,不同類型國家之間或同一類型不同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進一步加劇和擴大。同時,世界經濟的區域化、集團化傾向顯著增強,同一地區內的一些國家,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和戰略利益,聯合起來組成區域性經濟集團。因此,當今世界經濟呈現出明顯的多極化趨勢。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隨著美國經濟實力的相對衰落,日本的崛起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發展壯大,在昔日由美國主宰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中出現了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格局,使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矛盾日益激化。而已擺脫殖民統治、取得政治獨立的廣大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由於原有基礎薄弱,生產基數很小,經濟成長速度一般高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在資源和市場方面所具有的優勢,使得它們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愈來愈重要。例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消費的石油總量的3/4,以及除石油外占世界出口總額3/5的主要農礦產品等等,都是依靠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供應的。但是,貧困落後的面貌尚未根本改變,仍然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掠奪和剝削的對象,深受不合理的舊國際經濟秩序之害。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就是當代突出的所謂南北問題。而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本身,由於社會歷史條件、自然和資源條件、以及在清除殖民勢力和發展民族經濟等方面的不同,也存在著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高收入的石油輸出國與多數低收入的農牧業國家形成顯明對照,部分新興的工業化國家則有可能進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行列。許多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通過建立一系列原料生產國和輸出國組織以及區域性經濟集團,實行廣泛的國際聯合,致力於加強“南南合作”,以推動“南北對話”,為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而鬥爭。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突出表現在前者的經濟發展速度高於後者,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表現之一。以蘇聯和東歐 6國為主體的經濟互助委員會是世界主要區域性經濟集團之一,尤其是蘇聯擁有強大的科技力量和工業基礎,資源也十分豐富,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相當於美國的1/2~2/3。經互會正在成為世界一支重要的經濟力量。所謂東西方經濟關係,主要是指蘇聯、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與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關係,它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近三、四十年來,受政治關係的制約,東西方經濟關係經歷了一個複雜曲折的過程,而且就目前來看,主要是蘇聯、東歐國家與西歐國家之間的經濟關係,總的水平也不高,但是隨著生產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國際化和國際分工的加深,它必將逐步發展和擴大。總之,當今世界形成了錯綜複雜的多極力量的格局,它們之間相互競爭、又相互依存於世界經濟這一矛盾統一體中。
在上述世界經濟基本格局的總背景中,世界生產力分布尤其是工業生產的分布,在集中與分散的矛盾對立統一的運動進程中向前發展。生產地域的集中,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結果;生產地域由高度集中轉向擴散,也是以生產力的較高發展水平為基礎、以原有的生產集中地域為依託的。就世界範圍來看,工業主要分布在產業革命較早的西歐(如西德魯爾區、法國巴黎地區、英國東南部)、 北美(美國東北部)、日本(南中部太平洋沿岸)、蘇聯歐洲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些地區進一步發展,達到高度集中階段,廠礦企業生產趨於大型化、聯合化,興起一系列大的經濟中心和相應的現代化大城市。與此同時,世界工業分布開始了迅速向外擴展的進程,南歐、東歐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工業有了較快發展,一些開發中國家,如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以及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各國,不僅採礦業得到突出發展,製造業也取得長足的進展。就各個國家內部而言,則出現了生產力不斷向後進或欠發達地區擴展的趨勢。如美國經濟向南部和西部“陽光地帶”的轉移,日本對北海道和日本海沿岸地帶的開發,法國把西部沿海地帶和中央高原列為國土整治的重點,西德以慕尼黑和斯圖加特為代表的南部經濟重心正在形成,英國北海油田開發對北部蘇格蘭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蘇聯通過大力開發東部地區而出現的生產力東移,印度南部重工業區的興起,巴西北部亞馬孫河流域的開發,等等。再者,綜觀太平洋周圍的國家和地區,從美國太平洋沿岸各州經濟的迅速發展、日本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蘇聯生產力的東移,到中國的改革浪潮和對外開放所顯示的巨大威力,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連同資源豐富、潛力較大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已開發國家和墨西哥等拉丁美洲開發中國家,這一切預示著環太平洋地區經濟的迅速崛起和世界生產力分布格局的新發展。

海洋水域

簡介
作為地理環境主要組成部分的廣大海洋水域,表面均質,以地帶性分異為主,按緯度而異的太陽光熱分布,成為劃分海洋自然帶的基礎。但由於水體的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使海洋自然帶較陸地自然帶簡單,各帶之間的界限也較不明確。全球海洋大致可劃分出
7個自然帶:北極帶、北溫帶、北熱帶、赤道帶、南熱帶、南溫帶和南極帶,各帶之間的差異性主要表現在表水溫度、含鹽度、海洋生物分布等方面。海洋自然帶也受到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局部的干擾和破壞,特別是在同一緯度地帶寒、暖流所經部分。受陸地分隔的四個大洋,跨越不同的緯度位置,具有不同的輪廓,在自然地理方面各具特點,體現著全球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第一大洋,約占地球表面的35%,大洋總面積的1/2。海底地形複雜多樣,最突出的是西部邊緣海盆-島弧-海溝帶和東部與大陸年輕褶皺山脈鄰接的海溝帶,地殼不穩定,形成世界著名的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另一個特點是大洋中脊偏於太平洋東側,其中北段已潛入北美大陸之下。島嶼眾多,約占世界島嶼總面積的45%,居各大洋之首,主要集中在中、西部水域。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洋,平均深度4028米;集中了世界上大部分海溝,深度超過10000米的海溝全部在太平洋,其中馬里亞納海溝深達11034米(一說11022米),為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點。太平洋北至北極圈附近,南達南極洲,跨越多個氣候帶,但其水平輪廓略呈扁圓形,東西寬度超過南北長度,最寬處適在赤道附近,熱帶與亞熱帶範圍最廣,再加上北部為陸地環抱,僅以狹窄的白令海峽同北冰洋溝通,所以太平洋又是世界上最溫暖的海洋,表水平均溫度高於其他大洋。與大西洋相似,太平洋在赤道至南、北緯40°左右的範圍內,各形成一個完整的環流系統,其中南太平洋環流系統中貼近南美大陸西岸北流的秘魯寒流,是世界上最強盛的一股寒流。由於面積廣、島嶼多,生境多樣,太平洋擁有的生物量占世界大洋的50%以上。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水平輪廓略呈“S”形,東西窄,南北長。北部與北冰洋暢通,南達南極洲,分跨南、北半球寒、溫、熱三帶,地球上各大風帶在大西洋上表現最為完整,形成南、北對稱的氣候帶和兩大環流系統。墨西哥灣暖流及其延續的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強盛的一股暖流,它對北大西洋本身及其相鄰大陸的氣候有巨大影響。海底地形最顯著的特點是大洋中脊(大西洋海嶺)縱貫中部,走向與海岸平行,也作“S”狀,其寬度約占大西洋寬度的1/3;其次是大陸架寬廣,所占面積的比率超過太平洋和印度洋。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其水平輪廓的特點是北部被亞、澳、非大陸封閉,南部開敞。主體部分在熱帶、亞熱帶範圍內,有“熱帶性海洋”之稱。在北緯30°至南緯40°的遼闊海域內,表水溫度高於太平洋和大西洋同緯度流域;處於乾熱沙漠之間的印度洋邊緣海──紅海,則是世界上含鹽度最高的海域。受亞洲大陸南部熱帶季風環流的影響,北印度洋表層海水的流向也隨季節變更,形成獨特的“季風洋流”,顯著不同於在盛行西風和信風影響下的南印度洋環流系統。大洋中脊呈“入”字形展布,由印度-阿拉伯海嶺、中印度洋海嶺、西印度洋海嶺和南極-印度洋海嶺組合而成,脈嶺崎嶇錯雜,中軸裂谷紛繁,與大西洋海嶺有著明顯差異。大陸架狹窄,但廣泛分布大陸麓,以及巨大的水下沖積錐。此外,印度洋島嶼最少也是其有別於其他大洋的重要特點。
北冰洋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的海洋,
不及太平洋面積的1/4;位於北極圈內,被亞、歐、北美三大洲包圍。岸線曲折,島嶼眾多,若包括世界第一大島格陵蘭島在內,島嶼總面積約達400萬平方公里,僅次於太平洋。氣候嚴寒,約2/3洋面被冰覆蓋,其餘也多有浮冰漂流。
大陸架寬廣,其面積約占北冰洋總面積的36%,這個比率遠遠超過其他大洋。近乎平行的羅蒙諾索夫海嶺和門捷列夫海嶺,橫斷整個北冰洋,構成海底最突出的地貌。大洋中脊寬度較窄,發育不成熟,居於羅蒙諾索夫海嶺左側。海底地形的特點,使北冰洋成為世界最淺的海洋,平均深度為1225米。嚴酷的自然環境,則使海洋生物種類和數量都遠比其他大洋少。
地區格局
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長特別是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理環境利用、改造的範圍和深度在不斷擴大。同時,地理環境也更深刻地影響著人類活動。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總是在一定的地域上進行的。生產力分布的性質、內容和規模,既受社會經濟規律支配,為生產方式所決定,又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由於世界各國、各地區面積、人口、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千差萬別,社會制度、發展水平等也各不相同,因而生產力分布這一社會經濟現象呈現錯綜複雜的圖景。
17世紀後,歐美各國相繼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其他一些國家的經濟形態中也萌發了資本主義因素。幾次大的科技革命帶來生產力的大發展,世界人口也迅速增長。1600年世界人口為5.45億,1700年為6.10億,1800年為
9.0億,1900年為16.25億,每100年增長率分別為11.9%、47.5%和80.6%;到1984年,世界人口已達47.63億,84年中又增長了193%。人口分布深受自然條件影響,更取決於社會經濟條件的作用。世界人口在各大洲之間的分布一直很不平衡,絕大部分集中在亞歐大陸南半部和非洲。雖然由於人口的增長和遷移,特別是近二、三個世紀中通過對美洲和大洋洲的大規模移民,人類在地球上的居住範圍比過去廣得多了,但世界人口分布的尖銳不平衡性並未有所緩和。總的特點是北半球人口多於南半球,沿海多於內陸,平原低地多於山地高原。北半球中緯度地帶,陸地所占比重大,氣候條件較好,資源豐富,開發歷史悠久,生產力發展水平較高,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帶,北緯20°~40°和40°~60°分別約占世界總人口的50%和30%。另一方面,世界上尚有35~40%的陸地基本無人居住,平均每平方公里居住不到
2人的地區要占到總面積的一大半。在各大洲中,亞、歐兩洲分別占世界總人口58.3%和16.1%,人口密度也最高;非洲占11.3%,拉丁美洲占8.3%,北美洲占5.5%,大洋洲占0.5%。
其中有四大塊人口稠密區最引人注目,即東亞、南亞、歐洲和北美洲東部,合計僅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7,卻集中了世界總人口的2/3。世界人口分布另一個重要趨勢是農村人口大量湧入城鎮,促使城市化迅速發展。1900年世界城鎮人口比重是13.6%,1984年已上升到41%,而所有城鎮居民點的總面積僅50萬平方公里,占世界陸地總面積還不到0.4%。
世界上的人口分屬於三大種族,即蒙古利亞人種、尼格羅人種和歐羅巴人種。蒙古利亞人種又稱黃種人或亞美人種,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西伯利亞和中亞;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極地區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也屬黃種人。尼格羅人種也稱黑種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美洲的黑人是奴隸貿易時期從非洲販運去的黑奴的後裔;居住在澳大利亞、太平洋島嶼和亞洲東南部邊緣地帶的黑人,也稱棕色人種或馬來-玻里尼西亞人種。歐羅巴人種也稱白種人或高加索人種,主要分布在歐洲、北非、西亞和南亞,白種人移民的後裔也成為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區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此外,各大種族之間的交流融合,形成許多混血種人。亞洲中西部和非洲東北部是三大種族的接合部,從古代起就產生一系列過渡性人種類型;在近代,接受大批移民的美洲和大洋洲,人種混雜也很明顯,其中拉丁美洲的混血種人約占總人口一半以上。不同地區的人種由於歷史發展、經濟生活、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又形成許多不同的民族。世界上約有2000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超過2500萬的大民族有29個,合計約占世界總人口的2/3;人口不足10萬的少數民族有1400多個,在世界總人口中的比重不到0.1%。
有些國家是單一民族(如蒙古、朝鮮等)或兩大民族並列(如賽普勒斯、捷克斯洛伐克等),大多數國家是多民族(如中國、蘇聯等),也有同一民族分布在許多國家(如阿拉伯民族)。
全世界有200多個政區單位,其中獨立的國家170個左右。按社會制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分,當今世界一般分為三種國家類型,即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它們分別隸屬於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包括西歐大部分國家,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亞洲的日本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它們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占世界總人口的16.6%,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北方”。經濟實力雄厚,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額的2/3強(1984),其中約4/5以上又集中在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加拿大等7個主要國家;多數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0000美元以上,其他國家也在5000美元以上。物質生產部門結構的顯著特點是工業產值遠遠高於農業產值;在工業內部結構中,製造業居絕對優勢,而製造業中又以重工業為主,礦業和輕紡工業的比重相對較低;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集約化、商品化,勞動生產率較高,畜牧業產值一般高於種植業。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上,第三產業比重已高達50~60%以上,第一產業多不足10%,第二產業比重約在25~45%,呈現穩定或下降趨勢。這些國家中,僅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少數國家經濟的發展建立在本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基礎上,多數國家資源貧乏,或者雖有較豐富資源,但因長期開發和消費量過大,供不應求,日益依賴國外。
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南太平洋和地中海地區,它們占世界陸地面積的49.9%,占世界總人口的51.1%。這些國家大部分在上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南,在世界經濟的地區格局中通稱為“南方”。經濟發展水平一般較低,合計的國民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總額的1/5左右(1984)。
除部分高收入的石油輸出國以及新興的工業化國家以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多低於1000美元,許多國家低於400美元或甚至不足200美元。資源豐富,農礦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要地位,不少國家尚未根本改變殖民時期遺留下來的單一經濟局面;製造業薄弱,且以輕紡工業為主;農業技術落後,勞動生產率較低,畜牧業粗放,一般以種植業占優勢,供出口的熱帶經濟作物所占比重很大,糧食普遍不能自給。在人口的職業構成中,第一產業的比重一般在35~40%以上,高者甚至超過80%,第二和第三產業的比重很低。在對外經濟聯繫方面,它們一般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農礦原料和燃料的供應地,工業品的傾銷市場。
世界生產力分布尤其是工業生產的分布,在集中與分散的矛盾對立統一的運動進程中向前發展。生產地域的集中,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結果;生產地域由高度集中轉向擴散,也是以生產力的較高發展水平為基礎、以原有的生產集中地域為依託的。就世界範圍來看,工業主要分布在產業革命較早的西歐(如西德魯爾區、法國巴黎地區、英國東南部)、北美(美國東北部)、日本(南中部太平洋沿岸)、蘇聯歐洲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些地區進一步發展,達到高度集中階段,廠礦企業生產趨於大型化、聯合化,興起一系列大的經濟中心和相應的現代化大城市。與此同時,世界工業分布開始了迅速向外擴展的進程,南歐、東歐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工業有了較快發展,一些開發中國家,如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以及中國、印度和東南亞各國,不僅採礦業得到突出發展,製造業也取得長足的進展。就各個國家內部而言,則出現了生產力不斷向後進或欠發達地區擴展的趨勢。如美國經濟向南部和西部“陽光地帶”的轉移,日本對北海道和日本海沿岸地帶的開發,法國把西部沿海地帶和中央高原列為國土整治的重點,西德以慕尼黑和斯圖加特為代表的南部經濟重心正在形成,英國北海油田開發對北部蘇格蘭地區經濟發展的推動,蘇聯通過大力開發東部地區而出現的生產力東移,印度南部重工業區的興起,巴西北部亞馬孫河流域的開發,等等。再者,綜觀太平洋周圍的國家和地區,從美國太平洋沿岸各州經濟的迅速發展、日本躍居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和蘇聯生產力的東移,到中國的改革浪潮和對外開放所顯示的巨大威力,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的高速增長,連同資源豐富、潛力較大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已開發國家和墨西哥等拉丁美洲開發中國家,這一切預示著環太平洋地區經濟的迅速崛起和世界生產力分布格局的新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