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拉瑪蓋鄉

喀拉瑪蓋鄉

喀拉瑪蓋鄉位於新疆福海縣城東南68公里處,鄉行政區域總面積2.13萬平方公里,全鄉擁有居民1810戶9320人,由漢、哈、蒙、維等8個民族組成。

基本信息

簡介

喀拉瑪蓋鄉地圖喀拉瑪蓋鄉地圖
喀拉瑪蓋鄉位於新疆福海縣城東南68公里處,鄉行政區域總面積2.13萬平方公里,全鄉擁有居民1810戶9320人,由漢、哈、蒙、維等8個民族組成,其中以哈薩克為主的少數民族居多,占全鄉總人口的75%以上,下轄16個行政村,1個自然村。2004年全鄉牲畜最高飼養量達21.4萬隻,年末存欄13.08萬頭(只),是一個典型的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大鄉。2004年完成國民生產總值7103.6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3311元。

經濟

種植打瓜種植打瓜
2004年總播面積4.3萬畝,糧食作物占18.2%,經濟作物占23.5%,飼草料種植占55.9%,糧、經、草比例趨於合理。水利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先後完成鄉直、克孜勒烏英克村、塘巴勒村等防滲工程,2003年—2004年建設養殖小區的戶達103戶,已初步形成規模,為發展現代畜牧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全鄉共完成退耕還林7252.5畝,“三北四期”防護林4394畝,荒坡造林8500畝。

榮譽

由於工作成績突出,先後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花園式單位”“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目前全鄉農牧業生產穩步發展,治安良好,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三個文明”建設協調健康發展。

發展

向日葵向日葵
2005年喀拉瑪蓋鄉黨委、政府為進一步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喀鄉經濟發展,由政府牽線搭橋,引進打瓜收購商,使今年的打瓜種植面積猛增到為3100畝,今年的種植品種有民籽1號,新籽1號和紅籽瓜等,這些品種較適合本鄉種植,而且具有產量高,外表光澤度高,品質好,抗病的特點,並且市場銷路廣。種植前期全部採用拌種處理,已成熟,目前已開始收穫,預計畝產可達到150公斤,總產將達到46500公斤。
2005年喀拉瑪蓋鄉黨委、政府牽頭下,今年全鄉種植大食葵7450畝,種植品種有三道眉6300畝、蒙葵570畝、黑馬牙580畝等,這些品種具有產量高,抗病蟲害籽粒飽滿,味美、口感好的特點,為了保證食葵的豐產豐收,黨委、政府組織專人幫助種植戶引進蜜蜂進行授粉。目前長勢良好,單產預計能達到160公斤/畝,總產達1192000公斤。

人口數據

喀拉瑪蓋鄉喀拉瑪蓋鄉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8731
男 4349
女 4382
家庭戶戶數 1707
家庭戶總人口(總) 8718
家庭戶男 4338
家庭戶女 4380
0-14歲(總) 2547
0-14歲男 1257
0-14歲女 1290
15-64歲(總) 5902
15-64歲男 2961
15-64歲女 2941
65歲及以上(總) 282
65歲及以上男 131
65歲及以上女 15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8559

災後重建

喀拉瑪蓋鄉喀拉瑪蓋鄉
福海縣喀拉瑪蓋鄉遭受了60年不遇的暴風雪災害。自4月以來,烏倫古河融雪性洪水隨氣溫的升高不斷加大,6月6日,喀鄉境內烏倫古河上游薩爾胡木龍口洪水流量已經超過歷史最高紀錄到620立方米每秒,鄉直洪水流量達到580立方米每秒,極大地影響了該鄉河谷地帶農牧民的生命財產和生產生活。據統計,截至6月16日上午12時,該鄉累計受災873戶(房屋2468間,3814人),被洪水浸泡580戶,已倒塌房屋375戶,暖圈873座,圍牆61180米,耕地18308畝(其中玉米3644畝,打瓜食葵14654畝),草場26379畝,苜蓿6594畝,草場圍欄240公里,林地175畝(含退耕還林50畝)。其中,受災最嚴重的石油新村(迭恩村)103戶均受洪水不同程度影響,51戶住房倒塌,10939米圍牆受損,4139米圍牆倒塌,1025畝農作物被沖毀,205畝農作物絕收,8005畝草場被沖毀。據初步統計,僅喀鄉迭恩村受災經濟損失已達1462.6萬元。
災情面前,該縣、鄉政府即時高效有序地開展抗洪救災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全力以赴的投入到抗洪救災工作中,最大限度的減輕了農牧民因洪澇災害造成的財產損失,縣、鄉、村各級政府部門多方籌集資金,採取即時防範及排除險情、緊急轉移災民、應急食品供應、救災動員、開展互助互濟活動等緊急救助措施,以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和生命安全,但目前,因鄉村政府財力有限,解決災後生活救濟、災後房屋修建及災後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等一系列問題面臨極大困難,迫切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積極組織社會捐贈,開展扶貧濟困送溫暖活動,幫助災區民眾共度難關!

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