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格孜托別鄉

也格孜托別鄉

前身為布爾津縣國營一牧場,於1984年建鄉。也格孜托別系哈薩克語,意為“兩個並列相似的山包”,地處布爾津河畔西側,鄉政府駐地距縣城33公里,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鄉。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也格孜托別鄉衛星地圖也格孜托別鄉衛星地圖

前身為布爾津縣國營一牧場,於1984年建鄉。也格孜托別系哈薩克語,意為“兩個並列相似的山包”,地處布爾津河畔西側,鄉政府駐地距縣城33公里,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鄉。全鄉總面積1100平方公里,共有1057戶,4576人,其中哈薩克族占71.8%,下轄9個行政村,其中農業村6個、牧業村3個,全鄉草場面積94.79萬畝,耕地11471畝。

行政區劃

布爾津縣布爾津縣

布爾津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西北部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接壤,東北部毗鄰蒙古國,東鄰阿勒泰市,西鄰哈巴河縣,南與吉木乃和福海縣相連。有哈、漢、回、蒙等21個民族。

布爾津縣轄1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布爾津鎮窩依莫克鄉杜來提鄉、闊斯特克鄉、沖乎爾鄉、也格孜托別鄉、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縣人民政府駐布爾津鎮。

經濟概貌

也格孜托別鄉有9個村、852戶、4190人,人均有耕地2.6畝;根據耕地少的實際,在各村黨支部的帶領下積極引導農戶發展旅遊服務,開展奶製品生產、行銷聯合,經濟效益明顯,解決了本鄉150多富餘勞動力就業,增加了民眾收入。由於農民專業合作的組織帶動,2006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可達3630元。

2004年牲畜最高飼養量88480頭(只),較2003年增加了2598頭(只),同比增長3%;年末存欄數53121頭(只);糧食總產達2126.2噸;實現社會總產值1968.71萬元,較上年增長12.3%。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3292元。

各行政村基本情況

(一)托甫

鐵列克村:農業村,總戶數53戶(貧困戶35戶),240人,勞動力141人,有耕地面積1453畝。2004年牲畜年末存欄數802頭(只),年人均收入2898元。
(二)霍斯阿爾阿勒村:農業村,總戶數49戶(貧困戶23戶),250人,耕地面積1530畝,勞動力122人。2004年牲畜年末存欄數1359頭(只),年人均收入3002元。
(三)也格孜托別村:農業村,總戶數76戶(貧困戶29戶),351人,勞動力194人。耕地面積2410畝,2004年牲畜年末存欄數1501頭(只),年人均收入3258元。
(四)哈拉阿尕什村:農業村,總戶數85戶(貧困戶36戶),376人,耕地面積2340畝,勞動力169人。2004年牲畜年末存欄數1251頭(只),年人均收入3671元。
(五)江阿塔拉村:農業村,總戶數57戶(貧困戶29戶),282人,耕地面積1410畝,勞動力138人。2004年牲畜年末存欄數1183頭(只),年人均收入3632元。
(六)吉迭勒村:農業村,總戶數52戶(貧困戶26戶),250人,耕地面積1790畝,勞動力120人。2004年牲畜年末存欄數1459頭(只),年人均收入3245元。
(七)何孜勒托海村:牧業村,總戶數197戶(貧困戶70戶),1082人,勞動力367人。2004年牲畜年末存欄數22488頭(只),年人均收入3333元。
(八)何孜勒加爾村:牧業村(國家重點扶持貧困村),總戶數181戶(貧困戶66戶),936人,勞動力292人。2004年牲畜年末存欄數17086頭(只),年人均收入3320元。
(九)爾格爾胡木村:牧業村,115戶(貧困戶67戶),399人,勞動力185人。2004年牲畜年末存欄數4552頭(只),年人均收入2996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395
男 2240
女 2155
家庭戶戶數 835
家庭戶總人口(總) 4393
家庭戶男 2238
家庭戶女 2155
0-14歲(總) 1269
0-14歲男 630
0-14歲女 639
15-64歲(總) 2988
15-64歲男 1538
15-64歲女 1450
65歲及以上(總) 138
65歲及以上男 72
65歲及以上女 6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311

下轄村

托普鐵熱克村
也格孜托別村
哈拉阿尕什村
克孜勒托蓋村
克孜勒加克村
江阿塔勒村
闊斯阿爾阿勒村
吉鐵勒村
爾格爾禾木村

教育

也格孜托別鄉各學校
布爾津縣也格孜托別鄉完全中心國小
布爾津縣也格孜托別鄉教學區
布爾津縣也格孜托別鄉牧寄學校

旅遊推薦

五彩灘五彩灘

五彩灘

又稱五彩河岸,位於新疆北部布爾津縣也格孜托別鄉境內,哈薩克語意為“歡快的河流”。五彩灘屬典型的雅丹地貌,岩層以紅色、土紅色、淺黃和淺綠色砂岩、泥岩及砂礫岩組成,岩石色澤各異,五彩繽紛,也因此號稱是“新疆最美的雅丹地貌”。
五彩灘一河兩岸,南北各異。南岸,有綠洲、沙漠與藍色的天際相合,風光盡收眼底。北岸,它是懸崖式的雅丹地貌,山勢起伏、顏色多變,其是由激猛的流河侵蝕切割以及狂風侵蝕作用而共同形成。由於河岸岩層間抗風化能力的強弱程度不一,而形成了參差不齊的輪廓,這裡的岩石顏色多變,且在落日時分的陽光照射下,岩石的色彩以紅色為主,間以綠、黃、白、黑及過渡色彩,色彩斑斕、嬌艷嫵媚,狀如彩色古堡、怪獸、峰叢等奇特造型的風蝕地形,大風起時,更會發出怪異的聲音,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阿貢蓋提草原

阿貢蓋提草原遊牧文化園位於布爾津縣城至喀納斯風景旅遊區96公里處路旁,是布爾津縣也格孜托別鄉春秋牧場。此處四面環山,地勢平坦,植被豐富,為中心帶盆地。“阿貢蓋提”為蒙古語,詞議為“陽光普照的地方”,它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光,與該地自然淳樸的民族風情,草原石人融為一體,吸引著過往的遊客。
阿貢蓋提甘願遊牧文化園是喀納斯旅遊沿線開發景點之一。該文化園是一個集草原遊牧文化、哈薩克民俗為一體的文化樂園。它集中展現了一個北方馬背民族的民俗民風,濃縮了草原文化內涵,遊客通過觀賞哈薩克民族歌舞,品嘗風味食品,參與娛樂活動,參觀文物古蹟,參加民族體育運動......讓遊客在欣賞秀美草原風景的同時,充分貪領略濃厚哈薩克民族風情,體會濃厚草原文化底蘊。

精神文明建設

精神文明是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在主觀世界方面所取得的進步,主要表現在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發達和人們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徵,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建設社會主義的一個戰略方針。而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動力並加快建設步伐,提高農民綜合素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構建和諧農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一、現狀
(一)、基本情況
布爾津縣也格孜托別鄉位於布爾津以北,鄉政府駐地距縣城33公里。全鄉有7個民族,其中哈薩克族占總人口的71.8%,是一個農牧結合、以牧為主的鄉。該鄉堅持把精神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將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推動全鄉各項事業進步的重要抓手,以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促進全鄉的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目前,全鄉9個行政村中70%以上的村參與了創建工作,已創建成功地區級文明單位1個,地級、縣級文明村各1個,鄉級文明站所4個、文明戶200餘戶。
(二)、成效顯著
1、文明素質不斷提高,經濟社會有力推進。
近年來,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全鄉人民民眾的文明素質提高很快,講文明話、做文明人已蔚然成風,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步形成並帶動道德建設、環境建設、民族團結、文化建設等多方面發展,有力的支撐了全鄉經濟社會發展。2008年全鄉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4678元,較上年人均增收310元;2009年全鄉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4994元,增收316元;2008年獲得布爾津縣“愛國衛生先進集體”、“布爾津縣糾風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基層黨組織”、“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2007年至2009年連續三年獲得布爾津縣“綜合評比先進鄉(鎮)三等獎”、2009年獲得布爾津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等。
2、道德觀念不斷提升,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樣。
近年來,全鄉人民民眾的道德觀念不斷提升,互幫互助、團結友愛、村民間和睦相處。同時,村民精神方面的消費逐步增多,休閒方式也逐步變得多樣化,即使在邊遠牧區,唱歌、跳舞、節日表演、有鄉土特色的文藝匯演、比賽等也不時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等,使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題入村入戶,深入人心。全鄉9個村已實現村村都有文化室,面積平均在25平方米以上,平均藏書均在千冊以上,文化陣地、基礎設施建設更臻完善。
3、民族團結、治安穩定,社會環境等不斷改善。
近年來,全鄉一直將民族團結、社會穩定放在突出的位置,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通過抓典型、樹榜樣,以點帶面使民族團結工作引向深入。以開展創建“平安鄉”“平安村”活動為載體,努力構建大穩定的工作格局,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同時,加大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大力開展愛國衛生工作,開挖多處垃圾集中掩埋池,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大面積植樹造林,從2008年至今。初步統計已種植各種樹木25.6萬餘棵。
二、存在問題
全鄉精神文明建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縣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相比,與人民民眾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與新形勢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相比,都還有一定的差距,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一些村,尤其是較偏遠、經濟和基礎建設較為落後的村,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精神文明建設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對精神文明建設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偏重經濟建設,忽視精神文明建設。
(二)投入不足,基礎薄弱。一是缺經費。目前鄉財政十分困難,在資金支持方面,有發展之心而無建設之力。二是缺陣地。邊遠牧業村大多缺乏文化設施,就連一些原本已經建設起來的文化設施,也因缺乏足夠的維護資金,無法發揮長效作用,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缺少載體,民眾性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難以開展。
(三)隊伍不力,民眾參與不足。部分村沒有專職人員,使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輔導、娛樂等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加之現階段有大部分農戶休息時間也僅滿足於看看電視、打打小牌等,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精神文明活動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部分村文化活動室因缺乏活動主體名存實亡,使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出巨大反差。
三、對策建議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需要建立長效機制並堅持長抓不懈,特別是邊遠牧區,要堅持因地制宜,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才能紮實有力地推動全鄉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一)加強領導,加深認識。
要從組織領導入手,把精神文明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切實加強領導,不定期的檢查監督,做到“二個到位”。一是思想認識到位。特別是村主任要從思想上正確認識和對待精神文明工作,努力扭轉兩個文明建設中“一手硬,一手軟”的傾向,堅決克服對精神文明建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錯誤觀點,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經濟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二是工作落實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設這一“軟任務”變為硬指標,納入對村的考核內容。
(二)加大投入,夯實基礎。
不斷加大精神文明建設資金投入並列入年初預算,堅持鄉政府出一點、村集體拿一點、社會捐一點,鼓勵民間資本參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保障精神為文明建設的正常開展。結合“東風”工程、“農家書屋”、“萬村書庫”、新農村建設等政策性工程、爭取上級部門的文化建設項目,保證基本的精神文明活動場所、條件,夯實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基礎
(三)加強隊伍建設,最佳化活動載體。
加強精神文明隊伍建設,配備專人、設備,提供必要的條件並不定期的開展培訓、考核工作。同時對活動載體進行最佳化、豐富活動內容、增加其吸引力。一是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構建和諧也格孜托別鄉為目標,在全鄉範圍內積極開展“文明村”、“文明站所”創建和“八榮新風戶”、“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表彰活動,大力弘揚感恩文化和“我們的節日”等傳統節日主題文化,形成凝聚力。二是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三貼近”原則,努力發展鄉村文化、校園文化,實施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等。三是與其它活動(如:普法宣傳、計生宣傳、創先爭優等)相結合,見針插縫、借勢發力,擴大載體和活動形式,努力營造濃厚氛圍,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更加可親可信、深入民心。
(四)以人為本,加大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不斷加大精神文明宣傳力度,通過廣播、板報、報紙、宣傳單等,把常規宣傳和集中宣傳相結合,正面宣傳和反面警示相結合,內宣外宣相結合,向廣大民眾宣傳文明禮儀知識、法律法規知識等,提高素質,消除固有和封閉、保守的舊意識,形成改革開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識,抵制封建迷信,形成崇尚科學、摒棄陋習、追求文明進步的良好風尚。以“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村規民約等為主要內容,在全鄉範圍內廣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宣傳教育活動,教育農民講社會公德、講職業道德、講家庭美德。
(五)抓住中央新疆工作會議等重大歷史機遇,多辦好事、實事,為精神文明建設錦上添花。
以中央新疆工作會議、對口援疆會議為契機,做好新形勢、新階段下的新農村建設工作,將改善民生做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突出解難題辦實事,針對農民迫切需要解決的飲水安全、道路建設、環境衛生等突出問題,籌措資金,實施“通電、通路、通水、通話、通視和綠化、美化、淨化”工程,用實際行動為人民民眾創造更多實惠。

社會保障

為切實加強對社會面的管控,布爾津縣也格孜托別鄉掌握全鄉及外來人員的基本動態,採取“六項措施”確保轄區安全穩定。
落實鄉領導幹部包村包戶制度。切實掌握該鄉農牧民的家庭基本情況,外來人口基本動態等信息,把每名包村、包戶領導幹部的姓名、聯繫方式等信息在聯繫點進行公示,確保第一時間聯繫責任人。
落實鄉機關值班制度,加強值班力度。要求值班領導切實做好檢查督導工作,每名值班幹部遵守值班制度,對每名來訪人員做好詳細登記。
落實重點人員和流動人口的管理制度。切實掌握重點人員和流動人口的基本動態,認真做好排查登記工作,做到動態管理。
落實各類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群防群治防控體系。注重發揮民眾的力量,健全層層負責的社會治安網路體系,加大情報信息收集力度,切實增強預見性。
落實大排查制度。結合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排查整治對全鄉進行大排查,尤其是重點地段、重點戶實施重點排查,詳細做好排查登記工作,做到村不漏戶、戶不漏人。
落實舉報激勵制度。為增強民眾共同參與綜合治理意識,完善了鄉級信息舉報獎勵制度,對提供有價值信息的民眾,一經核實情況屬實的,給予適當獎勵。

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