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爾交鄉

喀爾交鄉

吉木乃縣轄鄉。1953年設喀爾交鄉,1958年成立東風公社,1965年改東風牧場,1984年復改喀爾交鄉。位於縣城東南,距縣城53公里。

基本信息

概況

喀爾交鄉衛星地圖喀爾交鄉衛星地圖
喀爾交鄉,吉木乃縣轄鄉。面積3172平方公里,人口0.4萬,有哈薩克、漢、回、維吾爾等民族,其中哈薩克族占84.2%。省道2926線過境。轄喀爾交、喀拉吉拉8個村委會。駐有縣直屬水泥廠、火電廠和煤礦。以牧業為主。

行政區劃

吉木乃縣吉木乃縣
吉木乃縣是中國西北邊陲一個地域遼闊的邊境縣,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邊陲,隸屬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它位於準噶爾盆地北緣,薩吾爾山北麓,額爾齊斯河南岸。
吉木乃縣轄2個鎮、5個鄉:托普鐵熱克鎮吉木乃鎮托普鐵熱克鄉托斯特鄉恰勒什海鄉、喀爾交鄉、別斯鐵熱克鄉。境內有:兵團一八六團。縣人民政府駐托普鐵熱克鎮。

經濟發展

抓好特色種植髮展土雞養殖
喀爾交鄉結合實際情況重點抓大棚蔬菜阿魏菇等需水少、生產效益高的特色作物種植。積極籌集資金,在3月份就組織鄉村幹部、農牧民、企業下崗職工共23人赴青河、富蘊、福海等縣實地觀摩學習阿魏菇種植、獺兔養殖、奶牛養殖等技術;派專人赴庫爾勒市實地觀摩學習大棚蔬菜種植,並聯繫專業技術人員赴該鄉具體指導事宜,達成了有關合作意向。今年,該鄉計畫新建大棚10座,每座大棚在縣委、政府補助5000元的基礎上,鄉里再給予補助5000元。
另外,喀爾交鄉目前已落實土雞養殖戶10戶,每戶養殖規模都在500隻以上。對養雞規模達到500隻的養殖戶,除縣裡每戶補助500元外,鄉里再給予補助500元的飼料,充分調動農牧民的積極性。
開創其他路徑增加農牧民收入
喀爾交鄉確立了把農牧民在旱情方面的損失通過其他路徑補回來的工作思路,已經成功使18人在煤礦和口岸貨場就業,20人將赴克拉瑪依挖管道,10人將赴烏魯木齊屠宰場工作。同時,積極聯繫協調在本地各類項目建設中、赴兵團拾棉上轉移勞動力,力爭實現500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增收。同時大力發展牛奶業,全鄉報名購牛的農牧民有91戶,鄉黨委、政府已為購牛農牧民協調辦理貸款28.7萬元。

基礎建設

喀爾交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喀爾交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
喀爾交鄉積極開展治理環境"髒、亂、差",積極推進硬化、淨化、綠化、美化工作。為進一步加大政府辦公樓園藝區綠化建設,鄉黨委、政府充分利用春秋季造林有利時機,組織全鄉機關幹部和農牧民民眾投工投勞,在鄉政府駐地街道及抗震安居小區道路兩側種植苗木,同時,開通4500米"綠色通道",庭院綠化104戶、"綠化銀行"30戶,截止目前,共完成植樹8000餘棵,完成退耕還林補植15000餘棵。同時,將農牧區精神文明建設與實施"新村杯"競賽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從創造優美環境出發,制定出符合本鄉實際的衛生管理辦法,開展以清理垃圾亂堆、糞便亂倒、畜禽亂放和改水、改廁、改路為內容的"三清"、"三改"活動,新建垃圾集中處理點7個,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進一步增加鄉村道路通油通達里程,完成克孜勒闊拉村10公里道路硬化,完成喀爾交鄉養殖小區"通油工程"1.3公里,企業住宅區道路硬化2公里,加強鄉村道路的養護,改善農牧區出行條件。同時在喀爾交村1.6公里的道路兩邊開挖排水渠道,並埋放了水泥管道68根,既方便了通行,又利於了排水。截止目前,全鄉改建雙瓮漏斗式衛生戶廁65座,喀爾交村被評為地區衛生示範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037

男 2609

女 2428

家庭戶戶數 1181

家庭戶總人口(總) 4956

家庭戶男 2544

家庭戶女 2412

0-14歲(總) 1497

0-14歲男 759

0-14歲女 738

15-64歲(總) 3395

15-64歲男 1787

15-64歲女 1608

65歲及以上(總) 145

65歲及以上男 63

65歲及以上女 8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679

下轄村

喀爾交村
喀拉吉拉村
阿克巴斯陶村
闊克闊拉村
布爾合斯太村
克孜勒闊拉村
薩帕克村
薩爾布拉克村

教育

喀爾交鄉各學校
喀爾交鄉牧業寄宿學校
喀爾交鄉阿克巴斯陶國小

社會人文

喀爾交鄉衛星地圖喀爾交鄉衛星地圖

為著力提高城鄉居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喀爾交鄉為全鄉上下勤育文明花,讓廣大農牧民盡享文明果。2010年喀爾交鄉以全縣"民族團結心連心,鼓足幹勁創業績"為主題的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為契機,以建黨88周年為載體,又借"百日文化廣場"這個舞台,先後舉辦了10場較大的一系列文化活動。活躍了鄉村人民文化生活,改變了民眾文化觀念,提高了農牧民文化素質,同時通過廣泛開展帶有濃郁少數民族特色文化活動,發揮了村文體隊伍的作用,為廣大居民的生活注入了更多活力和色彩。
鄉牧業寄宿學校還舉辦了"小手拉大手"、"民族大團結"書畫展、感恩教育座談會、"祖國在我心中"、"與愛同行,快樂成長"、"拒絕網癮,文明上網"等18場次主題活動,開展了"手拉手"結對子活動,在未成年人中有100名民漢學生結成50個幫扶對子。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不僅使青少年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而且通過用歌聲、舞蹈形式,把民族團結的宣傳搬到了民眾中,還使廣大民眾受到了一場深刻的黨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在全鄉營造了珍惜和維護各民族大團結和諧的大好局面。以"公民道德建設月"活動為契機,深入開展農牧民文明禮儀培訓活動,認真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掀起全民參與的熱潮。
喀爾交鄉還深入持久地開展堅持面向農牧民的豐富多彩民眾文化活動。落實開展"東風工程"和"農家書屋"工作,制定了"東風工程"、"農家書屋"管理辦法、"圖書保護制度"等相關圖書管理制度。目前,已向社區、學校、各農牧村及農牧民贈送科技圖書2萬餘元、3000餘冊。還向牧業寄宿學校捐贈1000餘本,為幹部民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受到了社會各界好評。
突出特色文明創建,全民參與同唱和諧風尚,在家庭開展了"雙學雙比"、"巾幗建功"、"五好文明家庭"三項評比活動;通過集體婚禮儀式等活動,抵制大操大辦的不良社會風氣,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社會保障

農村要發展,增收是基礎。喀爾交鄉各村、社區班子全面分析一年來各項工作開展情況的基礎上,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指導和完善新一年各項工作。廣大農牧民黨員在參訓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座談、交流和討論活動。通過對有關政策理論的學習,對新農村典型建設的了解,農牧民黨員充分認識到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是觀念要先行,只有放開眼界,拓寬思路,大膽創新,切實增強黨員的服務意識,才能全面、積極推進農村發展步伐。
在2009年裡,各村黨支部將緊緊抓住廣大農民民眾普遍關心的、急需解決的重點問題,進一步組織帶領黨員民眾進行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切實解決農民生產生活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繼續以“三級聯創”活動為載體,進一步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大力實施“雙培雙帶”活動,進一步使基層黨員和幹部成為帶頭致富和帶領民眾致富的模範;積極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通過“支部+協會”等模式,帶動廣大農牧民增加收入,最終達到共同致富。

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