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來提鄉

杜來提鄉

杜來提鄉位於217國道兩側,總面積1155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西距布爾津縣城19公里,11個行政村,其中農業村8個,牧業村3個。

基本信息

簡介

杜來提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杜來提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
杜來提鄉位於217國道兩側,總面積1155平方公里,鄉政府駐地西距布爾津縣城19公里,11個行政村,其中農業村8個,牧業村3個,全鄉共有13個民族,總人口7737人,其中少數民族占80%,漢族、哈薩克族、回族是人口較多的民族。
全鄉共有耕地77000畝,其中鄉集體經濟田3518畝,人均占有耕地9.5畝,主要種植黃豆油葵、小麥、玉米等農作物。以農為主、強農興牧是全鄉社會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大幹、實幹、拚命乾”、“早乾、巧幹、科學乾”是杜來提鄉精神。

行政區劃

布爾津縣布爾津縣
布爾津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阿爾泰山脈西南麓,準噶爾盆地北沿。西北部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接壤,東北部毗鄰蒙古國,東鄰阿勒泰市,西鄰哈巴河縣,南與吉木乃和福海縣相連。有哈、漢、回、蒙等21個民族。
布爾津縣轄1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布爾津鎮窩依莫克鄉、杜來提鄉、闊斯特克鄉、沖乎爾鄉、也格孜托別鄉禾木哈納斯蒙古族鄉。縣人民政府駐布爾津鎮。

經濟概貌

2004年牲畜最高飼養量達104052頭(只),年末存欄59552頭(只)。實現社會總產值7861萬元,其中農牧業實現增收145萬元,人均收入達3448元,較上年淨增354元。鄉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31.5萬元,同比增長38%,其中鄉級收入35.7萬元,村級收入95.8萬元。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7659
男 3946
女 3713
家庭戶戶數 1635
家庭戶總人口(總) 7639
家庭戶男 3929
家庭戶女 3710
0-14歲(總) 2282
0-14歲男 1162
0-14歲女 1120
15-64歲(總) 5079
15-64歲男 2641
15-64歲女 2438
65歲及以上(總) 298
65歲及以上男 143
65歲及以上女 155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7589

下轄村

杜來提村
阿墾齊村
哈爾塔拉村
草原一村
草原二村
草原三村
草原新村
庫爾吉拉村
阿哈達木村
沙爾鐵列克村
額爾齊斯村

各行政村基本情況

(一)杜來提村:杜來提村分杜來提鄉政府駐地片區和東部片區兩塊,共有68戶,286人。全村擁有耕地4580畝,人均耕地16.1畝。東部主要種植黃豆、油葵等農作物;鄉政府駐地片區農業主要種植花芸豆、油葵等農作物,該村第三產業較為發達。
(二)阿肯齊村:位於鄉政府駐地周圍,共有207戶,1130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70%以上。全村擁有耕地4100畝,人均耕地3.6畝,村域經濟主要依靠種植業,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花芸豆、油葵等。
(三)哈拉塔爾村:位於217國道以北,西距布爾津縣城9公里處,是全鄉離縣城最近的村,共有130戶,630人。全村擁有耕地6700畝,人均耕地10畝,主要種植玉米、花芸豆等農作物;該村充分利用地緣優勢養殖高產奶牛,向縣城出售鮮奶,成為農牧民增收的新途徑。
(四)草原一村:位於217國道以北5公里、西距鄉政府駐地18公里處,共有126戶,612人,是一個以哈薩克族為主要民族的農業村。全村擁有耕地8400畝,人均耕地近14畝,主要種植黃豆
(五)草原二村:位於217國道以北4公里,西距鄉政府駐地23公里處,共有102戶,500人,漢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0%以上。擁有耕地7030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黃豆,是全鄉較為富裕的村,1996年被鄉政府確定為“小康示範村”。
(六)草原三村:位於217國道以北4公里,西距鄉政府駐地23公里處,共有74戶,423人,哈薩克族人口占總人口的90%以上。擁有耕地6100畝,人均耕地14畝,主要種植黃豆。
(七)草原新村:位於217國道以北8公里、西距鄉政府駐地14公里處,共有105戶,612人,是一個以回族、漢族為主體民族的農業村。全村擁有耕地9000畝,人均耕地近15畝,黃豆是種植的主要農作物。
(八)庫爾吉拉村:位於額爾齊斯河北岸、217國道以南15公里處,是一個以回族為主體民族的農業村,全村共有85戶,418人,其中少數民族約占71%。擁有耕地6000畝,人均14.4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等農作物,並出產特色產品苜蓿籽,飼養優質高產奶牛是該村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九)額爾齊斯村:位於217國道以南1公里,西距鄉政府駐地13公里處,共有300戶,1532人。全村擁有耕地9700畝,人均耕地6.4畝。該村牧民全部實現了定居、半定居,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發展的鄉村。
(十)沙爾鐵列克村:位於217國道以南7公里、西距布爾津縣城12公里處,共有170戶,770人。全村擁有耕地4900畝,人均耕地6.4畝,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發展的牧業村。
(十一)阿合達木村:位於217國道以北4公里、西距鄉政府駐地13公里處,共有137戶,610人,擁有耕地5300畝,人均耕地8.7畝,主要種植黃豆、油葵等農作物,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發展的牧業村。

特色產業

柳編柳編
杜來提鄉位於布爾津縣城東北部,距縣城19公里。境內擁有豐富的毛柳油柴柳)資源,現有人工毛柳林1萬畝,野生毛柳林7萬餘畝。
2007年,杜來提鄉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柳條資源優勢,緊緊圍繞旅遊發展這條主線,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合理開發柳編工藝品。兩年來,為把柳編工藝品產業做精、做大、做強,縣委、政府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2007年底,專門組團赴山東考察柳編工藝,並與當地知名企業達成了柳編合作協定,確立了合作關係。特邀山東省柳編專家來我縣舉辦了柳編培訓班,同時,選派了3名柳編基礎較好的幹部前往山東臨沭縣學習先進柳編技術,起到了很好的“傳、幫、帶”作用。
兩年來,舉辦柳編培訓三期,培訓農牧民136人次。培訓人員覆蓋到本鄉各村有柳編基礎的農牧民、低保人員、初級中學2+1職業班學生以及兄弟鄉鎮選派的學員,現有柳編固定工作人員19名(其中聘請山東柳編專業技術人員3名)。目前,註冊成立了天源柳編農民專業合作社,開發柳編工藝品種40多個,儲備柳條100多萬根,預計可開發價值10萬餘元的產品。今年,與縣旅遊賓館、建設局等單位簽訂了柳編產品定單,已完成首批2萬餘元的產品訂購任務,並與其他賓館、商場、旅遊市場進一步洽談訂單。現正在積極籌備烏洽會產品,與此同時,我鄉在布爾津縣政府網站對柳編產業進行了宣傳和招商,計畫通過招商引資,進一步加快柳編工藝開發,最終形成“公司+農戶”的經營運作模式,把柳條資源開發及農牧民冬閒時間充分結合起來,轉移冬閒富餘勞動力,使柳編產業成為農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徑。

社會人文

杜來提鄉杜來提鄉
為使廣大民眾更多地了解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 2010年4月28日下午,布爾津縣杜來提鄉舉辦了以“保護水資源保護地球”為主題的環保知識競賽活動。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丁建春同志參加活動並作了重要講話,在充分肯定了杜來提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的同時,要求:“鄉黨委、政府要將環保工作貫穿於整個發展過程,正確引導廣大民眾了解環保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增強廣大民眾環境保護的意識。尤其是學校要將環保教育引入課堂,貫穿在教學活動中,使環境意識根植於廣大師生。”
環保局局長魏偉、鄉黨委委員組織幹事張君如、副鄉長王剛毅以及各站所、學校、衛生院共209人參加活動。

社會保障

草原二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依靠大豆種植這個優勢產業,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近年來隨著農產品價格的不斷波動,傳統、單一的種植結構在抵禦市場風險,拉動農牧民快速增收方面劣勢逐漸突出,也成為全村持續快速發展的瓶頸。
杜來提鄉的草原二村作為地區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試點村,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學習實踐活動。活動中,村“兩委”班子認真調研,摸清全村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最後,在改變傳統、單一的種植結構問題上,村班子決定在縣、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從集體經濟中拿出5萬元對大型農機具更新、膜下滴灌種植、新品種試種等進行補助。

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