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尕什敖包鄉

阿尕什敖包鄉

阿尕什敖包鄉,青河縣轄鄉。1954年析設阿尕什敖包鄉,1958年併入東風公社,1962年改為一牧場,1965年再次併入東風公社,1979年析設阿尕什敖包牧場,1984年改設阿尕什敖包鄉。

基本信息

簡介

阿尕什敖包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阿尕什敖包鄉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位置

青河縣轄鄉。位於縣城東南,距縣城50公里。面積1 883平方公里,人口0.4萬,有哈薩克、漢、塔塔爾、維吾爾等民族,其中哈薩克族約占93.1%。境內建有水庫1座,庫容1 100萬立方米。經濟以牧業為主,農牧並舉。畜牧業以牧養阿勒泰大尾羊為主。農業以種植小麥為主。已逐步實現牧民定居。鄉鎮企業有水產養殖、加油服務等業。

行政區劃

青河縣青河縣

青河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部,準噶爾盆地東北邊緣,阿爾泰山東南麓、東北兩面同蒙古國交界,西鄰富蘊縣與昌吉回族自治州 奇台縣為鄰,是阿勒泰地區最東邊的一個縣。
青河縣轄2個鎮、5個鄉:青河鎮塔克什肯鎮阿熱勒鄉阿熱勒托別鄉薩爾托海鄉查乾郭勒鄉、阿尕什敖包鄉,共有54個行政村。境內有:青河農場。縣人民政府駐青河鎮。

沿革

1954年析設阿尕什敖包鄉,1958年併入東風公社,1962年改為一牧場,1965年再次併入東風公社,1979年析設阿尕什敖包牧場,1984年改設阿尕什敖包鄉。

基礎建設

2010年8月13日,阿尕什敖包鄉駐地以北兩公里處42000立方米填埋式垃圾場完工,農村環境治理工作進入了新軌道。
今年阿尕什敖包鄉用於環境衛生整治項目資金為65萬元,項目包括新建2個的垃圾填埋場、戶外固定垃圾池10個、垃圾車1輛、鋼製垃圾池8個,戶外小型垃圾箱20個,建成之後將阿尕什敖包鄉打造成為“5戶有垃圾桶、20戶有垃圾池、日處理垃圾5噸、鄉有大型垃圾填埋場”的立體式的垃圾環保處理網路。
此項目的實施將解決阿尕什敖包鄉村莊“髒、亂、差”的環境問題,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基礎。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187
男 2115
女 2072
家庭戶戶數 791
家庭戶總人口(總) 4175
家庭戶男 2106
家庭戶女 2069
0-14歲(總) 1474
0-14歲男 717
0-14歲女 757
15-64歲(總) 2587
15-64歲男 1331
15-64歲女 1256
65歲及以上(總) 126
65歲及以上男 67
65歲及以上女 5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132

下轄村

阿尕什敖包機關村
阿尕什敖包村
庫倫托別村
加熱克努爾村
唐巴勒玉孜村
闊克托別村
夏爾克塔斯村
阿拉塔斯村
克孜賽依村
阿克加爾村

教育

阿尕什敖包鄉在開展遠程教育學用活動中,抓好“三個環節”,使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培訓工作取得實效。
一是節目預告,做好培訓前宣傳工作。為更好地組織遠程教育培訓,阿尕什敖包鄉各村級遠程教育站點結合本村農牧民生產特點及生活規律,確定培訓具體內容,將遠程教育節目預告單張貼在較為醒目的地方,方便黨員民眾按時到站點收看。
二是問卷調查,做好培訓後反饋工作。為切實改變部分民眾學習積極性不高、坐不住、學不進等問題,阿尕什敖包鄉遠程辦設計並發放了調查問卷。由各站點在培訓後發給黨員幹部及民眾,了解他們關注的學習內容、喜歡的培訓形式等,以便各站點能夠有的放矢,開展針對性強、實效性強的培訓活動。
三是“四環教學法”,做好培訓中授課工作。各終端接收站點採用“備課、講解、討論、實踐”的方法,將通俗易懂地實用技術、政策法規、市場信息等知識講解給農牧民黨員民眾,有效地促進了該鄉農牧區現代遠程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

社會人文

青河縣阿尕什敖包鄉牧業寄宿學校傳來喜訊,在“魅力校園”第十屆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暨“我愛我的祖國”全國校園藝術作品展活動中,該校美術老師巴特加甫、沙依蘭古麗分別榮獲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電視協會、中國文化藝術基金會、全國校園春節聯歡晚會聯合頒發的“輔導優秀獎”和“輔導金獎”,阿尕什敖包鄉牧業寄宿學校被譽為“2009全國美術教育先進單位”的光榮稱號。
阿尕什敖包鄉牧業寄宿學校是一所民漢合校,學校和諧而又濃厚的學習氛圍和校園文化建設氛圍為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歷年來,學校本著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注重音體美教育教學,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音體美方面大力支持,發展特色教育。自編校本教科書,自編自曲校歌,開辦音體美興趣小組,教育教學活動在音體美等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對學校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推進素質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悉,此次的全國校園藝術作品展活動中,學校選派28名學生參賽,其中24名同學喜獲二、三等獎不等。

社會保障

一是大局意識。在處理信訪案件時,必須牢牢把握穩定這一大局,以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及反覆的信訪案件為重點,對民眾來信來訪的案件,一定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做到“取信於民”。
二是服務意識。把信訪工作做為推動經濟建設、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的頭等大事來抓,切實提高服務質量,排除各類集體訪隱患。
三是創新意識。在不斷處理各類信訪件的過程中,要善於積累經驗,總結不足,創新辦案手段,以耐心接待民眾,細心處理案件做為處理信訪工作的行動準則,採取教育、引導、處罰等多種措施,化解矛盾,力爭把每起上訪案件處理在萌芽階段。
四是責任意識。健全信訪案件處理過錯追究制,強化執法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要對每起案件抓落實、重結果,杜絕推諉搪塞現象。避免了簡單問題複雜化,局部問題擴大化,小問題變成矛盾。
五是廉潔自律意識。嚴格按法定程式處理信訪案件,積極履行信訪工作公開承諾制,杜絕辦“人情案”,全力打造廉潔、公正、文明、高效的信訪工作隊伍。

新疆阿勒泰地區行政區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