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功級護衛艦

台灣成功級護衛艦

1993年5月7日,台灣當局在高雄造船廠的船塢碼頭上,舉行了“光華一號”計畫成功級飛彈護衛艦首艦(舷號1101)交接儀式。時任台灣“總統”李登輝親自主持、眾多國民黨要員及台灣軍方人士出席儀式。該艦被台灣軍方和媒體稱為“21世紀巡弋台灣的海上蛟龍”。由於國內媒體對成功級的技術性能多有論述,因此本文將主要台灣研製、裝備成功級後在作戰思想、戰術運用等方面所獲得的進步來分析成功級對於台灣海軍的意義。

基本信息

忠義計畫

台灣成功級護衛艦台灣成功級護衛艦
1949年國民黨退守台灣後,主要武器裝備一直依靠美國,但隨著中美上海公報的達成,美國對台灣的軍事援助隨既減弱,台灣當時在役的主力戰艦為26艘“陽”字號驅逐艦和5艘“山”字號快速護衛艦。這些艦艇大部分都是美國二戰期間建造的,中間雖經多次修修補補,但陽壽已盡,正常安全航行都困難,更難應對人民解放軍海軍快速增長的驅護艦隊。因此在20世紀80年代初,台灣海軍把建造替代美制驅逐艦的新型護衛艦列入其改善海軍艦艇兵力結構的新一代護衛艦發展計畫——“忠義”計畫(PFG-1)中,並提出所謂“國艦國造”計畫,預期到2000年前後,台灣的主戰艦隻應能夠達到基本“自製”。1980年前後,由“中山科學研究院”牽頭,聯合“船舶設計發展中心”與台灣“中國造船總公司”進行PFG-1計畫的前期論證、選型工作。邀請參加的島外廠家則為兩家:負責船體設計的羅森伯特•尚斯(Rosenblette&Sons)公司和負責火控作戰系統設計的威斯汀豪斯(Westinghouse)公司。1984年底,“忠義”計畫初步完成設計,並在當年進行了1:100的模型展示。

雖然PFG-1的草案已經成型,可台灣船舶工業卻難以承造。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台灣逐步成為亞洲造船業中領先者,至80年代中期,台灣擁有名義造船能力100萬噸的船塢,並建造了多艘十萬噸級的VLCC、ULCC,但是具體到軍艦的建造就不是一回事了——建造各種技術高度集中、建造規範、標準明顯高於民船的軍艦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在過去的近50年中,台灣只造過補給船與登入艇等軍輔船,所造的作戰艦艇中最大的也僅為滿載排水量275噸的龍江級飛彈艇,現在一下子要造出主戰艦隻,有些勉為其難。因此,台灣軍方於1985年通知國外廠商計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於1984年已先期提出的“光華”計畫。

唯一選擇

台灣成功級護衛艦台灣成功級護衛艦
台灣海軍在綜合評估了德國MEKO、義大利西北風級和美國佩里級之後,分別進行了試探,但德國和義大利均不願出售軍艦破壞與中國大陸的關係,只有美國願意出售佩里級整艦,經過反覆磋商,台灣和美國最後達成協定,決定以佩里級為母型,列入“光華一號”計畫進行仿造生產,第一批計畫生產7艘,自第8艘後的第二批5艘計畫改為裝備宙斯盾系統SPY-1相控陣雷達小型化、台灣化版本的ADAR-2N,後因技術和經濟雙重原因而下馬。

1989年5月8日,台灣宣布新的飛彈護衛艦將由“中國造船總公司”製造,設計方案由美國吉布斯•科克斯公司提供。同年,在美國巴斯造船廠(BIWBathIronWorks)協助下,“光華一號”艦,也就是成功級的第一艘在“中船公司”高雄船廠開工。首艦“成功”號單艦造價6.5億美元,從訂貨到交付使用共40個月:1990年12月21日安放龍骨,1991年1月15日安裝MK13飛彈發射架,1992年12月與1993年1月分別進行海試。1993年5月7日正式服役。該艦的建成表明台灣軍用造船技術與管理水平達到了一定高度。隨即,“中船公司”以每11個月一艘艦的速度交付台灣海軍。

按照台灣海軍當初的計畫,從成功級第二批次起將改為宙斯盾防空艦,“光華二號”的首艦、計畫的總第8艘為“田單”號,將是“宙斯盾成功”的首艦。後來計畫撤消,“田單”號便一直沒有開工,但台灣“中船公司”已經為其訂購了燃氣輪機螺鏇槳和主要作戰系統等。如就此放棄,則前期投資過大,即使這些設備轉為倉儲備份,也不合算。而成功級前7艘建造完成後,台灣政府決策層就是購買外國新型艦船(尤其是宙斯盾艦)還是繼續自行研發下一代主力作戰艦隻展開了爭辯。其間台灣海軍裝備發展政策受“台獨”政治影響發生了多次動搖和改變,原來“國艦國造”的構想同IDF戰鬥機等台灣自製武器一樣前途未卜,為了維持“中船公司”、“中科院”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不至流失,當時的台灣海軍“總司令”伍世文於1998年呈報“國防部”核准,恢復“田單”號的建造。因此考慮到成功級前7艘艦艇即將全部完成,經核算經費後,原核定的總預算可以支付第8艦的造艦費用,不必增加總預算,也可有效運用已購買的主要裝備,台灣軍方和“中船公司”遂於1999年12月簽訂了契約續建“田單”號。該艦於2000年初開工後,至2003年底,已完成舾裝、試車。並於2004年3月初完工交艦。至此,成功級8艦全部成軍,配屬於台灣海軍驅逐艦第二艦隊(第146艦隊),分為第226和第268兩個戰隊,均布置在馬公港。

研製建造

台灣成功級護衛艦台灣成功級護衛艦
成功級的藍本為美國海軍在20世紀70年代向“600艘艦艇海軍”的大艦隊目標發展時研製的佩里級護衛艦,美海軍從1977年開始到1989年一口氣造了51條。當年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萊文在答英國《簡氏防務評論》記者關於蘇聯尾流制導魚雷對美國航母威脅的時候,曾經脫口而出:“喔,那我只好在每艘航母后面再放上一艘佩里級。”可見其在美國海軍中屬於“可消耗品”。

由於整體性能不錯,又沒有“冒進”的高技術,在軍售上不會受到過分的矚目,佩里級成為美國向盟國轉讓中型水面艦艇的一個模本,先後出口或轉讓給西班牙和澳大利亞海軍。當初台灣四下乞求引進新型主力艦艇時,也只有美國的佩里一家可以出讓。於是,在幾乎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台灣海軍引進了佩里級。

在增設了多種武備和設備後,全艦重心必然上移,考慮到穩性和防彈抗爆能力,“中船公司”請美國吉伯斯•考克斯(Gibbs&Cox)公司進行修改,調整了重心、穩心等船舶參數,加大了艦體鋼板厚度。這些變化使成功級的主尺度是所有佩里及其變型艦中最大的。

後發優勢

台灣成功級護衛艦台灣成功級護衛艦
在電子設備方面,成功級也藉助“後發優勢”進行了大的改進。借美軍改進SPS-49對空搜尋雷達之機,成功級將其升級到了採用了數位訊號處理技術的(V)5型,作用距離增加,且處理速度加快,有利於成功級在編隊中擔負防空重任。此外,對SYS-2(V)2戰術數據自動化系統也進行了針對性升級,留出了接口、統一了通信標準,以在需要時可以台灣標準直接和美軍的相應C3I系統連線。為了防止艦上的美制戰術信息系統(SCTDS)與台灣改裝的雄風II型飛彈、博福斯L70艦炮不兼容,成功級上還增設了原用於“陽”字號驅逐艦的“武進三”(H930MCS)火控系統專門控制它們,再通過接口和SCTDS相連,確保可靠性。

為了進一步提高成功級的末端防禦能力,台灣海軍除了提升其對掠海反艦飛彈的探測能力外,還計畫在標準飛彈發射架前方加裝一門海拉姆近防系統,以消除原部署於艦尾的密集陣系統在艦首方向的射擊死角。另以海拉姆近防系統替換直升機庫上方的密集陣系統,將現有2門博福斯單管40毫米L70機炮換為密集陣近防系統。由於美國海軍已開始對密集陣系統進行性能提升,台灣對此十分眼紅。經過多次商討後於2003年與雷錫恩公司簽署了一項價值約730萬美元的契約以升級台灣海軍的Block1A型的密集陣(CIWS)系統,升級工作將在美國聖路易斯市進行,有望於2005年1月完成。這樣,成功級的近距離防禦系統的硬殺傷能力將是所有佩里家族中最強的。

實戰能力

台灣成功級護衛艦台灣成功級護衛艦
成功級護衛艦的藍本是美國海軍的佩里艦,戰術與技術性能相近。1988年5月17日,“斯塔克”號(FFG-31)在波斯灣被伊拉克幻影F.1戰鬥機發射的兩枚飛魚反艦飛彈擊中,艦上指揮系統被毀,37人死亡,暴露出了單艦火力弱的不足。由於其防空武器均為單件配置,且有射擊死角,不具備對付多目標能力,一旦脫離艦隊的空中掩護,容易受到空中打擊。而且成功級的中、遠程對海、對地火力也偏弱,除8枚雄風飛彈外,僅有1門76毫米艦炮。而人民海軍的改進後的旅大、旅滬等各級驅逐艦的反艦飛彈都在16枚,護衛艦的反艦飛彈也在8枚,射程和雄風不相上下,甚至更遠。而主炮口徑分別為130毫米和100毫米,射程遠超成功級,且數量均為兩門以上,部分抵消了因口徑大帶來的射速低的不足。而即使是排水量較成功級小的江衛II級也裝備了8枚反艦飛彈和一門100毫米雙管炮。再考慮到在系統作戰情況下,人民海軍的主力作戰編隊中,有專司攻艦的現代級、旅大(改)級,有突出反潛的旅滬級,還有在編隊外圍活動驅潛、探路的江衛級,中間有防空的新型驅逐艦。前面開路的有多型高性能潛艇,還可能有飛彈艇等逡巡於前後策應。綜合攻防能力平衡。反觀台灣海軍,攻,則無必殺之技,守,則缺罩門之術——本來是大戶人家的丫鬟,到了這邊要作管家的姑奶奶,實在有些為難。

宙斯盾夢

台灣成功級護衛艦台灣成功級護衛艦
為了應付人民解放軍海空軍日益增長的空中打擊力量,台灣海軍一直渴望獲得高性能的防空型艦艇,其採購、裝備的重點則是美國海軍的宙斯盾作戰系統(見本刊總第488期文章《宙斯盾終極解讀》)。最初的宙斯盾艦艇計畫是在“光華”計畫中研製田單級護衛艦,裝備在宙斯盾基礎上研製的長白相控陣雷達,但未能實現。後又有購買退役的斯普魯恩斯級飛彈驅逐艦並進行改裝的構想,終因技術難度太大、經濟負擔重而作罷。隨著美台軍事關係逐步升溫,台軍方突然決定中止二級“二代艦”的發展規劃,改向美國直接購買宙斯盾艦,此中變化絕非簡單的軍事預算和技術方向的調整,而反應出台灣政治心態和安全策略取向、目標的重大演變。在此基礎引導下,台灣海軍在美台軍售會議上提出引進美國的阿里•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雖該艦售台對其具備海上反導、前推攔截線、提高整個海軍的總體指控能力有很大作用,但美國也忌憚這種帶有濃郁政治色彩的軍售對中美關係的巨大破壞而沒有放行。經過幾番討價還價,最後台灣終在2001年獲得美國批准,採購了與斯普魯恩斯同一艦體、用作防空的基德級飛彈驅逐艦,雖然沒有裝備宙斯盾系統,但台灣海軍的防空實力已經得到了很大提升。而台島內研製新的裝備相控陣雷達防空護衛艦的意向一直存在,有可能在技術條件成熟的時候還會再上馬,因此,不排除以台灣現在唯一自行建造過的成功級護衛艦為母體,進行放大、變型的可能。從這個角度看,成功級的研製,確實為台灣掌握、發展大中型軍用艦隻技術打下了基礎。

由於採購基德級驅逐艦,台灣獲得了“準宙斯盾”能力,如果加以改進,也不排除擁有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和反導系統的可能。在當前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的形勢下,讓台灣加入TMD涉及中國的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因而具有了極高的政治風險。而宙斯盾艦因其與TMD相關聯,因而也成了具有極高政治含義的武器系統。台軍方之所以著眼於購買宙斯盾艦艇,其目標主要在於彈道飛彈防禦作戰,另外更希望搭車購買美國“海軍外大氣層戰區彈道飛彈防禦計畫”方案之一的“輕型外大氣層射彈”。它在標準SM-3基礎上增加了動能殺傷彈頭和第三級火箭,可在彈道飛彈再入前進行攔截。再則,4艘宙斯盾驅逐艦在水面與防空的綜合作戰能力方面要遠遠強於台海軍現役的7艘成功級、6艘康定級和6艘諾克斯級作戰能力的總和。

目前,台灣海軍的宙斯盾艦計畫已不僅僅是一項軍火採購案例了,而更多的成為陳水扁當局在政治上展示所謂台美“獨特關係”的“樣板”;成為台灣當局在台海發生軍事鬥爭時,拉美國下水的一個“保障”和連襟;成為美國必定“協防台灣”的保證書。而美國方面則企圖以此為契機,找到並推行一條既能使台灣在反導領域可以和大陸抗衡,又能夠避免讓台灣直接參加TMD可能帶來的政治風險的道路,並將此“成果”推廣到其他軍售領

飛機以及艦艇介紹(一)

武器是破壞生命和財產的工具。也因此被用來威懾和防禦。當武器被有效利用時,它應遵循期望效果最大化、附帶傷害最小化的原則。本任務將完成全球戰略飛機和戰艦的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