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米-38直升機

俄羅斯米-38直升機

俄羅斯米-38直升機是由俄羅斯米里實驗設計局研製,由喀山直升機廠生產的中型運輸直升機。用來替換老化的米-6、米-8及米-17系列。米-38型直升機的測試工作將在2007年之前全部結束。1989年該機模型參加了巴黎航展,這是該機首次對西方公開,原計畫1993年首飛,由於蘇聯解體的衝擊,至今該機仍處於研製階段。儘管米-38採用一些西方關鍵設備,以求增大打入國際市場的機會,但至今試飛工作仍困難重重,國內外訂單毫無著落,至今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米里實驗設計局計畫從2008年起每年生產10~12架米-38,每架新機的售價預計將在1200~1600萬美元之間。

俄羅斯米-38直升機俄羅斯米-38直升機
俄羅斯米-38直升機是由俄羅斯米里實驗設計局研製,由喀山直升機廠生產的中型運輸直升機。用來替換老化的米-6、米-8及米-17系列。米-38型直升機的測試工作將在2007年之前全部結束。1989年該機模型參加了巴黎航展,這是該機首次對西方公開,原計畫1993年首飛,由於蘇聯解體的衝擊,至今該機仍處於研製階段。儘管米-38採用一些西方關鍵設備,以求增大打入國際市場的機會,但至今試飛工作仍困難重重,國內外訂單毫無著落,至今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米里實驗設計局計畫從2008年起每年生產10~12架米-38,每架新機的售價預計將在1200~1600萬美元之間。

性能介紹

俄羅斯米-38直升機俄羅斯米-38直升機
兩台克里莫夫設計局TV7-117V渦輪軸發動機。最低起飛保證功率為2×1753千瓦(2×2383軸馬力)。發動機裝在機艙上部主減速器之後。發動機增壓比和工作溫度比較高,從而保證了較高的工作循環熱動力效率。預計,在巡航工作狀態下,發動機耗油率為235克/軸馬力·小時。在高原和熱帶地區,這種發動機都可以保證直升機完成飛行任務,而又不致於降低有效載荷。在國際標準大氣條件下和極限工作狀態下,一台發動機發生故障時,仍可保證直升機安全起飛。

發動機裝有電子監控系統,該系統由數據傳輸數據匯流排連線,並與直升機配套使用。當一台發動機電子監控系統發生故障時,第二台發動機的電子監控系統就會自動承擔兩台發動機的監控任務,當兩台發動機電子監控系統都發生故障時,還可以使用簡單的液壓機械控制系統進行操縱。米-38是傳統的單鏇翼帶尾槳直升機,能承擔多種任務,如戰術運輸、森林滅火、建築吊裝、醫療救護、營救傷員、海上垂直補給、近海油田作業以及航攝航測等。改裝成水上運輸型之後,可在水上起降。

鏇翼系統為5片全複合材料槳葉,鏇翼槳葉採用先進的幾何形狀,大非線性扭轉,沿展向變化翼型,槳尖後掠,在機動飛行和以最大平飛速度飛行時,在保持最大升力的情況下,鏇翼的懸停效率可達0.75。槳葉前緣裝有防冰系統,槳轂為彈性金屬氟化物夾層結構,裝有彈性軸承和液壓減擺器。整副鏇翼只有一個潤滑點。2副獨立的2片複合材料槳葉的尾槳,槳葉為全複合材料結構。尾槳向右傾斜,垂尾後掠。水平安定面裝在尾錐下部。尾槳也只有一個潤滑點。

主減速器採用與米-26直升機主減速器相似的多路傳輸系統。這種多路傳輸系統不僅在重量上贏得了巨大的好處,而且當傳輸線路上一旦有部件出現故障,其它傳輸線路可供備用。主減速器後面有輸入離合器、單向離合器和尾傳動軸機匣。主減速器前面裝有附屬檔案傳動機匣,機匣內裝有發電機、泵、感測器和風扇傳動機構,機匣有一部分通過單向離合器與其它傳輸線路連線。在不起動主發動機的情況下,用輔助動力裝置也可以起動一台發電機和一台液壓泵。

俄羅斯米-38直升機俄羅斯米-38直升機
傳統的全金屬半硬殼式加尾梁結構。機身兩側裝有短翼。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向前收入駕駛艙地板下的艙內,主起落架收入機身兩側的短翼內,起落架採用大尺寸低壓輪胎,以保證直升機在土跑道上降落。駕駛艙可容納正、副駕駛員,其中一名駕駛員也可管理貨物。駕駛艙內設有先進的彩色的電子綜合顯示系統。飛行中,以及在地面裝卸貨物和進行維護時所需的各種信息均可綜合顯示在電視螢幕上。主艙長6.7米,寬2.2米,高1.85米,可裝載5000千克貨物或32副可摺疊座椅。客/貨艙左側有高1.7米,寬1.5米的大艙門。艙內有起重梁,大功率絞車盤和遙控液壓貨台。貨艙地板和貨台均裝有滾棒的滾道,從而可以減輕貨物裝卸的工作量。後貨艙門的裝貨跳板可遠距離液壓操縱。貨艙地板中央開有長1.15米、寬0.75米的艙口,艙口處裝有可吊掛5000千克貨物的外掛系統,外掛系統設有戰術和應急投放裝置,以及吊索收放裝置,用作其它用途時,艙口處還可安裝航空攝影裝置或其它照像裝置。

3套獨立的液壓系統,2套液壓系統一旦發生故障,剩下的一套仍可進行操縱。3台獨立交流發電機和2組蓄電池,一套變壓器、變流機、整流器和配線裝置可保證2條獨立的交流電匯流條和2條獨立的直流電匯流條向多處供電。機上備有空調和通風系統,在外界溫度為+40℃時,可保證駕駛艙溫度不超過+25℃;在外界溫度為-50℃時,可保證駕駛艙和貨艙溫度不低於+15℃。機上裝有自診斷系統,該系統可根據直升機實際使用情況給出各主要系統的剩餘使用壽命,檢驗各系統的工作能力,並找出出現故障的部件。裝電傳飛控系統,手動系統備用。駕駛艙內有5個彩色陰極射線管供飛行中使用。電子裝置由大型中央計算機控制,也與帶都卜勒的自動導航系統和盲目著陸系統相聯。還裝有都卜勒速度測量儀、捷聯式航姿系統、遠程導航系統、衛星導航系統、氣象導航系統、電視系統、自動穩定系統、直升機參數(壓力、溫度、轉數、功率和振動水平)檢測系統、航向下滑系統、應急告警系統以及記錄系統等。

研發製造

俄羅斯米-38直升機俄羅斯米-38直升機
2005年,歐洲直升機公司披露,由於有關產業所有權的問題無法解決,該公司終止了與俄羅斯米里設計局在俄聯合研製與生產米-38通用直升機的協定。

歐直公司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加入了米-38項目,為俄方充當有關西方直升機取證及綜合西方製造的飛控和導航設備的顧問。俄方為此與歐直聯合成立了一家名為歐洲米里的項目公司,全權負責米-38項目的管理,並以風險共擔的方式展開全面合作。後來歐洲米里公司還從普·惠加拿大公司訂購了2台PW-127/S型渦軸發動機用於米-38。

1998年雙方的合作由於股權結構變化的問題出現了麻煩——歐直公司所占比例超過了25%,而25%是外國公司可持有俄航宇企業股權比例的上限。為此,俄羅斯政府強迫歐直公司減少其在歐洲米里中的投資並撤走其在公司董事會中的代表,結果便導致歐直公司完全退出米-38項目。這再次顯示出,當前外國在俄羅斯展開合作項目的條件還遠稱不上理想。而歐直公司的退出也使米里設計局處於困難境地——按計畫,米-38還有2年就要進行取證飛行,他們卻要被迫重新尋求新的願意以風險共擔方式加入該項目的航空電子系統供應商。

現在,歐洲米里公司執行長弗拉基米里·雅布洛科夫(Vladimir?Yablokov)仍期望首架米-38原型機能在今年年底前完成飛行試驗。下一步工作將是再製造2架用於試驗和取證的米-38原型機。他還說製造工作已於2005年3月在喀山直升機廠開始,第一架預定在2007年年初完成總裝,另一架則將在當年晚些時候出廠。取證飛行預定從2007年開始,成批生產預定從2009年啟動。

首次試飛

俄羅斯米-38直升機俄羅斯米-38直升機
2004年10月1日,米-38完成了它的首次飛行演示。喀山工廠計畫2008年前把米-38推向市場

由高層官員項目夥伴組成的代表團觀看了這種新型直升機的第一次演示飛行。該機飛行持續了20分鐘,最大試驗飛行高度為200米。

飛行完成後,該廠老總亞歷山大介紹說,項目實施者計畫在2007年前完成米-38的認證試驗,然後開始批生產,預計工廠每年至少可總裝10架直升機。米-38研製與製造計畫的總費用大約為7~8億美元,目前半數資金已經投入。

米-38屬於2015年前航空發展的聯邦目標大綱項目,因此莫斯科直升機廠設計局完成的20%設計工作由政府部門財政支出。據估算,出售90架飛機後成本可以回收。據市場研究數據顯示,對於米-38最大市場需求估計為300架,其中200架提供給俄羅斯市場,其餘部分銷往國外。亞歷山大沒有說明米-38的最終價格,只是指出,米-38的售價將低於西方同類型直升機價格。米-38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對手是歐洲直升機公司的EH-101(價格在2500~2700萬美元之間浮動)和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的S-92(2200~2500萬美元)。

在回答米-38的作戰能力和國防需求購買的可能性時,航空國際合作委員會第一副主席烏拉季米里o別斯巴洛夫解釋說,該直升機最初是完全按照製造新裝備所提出的要求進行研製的,但是沒有國防部的任務要求。他多次說明,俄羅斯空軍認為米-38是很好的運輸產品,該直升機能夠運輸30名傘兵。不過,出席飛行演示的空軍主要首腦、軍事裝備委員會代表瓦列里·沃洛金對軍事部門購買米-38前景的評論比較保守。

乘員:2名或1名用於貨物飛行;乘客:在輕重量座位內30名或12名在一個貴賓組態;外載荷能力:6000公斤;動力裝置:2x普&惠加拿大PW127T/S(或稍後KlimovVK-3000,一個TV7-117派生);動力:2x1865千瓦(2500shp)用於起飛;變速箱定額:來自一台單一發動機3500shp。

載重測試

俄羅斯米-38直升機俄羅斯米-38直升機
2007年7月,米-38項目已納入俄羅斯民用航空業發展計畫草案。首架樣機的工廠試驗即將完成,並根據第一階段的試驗結果進行了完善。試驗過程中,米-38在飛行速度和高度上所取得的結果大大超過了預定的技術指標。2006年9月27日,在按計畫的例行飛行中,米-38的飛行高度達到了8170米,儘管現代直升機的動力學升限很少超過8000米;在進行靜力學升限試驗時,米-38在起飛重量14200千克的情況下,其高度大大超過了3000米。2007年上半年,喀山直升機廠完成了第二架米-38樣機的組裝。2009年計畫開始米-38直升機的批量生產。同時,莫斯科"米里"直升機廠目前正在米-38基礎上設計具有VIP客艙配置的機型。

2007年10月,莫斯科米里直升機廠順利完成了新型中等載重量米-38直升機的初步飛行試驗。在初步飛行試驗過程中,共進行了150多次飛行,其中包括100次考查飛行。米-38直升機證明了所有受檢性能。在初步飛行試驗過程中,採用6槳葉螺鏇漿的米-38直升機的動力升限達到8170米,在無搖擺和無振動情況下的飛行速度達320千米/時。米-38直升機的驗證試驗應在2008年中期開始。而驗證試驗計畫由2007年底前製造完成的第二架米-38樣機進行,第三架米-38樣機將驗證飛機配置,將於2008年製造完成。

2007年11月,據俄羅斯國防工業系統訊息人士向“俄羅斯航空港”記者透露,最近幾個月,潛在訂購商對BK-3000未來直升機渦軸發動機的興趣大大增強。截至目前,莫斯科“米里”直升機廠、俄羅斯國防部、及其他一些機構的直升機研製方宣布有意研製新型發動機。在中型載重量的米-38直升機上裝備外國產航空發動機令俄羅斯國防部有所警覺,因為俄羅斯國防部要求在所購買的武器軍事技術裝備中只許有俄羅斯生產的成品和配套產品。目前,首架米-38樣機安裝的是功率為2500馬力的普惠加拿大公司的發動機。而由克里莫夫股份公司製造TBa-3000發動機由於缺少經費沒有得到發展。研製BK-3000發動機的興趣也是基於試圖將該研製項目納入航空製造領域的各種國家計畫。目前,克里莫夫股份公司的優先工作是為印度艦載殲擊機米格-29К/КУБ製造PD-33MK發動機,為輕型軍用運輸機伊爾-112B製造TB7-117CT渦輪螺鏇漿發動機,以及製造BK-800直升機發動機。因此,研製BK-3000直升機發動機只有在TB7-117CT航空發動機研製工作結束後才能實施。

外形尺寸

俄羅斯米-38直升機俄羅斯米-38直升機
鏇翼直徑  21.10米
尾槳直徑 3.84米
機長(不包括鏇翼)  19.70米
水平安定面翼展 3.6米
主輪距 3.3米
前主輪距  6.61米
前貨艙門
寬度 1.5米
高度  1.7米
內部尺寸
主艙
長度(到後裝貨斜板)  6.7米
(包括尾梁前部) 10.70米
最大寬度2.40米
地板寬度2.2米
高度(中央)  1.80米
(後部)  1.85米
面積
鏇翼槳盤  350米2
重量及載荷(估計值)
最大有效載荷  5000千克
正常起飛重量1346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4500千克
最大槳盤載荷0.4千牛/米2(41.4公斤/米2)
最大功率載荷6.07千克/千瓦(4.5公斤/軸馬力)
性能數據(估計值,最大起飛重量)
最大平飛速度275千米/小時
巡航速度250千米/小時
實用升限6500米
懸停高度(無地效) 2500米
航程(30分鐘余油,載重5000千克) 325千米
(載重4500千克) 530千米
(載重3500千克,標準燃油)800千米
(載重1800千克,副油箱) 1300千米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