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社團聯合會

北京大學社團聯合會

北京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簡稱“北大社聯”)是在北京大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北京大學校團委的指導下,由北京大學學生社團協會改編而成的對北京大學學生社團進行管理和服務的樞紐型學生組織。

基本信息

中文全稱:北京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
中文簡稱:北大社聯
英文名稱:Associations’ Union of BUT
社團簡介:北京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簡稱“北大社聯”)是在北京大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北京大學校團委的指導下,對北京大學學生社團進行管理和服務的樞紐型學生組織,其前身是北京大學學生社團協會。作為北京大學全體學生社團的聯合組織和北京大學的學生社團組織管理機構,北大社聯始終以服務校園為宗旨,以提高北大社團建設水平為目標,著力構建北大學子興趣的棲息地、心靈的歸屬園,搭建學子的成才平台,促進學生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素質的全面發展,加速大學生向社會人在心態上和行為上的轉變。  

北京大學現註冊社團267

社團聯合會宗旨

北大學生社團活動為北大學子提供了施展自身才能、培養興趣愛好、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廣闊舞台。根據社團活動內容性質的不同,北大社團共分為政治理論、學術科創、實踐促進、公益志願、地域文化、合作交流、文化藝術、體育健身等八大類。

政治理論社團緊跟形勢發展,開展座談、講座、社會實踐、理論學習等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習和宣傳黨的最新理論成果。

學術科創類社團以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 能力為重點,與第一課堂緊密結合,在各自的專業領域開展科普或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實踐科創類社團以培養青年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為重點,鼓勵同學們投身社會實踐,知行並重,為青年接觸社會、體驗社會提供了學習的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公益志願類社團繼承、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借鑑吸收現代社會文明價值觀念,弘揚新時期的北大精神,團結有志青年,廣泛開展公益服務活動。

地域文化類社團致力於區域經濟和文化研究,並將研究的成果付諸實踐,以推動地方發展。

合作交流類社團通過文化交流和出國出訪的實踐活動,試圖加深學生對異域文化的了解,增進世界各地青年之間的友誼。

文化藝術類社團是北大學子陶冶情操、切磋技藝、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為校園原創文藝發展孕育了肥沃的土壤。

體育健身類社團基本涵蓋了絕大多數體育項目,這些社團以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為重點,組織開展運動技巧學習、體育健身、體育競技、體育展示等活動。

北大社團文化

相信在很多時候我們提起北大,不單單是指未名湖光和博雅塔影;那些飛檐長廊所能構造出的北大即便再怎么匠心獨運,也終究有限;北大的更為寬廣的空間是在精神世界。一百多年來,從五四運動西南聯大,再到今天的北京大學,北大學子始終激情昂揚地站在時代的最前列,既有退守書齋的心性,又有改造世界的雄心。在他們的努力下,北大校園文化之繁榮蓬勃在國內堪稱翹楚,使得這座百年名校無一時不煥發她的勃勃生機,無一時不散發她的無窮魅力。在北大豐富絢麗、包羅萬象的校園文化當中,學生社團無疑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北大社團,這個名字永遠屬於敢為天下先的北大人,它凝聚著北大人的雄心和熱血、堅韌和勇毅,—代代北大人從多姿多彩的社團文化中汲取營養,在社團文化的舞台上一展才華,在社團文化的沃土中嶄露 頭角。甚至北大社團已經內化為一種組織方式,一種人群單位,成為北大這個有機體的細胞之一。在北大的輝煌與光榮當中,“北大社團”無時不煥發她的奪目光彩。
1904年,抗俄鐵血會成立,中國第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社團誕生,北大社團從初始之日起就與國家和民族休戚相關。五四時期,新聞研究會、新潮社等社團吸引了毛澤東李大釗邵飄萍傅斯年名人志士。
新中國成立以後,北大社團發展進入新時期。1956年,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成立並一直延續至今。謝冕和一群有著共同夢想的年輕人創辦了社團,馮至吳組緗等著名的老詩人、老作家以他們豐富的作品奠定了五四文學社最初的底蘊。從孫玉石錢理群陳建功劉震雲從海子駱一禾西川戈麥臧棣西渡,五四文學社吸引和培養了一大批文學家和文學愛好者。
改革開放以後,北大社團發展迎來新的高峰,湧現出一大批精品社團。

發展現狀

北大註冊學生社團已達267家,參加人數約30000餘人次。北大學生社團活動為北大學子提供了施展自身才能、培養興趣愛好、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的廣闊舞台。根據社團活動內容性質的不同,北大社團共分為政治理論、學術科創、實踐促進、公益志願、地域文化、合作交流、文化藝術、體育健身等八大類。北大社團以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創意的活動,吸引著燕園學子於其中揮灑青春與激情。社團活動為志趣各異、愛好廣泛的北大學子搭建了一個展現自身魅力、互相交流學習的平台,為校園文化增添了繽紛亮麗的色彩。

在北大,有繼承“五四精神”創辦中國高校第一個詩歌文化節的“五四”文學社;有用青春的熱血沸騰了卓奧友鋒的雪線,用生命的極限印證了“智力的強者不是體魄的弱智”的山鷹社;也有“鐵騎”走天涯,用現代文明之光燭照絲綢古道,把環保觀念的種子撒遍大江南北的腳踏車協會;還有為自習室里一時不便的學生送上一瓶墨水,為老區求知若渴的學子送去文化甘泉的愛心社……從北大社團挑選幾家優秀社團加以介紹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因為有太多的優秀社團向北大、向全社會奉獻了極為豐碩的活 動成果。但為了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北大社團,我們願意從中擇取幾家富有特色的社團,對其宗旨和活動加以不完全和難免失其風韻的概述,以便讀者從一個側面了解北大社團文化。

品牌社團

愛心社

是北大的品牌社團之一,她是我國高校第一家志願服務性質的社團,吸引著富有愛心、熱愛公益事業的同學。1993年11月23日,該社團由17名同學因掃雪這樣一件小事而發起成立。愛心社以自我教育、奉獻愛心和呼喚愛心為宗旨, 一直倡導“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一點一滴地奉獻愛心”,堅持立足校內和面向社會來開展一系列愛心活動。在社內,開展愛心觀察、道德法庭等自我教育活動;在校內,為師生員工提供各種獻愛心無償服務,包括老年人服務、愛心天氣預報、愛心捐物箱、愛心墨水等;在校外,開展社會關懷、社會救助和倡導社會文明風氣的工作。他們通過除積雪、貼窗縫、收集廢電池等點點滴滴的平凡小事展現愛心。愛心社的過往和今朝在平凡的數字中有著極具張力的表現:愛心社成立之初有17名成員,現在每年愛心社春秋兩季招新相加,吸納超過1000名新社員,累積社員超過10000人;每周堅持進行的活動約50個,每年參與服務人數累計達到3000人次,每年服務超過12000人次;“愛心萬里行”舉辦了15年,共派出43支暑期實踐隊伍,支教學校超過200所,愛的足跡踏足過22個省、市、自治區,總行程可繞地球一周半;在“一對一”助學計畫中,資助和正在受助的貧困中國小生為1600個,已經資助過的超過10000個,助學計畫涉及9個省份,涉及學校超過240所,資助金超過30萬元;共建愛心圖書館80所,愛心圖書館遍布19個省份的80多所中國小,購買並整理髮放圖書近10萬本,接受委託金近50萬元。
長期以來,愛心社的工作得到學校和社會的關心、肯定和支持。冰心老人曾應邀擔任名譽社長,季羨林賀敬之梁曉聲和中國殘聯主席鄧朴方應邀擔任名譽顧問。愛心社於1996年入選中宣部、團中央組織的“傑出志願者(團隊)”報告團,參加了全國的巡迴講演,2003年,愛心社又被評為全國學習雷鋒、志願服務先進集體。2008年,北京大學對愛心社予以通令嘉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都曾對愛心社進行過報導。

山鷹社

是北大的品牌社團之一,吸引著喜歡運動、樂於挑戰自我的同學。存鷹之心於高遠,取鷹之志而凌雲,習鷹之性以涉險,融鷹之神在山巔是山鷹精神的最好體現。她成立於1989年4月1日,原名北京大學登山協會,是國內首家以登山為主要活動的學生社團。在校內,北大山鷹社通過開展各項活動從思想上、知識上、能力上使廣大社員得到提高,讓社員在多方面得到鍛鍊。在校外,北大山鷹社通過參加全國攀岩比賽、組織雪山攀登等活動,逐漸成長為國內民間登山運動中頗具實力的一支隊伍。以“走進自然、征服自我、敢於挑戰、追求卓越”為宗旨,山鷹社攀登了包括玉珠峰(6178m)、中央峰(7117 m)、慕仕塔格峰(7546 m)、各拉丹東峰(6621 m)、寧金抗沙峰(7206m)、瑪卿崗日峰(6282m)等數座高峰。1998年,在北大百年華誕之際,山鷹社成功登頂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8201米)。在積極開展雪山攀登活動的同時,山鷹社在科學考察活動和攀岩比賽中也收穫了豐碩的成果。

北京大學腳踏車協會

是北大的品牌社團之一,吸引著渴望遠行、熱愛自然的同學們。她是一個以開展腳踏車運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主的體育健身類社團,是中國最早開展大學生腳踏車運動的民間民眾組織之一。車協圍繞腳踏車運動,結合社會關注的問題,成功舉辦了多次大型運動。1996年,慶祝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之行(北京——延安)取得巨大成功,2000年,長江中下游環保考察(重慶—上海)創造了豐厚的社會效益,2001年的挑戰青藏高原西部遠征考察(北京——西寧、格爾木——拉薩——珠峰),2002年的“西南陽光行”遠征考察(成都、重慶、攀枝花—大理)體現了車協人對西部發展的關注。十幾年來,車協人的汗水灑遍祖國大地,行程幾萬里,北大車協已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對象和社會關注的焦點。

陽光志願者協會

是北大十佳社團之一,吸引著校園內、社會上熱心慈善、樂於奉獻的人們。她緣起於一個略帶憂傷的故事。2001年底,現任陽光志願者協會理事長劉正琛被診斷患有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而治療的最佳方案是造血幹細胞移植,而進行這種手術的前提是找到和病人HLA(人體白細胞抗原)完全匹配的骨髓捐獻者,而這無疑如大海撈針一樣艱難。正琛並沒有選擇等待,而是建立起中國第一個民間骨髓庫,幫助和他一樣處於絕境中的患者創造生命的奇蹟。從那時至今,協會相繼完成了“陽光100”、“陽光500”以及“陽光1000”推廣活動,即分別徵集100、500和1000位骨髓捐獻者並完成了採血檢測入庫,並已成功幫助20名患者在陽光骨髓庫找到了匹配骨髓,成功挽救了3名患者的生命。陽光志願者協會通過建立骨髓庫、推廣骨髓捐贈、開展志願服務、舉辦陽光大型慈善義演等特色活動,以執著、堅定的愛和奉獻唱響生命的讚歌。

笛簫學社

是北大十佳社團之一,她吸引著熱衷藝術、性情高雅的同學。笛簫學社成立於2005年春,在短短的五年中,她不斷完善組織結構和活動形式,以高水準的社團品牌活動、濃郁融洽的藝術交流氛圍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笛簫及其他民族音樂愛好者的目光,發展為以傳播笛簫藝術為主、著眼於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在北京大學以及各兄弟院校同類社團中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團體,成為北京大學同類社團中的一朵奇葩。笛簫學社現已擁有一支訓練有素、舞台經驗豐富的室內樂隊。室內樂隊成立於2007年,目前在編人數40餘人,吹管、打擊、拉弦、 彈撥、低音各聲部齊全,每學期如期到來的專場音樂會和其不斷擴大是社會影響力是樂隊實力的最佳證明。笛簫學社以優雅精緻的活動方式和宣傳風格為北大社團活動增添了一抹亮色。

社團文化節

為推廣社團文化,集中展示社團的活動成果和精神風貌,從1997年開始,北大團委每年都舉辦社團文化節,社團文化節已逐漸成為全校最引人注目、參與面最廣的社團活動,廣受全校師生的好評。每屆社團文化節期間,近百家社團在百周年紀念講堂廣場和三角地布展,開展文藝表演和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此時的燕園,仿佛人流的海洋,又點綴著樂聲與掌聲的浪花。社團文化節就像一個嘉年華,吸引著所有北大人,在此刻,北大人皆為社團人。
2010年5月4日,未名湖畔丁香花開,綠樹成蔭,北大社團從這一天開始與溫家寶總理結緣。溫總理來到北大與青年學子共度五四青年節,恰逢一年一度的社團文化節盛裝開幕。沿著100多米長的五四大道,山鷹社、青年天文學會、職業發展研究會、愛心社、學生書畫研究會……學生們自發組織的幾十個社團正在舉辦著各項活動,展示他們的學習和社會實踐成果。年輕人身上透射出的熱情與朝氣感染著溫總理。在山鷹社前,愛好登山的同學們給溫總理戴上了社標。溫家寶勉勵他們要人比山高、志比天高;在愛心社旁,學生們用手語向他演示著愛與希望的樂曲;在笛簫學社裡,年輕人為他彈奏起遒勁有力的古箏;在志願者協會,大學生志願者介紹為玉樹災區和西南乾旱地區奉獻愛心的經歷。溫家寶與北大社團人親切交談,鼓勵他們更多地投入社會實踐,了解國情。
走到學生書畫研究會的桌前,哲學系大二女生李丹琳鋪開宣紙,蘸墨寫下總理一首詩的題目“仰望星空”,贈送總理。溫家寶沉思片刻,揮毫相和,寫下“腳踏實地”四個大字。明媚的春光下,總理和學生互書的八個濃墨大字熠熠生輝,北大社團意外而又順理成章地與總理結緣。說意外,是因為社團文化節舉辦之時恰逢總理來訪北大,是可遇而不可求之事;說順理成章,是因為北大社團堪稱新時代北大精神的有力載體,逐漸成為校園文化的亮點和社會認識北大的視窗,知名度持續提升,她所彰顯的愛國情懷、所蘊含的公益精神、所體現的民主的組織、活動方式,吸引著一代代北大人成為社團人,並以一生實踐證明自己是一名光榮的北大社團人!

北京大學的校園文化向來以“百團大戰、各領風騷”而引領全國高校風氣,在全校100餘家社團的努力下,積極、向上的社團文化遍及校園生活的各個角落,形成了燕園內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年一度的社團文化節是全校上下熱切關注,廣大師生熱情參與的品牌活動之一,一直以來受到校黨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視,校團委大力支持,以及學校各部門的全力配合,同時也倍受社會特別是眾多知名媒體的普遍關注。至今已連續舉辦七屆。
時值北大一百零五年校慶之際,我們以“原創的北大”為主題,全力打造本次社團文節。今年的文化節又將是一次承前啟後,獨具特色,倍受矚目的盛會,各學生社團都將圍繞迎接北大校慶、傳承人文傳統,發掘原創思維、反思社團文化、推進素質教育的主旨,推出一批有規模、有影響、獨具北大特色的活動,從而提升校園文化,弘揚北大精神。
本次社團文化節以北大品牌、十佳、優秀社團為先鋒,百餘家社團為主力,從3月中持續至6月初。圍繞迎接北大校慶、傳承人文傳統,發掘原創思維、反思社團文化、推進素質教育的主旨,我們將把著眼點放在總結展示近幾年北大社團文化成果,發展原創作品和活動,反思傳承北大文化等方面,儘可能突出各類各家社團的特色,為北大校慶獻禮,同時也為北大文化特別是校園文化的發展提供借鑑,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文化節基本信息

活動時間:3月中——6月初
主辦:北京大學團委
承辦:北大團委社團文體部
協辦:各學生社團
活動範圍:
以全校社團為主體,全校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為參與對象
活動安排:
採取文化節系列套餐的方式展開活動,鼓勵社團之間的強強聯合與資源共享

1.開幕式——社團建設與素質拓展主題研討會

時間:3月下旬
承辦單位:校團委社團文體部、國際關係學院團委
內容:邀請學校主管領導、具有豐富社團管理經驗的老師、社團顧問或指導老師、資深社團

2.企業管理文化節

時間:3月中旬——5月中旬
承辦社團:CIO論壇、學友經濟學社、諮詢學會、現代企業促進會

3.台灣文化節

時間:3月中旬——5月
承辦社團:台灣研究會
活動內容:海峽兩岸知識競賽、“兩岸統一大家談”徵文、“認識台灣”系列講座、台灣書展學生兩岸關係研討會、兩岸青年沙龍、兩岸關係論壇

4.志願服務文化節

時間:3月15——30日
主辦社團:愛心社、陽光志願者協會

5.鄉土文化節

時間:3月15日——4月13日
主辦社團:鄉土中國學會
承辦內容:系列講座、會徽徵集活、徵文活動、鄉土電影周、民間文化展、志願植樹活動、
支教培訓

6.未名詩歌及原創文學文化節

時間:3月 15 日——4月30日
承辦社團:五四文學社、我們文學社
活動內容:未名詩歌文化節、原創文學大賽,文學及詩歌系列講座

7.體育聯賽文化節

時間:3月17日——5月31日
承辦社團:足球協會、籃球協會、排球協會、桌球協會、羽毛球協會
活動內容:各球類聯賽、杯賽陸續拉開帷幕
3月8日——5月25日北大杯足球聯賽、顛球比賽、足球PS大賽
3月12日——6月初北大男籃甲乙級聯賽和女籃聯賽
3月底文理聯隊羽毛球賽
4月5日——6日第三屆乒協杯被打桌球公開賽
4月19——20日第二屆北大師生桌球友誼賽
4月底北大羽毛球個人賽
5月中下旬第三屆北大清華桌球對抗賽、學生南北對抗賽

8.地域風情文化節

時間:3月22日——6月初
承辦社團:澳門文化交流協會、湖湘文化研究會、中原發展研究會、江淮發展研究會、藏文
化傳播社
活動內容:國內地域文化風情、社會發展系列講座、展覽及比較研究
3月中旬,中原發展研討會
4月14日——5月18日,走進湖南系列活動,包括湖南經濟建設成就展、湖湘文化電影周、“人物傳”、“企業秀”
4月19日,北大港澳台學生聯合活動
5月,江淮世紀風情展
5月,藏文化講座、吃藏餐、播放西藏主題電影

9.國粹文化節

時間:3月22日——4月13日
承辦社團:東方茶文化研究會、紅樓夢學會、學生書畫協會、古琴社、京劇崑曲愛好者協會
活動內容:國粹文化研究及展示、普及講座
3月22日,東方茶文化研究會茶道講座及茶道表演
3月31日— 4月6日紅樓藏品展、系列講座、紅樓知識競賽、影視紅樓展播
繪畫講堂、全國大學生書畫聯展、北大師生書畫作品展
古琴表演、京劇崑曲演出

10.收藏文化節

時間:3月31日——4月13日
承辦社團:收藏社、文物愛好者協會、奇石研究會
活動內容:古巴郵票講座與交流、奇石講座、文物法講座
4月5日 “收藏間的對話”講座與交流活動
4月11日郵票--古幣與文物--觀賞石聯合展覽
百家博物館精品展

11.DV及flash原創作品文化節

時間:4月——5月
承辦社團:影視協會、計算機協會
活動內容:通過前期DV及flash作品徵集活動,對優秀作品進行集中展示,並開展DV和flash製作系列講座

12.原創音樂及舞蹈文化節

時間:4月——5月
承辦社團:風雷社、吉他協會
活動內容:首都高校飈舞大賽、北京高校古典吉他比賽、張然音樂劇全校公演

13.山鷹文化節

時間:4月13日——20日
承辦社團:山鷹社
活動內容:北京市高校攀岩賽、全校拓展活動

14.棒壘球文化節

時間:4月18日——5月18日
承辦社團:棒壘球協會
活動內容:慢投壘球比賽、北大清華棒壘球友誼賽、棒壘球主題攝影展、棒壘球運動講座、棒壘球電影展、參觀國家女壘訓練集體

15.英語電影文化節

時間:4月19日--5月18日
承辦社團:英語俱樂部
活動內容:優秀英文電影展、知名電影專家講演

16.環境保護及安全自護文化節

時間:4月21日——4月27日
承辦社團:環境與發展協會、綠色生命協會、學生紅十字會、維護大學生安全與權益協會
活動內容:地球日環保宣傳及公益活動,綠色書架項目,走進旅遊區倡導文明旅遊,動物保護講座及電影播放,環保筷免費發放及調查
危急情況下(疫病流行、突然事故等)的學生自救知識普及、急救培訓,維權之星安全知識競賽

17.辯論文化節

時間:4月21日——4月27日
承辦社團:辯論協會
活動內容:趣味辯論賽、辯論沙龍、北大發展主題辯論賽

18.天文文化節

時間:4月21日——25日
承辦社團:青年天文學會
活動內容:天文圖片展、天文知識講座、天文電影放映、實時觀測

19.武術文化節

時間:4月底——5月20日
承辦社團:武術協會、陳氏太極拳協會、楊氏太極拳協會、合氣道協會、自衛防身協會、搏
擊協會、五四文學社、我們文學社
活動內容:武術擂台表演、北大太極拳比賽、武俠文化研究

20.原創漫畫文化節

時間:5月1日——2日
承辦社團:元火漫畫社
活動內容:動漫大講堂、原創動漫戲劇演出、原創漫畫作品及漫畫社團展示、精彩動畫電影剪輯播放、漫畫欣賞會、漫畫筆會

21.國際關係文化節

時間:5月初——5月25日
承辦社團:學生國際交流協會、國際關係協會、模擬聯合國協會
活動內容:5月初,北大第二屆國際之夜
5月23日北大模擬聯合國會議2003
國際熱點問題(如伊拉克問題)講座與討論、國際關係研究與實踐講座

22.網球文化節

時間:5月5日——11日
承辦社團:網球協會
活動內容:北大杯網球賽,網球運動發展史及北大網協十年歷程回顧展,10號北大網球日

23.法律文化節

時間:5月5日——11日
承辦社團:法律援助協會
活動內容:法律人走進鄉村成果展示、大學生求職及就業期間應注意的法律問題普法活動與
現場諮詢、高校法律援助共同體研討會、法援說法——消費者權益保護講座、法律熱點系列講座

24.法國文化節

時間:5月10日——5月25日
承辦社團:法語俱樂部
活動內容:法國知名教授、法國駐華參贊、新華社記者講座,法國食品、服飾展示

25.腳踏車文化節

時間:5月12日——18日
承辦社團:腳踏車協會
活動內容:趣味腳踏車競賽、野外拉練、免費腳踏車修理服務

26.戲劇文化節

時間:5月17日——6月6日
承辦社團:北大戲劇社、五四戲劇社
活動內容:溫夫人的扇子、堂吉訶德等劇目公演,戲劇沙龍,戲劇基礎知識培訓和普及娛樂活動

27.閉幕式——社團文化節總結暨表彰

時間:6月7日(暫定)
內容:校團委總結本次文化節,並對表現突出的社團和個人進行表彰
文化節總體特徵描述:
其他分散的社團活動,根據自身活動的特點,安插在各個主題文化節之間,全力體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之勢。
體育類社團抓住本學期體育文化節和運動會的契機,以足、籃、排、乒、羽、網各項目球類聯賽為載體開展活動。
理論類社團通過講座、理論研討等方式,結合“我所創造的大學時代”主題徵文活動,重點剖析和反思北大人文傳統和校園文化特點,在校內掀起反思討論北大精神和北大使命的熱潮,同時配合其他各類社團開展社團文化論壇活動。
實踐類社團結合自身特色開展活動,在保留各自傳統項目的同時,一方面開展服務社會、校園和廣大師生的活動,另一方面配合理論類社團通過開展調查等方式剖析和傳承北大人文傳統。
文藝類社團積極推出原創性作品,通過校內和校外的強強聯合,推出系列大賽及展示活動,豐富和活躍校園文化。

社團招新

各大社團盡展所能,以其獨特魅力吸引學生加入。匯聚學生社團二十多個。

愛心社

品牌就是力量

作為曾受中央嘉獎的品牌社團,北大愛心社倍受關注。今年的招新方式延續著歷來的溫情風格,溫馨的手語表演成為重要亮點。一位準備加入該社的信科學院新生說,愛心社以公益事業為己任,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這是她毫不猶豫做出選擇的動力。同時,對於百團大戰的浩大陣勢,她感到十分震撼,並且表示很享受這種氣氛。光榮地加入愛心社之後,老社員為她戴上了精緻的社團徽章。

北大愛心社愛心社為新社員佩戴社徽

精武社

強身健體,磨鍊意志

彈、踢、推、擋,精武社向大家展示了精湛武藝。從跆拳道到空手道,精彩的表演贏得圍觀學生的陣陣喝彩。據一位大四的老社員介紹,是興趣把精武愛好者們聯繫在一起。該社今年的招新情況十分火爆,同學們興致很高,願他們精誠合作、廣交才俊、強身健體、築魂華夏。

北大精武社精武社的精彩表演

茶學社&元火動漫社

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
茶學社成為招新大道上最受留學生關注的團體。古典精緻的茶具、沁人心脾的茶香引得行人駐足並讚嘆不已。來自日本和美國的兩位留學生表示,她們熱愛中國文化,尤其是茶文化,因為它蘊含著一種使人心生敬意的高雅情味。據副社長介紹,他已入社五年,茶學社伴他走過碩士與博士生涯,如今,品茶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還提到,在心靈釋放的過程中,以茶會友的方式構建了親和的交流平台。

傳統社團傳統社團吸引外國學生

這邊是傳統安然的茶藝,對面則是極具現代感的動漫。社員身著漫畫風格的華服,向行人展示著元火動漫社的精神內涵。說起動漫社的日常活動,成員們侃侃而談,COS-PLAY、放映會、作品展……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在一個個關鍵字中流淌著,在一張張新成員的笑臉上延續著。

元火動漫社

極具現代感的招新

北大動漫社北大動漫社

北京大學現註冊社團267家,除了新註冊的9家社團以外,大部分社團都在新學期廣納新同學。社團活動周期覆蓋整個學年。從招新到社團文化節,再到社團評優,北京大學以其極具特色的運作模式為全國高校樹立了典範。今年的招新工作本著尊重社團自身計畫、避免招新時間過於集中的原則,從10月6日開始,時長達半個月。

第六屆全國高校社團會長年會相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