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學學生會

安徽大學學生會

安徽大學學生會是在校黨委直接領導和校團委具體指導下,依照國家法律,遵循學校規章制度,依靠全校學生獨立開展工作的學生自己的民眾性組織,是校黨政部門聯繫學生的紐帶和橋樑。安徽大學學生會以傳承五四精神,弘揚安大傳統,維護學生權益,豐富校園文化為宗旨,促進廣大同學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團結和引導廣大同學成為熱愛祖國、適應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要求的可靠人才;發揮作為黨和學校聯繫同學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在維護國家和全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時,表達和維護同學的利益訴求;倡導和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開展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

基本信息

組織簡介

安徽大學學生會安徽大學學生會
安徽大學學生會是廣大同學自己的學生組織,也是學校黨政部門聯繫學生的橋樑和紐帶。在校黨委的正確領導、校團委的精心指導下,安徽大學學生會以主席團為核心,下設辦公室、組織發展部、宣傳設計部、實踐與志願服務部、對外聯絡部、文體拓展部、學術科技部、維權服務部8個部門,並緊密聯繫20個院系學生會。此外,安徽大學學生會還負責聯繫和協調安徽大學第十七屆學生委員會、第十七次學生代表大會提案工作專門委員會、安徽大學志願服務工作專門委員會、安徽大學學術科技工作專門委員會、安徽大學學生自律工作專門委員會、安徽大學文體活動工作專門委員會。

組織宗旨

安徽大學學生會帶領全校同學遵循"至誠至堅·博學篤行"的校訓,以"傳承五四精神,弘揚安大傳統,維護學生權益,豐富校園文化"為宗旨,以"團隊合作,拼搏向上,求真務實,高效統一"為管理目標,以"你的大學征程,有我們一路同行"為口號,竭誠為廣大同學服務。

機構設定

安徽大學學生會以主席團為核心,下設辦公室、組織發展部、宣傳設計部、實踐與志願服務部、對外聯絡部、文體拓展部、學術科技部、維權服務部8個部處,並密切聯繫20個院系學生會。學生會各部門職責如下:

辦公室(部) 負責學生會各種會議的組織、記錄工作;負責各種規章制度等檔案的擬定、分發工作;學生會各項重要資料、檔案的保存及管理;協調其他部門的工作;負責財務和公共物品管理;負責外來人員的接待。
組織發展部 負責學生會內部成員的人事考核與監督;負責學生會招新、換屆的組織工作;負責學生會人才培養工作;適時組織開展學生會內部交流和素質拓展活動,提升組織凝聚力;引導學生會成員提高自主學習意識。
宣傳設計部 負責學生會對外宣傳工作;負責學生會的海報製作及其他宣傳品的美化;利用攝影、攝像、網站設計等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會宣傳工作提供技術支持;負責學生會網站、新媒體平台的信息發布和日常管理;加強與其他社會媒體的交流,拓展學生會的對外影響力。
實踐與志服務部 負責引導同學們參與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工作;負責營運和維護大學生社會實踐平台;組織志願者協助學校重大工作的開展和重大活動的舉辦;拓展校內外實踐基地,為同學們創造更多的實施、學習和參觀機會。
對外聯絡部 負責學生會對外形象塑造和公關工作;接洽社會資源,為學校及學生會開展的重大活動吸納資金;定期與兄弟高校學聯組織、社會團體進行交流;學代會及閉會期間學生委員、代表的聯絡工作;加強兩級學生會交流,搭建合作平台。
文體拓展部 負責學生會各項文體精品活動的培育工作;圍繞校園文化建設,策劃與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豐富同學們課餘生活;定期向廣大同學發布安大文體活動動態;溝通聯絡院系學生會文體部門,大體部,實現資源共享。
學術科技部 定期向廣大同學發布校園學術動態;配合學校做好學風建設,整合校內學生資源;建立與維護校內學習公共資源;為學校學術科技節培育和策劃高質量的活動;負責校園學術、科普、文化宣傳工作;引導廣大同學關注“挑戰杯”、科研創新、自主創業。
維權服務部 通過維權機制開展問題收集、調查研究、協調解決等工作;協調學代會及必會期間的代表提案工作;運作與維護失物招領平台;主動解決涉及大學生利益的校園事件或校園問題;根據廣大同學的利益訴求,提供各類生活服務。

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安徽大學學生會是在校黨委直接領導和校團委具體指導下,依照國家法律,遵循學校規章制度,依靠全校學生獨立開展工作的學生自己的民眾性組織,是校黨政部門聯繫學生的紐帶和橋樑。
第二條學生會的基本任務
(一)遵循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團結和帶領廣大同學高舉愛國主義旗幟,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積極引導同學在實踐中提高政治思想素質和公民道德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堅持以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人才為根本任務,團結和引導全校學生,以學習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維護校規校紀,遵循“至誠、至堅、博學、篤行”的校訓,倡導良好的校風學風,協助學校建設優良的教學秩序和學習生活環境。加強同兄弟院校和社會各界的聯繫和交往,達到提高覺悟,陶冶情操,開闊視野的目的;
(三)充分發揮學生會組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職能,協助學校解決同學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廣泛開展各種生動活潑、健康有益的校園活動。組織同學積極開展各項學習、科技、文體、社會實踐和勤工助學等活動,促進同學的素質全面提高;
(四)發揮學生會組織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溝通校黨政部門與廣大同學的聯繫,促進同學之間,同學與教職工之間的團結,通過學校各種正常渠道,收集和反映同學的建議,意見和要求,積極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在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前提下,正確代表和維護同學的正當利益。
(五)緊密結合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主動適應廣大同學成長發展的新要求,以堅持和完善學生代表大會制度為重點,全面強化自身職能,服務同學成長發展,不斷增強在同學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將高校學生會組織建設成為根植同學的共同家園、凝聚人心的溫暖集體、運轉高校的網路體系。
第三條遵守全國學聯章程,為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和安徽省學生聯合會的團體成員。
第二章會員
第四條學生會是學生的民眾性組織,凡取得安徽大學學籍的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不分民族、性別,只要承認本會章程,均為本會會員。
第五條會員的基本權利
(一)通過符合學生會章程的民主程式,討論和決定學生會的重大事務;
(二)對學生會工作提出建議、批評和監督;
(三)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第六條會員的基本義務:
(一)遵守學生會章程,執行學生會決議;
(二)樹立學生會形象,維護學生會聲譽
(三)維護同學的正當權益。
第三章組織和職能
第七條學生會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
第八條全校學生代表大會是校學生會的最高權力機關,全校學生代表大會每兩年召開一次,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前或推遲舉行。學生代表由同學民主選舉產生,學生代表進行選舉和通過決議實行表決制。全校學生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審議和批准校學生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二)審查和決定學生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
(三)開展學生代表提案工作,對學校工作提供意見和建議;
(四)修訂學生會章程;
(五)選舉新一屆學生委員會。
第九條 學生委員會由全校學生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是“學代會”閉會期間的常設機構。學生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在“學代會”閉會期間,執行大會決議,決定學生會重大事項;
(二)討論制定學生會工作計畫,並做好工作總結
(三)在下屆“學代會”召開前,負責大會籌備工作。
第十條由校團委專職幹部擔任學生會秘書長,具體指導學生會開展工作。可根據工作實際需要,設學生擔任學生會副秘書長。
第十一條校學生會是安徽大學各校級學生團體的召集機構並發揮協調作用。學生會主席團是學生會的最高執行機構,由學生委員會差額選舉產生常委會,常委會兼任學生會主席團,實行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在兩屆“學代會”之間,調整學生會幹部,應由學生會組織民主推薦或公開競聘,提交學生委員會全體會議或一定範圍內的本屆學生代表會議表決通過,並報請學校黨委和省學聯同意。
學生會主席團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學生會日常工作;
(二)定期主持召開學生委員會全體會議,研究每一時段工作進展,分析情況,落實措施;
(三)充分行使學代會常設機構學生委員會賦予的職權,並對委員會負責,接受委員會和代表的監督;
(四)代表學生會參加全國學聯和省學聯及學校召開的有關會議,加強與其他院系之間的聯繫。
第十二條學生會設以下職能機構:辦公室、組織發展部、宣傳設計部、實踐與志願服務部、對外聯絡部、文體拓展部、學術科技部、維權服務部。
第十三條院系學生會是校學生會的院系一級組織,是在院系黨委(總支)領導下,院系團委(總支)指導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參加全校性活動,服從校學生會的統一安排。
院系學生會主席定期向學生委員會匯報工作。在必要情況下,院系學生會主席可列席學生會主席團會議。
第十四條班委會是學生會的最基層組織,受校、院系學生會的工作指導。
校學生會對院系學生會和班委會負有指導職責,要通過建立健全聯席會議制度等方式,加強對院系學生會和班委會的聯繫、指導和幫助,形成校院班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
校學生會每年應至少1次通過集中會議或書面形式,聽取全部院系學生會組織工作報告及意見建議。
第四章附則
第十五條學生會活動經費來自學校專項撥款或爭取社會資助。
第十六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安徽大學學生委員會。

現任主席團

主席:叢言(外語學院2013級英語)
副秘書長:張志勇(化學化工學院2013級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副主席(按姓氏筆畫數排名,排名不分先後):
王敏(文學院2013級漢語國際教育)
劉朝毅(數學科學學院2013級套用統計學)
朱德昌(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2013級自動化)
陳安東(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2013級測繪工程)
張鈺昕(商學院2013級會計學)
徐德恆(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13級物聯網工程)

第六屆全國高校社團會長年會相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