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新疆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新疆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是回響共青團中央號召,應自治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而於2004年4月23日成立的一個校園內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野生動植物保護組織。它是由新疆大學內廣大的野生動植物愛好者和志願者組成的一個具有社會公益性的民眾團體。它是在自治區、新疆大學各級領導的關懷下成立的,在校團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在學術上得到一批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有深刻研究的專家教授的大力支持的組織。該組織以保護野生動物為宗旨。

協會簡介

新疆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新疆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協會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動物學會秘書長、新疆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孫素榮老師作為協會長期指導老師。協會成立至今已在校吸納了大批熱愛野生動植物的青年志願者,為保護野生動植物事業奠定了堅實的人力基礎。

宗旨

協會宗旨是從自身專業出發滲透野生動植物保護理念、構建和諧野生動植物自然環境、促進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的發展,為保護、拯救瀕危珍稀動植物做出貢獻。現階段主要任務是:積極調動一切有生力量,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理念、組織會員貫徹國家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方針、政策,開展拯救和保護珍稀野生動植物的宣傳教育。

發展方向

新疆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新疆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協會以“同在藍天下,共享大自然”為口號,積極走進大中國小,走向社會,在校內外宣傳普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知識,同時還開展了大量相關野外實踐調研活動。走進大自然,讓更多的在校學生關注野生動植物及生態現狀,呼籲更多的人參與野生動植物和環境保護事業是我們活動的目的。此外,協會在與各省各高校及社會環保等相關組織的聯繫也在不斷加強,與各高校野生動植物保護組織建立起了一個信息交流平台,更好、更快地推動保護野生動植物及生態事業的發展。

開展活動

新疆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新疆大學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

協會自成立以來,已經開展了大量公益及實踐類活動,在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公益性主題活動,長期舉辦“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動、 “觀鳥、愛鳥”系列活動、參觀標本館活動以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圖片展等特色活動。這些活動在大中國小校師生及社會人士間都取得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為擴大宣傳野生動植物保護知識做出了貢獻。

機構設定

顧問

張富春 等

指導老師

孫素榮

成員組成

楊曙遠、陳林、安秀峰、黃勁傑 等

特色活動

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動

保護野生動植物徵文比賽

保護野生動植物繪畫比賽

保護野生動植物知識競賽

保護野生動植物演講比賽

保護野生動植物辯論賽

保護野生動植物知識講座

保護野生動植物校園認知行

......

野生動植物拯救工程

野生動植物拯救工程的對象是我國特有的極度瀕危的、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的物種。主要有大熊貓、朱䴉、虎、金絲猴、藏羚羊、揚子鱷、亞洲象、長臂猿、麝、普氏原羚、鹿類、鶴類、雉類、蘭科植物、蘇鐵。通過開展15個物種的拯救工程,進一步恢復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維持並擴大瀕危物種的種群數量,大力開展人工繁育,進行野外放歸自然試驗,開展野生動植物種質基因保存和研究,最終使這些物種;擺脫瀕危。

大熊貓

大熊貓是我國特有珍稀孓遺動物,分布於四川、陝西和甘肅三部分地區。目前野外種群數量有1000隻左右,人工圈養數量約110隻。 重點完善現有35處保護區建設,新建28處保護區;加強棲息地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建立33萬公頃的大熊貓棲息地走廊帶,開展大熊貓人工繁育、科研監測和野外放歸的研究。

朱䴉

朱䴉是世界上現存最瀕危的鳥類。在目前保護成績基礎上,下一步將在朱×經常覓食地區恢復天然濕地2000公頃;選擇適宜重引入區域建立異地繁育種群2-3處,新建保護區面積達到20萬公頃。

我國有4個亞種,即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和印支虎。野外種群數量不足百隻。 完善現有15處保護區的建設,新建10處保護區,恢復和改善虎棲息地;實施人工繁育虎野化和放歸自然項目,促進隔離種群遺傳聯繫。

金絲猴

金絲猴是我國特有珍稀動物,有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和川金絲猴3個亞種。加強12處金絲猴重點保護區的建設,新建保護區1處,在保護區建立保護站22處。改善金絲猴棲息地,並建立食物基地3個和多處食物投放點。同時加強馴養繁殖和開展野外放歸試驗。

揚子鱷

揚子鱷為我國特有物種,野外種群僅有幾百條。擴大現有揚子鱷保護區的面積,新建4個保護管理站。劃建3處揚子鱷人工產放養區,面積為6萬公頃;選擇2萬公頃進行恢復和改善,建立異地種群。

藏羚羊

藏羚羊主要分布於我國的青藏高原。由於人為獵殺,藏羚羊數量急劇下降到目前的5萬頭,並呈急劇下降趨勢。完善已建3處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面積達38.8萬平方公里。新建3個禁獵區,開展藏羚羊的人工馴養繁殖研究。

亞洲象

我國亞洲象主要分布於雲南的西雙版納、江城、滄源和盈江。種群數量約為200至250頭。完善2處自然保護區的建設,在其它10萬公頃區域上建立保護站,開展野外監測和人工馴養繁殖。

長臂猿

長臂猿在我國主要分布於雲南、海南等省,野外種群數量不足500隻。擴建和加強13處現有保護區的建設,在保護區外建立保護站12處,新建2處長臂猿人工馴養繁殖中心,進行野化。

麝是經濟價值最高的中型食草動物,全國麝資源已由六十年代的250萬頭下降到20-30萬頭。完善現有66處保護區的建設,新建4個禁獵區,面積達60萬公頃,恢復和改善植被10萬公頃,開展麝類自然放養,加強人工繁殖研究。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是我國特有瀕危動物,目前僅在青海湖周圍有300隻左右。擴大青海湖保護區的面積,在普氏原羚覓食、活動區域約4萬公頃強化保護,新建保護站4處。改造棲息地2萬公頃並加強普氏原羚的人工繁育研究。

鹿類

鹿類動物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是傳統的狩獵動物。工程將加強海南坡鹿、麋鹿、白唇鹿、駝鹿和馬鹿的保護。擴大和完善13處保護區的建設,在保護區外新建140處保護站,面積為1500萬公頃。建立4處狩獵和合理利用示範區。

鶴類

中國有世界15種鶴類中的9種,現有鶴類保護區40多個,面積1000多萬公頃。完善16個重點保護區的建設,擴大保護區面積。在繁殖地和遷飛地建立保護站120處,恢復改善濕地4萬公頃,加強人工繁殖技術研究。

雉類

我國的49種雉類中18種為特有種。加強現有10個重點保護區的建設,新建1處保護區;在保護區外100萬公頃棲息地上建設保護站,改善棲息地5萬公頃,開展雉類人工繁育技術研究。

蘭科植物

蘭科是最珍貴的保護植物之一,占CITES應保護植物的90%以上。我國約有60-120種蘭科植物處於將要滅絕的危險中。完善和新建保護區,禁止亂采濫挖野生蘭花,嚴禁野生蘭花的市場貿易;開展繁育技術研究,建立人工栽培基地3處。

蘇鐵

蘇鐵是現存最古老的裸子植物,工程重點保護中國特有蘇鐵物種。加強現有3處保護區建設,新建1處保護區,建立蘇鐵母樹林基地,在其它適宜地區,引種培育蘇鐵種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