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400級潛艇

伊400級潛艇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製造的大型載機潛艇。長293英尺,水上排水量3550噸,水下排水量6560噸,設計最高航速水上20節,水下7節,可持續作戰超四個月,作戰半徑可達全世界。武裝配備艦尾1門5.5英寸50倍身管長甲板炮,艦首8具魚雷發射管,指揮塔1門25mm防空炮,機庫上方3座三聯25mm防空炮,外加3架M6A1“晴嵐”水上轟炸/戰鬥機。設計研究起於日本海軍20世紀20年代末,伊-400型設計思想萌發於1942年偵察機由潛艇起飛的成功案例,製造於1943年,預計18艘,實際6艘,作戰思想和設計都相當先進,但跟德國ⅩⅪ型潛艇一樣,因到來太遲無法影響二戰結局。

基本信息

開發簡介

太平洋戰爭中,日本工業兵器技術上遠遠落後於美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後期,美國海軍的戰艦性能已全面超越日本。然而,本文將介紹的伊-400型大型載機潛艇卻是一個例外,個人認為伊-400級潛艇是日本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造得最好的一件海軍兵器,在意義上甚至超過大和級戰列艦。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潛水航空母艦的構想也是相當超前的。雖然伊-400級的作戰思想和設計都相當先進,但和德國XXI型潛艇一樣,因為到來得太遲而無法影響二戰的結局。
伊400級潛艇日本海軍自20年代末期起,即進行了潛艇攜帶飛機作戰的研究,到二戰期間,世界各國海軍中只有日本海軍的大型潛艇較多攜帶艇載機,執行偵察或校正彈道任務。伊-400型的設計思想萌發於1942年。1942年11月,從潛艇上起飛的一架E14Y1型偵察機,飛臨美國西海岸俄勒岡州的森林,投擲了兩顆小型燃燒彈。受這次成功的鼓舞,日本海軍的“○五”造艦計畫里加入了總數為18艘的伊-400型潛艇。
伊-400級長293英尺,水上排水量3550噸,水下排水量6560噸,是二戰期間建造的最大潛艇。設計最高航速水上20節,水下7節,航程33,000海里/16節,可持續作戰四個月以上,作戰半徑可達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武器包括艇尾的1門5.5英寸(140mm)50倍身管長甲板炮,艇首8具魚雷發射管,指揮塔上1門25mm防空炮,機庫上方3座三聯裝25mm防空炮,此外還有3架愛知造M6A1“晴嵐”水上戰鬥/轟炸機。“晴嵐”是專門為搭載於潛艇上而開發的機種,可攜帶800公斤炸彈或17.71英寸(450mm)直徑的空投魚雷。伊-400型的主甲板上有一座115英尺長,直徑12英尺的機庫,可容納三架摺疊的“晴嵐”。機庫口延伸出一條85英尺長的彈射滑索,平時飛機被摺疊起來放入機庫,作戰時依次拖到彈射器上展開機翼,加油裝彈並彈射起飛。完成任務後降落在母艦附近的水面,由可摺疊的起重機吊回艦上。另外,伊-400型還裝有柴油機通氣管工作裝置、警戒雷達和雷達訊號接收機。
伊-400級的主艦體採用橫向雙筒結構,很象一副眼鏡,這是為保障艇內彈藥庫和巨大燃料箱的安全而專門設計的。設定在船尾的乘員艙室恢復為單筒,這種雙筒設計使其具有較好的穩定性。艇首有兩個魚雷艙室,每艙有縱列的四具21英寸口徑魚雷發射管,共備雷二十條。伊-400級的下潛時間為56秒,吃水為23英尺。設計潛深400英尺,試航中潛到了328英尺。
伊-400型的艦橋和指揮塔並不在潛艇正中,而偏離中線7英尺,為保持全艇得平衡,機庫位置相應向反方向偏移2英尺。因為這種不對稱的設計,在遇到緊急情況或發射魚雷時,伊-400級在水下的操作較不穩定。
搭載於伊-400級潛艇上的“晴嵐”水上戰鬥/轟炸機長35英尺,翼展40英尺,航程654英里,有效載荷1800磅。如果丟棄浮筒,“晴嵐”還可以搭載附加油箱和炸彈,執行“敢死”任務。“晴嵐”由愛知公司製造,平時裝載於艇上的耐壓機庫中,浮筒被拆開放置,機翼和尾翼可摺疊。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可以在七分鐘內裝備好一架“晴嵐”。
伊-400級起初設計艇員為145人,後來增加為213人,一名日本軍官介紹實際作戰中搭載220人。經過訓練的艇員可在45分鐘內完成“晴嵐”的裝配、加油、掛彈和彈射。伊-400級的巨大航程使其可以攻擊遠在舊金山、巴拿馬、華盛頓或紐約的目標。
機庫的下方有一間艙室,可用以進行艇載機的維修和檢查,隔壁的彈藥室存放有四條空投魚雷,十五枚炸彈,以及大量的機槍彈藥,這些艙室的上方都有厚實的裝甲保護。兩個機艙各安裝一台1900馬力的柴油發動機。
每條軸連線一台1200馬力的發電機,提供潛艇下潛用的電力。實際運行中,潛艇達到了水上18.7節,水下6.5節的最高速度。
伊400級裝有日本的早期預警雷達和雷達信號探測器,為了彌補雷達性能的不足,艦橋上還安有特大型的雙筒潛望鏡。為了支持長達四個月的遠洋作戰,食物和補給品被塞進潛艇的每一個角落,狹窄的過道上也擺著食品箱,人只能彎著腰走在上面。

戰史簡介

1943年1月18日,伊-400號在吳縣海軍造船廠開工建造,伊-401號及伊-402號不久後在佐世保開工,伊-403號原定在川伊400級潛艇崎海軍造船廠開工建造,後因故取消,伊-404號於1944年2月在吳縣造船廠安放龍骨,後在盟軍的猛烈空襲中沉沒。
為伊-400級制訂的第一個作戰計畫是由聯合艦隊代理司令小澤治三郎制訂的,稱為PX行動,計畫出動10架艇載機對美國西海岸及太平洋上一些人口稠密的島嶼投擲細菌武器。日本設在滿洲的731細菌部隊已經在無辜的中國人和一些歐洲人戰俘身上完成了人體實驗,通過被感染的老鼠和昆蟲散布許多可怕的疾病,包括鼠疫和黑死病。
1945年3月26日,豐田輔武海軍上將取消了該計畫,理由是“使用細菌武器將導致與全人類的對抗”。取而代之的計畫是轟炸舊金山、巴拿馬、華盛頓或紐約等城市。其中出動艇載機炸毀巴拿馬運河的計畫最終被採用,這將使美國海軍數月內無法通過該運河輸送兵力。
但是,到巴拿馬運河來回長達17,000英里的航程使每艘潛艇起碼需要達載1600噸的燃料,戰爭末期的吳縣軍港根本搜刮不到這么多柴油。伊-401號因此被派到中國的大連運送燃料。4月12日,這艘倒霉的潛艇在日本海碰上一枚B-29布下的水雷,受輕傷返回修理。伊-400號代替它再次出動,總算運回了需要的油料。
到6月上旬,計畫中的所有四艘潛艇都已加滿燃料,裝足武器,更換了新型的通氣管裝置,並裝上了迷惑美軍的假煙囪。他們離開吳縣軍港,向北穿過對馬海峽,通過日本海到達本州西海岸。在那裡的訓練受到B-29所布水雷的妨礙,美國潛艇在該海域的活動也非常活躍,因為缺乏汽油,艇載機的訓練受到很大影響,只設法出動艇載機對巴拿馬運河的模型進行了模擬攻擊。
當這些潛水母艦終於準備出發前,戰況已進一步惡化。超過3000艘戰艦和運輸艦組成的盟軍艦隊開始執行為進攻日本本土做準備的“奧林匹克”行動。這迫使東京的將軍們重新考慮攻擊巴拿馬的計畫,因為攻擊遙遠的巴拿馬已經成為一次無關緊要的牽制行動。經過激烈的爭論,攻擊目標被改為在烏利提環礁的美國艦隊。
7月4日,伊-13號奉命前往本州北部的大湊海軍基地,裝上兩架新型“彩雲”式遠程偵察機,接著該艇將前往南方已經孤立的要塞特魯克。伊-14號於7月14日出發;23日,日本海軍的寶貝蛋——伊-400號和伊-401號離開大湊,他們將在三周內分別前往烏利提環礁東南海域的集合地點匯合。
7月16日,伊-13號在本州以東海域被美國護衛驅逐艦“勞倫斯·泰勒”號(Lawrence C. Taylor (DE-415))和護航航空母艦“安齊奧”號(U.S.S. Anzio (CVE-57))上起飛的飛機擊沉。另外三艘也不是一帆風順。伊-401號遇到了強烈的風暴,伊-400號則發生了一次電子設備引起的火災。
8月4日,伊-14號在特魯克進港,卸下了兩架中島“彩雲”。這種海軍最先進的偵察機航程可達2400英里,他們將為伊-400和伊-401號預訂於8月17日進行的空襲作預先偵察。其間,在東京的第六艦隊長官正計畫著將同時進行的自殺性魚雷攻擊。
此時,曾經是聯合艦隊最重要的堡壘的特魯克要塞,已經成為美國訓練新飛行員的實戰基地,新飛行員們駕駛B-29戰略轟炸機從關島起飛,幾乎每天都來轟炸這個小島。不斷的轟炸早已消滅了該島上所有的遠程偵察機,但仍然有一小部分攻擊機可用。
8月15日,裕仁天皇廣播了投降詔書,已經到達攻擊位置的三艘潛艇對這個訊息很震驚,也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最後戰隊司令決定遵從東京的命令:將潛艇升至海面,掛起黑旗,銷毀了所有資料,發射了所有的魚雷,把全部的艇載機也拋進了大海。
8月28日,在本州以東海面,美國海軍接受了伊-400號潛艇的投降。此後,該艇被拖往美國本土進行進一步研究,其中伊-400號被拖至瓦胡島外海自沉。
伊400潛水艦(潛特型)的歷史
「イ-400」
1943年 1月18日 呉工廠開工
1944年 1月18日 下水
12月30日 竣工
1945年 8月29日 作戰行動中迎接戰爭結束、在金華山海域遭美軍驅 逐艦俘虜
9月15日 除籍。由美軍接收
1946年 1月 夏威夷回航接受調查。
6月4日在夏威夷近海海沒處分
「伊401」
1943年 4月26日 在佐世保工廠開工
1944年 3月11日 下水
1945年 1月 8日 竣工
8月29日 作戰行動中迎接戰爭結束、在三陸海域遭美軍潛水艦俘虜
9月15日 除籍。被美軍接收
1946年 1月 返航夏威夷接受調查。
5月31日在夏威夷近海海沒處分
「伊402」
1943年10月20日 在佐世保工廠開工
1944年 9月 5日 下水
1945年 7月24日 竣工
8月15日 在呉港迎接戰爭結束
11月15日 除籍
1946年 4月 1日 在五島海域海沒處分
「伊404」
1943年 8月11日 在呉工廠開工
1944年 7月 7日 下水
1945年 6月 4日 95%完成時工事中止。
7月24日在倉橋島海域以航空魚雷自沉處分
1946年12月 9日 打撈作業。翌年解體處分
「伊405」
1944年 9月27日 在川崎重工泉州工場開工,起工不久工事中止被解體

潛艇

蘇聯
美國
法國
英國
德國
日本
荷蘭
朝鮮
其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