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魚級潛艇

梭魚級潛艇

梭魚級核潛艇是法國的下一代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它由DCN設計,用來替代紅寶石級核潛艇(Rubis class submarine)潛艇的設計工作採用了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Triomphant class submarine)的技術,但螺旋槳推進器是全新的設計。該級潛艇可以裝備巡航飛彈,以實現遠距離深入打擊。執行的任務包括:反艦、反潛作戰,對地攻擊,情報收集,危機處理和特種作戰。根據計畫將建造6艘梭魚級核潛艇,其中頭兩艘應該在2003年和2008年之間訂購,並在2012年進行試航。

基本信息

簡介

 梭魚級潛艇 梭魚級潛艇
梭魚級核潛艇潛艇是法國的下一代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它由DCN設計,用來替代紅寶石級核潛艇( Rubis class submarine )。根據法國武器裝備部和艦艇建造局(DCN)簽署的一項價值45億歐元(58億美元)的契約,法國艦艇建造局將從2006年開始建造6艘“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其中前3艘將在2013年進入法國海軍服役,全部契約將在2022年前完成。未來,“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將擔負起攻擊敵水面艦艇和潛艇、收集情報、處理危機以及實施特種作戰等多種任務。同時,該級核潛艇在2015年後還將安裝海軍型“風暴幽靈”/ISCALP對陸攻擊巡航飛彈,從而一躍成為法國海軍遂行對陸縱深打擊任務的主要力量。

特點

潛艇的設計工作採用了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Triomphant class submarine )的技術,但螺旋槳推進器是全新的設計。該級潛艇可以裝備巡航飛彈,以實現遠距離深入打擊。執行的任務包括:反艦、反潛作戰,對地攻擊,情報收集,危機處理和特種作戰。
“梭魚”級潛艇將會通過替代現有6艘攻擊型核潛艇來滿足法國海軍的行動需求。“梭魚”級核潛的排水量為5300噸,是將會被取代的“紅寶石”級潛艇的2倍大,事實上,在尺寸上,與英國“特拉法爾加”級攻擊型核潛艇一樣大,比美國最新的7300噸“維吉尼亞”級潛艇小很多,比將於2009~2010年服役的英國“機敏”級大一點。

雖然如此,“梭魚”級潛艇的4個魚雷發射管可以發射總共20枚重型武器,包括重型魚雷、SM39“飛魚”反艦飛彈和“斯卡爾普”海軍巡航飛彈。同時,它還可以在尾部攜帶一個吊艙,攜帶12名突擊隊員。

據DCNS報導,“梭魚”級潛艇的下潛深度超過350米(大約1150英尺),最高航速25節,與目前的“紅寶石”級潛艇(Rubisclasssubmarine)的45天的巡航時間相比,“梭魚”級的巡航時間可以達到70天。

同時,“梭魚”級潛艇的核推進裝置可以提供另外的2個優勢。第一個優勢:新的設計可以延長其換料時間,從目前的每7年一次延長到每10年一次,這樣可以提高每艘潛艇在其服役期內的在航率,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潛艇在其30年的服役期內不需要換料,在這方面居於明顯的領先地位。但是,“梭魚”級潛艇的推進系統有第二個優勢:計畫使用與法國民用核電站一樣的核原料,這樣可以明顯地降低核燃料費用。

研製背景

法國核潛艇發展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其首先建成服役的是彈道飛彈核潛艇,之後才是攻擊型核潛艇,這在世界五大核潛艇國家中是絕無僅有的。
1976年,法國正式開工建造其第一級攻擊型核潛艇,也是世界上最小的核潛艇——“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1983年~1993年,法國海軍先後列裝了6艘“紅寶石”級核潛艇,分別命名為“紅寶石”號、“藍寶石”號、“黃寶石”號、“綠寶石”號、“紫水晶”號和“珍珠”號,其中後兩艘為改進型號。隨著冷戰的結束,局部危機和地區性有限衝突成為新的焦點,法國海軍的戰略重點也逐漸由傳統爭奪制海權轉為對岸上、內陸目標進行極為精確的“外科手術”式打擊。

梭魚級潛艇 梭魚級潛艇

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的幾次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美國海軍強大的對陸縱深打擊能力令法國驚羨不已。法國海軍認為,攻擊型核潛艇具有隱蔽性好、控制範圍大等先天優勢,是未來戰爭中實施對陸縱深打擊的最佳平台。而法國海軍現役“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性能有限,基本不具備對陸打擊能力,並且已接近25年的設計使用壽限。在美、英等國加緊建造具有對陸縱深打擊能力的“維吉尼亞”和“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之際,法國海軍也決定研製性能可與之相媲美的新一代“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

1998年11月,時任法國國防部長的阿蘭•里夏爾正式對外公布了建造6艘“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計畫。法國武器裝備部、艦艇建造局、原子技術公司和原子能委員會共同參與了該項目,其中艦艇建造局負責平台設計、建造以及系統融合,原子技術公司負責研製核動力設備。“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是法國自冷戰後耗資最大的武器裝備建造項目。為減少費用和重複工作,該項目涉及的所有部門,包括海軍、武器裝備部、艦艇建造局以及其他艦艇製造商在計畫可行性研究階段就參與進來。
同時,“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在設計過程中,還借鑑和採用了法國海軍現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上套用的多項新技術。2001年,“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完成。2002年11月~2005年底,法國艦艇建造局又完成了該級核潛艇的定義研究階段,確定了設計、研製和初始建造的詳細商業和技術方案。2006年初,“梭魚”級核潛艇首批3艘艇和1個為期10年的綜合後勤支持包的研製生產正式展開。

作戰性能

與法國海軍現役的“紅寶石”級相比,“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不僅外形尺寸和排水量有明顯增加,其靜音效果、武器效能、航速、最大潛深等主要戰、技術指標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建成後將成為世界各國攻擊型核潛艇中的佼佼者。

外形設計

“梭魚”級核潛艇採用了先進的流體力學設計,其艇體融合了鯨體和水滴形構造,使其流線外形達到了最佳。該級艇長寬比與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艇相同,為11:l。該潛艇全長約97米,艇殼直徑8.8米,指揮台圍殼居中靠近艇體艏部,顯得既苗條又簡潔。“梭魚”水面排水量為4100噸,水下排水量4500噸,比法國海軍現役“紅寶石”級核潛艇(水下排水量2385噸)要多出2000噸以上,但明顯小於美國、英國等國正在建造的“機敏”級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水下排水量6500~7000噸),與美國俄羅斯在冷戰時期研製的“海狼”級和“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動輒上萬噸的排水量更是有天壤之別。這是因為法國是地中海沿岸國家,這一海域的很多淺水區非常適合3000~4000噸級中、小型核潛艇施展手腳,大型核潛艇反倒“英雄無用武之地”。因而法國也一直都更為注重發展中、小型核潛艇。

動力裝置

“梭魚”級核潛艇的主動力裝置包括核反應堆、體積補償器、蒸汽發生器、防護裝置、兩台蒸汽渦輪機、主凝汽櫃、兩台為螺旋槳推進電機供電的發電機和兩台給艦載系統供電的發電機、循環泵、螺旋槳電動機、驅動螺旋槳的單軸推進裝置和指揮控制設備等。其中,核反應堆將採用“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和“夏

梭魚級潛艇 梭魚級潛艇

爾•戴高樂”號核動力航空母艦上所使用的K-15型壓水式核反應堆的改進型號。

K-15的優點在於將核反應堆與蒸汽發生器組合在一起,內部只有管路和主循環泵而沒有主動力裝置一次迴路,結構緊湊。反應堆的高度和直徑只有10米和4米,總功率達18270千瓦,而且噪音奇低、輻射很小,能夠自動控制。據法國專家聲稱,K-15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甚至超過了民用反應堆。不過,K-15與美英核潛艇反應堆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採用7%~20%的低濃度鈾作為核燃料,而後者採用濃度高達95%的高濃縮鈾。這也造成K-15的活性區換料周期只有5年左右,比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上反應堆換料周期要縮短一半以上。.

指揮支援系統 

“梭魚”級核潛艇採用的是ACOM全球性指揮與信息系統,自動化水平與“紅寶石”級相比有了顯著提高:其排水量增加了2000多噸,而人員編制卻由75人減少為60人。ACOM系統的硬體使用的是商業型工作站,採用UNIX作業系統,它能為法國海軍提供國內和國際間的互動操作能力,包括內部網通信和收發電子郵件。通過Link-11或Link-14北約數據鏈,ACOM可與友鄰海軍部隊交換戰術信息,並與來自RMP戰術數據網的情報信息相對照,以提高對總體態勢的理解。ACOM還包含計畫和輔助決策功能,可以支援計畫和指令的預加工,並為快速反應提供建議。當利用衛星通信時,該系統支持所有岸基指揮中心與核潛艇之間從資料庫到資料庫的自動信息交換。

航速 

“梭魚”級核潛艇採用混合燃料推進裝置。在低速巡航時使用電力推進,在較高速度時採用渦輪—機械推進,推進系統採用泵噴推進器。在世界各國攻擊型核潛艇中,“梭魚”級核潛艇的航速並不突出,其水下最大航速只有25節,與美國海軍最新型“維吉尼亞”級攻擊核潛艇相同。這是由這兩型新一代攻擊型核潛艇主要擔負近岸作戰而非遠洋作戰使命所決定的。

最大潛深 

“梭魚”級核潛艇為單殼體設計,艇體採用與“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相同的HLES-100高強度鋼,其屈服強度達102公斤/平方厘米,抗強壓能力與美國“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所採用的HY-130特種鋼相當。其最大下潛深度可達到350米以上,要優於法國現役“紅寶石”級核潛艇(300米),隱蔽性有明顯增強。

隱身能力

良好的隱身能力是攻擊型核潛艇生存和發揮其戰鬥力的前提條件。“梭魚”級核潛艇在研製時對製造工藝的要求幾乎到了苛刻的程度,採用最佳的流線型艇體設計,動力裝置採用了一體化壓水堆、電力推進技術和泵噴推進器,並大量套用了減震、降噪技術。可以說,“梭魚”級集歐洲潛艇降噪技術之大成,噪音指數已降至100~105分貝左右,接近海洋自然背景噪音(在0級海況下)。另外,該級核潛艇還採用了敷設消聲瓦、消除磁特徵、減少紅外輻射、降低核輻射水平、減少艇外排放物等措施,使核潛艇達到了非常完美的隱身效果。

武器效能 

“梭魚”級核潛艇裝備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共可裝載發射24枚包括“黑鯊”重型高速魚雷、SM-39“飛魚”潛射反艦飛彈在內的各型武器。其中,“黑鯊”魚雷採用最新式的ASTRA自導頭,套用了目前只有俄羅斯採用的線導+尾流自導+主/被動聲吶自導的制導方式,具有尾流探測和識別能力,可自動跟蹤目

梭魚級潛艇 梭魚級潛艇

標、修改彈道,既能用於攻擊潛艇又可遂行反艦任務。其最大航速達50節,戰鬥部裝藥250公斤,具有很高的殺傷機率,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魚雷。SM-39“飛魚”潛射反艦飛彈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反艦武器,採用慣性導航+末段主動制導,射程4~50公里,速度0.93馬赫,戰鬥部裝藥165公斤。“梭魚”級核潛艇在裝備水壓型武器發射系統後,還可用於布設水雷、運輸和部署特種部隊。
從2015年起,“梭魚”級還將裝載目前處於研髮狀態的海軍型“風暴幽靈”/SCALP對陸攻擊巡航飛彈。海軍型“風暴幽靈”巡航飛彈與空射型相比,其體形不再有稜有角,而是類似於美國海軍“戰術戰斧”巡航飛彈的常規圓柱型,制導方式採用景像匹配+全自動制導,具備很高的人工智慧和隱身能力。飛彈飛行速度為高亞音速,最低飛行高度為10米,最大射程達500公里以上,可由艦艇或潛艇攜載發射,主要用於摧毀敵方指揮中心、C3I系統、機場、港口、泊港艦艇等高價值戰術目標。由於採用了新的制導方式,該飛彈在制導過程中不再過多依賴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即使受到干擾或收到虛假信息,飛彈仍具有足夠的精確度和可靠性。

綜合評估 

作為新一代攻擊核潛艇,“梭魚”級與美國“維吉尼亞”級一樣,在最大航速、最大下潛深度等性能指標上並不十分突出,分別只有2節和350米,遠低於美、俄兩國在冷戰時期研製的“海狼”級和“阿庫拉”級攻擊型核潛艇。但這是因為冷戰後軍事戰略調整,北約攻擊型核潛艇作戰重點由遠洋轉向近岸作戰所決定的。另外,由於噸位有限,“梭魚”級核潛艇的艇載魚雷發射管為4具,攜載武器總數也只有24枚,明顯少於美國海軍的“海狼”級(魚雷發射管8具,武器總數48枚),也低於英國皇家海軍正在建造的“機敏”級(魚雷發射管6具,武器總數36枚)。不過,“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在隱身能力、指揮支援系統水平、武器效能方面卻並不遜色,尤其是2015年後將裝備垂直發射裝置和海軍型“風暴幽靈”對陸攻擊巡航飛彈,其綜合性能將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服役期限

第一艘“梭魚”級潛艇計畫於2017年服役,其它4艘隨後每兩年服役一艘(2019、2021、2023、2025),最後一艘可能於2026-2027年服役。

前景展望.

根據法國國防部制定的《2015年海軍規劃》,法國海軍將承擔起威懾、支援戰略潛艇部隊和保護法軍兵力部署、投送等重要任務,獲得對陸縱深打擊能力更是法國海軍未來轉型建設的重中之重。目前,6艘“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都已經服役了10多年以上,其性能顯然難以滿足法國海軍未來軍事戰略的需要。尤其是該級艇首艇“紅寶石”號已經服役23年,接近25年的設計壽限,2008年將退出現役。因此,法國海軍對於新一代“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可謂“望眼欲穿”。 按照原計畫,“梭魚”級核潛艇的首艇“梭魚”號應在2003年開工建造,2008年進行海試。一旦建造開始,將以每兩年一艘的速度從2012年開始交付。但事實上,“梭魚”級核潛艇項目進展已經晚於計畫三年之久,並且還有可能會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困難。目前,法國海軍只有一艘“夏爾•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一旦該航母需要更換核燃料或大修時,法國海軍將處於無航母可用的狀態。因此,斥資23億美元再建造一艘常規動力航母也就成為法國海軍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法國現役國防部長阿利奧•馬里指出,“擁有兩艘航空母艦才能確保法國海軍航空兵的實力,才能確保法國海軍能在任何時候保家衛國”。

另外,法國海軍還正在建造17艘“地平線”級防空護衛艦和第4艘“凱旋”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國外軍事分析家指出,法國海軍龐大的裝備換裝計畫和與日俱增的經費壓力有可能對“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最終建造數量和進度產生一定影響。

潛艇

蘇聯
美國
法國
英國
德國
日本
荷蘭
朝鮮
其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