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史論叢》

《中華文史論叢》

《中華文史論叢》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62年創刊,“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停刊,1978年復刊。1989年後改為叢刊,以書刊號出版。2006年《中華文史論叢》正式恢複雜志刊號出版。內容涉及從先秦到五四時期的文學﹑史學﹑哲學﹑語言文字學﹑版本目錄學﹑中國古代科技﹑敦煌學﹑民俗學和中外關係﹑文化交流等領域。該刊專業性較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中華文史論叢》復刊號 《中華文史論叢》復刊號
期刊名稱:中華文史論叢
主管單位: 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 上海古籍出版社
地    址:上海瑞金二路272號上海古籍出版社內
郵政編碼:200020
電    話:021-54650155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國際刊號:ISSN 1002-0039
國內刊號:CN 31-1984/K
郵發代號:4-800
單    價:25
定    價:100
刊    期:季刊
開    數:16開

期刊簡介

《中華文史論叢》 專門發表研究中國文學﹑歷史﹑哲學等學科論文的學術刊物。季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62年創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身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出版﹐羅竹風﹑李俊民和陳向平主持領導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停刊。1978年復刊﹐由朱東潤﹑李俊民﹑羅竹風任主編。以言之有物﹑不尚空論為宗旨﹐倡導理論與考據相結合﹐重視把文史哲作貫通研究﹐注意發表海外中國學研究者的論文。內容涉及從先秦到五四時期的文學﹑史學﹑哲學﹑語言文字學﹑版本目錄學﹑中國古代科技﹑敦煌學﹑民俗學和中外關係﹑文化交流等領域。該刊專業性較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期刊歷史

《中華文史論叢》是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上海古籍出版社主辦的學術刊物,創刊於1962年,甫一問世便以刊發高質量的研究論文為海內外學術界所矚目,至2005年共出版了八十輯,聲譽歷久不衰,1989年後改為叢刊,以書刊號出版。但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仍將其歸入一級專業刊物。近年來,各高校、科研機構形成了一股持續高漲的研究熱潮,2006年《中華文史論叢》經過一年多的醞釀正式恢複雜志刊號出版。

期刊特點

《中華文史論叢》不設主編,而是組建了一個29人的陣容強大的編委會,包括朱維錚、李零、周振鶴、陳平原、章培恆、李學勤、葛兆光等著名學者。所刊文章不 拘作者資歷,流派,希望有總結舊說、發展新知的文章發表,更期待新視角、跨學科,具有新高度的研究水準的論作,也刊發新見史料(含資料鉤沉)、國內外相關學術動態綜述、讀書札記、書話、學術書評等。實行匿名審稿缺席。謝絕商務廣告與出資刊文,以嚴肅學術,崇尚品格。

與歷史、考古、文物相關的雜誌

中國歷史悠久,地下文物豐富。現在與之相關的期刊雜誌也相當地多,一下就讓我們盤點一下。  

《歷史研究》
《文物》
《考古學報》
《中國歷史文物》
《歷史檔案》
《文史知識》
《文獻》
《文史參考》
《故宮博物院院刊》
《中國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中國收藏》
《清史研究》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
《考古》
《歷史教學問題》
《檔案春秋》
《世紀》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中華文史論叢》

《學問.東北史地》
《史學集刊》
《古代文明》
《國學》
《文史》
《滄桑》
《文物世界》
《歷史學家茶座》
《孔子研究》
《蒲松齡研究》
《探索歷史》
《安徽史學》
《江淮文史》
《中國農史》
《中國名城》
《明清小說研究》
《東南文化》
《國際博物館》
《中原文物》
《文史博覽(文史)》 

《文史博覽(理論)》
《時代郵刊.人物》
《考古與文物》
《文博》
《敦煌研究》
《西域研究(漢)》
《吐魯番學研究》
《文史雜誌》
《中華文化論壇》
《心事.新歷史》
《巴蜀史志》
《看歷史》
《文史雜誌.收藏參考》
《西藏研究(漢)》
《中華遺產》
《世界遺產》
《西部.華語文學》
《近代史研究》
《炎黃春秋》

 

《當代中國史研究》
《世界歷史》
《史學理論研究》
《中國經濟史研究》
《西藏藝術研究(藏)》
《北方文物》
《中國文化遺產》
《文史春秋》
《四川文物》
《紫禁城》
《華夏考古》
《抗日戰爭研究》
《江漢考古》
《時代郵刊》
《歷史學文摘》
《文史天地》
《文物天地》
《尋根》
《貴陽文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