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國作家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塞林格將故事的起止局限於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菲德從離開學校到紐約遊蕩的三天時間內,並借鑑了意識流天馬行空的寫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個十幾歲少年的內心世界。憤怒與焦慮是此書的兩大主題,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廣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紐約時報》的書評寫道:在美國,閱讀《麥田裡的守望者》就像畢業要獲得導師的首肯一樣重要。其後,《麥田裡的守望者》直接影響了這一類小說的創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麥田裡的守望者》《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又名《麥田捕手》,是一種另類生活經驗在文本上的體現,它源於無敵的青春,源於青春的躁動,也源於青春的不安和困惑,若能以王朔的痞子式語言風格來翻譯,也許,更能還這本書的原來面目和語言魅力,更加契合與傳神。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一個中產階級子弟的苦悶、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實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精神文明的實質。全文都是以一個青年的口吻進行敘述,讓人讀來親切感人而真實。本書的主人公霍爾頓是出身於富裕中產階級的十六歲少年,在第四次被開除出學校之後,不敢貿然回家,隻身在美國最繁華的紐約城遊蕩了一天兩夜,住小客店,逛夜總會,濫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醜惡,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偽君子。
霍爾頓幾乎看不慣周圍發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離這個現實世界,到窮鄉僻壤去假裝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但要真正這樣做,又是不可能的,結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這一輩子最痛恨電影,但百無聊賴中又不得不在電影院裡消磨時間;他厭惡沒有愛情的性關係,卻又糊裡糊塗地叫來了妓女;他討厭虛榮庸俗的女友薩麗,卻又迷戀她的美色,情不自禁地與她摟摟抱抱。
因此,他儘管看不慣世道,卻只好苦悶、彷惶,用種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後仍不免對現實社會妥協,成不了真正的叛逆,這可以說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筆下人物霍爾頓的悲劇所在。

作者簡介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出生於紐約的一個猶太富商家庭,他在15歲時就被父親送到賓夕法尼亞州的一所軍事學校。1936年塞林格從軍事學校畢業,1937年又被做火腿進口生意的父親送到波蘭學做火腿。塞林格在紐約的時候就開始向雜誌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為了賺錢,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其中包括了《香蕉魚的好日子》。

二戰中斷了塞林格的寫作。1942年塞林格從軍,1944年他前往歐洲戰場從事反間諜工作。戰爭令塞林格恐懼,他之後寫了多本以戰爭為題材的書。

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紐約開始專心創作。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1951年出版,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舉成名。他之後的作品包括了《弗蘭尼與卓埃》(1961年)、《木匠們,把屋樑升高》和《西摩:一個介紹》(1963年)和收錄了他的短篇故事的《九故事》(1953年),但都不像《麥田裡的守望者》那么成功。塞林格擅長塑造早熟、出眾的青少年的形象。

《麥田裡的守望者》獲得成功之後,塞林格變得更孤僻。他在新罕布夏州鄉間的河邊小山附近買下了90多英畝的土地,在山頂上建了一座小屋,過起了隱居的生活。他雖然從未放棄寫作,但他在1951年之後,就很少公開出版自己的作品。他後期的作品也越來越傾向於東方哲學和禪宗。

塞林格在歐洲期間曾經與一個女醫生結婚,但不久便離異。1953年他與一個叫克萊爾·道格拉斯(Claire Douglas)的女學生相識,兩人後來在1955年結婚,但是後來又離婚。1972年塞格林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一個名叫喬伊斯·梅納德(Joyce Maynard)的耶魯大學女學生的文章和照片,立即被她吸引,兩人開始通信。兩人的關係在十個月後破裂。

1999年,塞林格在34年沒有發表任何作品後終於發表了新的長篇小說《哈普沃茲16,1924》。《哈普沃茲16,1924》最早是以短篇的形式出現在1965年的《紐約時報》上。塞林格將這部作品授權一個小的出版公司,但是到現在他的作品都還沒有出版。

2000年,塞林格與第二任妻子克萊爾·道格拉斯的女兒瑪格麗特·塞林格出版了《夢的守望者:一本回憶錄》一書。書中她披露了很多塞林格不為人知的秘密,像塞林格經常喝自己的尿、很少和克萊爾做愛,禁止她走訪親友等。

2010年1月27日,傑羅姆·大衛·塞林格在位於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歲。

創作背景

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剛剛贏得了二戰的勝利,成為了一個政治、經濟和軍事大國。在這樣的時期,“紐約”就是美國實利主義社會的一個代表。它象徵著最“假模假式”的一切,人們的精神生活是一片荒原,沒有人在意別人的感受。

出版信息

《麥田裡的守望者》《麥田裡的守望者》
該書最初是1951年由Little,BrownandCompany出版社出版的。

這部長篇的創作源於他的短篇小說《衝出麥迪遜的輕度反叛》。《衝出麥迪遜的輕度反叛》是他1941年投給《紐約客》雜誌的稿件。《紐約客》的編輯當時就喜歡上這篇小說,但擔心這部作品會鼓勵青年學生逃課,所以壓了5年,直到1946年才正式發表。此後,塞林格在《紐約客》上發表了多個短篇小說,包括引起文學界關注的《香蕉魚的好日子》(1948)。從1949年開始,塞林格只在《紐約客》上發表作品。

《TheCatcherintheRye》(《麥田裡的守望者》)這部於1983年被引入中國,譯林出版社和灕江出版社均於該年出版了中譯本,譯者為施鹹榮,譯名為《麥田裡的守望者》。“Catcher”,原意是棒球隊的“捕手”,由於1983年時,棒球運動在中國內地不為大眾所熟悉,“Catcher”被譯作“守望者”。此後中國內地的絕大部分譯本均沿用了《麥田裡的守望者》一名,並因為“守望者”一詞的中文含義,經常在表達終極關懷的主題時被引用,產生了廣泛的衍生傳播。

人物介紹

霍爾頓主人公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想作一個麥田守望者,看護兒童;想離家出走,遠離塵囂,過田園般的純樸生活。但在現實生活中,他的理想卻被一一擊破。

D.B.霍爾頓最喜歡的作者,霍爾頓的哥哥,也是他的朋友,去了好萊塢,霍爾頓認為他變得虛偽。

菲比霍爾頓的妹妹,天真可愛,十分喜歡和依賴霍爾頓,喜歡當小大人。最後,改變了霍爾頓的主意。

作品影響

《麥田裡的守望者》一問世,霍爾頓這個對虛偽深惡痛絕的少年形象竟然被千萬讀者看成是迷人的新英雄,文中的崇尚自由的親切語言受到熱烈歡迎。

《麥田裡的守望者》雖然只有十幾萬字,它卻在美國社會中和文學界產生過巨大影響。小說一問世,立即引起轟動,特別受到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他們紛紛模仿主人公霍爾頓的裝束打扮,講“霍爾頓式”的語言,因為這部小說道出了他們的心聲,反映了他們的理想、苦悶和願望。塞林格這本薄薄的《麥田裡的守望者》影響了幾代美國青年,大概也影響了不止一代中國青年。這本在世界文學中也算得上“現代經典”之作,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譯成中文以來,已有多種版本多次印刷,常銷不衰。

《麥田裡的守望者》領導了美國文學創作的新潮流,它使得思想貧乏、感情冷淡的五十年代的美國人為之傾倒,這個時期完全可以稱作超於文學定義的“塞林格時代”。本文剖析了小說主人公霍爾頓從憎惡虛偽、追求純真到最終屈從社會現實的心路歷程,揭示二戰後美國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內心世界。

《麥田捕手》位列20世紀最佳小說之林。小說出版後不久,納什·K·伯格(NashK.Burger)寫給《紐約時報》稱小說為“少見的傑作”,詹姆斯·斯特恩(JamesStern)則模仿霍爾頓的語氣,為小說送上欽佩之詞。.美國前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稱小說為“了不起的作品”,並稱它啟迪了自己。

2009年6月,BBC的芬洛·盧勒(FinloRohrer)寫道小說問世已有58年之久,但依然是“青春期的定義之作”。霍爾頓常常憤世嫉俗、鬱鬱寡歡、離群索居、與世隔絕、迷失方向、玩世不恭”。亞當·戈普尼克認為小說與美國文學中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哈克歷險記》並列為“三部完美之作”,稱“在對紐約50年代的捕捉上,沒有哪一部作品可以與《麥田捕手》並駕齊驅。”

藝術風格

經典語錄

1、我和我自己。

2、千萬不能和別人說事,說了你會想念每一個人,我甚至有點想莫里斯那個混蛋。

3、“看到你真高興”其實看到你一點也不高興,只是不說這話沒辦法在這世界上活下去。

4、我只是在過年輕人的一關。誰都有一些關要過的,是不是呢?

5、我有點兒害怕,也有點兒神往。這一片血污倒讓我看上去很象個好漢。我這一輩子只打過兩次架,兩次我都打輸了。我算不了好漢。我是個和平主義者,我老實跟你說。

6、首先,他甚至比斯特拉德萊塔還要愚蠢。跟阿克萊相比,斯特拉德萊塔簡直是個他媽的天才了。

7、你不管做什麼事,如果做得太好了,一不警惕,就會在無意中賣弄起來。那樣的話,你就不再那么好了。

8、那倒挺不錯,嘿。而且也挺好笑。你只要說些誰也聽不懂的話,他們就會俯首聽命,要他們乾什麼他們就乾什麼。

9、她躺在床上睡得挺香,她的臉側向枕頭的一邊。她的嘴還張的挺大。說來好笑。那些成年人要是睡著了把嘴張得挺大,那簡直難看極了,可孩子就不一樣。孩子張大了嘴睡,看上去仍挺不錯。他們甚至可以把口水流一枕頭,可他們的樣兒看上去仍挺不錯。

10、你可以是個好人,卻同時讓人心煩。要人心煩很容易,你只要在哪扇門上找自己名字的縮寫,同時給人許許多多假模假式的忠告——你只要這樣做就成。

悲劇色彩

霍爾頓的生活籠罩著悲劇的陰影。他就說自己經歷了「倒霉的童年」,聰明可愛的弟弟夭折,給他內心造成極大的傷害,也給他的生活籠罩上了陰影。悲痛欲絕的他「用拳頭把汽車間裡的玻璃窗全都打碎,以致大人們要送我去作精神分析」。在日後弟弟可愛的身影總是出現在他腦海中,成了他的魂魄所系。弟弟的死給母親帶來了巨大的痛苦,也使她精神極度抑鬱。而他被開除,又將給母親帶來沉重的打擊。每當想到這點,他的心中就受到極大的折磨。而且他懷疑唯一鍾愛的女友琴與無賴同學斯特拉德萊塔有性行為。妹妹的童真,卻時時受到她的學校牆壁上髒話的威脅,在霍爾頓的眼裡,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那么脆弱,而且危機四伏。

語言特色

小說用第一人稱的手法,從一個中學生的角度,用中學生的口吻和措辭來敘述,既真實可信,有「如聞其聲」之功效,又成功地體現了小說的主題。小說使用了大量的俗語和粗話,直接體現了小說的反傳統的特點。
小說有異常強烈的諷刺意味。霍爾頓是一個充滿理想的人,他想作一個「麥田守望者」,看護那些天真無邪的兒童;他想離家出走,遠離塵囂,過田園般的純樸生活。但是,現實生活中,他的理想卻被一一擊破。他抱著美好的幻想去學校找妹妹菲比,眼睛看到的卻是牆壁上書寫的粗穢詞語。當他覺得一切都將如他所願,向妹妹話別之後就可以踏上離家的旅程之時,妹妹菲比卻執意要求要隨他同去。霍爾頓心頭一陣驚恐,隨即改變了主意,和妹妹回家。他的幻想是自己遠離家庭和這個「惡濁」的社會,標誌著自己成熟長大,而妹妹這樣「天真無邪」的兒童在舒適的家居生活中各得其所。然而妹妹執意隨他同去,在他描繪的美妙圖畫上塗了極不和諧的一筆。

人物介紹

霍爾頓:主人公,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想作一個麥田守望者,看護兒童;想離家出走,遠離塵囂,過田園般的純樸生活。但在現實生活中,他的理想卻被一一擊破。
D.B.:霍爾頓最喜歡的作者,霍爾頓的哥哥,也是他的朋友,去了好萊塢,霍爾頓認為他變得虛偽。
菲比:霍爾頓的妹妹,天真可愛,十分喜歡和依賴霍爾頓,喜歡當小大人。最後,改變了霍爾頓的主意。

作品賞析

作品主題

《麥田裡的守望者》《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的故事情節時間跨度很小,對於社會現實的批判力度卻很大。孔秋梅曾經論述道:“《麥》通過主人公一天兩夜遊盪紐約的經歷,反映了物質生活十分優越的現代美國社會中各種微妙的人際關係,描述了主人公在精神上的壓抑,心理上的挫傷與生活中的孤獨,以及人們在相互交往中所產生的矛盾和衝突。霍爾頓既是這異化社會的代言人,同時又是這異化社會的犧牲品。”異化是現代社會的重大問題,是現代社會中人類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也是現代哲學的重要概念。在現代工業文明及後工業文明里,技術擠壓著人的原始生活空間,提高了人的感官的自由係數,卻降低了人的精神的自由係數。人迷失了自我,泯滅了自我,向著“非人”的異化狀態淪落,而社會也向著物化的異化狀態跌落。異化問題的核心維度是價值的維度,人是目的、人是價值的尺度這樣的古典哲學命題受到了挑戰。然而,道德作為考量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標尺,關係著人學目的論中終極價值的內部結構與內部機制,也應該成為異化問題的重要操作性維度。

《麥》表現的社會是一個異化的社會,也是一個道德墮落的社會。在這種社會範圍內的整體性的墮落中,個體的墮落有可能在表層的墮落之下蘊含著深層的反墮落和道德的信息,有可能具有積極的內涵。霍爾頓以其自身的墮落揭示和反抗著異化社會中道德的墮落。在其墮落中可以窺見某種道德性,他所展示的是墮落行為里的道德,一種墮落的道德。

《麥》所表現的社會現實是商業社會的社會現實。在商業社會中,利益關係在社會意識中得到了空前的強調而實現了影響的最大化。由於利益關係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強調,思想關係與情感關係退居幕後,思想感情連結所需要的真誠淡漠了,往往可以促進個體利益的虛偽則大行其道。虛偽的作風愈演愈烈,成為商業社會人際關係的重要特徵。在麥田中奔跑的孩子隨時可能不慎跌落懸崖,這象徵著純真者時刻面臨社會性道德墮落的威脅,他們有可能陷於異化的道德泥潭中不能自拔,他們有可能受到當時物慾橫流的商業社會的腐蝕而迷失本真的自我,在道德異化的危機中走向身份的異化。而霍爾頓夢想著成為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他要拯救那些處於危險之境的純真者,使他們免受精神的傷害,使他們永遠純真,使他們堅守道德的陣地,不受墮落之苦。在這裡,霍爾頓將自己定位為一位道德上的救世者,表達了他不滿於當時社會中道德的墮落。

藝術魅力

這部小說的藝術魅力在於作者把重心放在對人物心理的深度剖析上,他以細膩而探析的筆法,細緻入微地刻面了主人公霍爾頓的矛盾心態,描繪出霍爾頓複雜的精神病態。國內外分析霍爾頓精神病態的文章很多。德國學者漢斯·彭納特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著力剖折了霍爾頓的孤獨。他認為霍爾頓心中有兩個世界:——個是由阿克萊、斯特拉德萊塔以及妓女孫妮等人所代表的醜陋世界。另一個則是由弟弟艾里、妹妹菲比以及修女等人所代表的純潔、美好世界。霍爾頓因為發現後一種世界的日漸消失而感到孤獨。國內評論家羅世平認為霍爾頓在紐約遊蕩的三天中企圖消除他與同胞、社會之間的隔膜,試圖達到一種超越自我中心的境地。但事與願違,霍爾頓所去之處似乎都有一種無形的牆將他與別人隔離開,使他始終只能在社會的圍牆外遊蕩而不能與社會合為一體。羅世平寫到:“霍爾頓為克服隔離感而產生的痛苦,又試圖退化的知覺尚未產生的合一狀態,即人誕生前的狀態。他渴望能返回象徵自然、黑暗的子宮。然而,霍爾頓似乎只能在幻想中尋求這種退化性的合一狀態。他幻想當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有關小說的結尾也是評論家爭論較多的部分。一些評論家們認為霍爾頓歷經矛盾、抗爭,最終回到社會。儘管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精神崩潰,但他最終認清了人生成長的歷程,適應了社會。評論家波爾曼指出:“霍爾頓知道事物將不再和從前一樣……,他知道他的周圍發生了雪崩似的變化。”在小說的最後一幕場景中,在中央公園裡,當霍爾頓看到菲比騎著木馬玩耍時,他的內心得到了安慰,我們也知道他長大了。”

而另外一些評論家則對小說的結尾持悲觀態度,他們認為故事在霍爾頓精神崩潰的悲哀中結束,因為霍爾頓無法解決他所面臨的種種社會問題,所以只能以這種方式逃避。國內評論家方成在其文章“逃避·探親·反抗·絕望——論美國文學中兒童形象”中指出:“霍爾頓是自覺的逃避者,其反抗充滿著失望和無奈……。霍爾頓的結局是徹底的人生絕望,以致精神崩潰,被送進精神病院。”

塞林格在這本書中採用了第一人稱限制視角,故事的講述只限於霍爾頓的心理活動或感覺範圍之內,而霍爾頓卻是一個正在接受精神分析治療的17歲的青少年,是一個對周圍世界沒有正常判斷能力的人。書中第一章,他面臨失學的危險,可他照樣觀看橄欖球比賽,甚至想到“我還是擊劍隊的領隊,真了不起”。其實,他這個領隊只是一個專管雜務的小跑腿兒,因不謹慎弄丟了比賽用的所有裝備,不但害得大家不能比賽,而且他自己也遭到眾人的白眼,他本應感到自責,但他的反應卻是“說起來,倒也挺好玩呢。”他離開學校在外遊蕩,沒有任何目標和方向,不知道自己想於什麼。

評價

麥田裡的守望者麥田裡的守望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今天的當代美國文學中,有兩部小說經過三十多年時間的考驗,已被認為是“現代經典”:一部是黑人作家拉爾夫·艾里森(RalphElli。,1914一)的《無形人》(TheInvisibleMan,1952),一部就是本書。本書篇幅不大,只十幾萬字。作者除發表過一些短篇小說外,迄今只寫過這一部長篇小說,卻在美國社會和文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小說一出版,就受到國內青少年的熱烈歡迎,認為它道出了自己的心聲,一時大、中學校的校園裡到處都模仿小說主人公霍爾頓——他們在大冬天身穿風衣,倒戴著紅色鴨舌帽,學著霍爾頓的言語動作。甚至在六十年代初期,外國學者只要跟美國學生一談到文學,他們就馬上提出了《麥田裡的守望者》。

不同的青年、不同的家長和不同的評論家,往往從不同的角度對此書作出不同的評價。有過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一種意見頌揚此書,把它說得天花亂墜,認為成人通過本書可以增加對青少年的理解,青年人在閱讀本書後則能增加對生活的認識,使自己對醜惡的現實提高警惕,並促使自己去選擇一條自愛的道路;另一種意見嚴厲批評本書,把它看作洪水猛獸,說主人公滿嘴粗話,張口“他媽的”,閉口“混帳”,讀書不用功,還抽菸、酗酒、搞女人,從而認為本書內容“猥褻”、“讀神”,有些家長甚至要求學校禁止學生閱讀這類書籍,某些圖書館(如加利福尼亞州桑胡斯城的中學圖書館)曾一度將本書列為禁書;但經過時間的考驗後,大多數中學和高等學校已把本書列為必讀的課外讀物,許多公共學校還以它為教材,美國的社會學家大衛·里斯曼(DavidRiesman)在哈佛大學開設的社會學課程《美國的社會結構和性質》中,指定本書為必修讀物。

這部小說出版後,至今影響不衰,總銷售量已超過千萬冊,有好幾種不同版本,例如平裝的班登(Bantaxn)版已印至第五十三版。它在當代美國文學中的地位也日益鞏固,越來越受到文學評論界的重視

《麥田裡的守望者》之所以受到重視,不僅是由於作者創造了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通過第一人稱以青少年的說話口吻敘述全書,更重要了資本主義社會精神文明的實質。人活著除了物質生活外,還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個比較富裕的社會裡,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美國在戰爭中發了橫財,戰後物質生產發展得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產階級的人數也激增。

但廣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卻越來越貧乏。空虛。五十年代初美國政府奉行杜魯門主義麥卡錫主義,遏制共產主義,國際上加劇冷戰,國內鎮壓進步力量,核戰爭的恐怖籠罩著每個人的心靈,有些人粉飾太平,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另有些人看不慣庸俗、虛偽的世道,想要反抗,卻又缺乏光輝的理想,找不到一條光明的出路。因此美國有的當代史家把美國的五十年代稱為“靜寂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

有些青年人以消極的方式(主要通過酗酒、吸毒、群居等頹廢的方式)對現實進行反抗,史家稱他們為“垮掉的一代”或“垮掉分子”。本書作者塞林格和他筆下的人物如本書主人公霍爾頓·考爾菲德,實際上也是垮掉分子的代表,但垮得還不到吸毒。群居的地步,如霍爾頓尚想探索和追求理想(包括愛情理想),因此他嚮往東方哲學,提出長大成人後想當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這種理想當然幼稚可笑,但說明作者有點像魯迅《狂人日記》里提出來的那樣,尚有“救救孩子”的想法。霍爾頓是當代美國文學中最早出現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較為複雜,有受資本主義社會耳濡目染的醜惡一面,但也有反抗現實、追求理想的純潔一面。

他為什麼不肯用功讀書,被四次開除出學校?那是因為學校里的老師和他的家長強迫他讀書只是為了“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帳凱迪拉克”!而在學校里“一天到晚乾的,就是談女人、酒和性;再說人人還在搞下流的小集團……”這就是霍爾頓所生活的世界。他不願同流合污,自然也就無法好好念書,因此他的不用功實質上是對資產階級現行教育制度的一種反抗。

另一方面,在他那樣的生活環境裡,他又能找到什麼可貴的精神寄託或崇高理想呢?學校里的老師大部分都是勢利的偽君子,連他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師後來發現也可能是個搞同性戀的,而這位老師諄諄教導他的,也只是資產階級利已主義的信條:“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

本書在藝術上頗具特色,心理描寫細緻入微,可以說開當代美國文學中心理現實主義的先河。從表面上看,霍爾頓不求上進,抽菸、喝酒。亂談戀愛甚至找妓女,簡直是個糟糕透頂的“壞孩子”,如果光看這些外表上的不良傾向,當然無法真正理解像霍爾頓這樣的孩子,而我們多少成年人卻往往用簡單、粗暴、主觀的方法去對待青少年(包括自己的子女),從而造成或加深兩代人的隔閡(也即西方所謂的“代溝”)。

我雖生活在這個世界,卻不屬於這個世界。——J.D.塞林格
大學生對塞林格作品的回響,說明他比任何人都更貼近時代,並且捕捉到了當前正在自我與文化之間發生著的具有重要意義的鬥爭。——菲利普·羅斯
塞林格是我最痴迷的作家……也許是那種青春啟迪和自由舒暢的語感深深地感染了我。它直接滲入我的心靈和精神。——蘇童
塞林格的壽命不止91歲,塞林格將和他的作品一起永生。——鄭淵潔

歷史爭議

1960年,奧克拉荷馬州塔爾薩的一位老師因在班上教授該小說而被開除,之後又被復職。1961年到1982年中,《麥田捕手》在美國高中、圖書館被禁。1981年,小說在美國受到最嚴格的審查,同時也是高中第二必讀。
根據美國圖書館協會的資料,小說在1990至1999年間位列最具挑戰性書目榜第十。小說雖然有三年沒有出山,但於2009年再度上榜。這主要源自與霍爾頓的粗口、性描述、褻瀆言語、無視家庭倫理和道德準則。
霍爾頓是個反面教材,好叛逆、酗酒、撒謊、性濫交。抗議者大多沒有讀過小說。高中教師謝莉·凱勒·蓋奇(ShelleyKeller-Gage)在班上教授小說,面對抗議,她稱“抗議者和霍爾頓一個德行......他們在試圖成為麥田捕手。”副作用是人們爭相訂閱小說,而這是前所未有的。
幾起槍擊案與小說有關,這包括羅伯特·約翰·巴竇槍擊麗貝卡·謝弗,約翰·欣克利刺殺羅納德·里根未遂。馬克·大衛·查普曼槍擊了約翰·列儂,當查普曼被捕時,警方從他的副本中發現了這樣的話:“親愛的霍爾頓·考爾菲德,自霍爾頓·考爾菲德,這是我的陳述。”
2009年,塞林格成功地阻止了一本將霍爾頓描述成老頭子的續作在美國發行。小說作者費雷德里克·柯廷論道:“叫我無知的瑞典人吧,但是我相信在美國你不可能禁止這本書。”在同人小說的小說《60年後:走出麥田》與同人小說對比後,問題變得複雜化了。同人小說通常不被原創作者認可,但它們很少走商業路線,法律對這種非盈利行為一般不進行干預。然而,柯廷把他的作品進行了商業出版。實際上,網路上流行著各種未經認可的同人小說,塞林格在去世前也從未對此進行法律訴訟。
小說在美國熱銷後,憤怒的家長專門對小說里的粗口進行了統計:全書共有237個“Goddamn”(該死)、58個“bastard”(混賬)、31個“Chrissake”(看在上帝的份上)和6個“fuck”(我X)總之都是一些在小說中“不該說的話”。1970年代,有數名美國高中教師因在課堂上教授《麥田裡的守望者》而被迫辭職。一些大學圖書館還把這本書列為禁書,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本書的文學價值,社會文化地位開始凸顯,所以這本書已經被廣泛的認可了。

世界十大另類名著

現在雖然網路流行,人們都喜歡讀網路小說和流行的文學快餐了,但是世界名著依然不會減少其名著的特色和人們對他的喜愛。下面是世界十大另類名著!

《時代》推薦的百部小說

《時代》雜誌的評論家列夫·格羅斯曼和理察·拉卡尤從全世界範圍內選出了100部英語小說推薦閱讀。
《錢》
《心之死》
《解救》
《犬兵》
《飄》
《赫索格》
《管家》
《動物農莊》
《夥計》
《落水鳥》
《贖罪》
《寵兒》
《柏林故事》
《長眠》
《盲刺客》
《舊地重遊》
《發條橙》
《修正》
《白牙》
《守護者》
《白噪音》
《烏比克》
《網之下》
《在火山下》
《藻海無邊》
《蝗蟲之日》
《土生子》
《家中喪事》
《微暗的火》
《印度之行》
《順其自然》
《美國牧歌》
《一捧塵土》
《無限詼諧》
《八月之光》
《羅莉塔》
《指環王》
《承認》
《爵士時代》
《血腥收穫》
《革命之路》
《雪崩》
《占有》
《瓦解》
《愛著》
《蠅王》
《體育記者》
《柏林諜影》
《到燈塔去》
《北回歸線》
《看不見的人》
《美國的悲劇》
《相約薩馬拉》
《血色子午線》
《拍賣第49批》
《國王的人馬》
《幸運的吉姆》
《愛孩子的人》
《午夜孩童》
《看電影的人》
《戴洛維夫人》
《裸體午餐》
《神經漫遊者》
《別讓我走》
《第22條軍規》
《一九八四》
《飛越杜鵑窩》
《被塗污的鳥》
《波特諾的怨訴》
《權力與榮耀》
《獵鷹者監獄》
《金色筆記本》
《高山上的呼喊》
《大主教之死》
《憤怒的葡萄》
《在路上》[小說]
《萬有引力之虹》
《了不起的蓋茨比》
《兔子,跑吧》
《遮蔽的天空》
《第五號屠宰場》
《菸草經濟人》
《喧譁與騷動》
《太陽照常升起》
《他們的眼睛望著上帝》
《簡·布羅迪小姐的青春》
《殺死一隻知更鳥》
《法國中尉的女人》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馬爾他之鷹》
《與時代合拍的舞蹈》
《納特·特納的懺悔》
《奧吉·瑪琪歷險記》
《聖路易·萊之橋》
《就說是睡著了》
《麥田裡的守望者》
《心是孤獨的獵手》
《問題的核心》
《我,克勞迪亞斯》
《獅子·女巫·魔衣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