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號屠宰場》

《第五號屠宰場》是一部獨特的反戰小說。作者在小說中塑造了一個對敵無害、對友無益的患精神分裂症的主人公畢利,通過這個傻乎乎的主人公的獨特感受,一方面譴責德國法西斯的殘暴,另一方面又抨擊了盟國轟炸德勒斯登的野蠻行為,嘲笑人類發動戰爭是多么愚蠢。《上帝保佑你,羅斯瓦特先生》則突出表現了作者的價值觀和金錢觀,表達了對貧富不均的批判。

基本信息

故事內容

《第五號屠宰場》第五號屠宰場
故事的主人翁畢勒是一個可以穿梭時空的人,他將這種能力稱為時光旅行。因此故事並不是一條直線的開展,而是如電影手法中的蒙太奇一般,可以隨意看到他的出生與死亡。第二章即這樣敘述:“畢勒·皮爾格林已經無視於時間的存在了。”
在畢勒的時光旅行中,1945年的德勒斯登大轟炸和被外星人綁架到特拉法馬鐸星球,可以說是小說中最關鍵的安排。畢勒曾經試著寫信給新聞報將特拉法馬鐸星球的事公諸於世:“當特拉法馬鐸上的人看到一具屍體的時候,他想到的只是這個人在此一特定時刻正處不良情況,但他在其他的許多時刻中卻活得好好的。現在,當我自己聽說某人死了,我只不過聳聳肩,學著特拉法馬鐸的人對死人的語氣說:事情就是這樣。(So it's goes)”
小說里將所有令人悲傷的死別,包括畢勒的戰俘時期、德勒斯登大轟炸、岳父的空難、妻子的死亡,全部用一句“事情就是這樣(So it's goes)”來詮釋,以黑色幽默來反擊天地的不仁。
書中的戰爭描寫,也引起了廣大美國青年的迴響,稱其為最偉大的反戰書。1969年此書出版的同時,正逢越戰,亦有《第五號屠宰場》促成了美國退出越戰一說。

作者簡介

庫特·馮內古特庫特·馮內古特
庫特·馮內古特(Kurt Vonnegut Jr,1922年11月11日 - 2007年4月11日),知名美國作家,黑色幽默文學代表人物之一。馮內古特在1922年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他著有十多本小說和許多的短文、評論,極受好評;曾被許多作家公認為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亦曾公開推崇他為"美國當代最好的作家之一"。
美國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他父親長期失業,因此決計不讓馮內古特去學建築或藝術,而要他象他哥哥那樣去學化學。馮內古特從1940到1942年在康奈爾大學主修化學,雖對自然科學不感興趣,然而這方面的豐富知識有助於他後來獨特風格的形成——用科學幻想的意境諷喻現實,將荒誕不經的幻想與重大的社會題材結合在一起。
他在大學期間熱衷於為《康奈爾每日太陽報》寫稿,後來還任該報的編輯主任。這一經歷為他日後的創作打下了基礎。1942年入伍,先當炮兵後又當偵察兵,1944年12月12日被俘,囚禁在德國德勒斯登戰俘營直到戰爭結束。戰後入芝加哥大學人類學系,同時在芝加哥新聞局當記者。
1947年畢業後在通用電氣公司公共關係部門任職,主要寫宣傳品,從1950年起專門從事寫作,間或在大專學校講課。
他雖然也寫劇本和短篇小說,但主要成就是長篇小說,他的頭兩部小說《自動鋼琴》(1952)和《泰坦族的海妖》主要採用傳統的藝術方法,科學幻想的成分較多,因此在50年代一度被看作科幻小說家。《夜媽媽》(1961)從內容到形式有根本性改變,此後作者就形成了被稱作“黑色幽默”的獨特風格。他60年代陸續出版的三部長篇小說《貓的搖籃》、《上帝保佑你,羅斯瓦特先主》,尤其是《第五號屠場》是他創作的高峰,極受美國評論界和讀書界的推崇,在青年學生中還出現過“馮內古特迷”。七十年代“黑色幽默”流派趨向低潮,但他的作品《頂呱呱的早餐》、《囚鳥》等仍受重視與歡迎。
2007年,庫特·馮內古特因在紐約的家不慎跌倒,導致腦部嚴重損傷,不幸去世,終年84歲。

故事背景

庫特·馮內古特,曾受到六七十年代美國青少年膜拜的反主流文化大師,成名作是《第五號屠宰場》,曾被改編成電影,使黑色幽默的小說創作的影視達到頂峰。
《第五號屠宰場》以二戰為背景,描述一名凡人,在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內容十分複雜多變的惡夢,夢中他經歷了納粹集中營與未來星球世界的生活,在過去和未來之間,他想到了很多的問題,並在過去和未來的世界裡去找尋答案。1999年《紐約時報》公布了他們選擇的本世紀最好的一百部英語小說,《第五號屠場》名列第十八位。

意義

這是一本非常有人性意味的小說。整個小說讀下來之後,讓人不得不深思一些事情。比如,當人不能使用自己的自由意志,來阻止暴行的發生時,那么人就會變得十分噁心。此外,也可以透過小說,學會如果用幽默的態度來面對困難與艱難。

評價

《第五號屠宰場》被廣泛的視為是20世紀相當重要的經典作品,在紐約公共圖書館選出的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中,《第五號屠宰場》名列第18名。

《時代》推薦的百部小說

《時代》雜誌的評論家列夫·格羅斯曼和理察·拉卡尤從全世界範圍內選出了100部英語小說推薦閱讀。
《錢》
《心之死》
《解救》
《犬兵》
《飄》
《赫索格》
《管家》
《動物農莊》
《夥計》
《落水鳥》
《贖罪》
《寵兒》
《柏林故事》
《長眠》
《盲刺客》
《舊地重遊》
《發條橙》
《修正》
《白牙》
《守護者》
《白噪音》
《烏比克》
《網之下》
《在火山下》
《藻海無邊》
《蝗蟲之日》
《土生子》
《家中喪事》
《微暗的火》
《印度之行》
《順其自然》
《美國牧歌》
《一捧塵土》
《無限詼諧》
《八月之光》
《羅莉塔》
《指環王》
《承認》
《爵士時代》
《血腥收穫》
《革命之路》
《雪崩》
《占有》
《瓦解》
《愛著》
《蠅王》
《體育記者》
《柏林諜影》
《到燈塔去》
《北回歸線》
《看不見的人》
《美國的悲劇》
《相約薩馬拉》
《血色子午線》
《拍賣第49批》
《國王的人馬》
《幸運的吉姆》
《愛孩子的人》
《午夜孩童》
《看電影的人》
《戴洛維夫人》
《裸體午餐》
《神經漫遊者》
《別讓我走》
《第22條軍規》
《一九八四》
《飛越杜鵑窩》
《被塗污的鳥》
《波特諾的怨訴》
《權力與榮耀》
《獵鷹者監獄》
《金色筆記本》
《高山上的呼喊》
《大主教之死》
《憤怒的葡萄》
《在路上》[小說]
《萬有引力之虹》
《了不起的蓋茨比》
《兔子,跑吧》
《遮蔽的天空》
《第五號屠宰場》
《菸草經濟人》
《喧譁與騷動》
《太陽照常升起》
《他們的眼睛望著上帝》
《簡·布羅迪小姐的青春》
《殺死一隻知更鳥》
《法國中尉的女人》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馬爾他之鷹》
《與時代合拍的舞蹈》
《納特·特納的懺悔》
《奧吉·瑪琪歷險記》
《聖路易·萊之橋》
《就說是睡著了》
《麥田裡的守望者》
《心是孤獨的獵手》
《問題的核心》
《我,克勞迪亞斯》
《獅子·女巫·魔衣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