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之行》

《印度之行》

英國女子艾德娜(Judy Davis 飾)與未來的婆婆摩爾夫人遠赴印度,此行既為了探望艾德娜在印度做地方法官的未婚夫朗尼,亦可同時拓展視野。艾德娜的心思不在白人之間的交際活動,而是更渴望了解印度的異域風情,並因此與當地醫生艾斯結識,艾斯對英國人充滿純潔的敬佩之情,雖然偶有失望,但他仍然為摩爾太太的優雅氣質讚嘆、時常幫助白人解圍不惜讓自己陷入尷尬。好心的艾斯為了滿足艾德娜的願望,擔任嚮導帶領艾德娜與摩爾太太參觀郊外的馬拉巴山洞,豈料兩名女士在山洞中倍感不適,艾德娜更是渾身傷痕的跑出了山洞……此行引起軒然大波,英方認為艾斯對艾德娜欲行不軌,將其監禁。艾斯的命運,此刻掌握在了艾德娜的手中。 本片根據E.M. Forster小說改編,獲1985年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獎等十餘項專業褒獎。

基本信息

同名小說

《印度之行》《印度之行》

簡介

英國現代著名小說,愛·摩·福斯特著。

《印度之行》是福斯特六部長篇小說中取得聲望最高的作品。它是根據他在印度的實際經歷和感受寫成的。小說描寫二十世紀初,英國人穆爾夫人和阿德拉小姐前往印度,一個看望在那裡任殖民官的兒子,另一個則是看望未婚夫。印度穆斯林醫生阿齊茲出於熱情和友誼,組織了不少人陪同兩位客人前往當地名勝馬拉巴山洞遊覽。在幽暗的山洞裡,阿德拉小姐感覺似乎有人侮辱了她,於是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小說寫出了一系列使我們產生濃厚興趣的人物和事件,並通過人物和事件的描寫,深刻地探討了這些重要問題,因此《印度之行》一直作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小說之一,為世界廣大讀者所喜愛。

這部小說展示了英國與其殖民地印度兩個民族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充滿辛辣的諷刺、優美的抒情、含義深遠的象徵和富有哲理的預見。是英國20世紀最後一本成功的傳統小說。

1984年,英國著名導演大衛·里恩將福斯特的作品《印度之行》成功地搬上了銀幕。

作者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1879—1970)英國小說家、散文家。

1912和1922年先後遊歷印度。福斯特作品的思想內容是人文主義在20世紀的反映。

他擅長以英國風俗小說傳統手法,諷刺、批評英國社會,往往相信實現“愛的原則”後社會矛盾可以和解。

著有《霍華德莊園》、《印度之行》、《看得見風景的房間》等小說,另有《小說面面觀》等文學理論著作。美國文藝學院設有E.M.福斯特獎。

導讀

作者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作者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

他相信未來的世界一定屬於這樣的人們:他們盡一切努力來促進人們相互接觸,相互影響,並且通過友好相待和文化與智力方面的幫助,使這種接觸和影響達到人類理想的境界。 ——《印度之行》

福斯特的小說語言有一種韻味,他筆下的獨特意境以及深刻的象徵意義是時間所損蝕不了的。 ——蕭乾

作為一個小說家,他一直同喬伊斯、勞倫斯和吳爾夫被稱為20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 ——葉君健

儘管小說含有消極的意義,但非常明顯,它決不是一部消極的作品,它所表現的主要意義是人生的力量和人生的價值……雖然秩序不能包括一切,雖然只有黑暗是持久的,但世界依然是我們的。 ——[英國]約翰·塞耶·馬丁,文學評論家 。

人物分析

阿齊茲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他個子不高,很活潑,長得漂亮而靈巧,也很健壯,留著小鬍子,有一雙很敏銳的眼睛。他是昌德拉普爾的一個穆斯林醫生,心腸好、愛交際,但易衝動、反覆無常。妻子幾年前去世,給他留下了三個孩子。阿齊茲試圖和幾個英國人——阿德拉·奎斯蒂德、穆爾夫人和菲爾丁交朋友。一天夜晚阿齊茲在清真寺碰到穆爾夫人,並對她產生了好感。在菲爾丁的茶話會上他認識了菲爾丁和阿德拉,並邀請兩位剛到印度的英國女士去參觀馬拉巴山洞。他和菲爾丁很快成為親密的朋友。和這幾個英國人的交往中他顯得友好、熱情、樂於助人。他被阿德拉誣告企圖在一個山洞中侮辱她。後來阿德拉在審判的證詞中說他無罪。在他被逮捕的時候以及審判後,阿齊茲懷疑菲爾丁拋棄了他,並認為菲爾丁是出於自我利益的考慮才請求他放棄向阿德拉索賠。他甚至拒絕讀菲爾丁給他的來信,並一直以為菲爾丁娶的妻子就是阿德拉。在昌德拉普爾城的被捕和審判給阿齊茲帶來了嚴重的創傷,扼殺了他的熱心、外向的性格,使他最後變成了一個多疑的、狂熱的愛國者和反英派。在兩年以後的茂城,阿齊茲是王宮裡的首席醫生。在茂城他遇見了菲爾丁,兩人的誤會消除了,並達成了和解。阿齊茲反對英國對印度的統治,並說只有將英國人趕出了印度,他和菲爾丁才能成為朋友。

西里兒·菲爾丁是政府大學預科學校的校長。他是一個外表上不修邊幅、眼睛碧藍、四肢發達的中年人。他頑強、溫和、直率、聰明、理智,沒有狹隘的種族情感。他信仰自由人道主義,並和印度人阿齊茲、戈德博爾等交朋友。在搭橋聚會上,能對印度人以禮相待的為數不多,他就是其中之一。他安排的茶話會把兩個印度人阿齊茲、戈德博爾和兩個剛到印度的英國女士穆爾夫人、阿德拉聚在了一起。這體現了他想消除英國人和印度人之間鴻溝的願望。菲爾丁與阿齊茲之間關係的發展是小說的主要線索之一。他去探望病中的阿齊茲,這使他倆的友誼得到了發展。當阿齊茲遭控告企圖在山洞中侮辱阿德拉並被逮捕時,菲爾丁一直站在阿齊茲一邊。他的立場使他遭到其他英國同胞的排斥。審判結束後,菲爾丁的正義感使他幫助阿德拉度過了難關。阿齊茲因此懷疑菲爾丁對他的友誼。兩人的關係變得冷淡起來。兩年以後在前往茂城的官方訪問中,菲爾丁遇見了在那兒工作的阿齊茲,兩人的誤會消除了。菲爾丁衝破種族和國家的桎梏,和那些與自己不同的人們進行了嘗試性的交往,為此,他受到人們的尊敬。他惟一的欠缺是穆爾夫人以及她的孩子拉爾夫和斯特拉所擁有的那種超自然的天性,那種超越了菲爾丁的正常心智和經驗的聖人般的洞察力。

穆爾夫人是一位頭髮蒼白、臉色紅潤的年長婦人。她有三個子女:郎尼、斯特拉和拉爾夫。穆爾夫人新近來到印度看望在昌德拉普爾做市法官的郎尼,和她同來的是阿德拉。此行的目的是決定阿德拉和郎尼是否締結婚姻。她敏感、聰慧、為人友善。作為西方文化中優雅的象徵,她堅持人道主義的觀點,篤信基督教“友好,友好,更友好”的教義。·不幸的是,她發現包括她兒子郎尼在內的統治印度的英國人對本地人的所作所為都有悖她的觀念。她那毫無偏見,對所有人包括印度人在內都友好的態度贏得了許多印度朋友,其中包括阿齊茲和戈德博爾。在清真寺她碰到了阿齊茲並和他成為朋友。阿齊茲認為,穆爾夫人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馬拉巴山洞中的經歷是穆爾夫人一生中的一個轉折。洞中可怕的回聲讓她意識到憐憫、虔誠以及存在的勇氣,都毫無差異,就連猥褻也是如此。世界上什麼東西都有,可什麼東西都沒有價值。甚至基督教的所有神聖言辭加起來也僅僅相當于山洞發出的單調回聲。她不再是以往的那個真摯、親切的老人,她變得孤獨,對周圍的一切都漠不關心。她知道阿齊茲是清白無辜的,並且直接告訴了阿德拉,但是她卻並不想出庭作證。審判前她被兒子送上回國旅程,並在途中去世。在審判中,她的名字被印度化,成了“埃思米斯·埃思莫爾”——一位印度女神的名字。這象徵著穆爾夫人的永生。她成為一位女神,告知阿德拉真相,拯救了阿齊茲;她犧牲自己,給這方炎熱的土地帶來潤物的雨水和豐收。通過她生前留在對阿齊茲和戈德博爾心中的影響,以及她的孩子拉爾夫和斯特拉的人格,穆爾夫人使東、西方的不和諧得到緩和。

戈德博爾教授是一位年事已高,形容枯槁的婆羅門。他有著灰藍色的眼睛,花白的鬍鬚,和歐洲人一樣的膚色。他的整個外表看上去顯得比較協調,似乎從形態和靈魂上把東西兩方和諧地結合在一起,無法分離。戈德博爾教授在菲爾丁的學校工作。他顯得神秘莫測,言談舉止經常讓人費解。在菲爾丁舉行的茶話會上他唱了一首歌,並解釋說這是一首企求牧牛神訖里什那降臨的印度宗教歌曲。他說訖里什那拒絕了他的要求。在回答穆爾夫人的提問時,他說沒有一首能肯定把神請出來的歌存在。

在菲爾丁看來,馬拉巴山洞的災難性事件之後,戈德博爾既讓人惱火,卻又不乏直率。他對阿齊茲困境的反應與眾不同,他對審判有獨到的視角與看法’,他不是狹隘地從兩個種族的矛盾來看待這次審判,而是從整個人類的角度來看它。他對他朋友的命運漠不關心。他認為善與惡是上帝的兩副面容,一副是顯現的,另一副是隱蔽的,差異很大。“然而,隱蔽暗含著顯現,但並非不存在,因此我們有資格再三呼喊:‘出來,出來,出來,出來。’”在“寺廟”這一部分,戈德博爾並非急於想看到黑天的降生,因為他知道,愛神黑天已經降臨,並且不可避免地將會消失。戈德博爾看似矛盾而實則深邃的思想使得他能夠心境平和而不為世事煩惱。事實上,他對宇宙神秘的接受與泰然最終似乎變成了福斯特認為人人均應遵循的一個模式。

阿德拉·奎斯蒂德是一位相貌平平的英國小姐,她身體削瘦,臉上還有雀斑。她和穆爾夫人一同來到印度,目的是進一步了解穆爾夫人的兒子朗尼·希斯洛普並決定是否嫁給他。她對自己的婚事一直猶豫不決。當她發現朗尼對印度人如此傲慢無禮,她不敢想像跟朗尼在昌德拉普爾生活的情景。然而,在整個故事中,她對自己的婚姻反覆動搖,拿不定主意。在這一章中,她可能決定跟朗尼結婚,在下一章中她可能又否定了自己的決定。與在印度的其他英國人不同,阿德拉坦率誠懇、毫無偏見,她想了解真正的印度。因為她願意跟印度人交往,向他們學習,並支持他們,她不大受英國人的歡迎。她對自己為期不遠的婚事疑慮重重,加之馬拉巴山洞給人留下的恐懼虛無感,導致她神志錯亂地指控阿齊茲。她自己一直也未弄清楚馬拉巴山洞裡發生的事情。.後來她意識到阿齊茲根本沒有進那個山洞,襲擊她的或許是嚮導,或許是一個幽靈。在審判期間,阿德拉不顧英國人對她施加的壓力,說出了事實的真相,證明了阿齊茲的清白。她因此使自己淪人孤立的境地,朗尼取消了和她的婚約,只有菲爾丁出於同情收留並照顧她,直到最後她返回英國。阿德拉是一個真誠、明理、充滿正義感的女孩,但是過於理智,缺乏激情與想像,這導致了她的悲劇。

朗尼·希斯洛普是呂德拉普爾市的法官,他是典型的英國公學制度的產物。他對印度了解甚少,來印度後變得驕傲自大,好吹毛求疵,冷酷無情。他認為英國人到印度來並不是為了表現得讓人愉快,而是為了用強權控制這個不幸的國家。他敵視當地的印度居民,反對他母親和阿德拉與他們交往。他是當時英國殖民地官員的典型,絲毫也不尊重當地居民。他打算和阿德拉結婚,卻一點也不愛她。當阿德拉在審判的時候說出真相證明阿齊茲無罪時,他很失望,並意識到阿德拉不適合做他的妻子,並取消了與阿德拉的婚約。

相關評論

《印度之行》不愧於福斯特最有傳世影響的小說,在保留傳統式的情節走向敘述和外部世界的巨觀描寫的同時,角色內心世界描寫的分量大大加重,並大量地輔之以象徵手法。因此有不少人把《印度之行》視為現代主義和現實小說之間的過渡品。其實無論什麼殖民政治文學還是什麼前現代化的過渡品都是別人扣的帽子。整篇小說的精髓依然是福斯特一直在探討的人際關係問題。而小說真正是有“殖民”而無“政治”的。即便代表本土精英的阿齊茲多次與英國教授菲爾丁爭論印度出路,也只是在個體公民在愛國問題的左右傾斜上淺嘗輒止罷了。文中登場人物,無論貧富貴賤、白皮黑髮,更像是超脫出政府管制的自由份子。他們不關心軍事暴動帶來革命,也不受制於國家機器的運作。警察局長時常在口中叨念著如何懲罰印度貧/平民,但是對於該行為無論是其施動者還是受動者,小說從來沒有正面描述過。相反,擔負起社會運行角色的人,反倒是制度之外的當地居民們,他們以自己千百年來固有的生活模式與評判標準使社會運作起來,被隔絕在印度之外的,反倒是那群遠道而來的英裔人。即便阿齊茲的入獄是國家機器運作的結果,但警察從立案到逮捕,我們不能感受絲毫標準化操作程式的存在,唯一的一次法庭審判更像是一出鬧劇。

這裡原因有二,其一,是在於印度的特殊語境,19世紀初的印度,還處於前法治化時期,與風俗道德相比,在不少社會生活領域,法律還顯得蒼白無力;與社區自發組織相比,暴力機器還不能掃除犄角處的餘塵。“他(阿齊茲)的習俗是屬於社會的,只要社會沒有發現你違反規範,那就是你沒有給社會帶來危害,因為只有當社會看到你違反規範的時候,你猜算有危害社會的行為。”諸如此類輿論力量勝過法律法規的描述,文中還有很多,這也就並不出奇了。

其二,福斯特本就是信奉審美為上的原則,追求自由平等,用格蘭斯頓的話就是“藝術美的研究和人際關係的培育是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因而,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幾乎都是都堅信並依賴自己的內心直覺和美德,並且以此指導自己的行動,並且對國家機器有種天生的反感。阿德拉剛走下海船,踏上印度的土地時就對早一步侵入印度,敵視印度人並且想要以此為模板教化所有後來人的英國人提高了警惕,行文至半時,更是乾脆讓她自己開口講道:“我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不很善良,也不很堅強,我要靠這些去和我的環境對抗,去避免成為她們一類的人。我有不少很嚴重的缺點。這就是我喜歡阿克巴爾‘普遍宗教’的原因,也就是說我要繼續保持我清白和明智的本性。”

另外一方面,福斯特對政治並不積極熱心,這決定了他無法在自己的小說中提出超前的政治構想和鬥爭綱領,自然也就無法賦予小說這個裡世界中人物任何提綱挈領,又何況《印度之行》本來也不是為政治或泛政治化而作?1914年的印度,還沒有出現甘地,強大的英國殖民統治使反抗外敵過於虛幻只得流於空談。所以即便福斯特旅居印度多時,也無法從現實中收集到有關反殖民的革命鬥爭素材。

像上文提到的,在福斯特的小說中,他歷來的探索方向都是指向人與周圍人事、世界的聯繫。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冒險遇到了各色宗教的摻雜其間,並且把話語的分析放置在了一個不同源也不同質的跨文化情境裡。雖然小說存在時間流動,但是基本的敘事框架是不變的——與生機一片的熱帶氣候不相協調的蕭索破敗的殖民大陸和各種教派相互箕斗的宗教國家。由此引發的混亂是必定的。世間本無善與惡,混沌與秩序才是永恆。當混亂出現時,人們自然就想尋求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哲學觀,一條定理,一種秩序。

講到形而上的哲學對人的影響,自然離不開宗教對人的洗禮。宗教給信徒設定一種抽象秩序。秩序的本源是官能感受到的世界,最後卻返回來賦予這個世界以能動活力。印度是個實實在在的宗教國家,大不列顛的民眾歷來也有信仰耶穌的傳統,當基督教、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不期而遇,更像是一場傳教宣演的比試,最後誰能獲得勝利?為此,小說給三大宗教各安排了一個象徵代表,穆爾夫人、阿齊茲和戈德波爾分別代表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基本教義。最後三個角色各自的結局使作者的感情趨向不言自明。

仁義寬厚的穆爾夫人無法認同混亂不安印度大陸。異域多元化的宗教存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路歷史傳說與文化藝術鱗次櫛比都使信仰一神論、追求絕對知覺而不容失序的穆爾夫人無所適從,產生信仰危機,倉皇而逃出印度只是以否定自我所見來追懷遺失的精神信仰。一意孤行、不合時宜的航海計畫更像是回歸天父的舉措。

至於以穆斯林的身份存在的阿齊茲,他相信真主卻對現實卻無能為力,崇尚和平但反遭誣陷。教義告訴他要團結,但殘酷的事實卻讓他不得不通過懷念曾叱吒印度的封建國王來排遣國運衰敗的抑鬱。最後只得通過寫詩來借古諷今,逃避現實,學習西式醫學的他也只能空有一套救治知識了。

分野的最後一位代表,印度教的戈德波爾則是關注輪迴,忽略現世。在最後一章中,作者花大量篇幅來寫印度教祭祀活動。通篇充斥著喧譁與混亂,是一種與尋常生活狀態相異的行為模式。人們歡慶愛神黑天的降臨,卻渾然不知領主早已病死的真相,更讓這場狂歡變得無意義。從某種程度上講,印度教更像是印度本身的代表——混亂繁蕪,讓人不得要領。

在宗教分野之外,還存有本國與他國的對抗。阿齊茲確信印度的發展不需要英國的參與,就算客觀上後者帶來了先進的器物與制度,並打碎了印度本身的桎梏。而菲爾丁則一針見血地指出,印度封建制度下的必然衰敗和西方人工和理性的必要性。這次在兩位無政府主義者內部出現了分歧。兩位摯友幾經決裂,在最後重歸於好,但是最終他們還是會分道揚鑣。他們試圖尋在一個使朋友平等交流的秩序,使兩國和睦相處的秩序。然後這是一次諷刺性的尋找,無論是個人關係的還是國家群體的,也無論是藉助宗教冥想還是理性思維。任一一方,都無法圓滿。

哪一個才是更真實的忠誠?福斯特在讀《神曲》時曾發問過,是但丁把貝婭特麗絲描寫為從天國下凡的天使,還是李爾王把縊死的三女兒科迪莉亞抱在懷中?對小說中的忠誠而言,是阿齊茲的“國家利益過於個人”,還是菲爾丁的左翼的、犬儒的愛國主義?這種認識的混亂就是終極,應該如何消除,小說並未能給出答案。就像小說結尾那樣。

“如果我們擺脫你們,需要五千五百年,那么我們就用這五千五百年,我們將把每個該死的英國人都統統趕到大海里去,到那時候”——阿齊茲騎在馬上飛快靠近菲爾丁——“到那時候”,他輕輕吻了菲爾丁一下,做結論似的說:“我和你一定會成為朋友。”

“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能成為朋友呢?”菲爾丁滿懷深情地抓著阿齊茲的手說,“這是我的願望,也是你的願望。”

然而他們的坐騎並沒有這種願望——他們會轉向各奔東西,大地沒有這種願望,它在路上布下重岩,使他們不能並轡而行;他們走出山谷的時候,腳下的茂城一覽無遺;那些寺廟,那個大湖,那個監獄,那個神殿,那些飛鳥,那個兵營,那個賓館,所有這一切它們都沒有這種願望,他們異口同聲地說:“不,你們現在還不能成為朋友!”蒼天也在呼叫:“不,你們在這兒不能成為朋友”

一場暢遊印度的旅行,到頭來成為了作者以印度為舞台,向人們展示宗教、文化的分野。

同名電影

《印度之行》《印度之行》

名稱《印度之行》

外文名稱 A Passage to India

更多中文片名:印度之旅更多外文片名:

Färd till Indien, En.....Sweden

Matka Intiaan.....Finland

Pasaje a la India.....Spain

Passagem Para a Índia.....Portugal

Passagem para a Índia.....Brazil

Passaggio in India.....Italy

Passatge a l'Índia.....Spain (Catalan title)

Podróz do Indii.....Poland

Reise nach Indien.....West Germany

Route des Indes, La.....France

影片類型: 劇情 / 冒險 / 歷史

片長:163 min

國家/地區: 美國對白語言: 英語 / 北印度語

色彩: 彩色

幅面: 35毫米遮幅寬銀幕系統

混音: Dolby

製作成本:$16,000,000/estimated

著作權所有:(Thorn EMI Film Finance plc)

拍攝日期: 1983年11月 - 1984年6月

攝製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香港

Hong Kong

1985年7月11日

美國

USA

1984年12月14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美國

USA

1985年1月25日

瑞典

Sweden

1985年3月15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85年4月4日

義大利

Italy

1985年4月5日

法國

France

1985年4月24日

西德

West Germany

1985年4月26日

巴西

Brazil

1985年5月3日

阿根廷

Argentina

1985年5月30日

日本

Japan

1985年8月10日

芬蘭

Finland

1985年8月30日

製作發行

《印度之行》《印度之行》

製作公司:

EMIFilmsLtd.[英國]

HomeBoxOffice(HBO)[美國]

(inassociationwith)ThornEMIScreenEntertainment[英國]

發行公司: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美國](1984)(USA)(theatrical)

哥倫比亞三星家庭視頻公司[美國](2003)(USA)(DVD)

ColumbiaTriStar[美國](USA)(laserdisc)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美國](UK)(video)

RCA/ColumbiaPicturesHomeVideo[美國](USA)(laserdisc)

20世紀福克斯家庭娛樂公司[巴西](2003)(Brazil)(DVD)

KinoweltHomeEntertainment[德國](2006)(Germany)(DVD)

TecHomeVídeo[巴西](19?)(Brazil)(VHS)

其他公司:

CapitolRecords[美國]

soundtrackmayflowerRecordingLtd.[英國]

adrrecordingNationalMaritimeMuseum[英國]

shipmodelsandpaintingsOpticalFilmEffectsLtd.[英國]

titlespeerlessCameraCo.Ltd.[英國]

opticalsPinewoodStudiosLtd.[英國]

post-productionStudiosCTS[英國]

musicrecordedatBlowup[英國]

stillsprocessingTheRoyalPhilharmonicOrchestra[英國]

musicperformedby(asTheRoyalPhilharmonicOrchestra)

劇情介紹

英國彩色故事片 。英國GW影片公司1984年攝製。D.利恩編劇兼導演(根據E.M.福斯特同名小說及桑撒·拉米·羅的舞台劇改編);歐奈斯特·戴攝影;莫里斯·賈雷作曲;主要演員有佩吉·阿什克羅夫特、朱迪·戴維斯、維克托·巴納吉、阿歷克·吉尼斯。故事講的是1928年英國少女阿黛拉來到印度探望未婚夫,結果孑然一身回到倫敦的印度之行。影片導演D.利恩是英國的電影大師。他以嚴肅的態度從英國人的角度來看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探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突出表現殖民地印度與宗主國英國之間的無法溝通。影片寓意深刻、含蓄,敘事緊張,表演鬆弛,充滿濃郁的異國情調,因此獲當年美國電影藝術學院第五十七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等11項提名並榮膺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配樂金像獎,獲第四十二屆好萊塢外國新聞記者協會最佳外國片、最佳原配樂和最佳女配角金球獎,獲1984年紐約電影評論獎和全美電影評議會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獎。

精彩評論

把文學性的東西電影化,在鋪陳中展現電影的力量,在這一點上,大衛·里恩的功力是其他導演比不上的。

——紐約時報

大衛·里恩執導並編劇的影片《印度之行》,是自他的《桂河大橋》《阿拉伯的勞倫斯》以來最好的作品,也是自《萍水相逢》以來他的最富人道主義情懷的影片。

——芝加哥太陽

大衛芝加哥太陽里恩(David Lean)將《印度之行》成功地搬上了銀幕,為他的藝術生涯劃上了一個漂亮的句號。

——DVD

影片是一個迷題,每一個觀眾都受到它的挑戰,他們需要用自己的理解對人類的熱情和偏見做出回答。

——BBC

山洞裡發生了什麼?福斯特一輩子都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大衛里恩對這個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DVDTown

幕後製作

《印度之行》劇照《印度之行》劇照

里恩的收山之作,雖然談不上傑作,但仍然不乏細緻和氣派以及精湛的表演。影片重點反映文化衝突,有很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地方。改編自E·M·福斯特小說。從影四十多年,大衛·里恩只拍攝了16部影片,但獲得奧斯卡提名竟達56次之多,共獲得27項金獎,他本人七次得到最佳導演獎提名,兩次獲獎,被稱為英國電影屆的泰斗。

關於影片

1960年,在觀看了桑撒·拉米·羅根據《印度之行》改編的同名舞台劇之後,E·M·福斯特,當時已年逾80,顫巍巍地走上舞台,表達了自己對劇中表演的喜愛之情:“那些演員們多么偉大啊,”福斯特說,“我能在這裡觀看他們的演出是多么幸福的事情!那些發生在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之間的故事我看得太多了,可是他們沒能體現出人生的複雜性……”這不是單純的關於“東西方文明對立”的討論,而是在表達“人在宇宙中生存的困境”。

如果不是在1970年時去世,福斯特可能也會對大衛·里恩的作品表達同樣的喜悅之情,因為影片充分展現了他想表達的人性的矛盾和複雜。

著名作家福斯特共出版了五部長篇小說,最後一部《印度之行》卻是最早被搬上銀幕的,1984年,由大導演大衛·里恩執導。雖說福斯特曾有遺言,反對任何人改編他的任何作品,但似乎沒人尊重他的願望,他的六部長篇小說中的五部被改編成電影。

《印度之行》寓意深刻、含蓄,表演鬆弛,敘事緊張,充滿濃郁的異國情調。本片獲1984年第五十七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等11項提名,但最終完敗於影片《莫扎特》(Amadeus),僅獲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創原配樂獎。

關於改編

“只需聯繫!”這是E·M·福斯特在《霍華德莊園》里給我們的建議,緊接著,在《印度之行》中,他卻創造出了一個毫無聯繫和交流的世界,在那裡,印度人和英國人說同一種語言卻完全不了解對方,在那裡,無所謂你如何評價那個著名的馬拉巴山洞,因為到頭來所有事情都只是化作一聲空洞嘲諷的迴響。福斯特的小說是本世紀文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大衛·里恩對它的影像闡釋也被併入銀幕上最偉大的改編作品之一。

根據優秀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往往並不是很優秀,這是因為在小說中,文字描述的空間能讓人浮想聯翩,而電影卻用它自己的方式把想像變為看得見事實。《印度之行》很巧妙地繞過了這個矛盾——它使小說中的核心事件發生在銀幕之後,也許壓根沒有發生過,隨你怎么想。

在一個炎熱憋悶的日子,阿齊茲醫生帶領一支探險隊來到馬拉巴山洞,隊員們一個接一個地放棄了,只有阿黛拉小姐留下了。接著,這兩個人,一個印度男人和一個英國女人在最後一段路途上同行。在當時,英國對印度的統治根植於一種根深蒂固的、半官方的種族主義之上,一些英國對吉卜林的話深信不疑:“東方就是東方,西方就是西方,它們永遠不可能相交。”在福斯特的小說中,當阿黛拉小姐走進山洞後,她和阿齊茲醫生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始終都不甚清晰。

大衛里恩的影片繼續保留著這個問題的開放性。但是,由於他需要通過畫面來講故事,整個事件過程不可能模糊,於是,起碼,影片讓我們知道,阿齊茲醫生在事件中是清白無辜的。

關於導演

作為《日瓦戈醫生》和《阿拉伯的勞倫斯》的導演,大衛·里恩將影片中的人物放置在他所繪製的最美麗的畫布之上。他沒有照抄宣傳印度旅行的海報,也沒參考那些艷麗的明信片,而是展現了一個仿佛出自愛德華·李爾(EdwardLear)之手、維多利亞式水彩畫一般的印度:謎一般的人物們散落在壯美的風景之中,看起來總像是未竟之作。里恩創造的印度是一個令人驚嘆的美麗世界,一個英國人永遠無法完全理解的世界,當然,這一切也正是阿黛拉小姐在山洞裡學到的。

大衛里恩是一個精巧的工匠,他的不可超越之處正在於:他能夠讓每一個鏡頭看起來和他想要的效果一模一樣。他要求演員在表演上要充分、深沉又不過於招搖。他的電影劇本在清晰度和穿透力上可被稱作典範。在影片的結束的時候,我們如此徹底地了解了這些人物,以至於只有最無聊的觀眾才想回過頭去再仔細瞧瞧

精彩花絮

·編劇和製片人阿諾德哈迪·羅伊在本片中擔任助理導演,他同時也是一個小說家,他在1997年寫的暢銷書《小玩意的上帝》獲得了英國頂級文學獎,prestigious Booker Prize.

·大衛里恩以他創作態度特別是選材的嚴謹聞名於世,在1970年拍完《瑞安的女兒》(獲兩項奧斯卡獎)後,他“息影”14年,1984年才完成了《印度之行》的拍攝。

精彩對白

《印度之行》劇照《印度之行》劇照

登記員:頭回去印度,奎斯特小姐?

奎斯特:頭一回出國。

登記員:真幸運!開眼界啊。那是馬拉巴山洞。離你們去的昌德拉布二十英里。

奎斯特:是嗎?

登記員:莫爾太太五月十二日乘拉瓦爾品帝號回國。你的日期還沒定,對不對?

奎斯特:我可能要住一陣子。

登記員:要是你決定一起回國,請儘快通知我們。

奎斯特:好的。

登記員:好,這是標籤,你的票,莫爾太太的票。你們路上不會膩味的。總督大人這回也乘這條船。

希斯洛普:你好,母親。阿德勒呢?

奎斯特:這兒。

希斯洛普:你果真來了。

希斯洛普:安東尼,去拿行李。把行李交給安東尼吧。對不起,我得……我得去迎接市長大人。對不起,讓你們久等了。可那是個大人物啊。

莫爾:我沒覺得他有那么了不起。

希斯洛普:是嗎?

阿齊滋:夫人,這是清真寺。你不能來這兒。進來得先脫鞋。

莫爾:可我已經把鞋脫了。鞋放在外面。阿齊滋:喔,請你原諒。

莫爾:讓我過去。

阿齊滋:夫人……

莫爾:這樣兒還不行嗎?難道脫了鞋也不能進來嗎?

阿齊滋:能進來。不過女士們嫌麻煩,尤其當這兒沒人的時候。

莫爾:有上帝。

阿齊滋:有上帝?說得太好了。請問貴姓?

莫爾:莫爾太太。

阿齊滋:喔!

英國電影

英國人參與了電影的發明,1889年,W.多尼索爾普在英國製造了攝影機和轉動架,拍攝特拉法爾加廣場全景;1895年,B.艾克里斯發明了“動力燈”,拍攝了埃普瑟姆地方的賽馬、牛津和劍橋兩校划艇比賽、基爾運河通航典禮。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新聞紀錄片,但當時沒有放映機,沒能及時映出。R.W.保羅1896年 3月26日在奧林比亞大廳里為觀眾作了電影的首次商業性映出,上映的節目是他自己拍攝的《多佛海的狂浪》
《唐璜》
《城堡》
《霧都孤兒》
《湯姆·瓊斯》
《三十九級台階》
《第三個人》
《黑桃皇后》
《桂河大橋》
《巴巴拉少校》
《阿拉伯的勞倫斯》
《超人》
《火的戰車》
《地下》
《阿爾菲》
《再見,奇普斯先生》
《巴格達竊賊》
《甘地》
《印度之行》
《二十一天》
《瑞安的女兒》
《送信人》
《非洲皇后號》
《未來世界》
《血字的研究》
《猶太人蘇斯》
《憤怒的回顧》
《深夜》
《相見恨晚》
《爆竹》
《紅菱艷》
《四羽毛》
《訛詐》
《流浪兒》
《亨利八世的私生活》
《十夜談》
《謀殺》
《老鼠》
《房客》
《湯米》
《福爾摩斯探案》
《繩環》
《她》
《凱薩琳女皇》
《假如》
《辦公室的少女》
《羅馬快車》
《搶劫郵車》
《神奇之夜》
《白晝行劫》
《羅伯特·斯科特漫遊南極》
《鬼魂西行》
《中斷的鏇律》
《河上刺兒頭》
《伏象神童》
《倫勃朗傳》
《萬事通》
《祖母的放大鏡》
《破壞》
《好夥伴》
《長青樹》
《鐵公爵》
《涅爾·格溫》
《老德魯里的假腿》
《維多利亞女皇》
《厄爾塔斯——死裡逃生的人》
《老古玩店》
《都鐸·羅斯》
《羅得島》
《一個美國佬在牛津》
《阿爾夫的紐扣》
《一切都不在乎》
《晨之翼》
《失蹤的女人》
《銀行休假日》
《群星普照》
《多佛海的狂浪》
《飄網漁船》
《最初的日子》
《倫敦必勝》
《今晚的目標》
《海岸司令部》
《火已點燃》
《沙漠大捷》
《西方進軍》
《真正的光榮》
《雄獅添翼》
《侵略者》
《我們所在的隊伍》
《近親》
《鐵血忠魂》
《壯士春夢》
《愛情生活和笑聲》
《煤氣燈》
《首相》
《起床號聲》
《基普斯》
《穿灰衣服的人》
《臭名昭著的紳士》
《女人對女人》
《愷撒和克列奧帕特拉》
《快樂的花園》
《大兵求愛記》
《上天階梯》
《黑水仙花》
《夜晚》
《虎膽忠魂》
《倒下的偶像》
《英國老家》
《永恆的仙女》
《善人與貴族》
《清潔的小島》
《白衣男子》
《專門勾引女人的人》
《大叫大嚷》
《拉旺德山暴亂》
《史姆利科的護照》
《日內瓦的婦人》
《天堂的笑聲》
《朱金洲》
《霍恩布洛上尉》
《士兵的歸來》
《唯一道路》
《屋頂閣樓間》
《涅爾`格溫》
《蜜味》
《長跑家的孤寂》
《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
《這種運動生活》
《戀愛有術》
《騙子比利》
《戰前和戰後的後備兵》
《阿爾芒蒂埃爾來的小姐》
《喔,幸運兒》
《納瓦隆的大炮》
《海軍將帥的副官》
《烏有博士》
《決鬥場》
《憤怒的沉默》
《兒子和情人》
《無罪的人》
《一個雨天下午的集會》
《L形的房間》
《遠離狂亂的人群》
《艾麗斯漫遊奇境記》
《皮卡迪利大街》
《處女與吉普賽人》
《麥克佩斯》
《鐵路切斷中的快車》
《青年時代的邱吉爾》
《階級烙印》
《巴萊·林登》
《浪子救人》
《太上皇》
《逃出達特穆爾》
《正告英格蘭》
《跳舞吧,美麗的女郎》
《教育麗塔》
《當地英雄》
《W——計畫》
《一間可以看見風景的房間》

《時代》推薦的百部小說

《時代》雜誌的評論家列夫·格羅斯曼和理察·拉卡尤從全世界範圍內選出了100部英語小說推薦閱讀。
《錢》
《心之死》
《解救》
《犬兵》
《飄》
《赫索格》
《管家》
《動物農莊》
《夥計》
《落水鳥》
《贖罪》
《寵兒》
《柏林故事》
《長眠》
《盲刺客》
《舊地重遊》
《發條橙》
《修正》
《白牙》
《守護者》
《白噪音》
《烏比克》
《網之下》
《在火山下》
《藻海無邊》
《蝗蟲之日》
《土生子》
《家中喪事》
《微暗的火》
《印度之行》
《順其自然》
《美國牧歌》
《一捧塵土》
《無限詼諧》
《八月之光》
《羅莉塔》
《指環王》
《承認》
《爵士時代》
《血腥收穫》
《革命之路》
《雪崩》
《占有》
《瓦解》
《愛著》
《蠅王》
《體育記者》
《柏林諜影》
《到燈塔去》
《北回歸線》
《看不見的人》
《美國的悲劇》
《相約薩馬拉》
《血色子午線》
《拍賣第49批》
《國王的人馬》
《幸運的吉姆》
《愛孩子的人》
《午夜孩童》
《看電影的人》
《戴洛維夫人》
《裸體午餐》
《神經漫遊者》
《別讓我走》
《第22條軍規》
《一九八四》
《飛越杜鵑窩》
《被塗污的鳥》
《波特諾的怨訴》
《權力與榮耀》
《獵鷹者監獄》
《金色筆記本》
《高山上的呼喊》
《大主教之死》
《憤怒的葡萄》
《在路上》[小說]
《萬有引力之虹》
《了不起的蓋茨比》
《兔子,跑吧》
《遮蔽的天空》
《第五號屠宰場》
《菸草經濟人》
《喧譁與騷動》
《太陽照常升起》
《他們的眼睛望著上帝》
《簡·布羅迪小姐的青春》
《殺死一隻知更鳥》
《法國中尉的女人》
《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馬爾他之鷹》
《與時代合拍的舞蹈》
《納特·特納的懺悔》
《奧吉·瑪琪歷險記》
《聖路易·萊之橋》
《就說是睡著了》
《麥田裡的守望者》
《心是孤獨的獵手》
《問題的核心》
《我,克勞迪亞斯》
《獅子·女巫·魔衣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