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是怎樣煉成的》

《領導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美)托馬斯編著,張瓊翻譯的《領導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主要內容有經驗知識第一步、從熔爐中獲得的啟示、熔爐煉就領導與學習的洞見、使用復原力在熔爐中重生、從新手到高手的征程、打造個人學習策略、了解自己的最佳學習策略、勘探你的能力寶藏、循序漸進創建個人學習策略、組織層面的學習、藉助經驗培養組織領導者、統一組織需要與個人能力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領導者是怎樣煉成的》《領導者是怎樣煉成的》

書名:領導是怎樣煉成的

書系:管理智慧-24

書號:978-7-300-10412-6

著譯者:[美]羅伯特·托馬斯(RobertJ.Thomas)著張瓊譯

責任編輯:黃珏

紙張:輕型紙

名人推薦

卓越的領導能力能否練就,又該如何練就?這本書或許會帶給讀者一些啟示。在書中,作者向我們揭示了如何培養出色的領導力,而其理念恰與中國千百年來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修身治世哲學不謀而合。--李綱,埃森哲大中華區主席

本書中所談到的很多“修煉成長之道”,絕不僅僅適用於領導者的培養和造就;從某種意義來說,它講述了作為一個人,成才、成功,更是成“人”的方法。

--楊斌,清華經管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展示出對領導生涯中各種複雜力量的獨特理解,本書提供了成為更有效領導的直接路徑,它有助於各領域的人們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

--傑夫·威爾克,亞馬遜公司高級副總裁

作為一個將企業從資產400萬美元做到400億美元的過程參與者,我確信本書的核心前提是絕對正確的。人們從“熔爐”中所獲得的能力是發展事業的強大工具。

--布拉德·安德森,百思買集團CEO兼副主席

作者簡介

羅伯特·托馬斯是位於波士頓的埃森哲卓越績效研究院的執行院長,塔夫斯大學佛萊契爾國際關係學院的領導學客座教授。他從事領導力、組織設計和轉型變革等領域的研究、教學和諮詢工作。2002年,他與沃倫·本尼斯合著了《極客與怪傑》一書,探索35歲以下和70歲以上的領導者的動機和志向。

羅伯特也在《哈佛商業評論》、《哈佛管理前沿》《財富》上發表關於領導與變革的文章。他與彼得·奇斯和伊莉莎白·克雷格合著的《人才驅動的組織》是最早闡述全球化企業的人才管理戰略的著作之一。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機器無法代勞的事情:工業企業中的政治和技術》,獲得了1994年社會問題研究學會的米爾斯獎。

內容簡介

這本書所有的故事中,熔爐都是種教育,它讓新出爐的領導者認識到,學習是賦予那些經受考驗,並堅持下來的人的絕佳禮物。本書可以作為有抱負的領導者的指南。作為研究者,作者尊重理論,努力尋找能將形態各異的數據融為一體的模式。作者指出,真正的領導者是專業的表現者,他們形成了個人學習策略--個人特有的方法,充分利用難得的洞察力,在逆境中學習並通過練習改善表現,並長期從中獲益。

巧妙和實用或許是這本書最重要的價值。無論在商業領域,還是生活的其他方面,我們都需要這些智慧,而這本書正好提供了我們能付諸行動的真實範例。通過新穎獨到的練習,作者告訴我們,怎樣採取一些必要的方法,來發展領導力和並學會持續學習,比如找出自己的熱情所在。看完本書,讀者將能夠設計自己的個人學習策略。本質上說,這是一本關於自我發現的書,而且是最廣義的自我發現:深刻理解自我,然後轉向外界,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們重視的那些人和組織。

主編的話

《領導者是怎樣煉成的》主編的話

楊斌

昨晚與羅伯特·托馬斯在清華的見面,實在是正逢其時。周一晚,20多位清華EMBA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回母校座談,比比皆是當前的經濟挑戰以及他們所經營的企業面臨的壓力;周二晚與一些即將畢業的清華MBA同學座談,焦點是大家所面臨的就業壓力和其中折射出的人生困難抉擇;而周三晚,羅伯特·托馬斯在清華經管學院的演講,題目恰好是《在危機中鍛造領導力》!當然,這不是簡單的巧合,我與托馬斯聊天時,他說到最近半年多來邀請他講這個題目的政府、公司、機構激增,一派“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景象。

托馬斯的這本書,儘管書名中沒有出現“學習”兩個字,但其核心就是“學習”。書中強調了“熔爐”,這與他上一本跟本尼斯合著的書有很密切的聯繫;書名強調“領導”,但實際上,本書中所談到的很多“修煉成長之道”,絕不僅僅適用於領導者的培養和造就;從某種意義來說,它講述了作為一個人,成才、成功,更是成“人”的方法。書中的多個訓練直指本心,讓我們有機會,更有勇氣和智慧去思考我們的存在,對於這個世界,對於周遭他人,究竟如何,究竟為何?

這在當下,這些洞見極為關鍵,也才振聾發聵。在繁榮和增長的日子裡,人們,不,我們,無暇,也不肯去反省自己的經歷,總結自己的得失,站到“陽台”上去看看“舞池”中擁擠的我們在歡欣中麻木,在忙碌中茫然。只有到了逆境和停滯成為普遍狀態的此刻,在生存和變化迫使我們進入新領域的此刻,托馬斯的訪談和研究,才產生出這么強烈的領導力啟示,幫助我們從熔爐中成長為領導,而非墮落為自怨自艾的失意青年;幫助我們學會如何修煉領導之道,而非僥倖於又偶然地闖過了一關。正像赫胥黎的深刻洞察:經驗並非個人經歷之事,而是他如何應對其所經歷。

因此,“重塑”、“創建意義”在危機、蕭條、困難的時候,最不可或缺。倘若我們消極地解讀,就可能帶來被動的抵擋;而如果積極地面對,也許會有全新的機遇。我們今天,信心談得多,有點兒濫,也有點兒懶,因為我們沒有創造性地進行“範式轉移”。譬如,靠擴招研究生來解決大學生就業的困局,是否是見招拆招的小聰明,卻少了另闢蹊徑的智慧?在“熔爐”訪談中,你會讀到“為美國而教”的創立者的故事,也許除了感嘆之外,我們也能由此認真思考一下,“為中國而教”的可能性?

大量研究表明,區別成功與不成功的管理者的關鍵,是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也稱學習敏銳度。看重當下表現,忽略學習潛力,常常會讓很多公司的領導力培養計畫落空。有研究顯示,高達71%的業績突出者並非高潛質人才;這些人升職後,業績變得差強人意,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更有效的從經驗中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因此,對大公司和管理者而言,學習這個L打頭的詞,乃是領導這個L打頭的詞的基礎!

托馬斯的許多結論富有啟發性,卻多少有點兒過於西方化,特別是談到學習,他的訪談對象和他的理念局限,讓他很難體會到東方文化下的人在學習時常常遇到的一些瓶頸--面子問題,羞恥心以及心理不安全。就拿我在領導力培訓課程中的嘗試來說,書中第5、6章個人學習策略部分的幾個練習,對於中國人來說,回答起來絕非易事。從小到大的文化養成,包裹起我們的心,不願直面這些問題。而東方式的個人學習策略中,我至少建議加上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鈍感力。當李安執著於導演的志向時,事業不順,在家中當“家庭婦男”的那七年半時間,當然是“熔爐”體驗,但靠的不是“賦予正面意義”、“設計學習策略”。渡邊淳一作為善於移情思維的日本人,提出“鈍感力”而非西方人常講的“復原力”來作為人們學習和成功的要害,可惜,這種提法至今尚未受到領導力學者足夠的尊重。

書中,砰地一下觸動我內心的一句是:如果你沒時間練習,而你又想改善表現,你就必須學會在表現時練習。這是我經常觀察到的企業中高管人員的一個困惑。我還記得鳳凰衛視的竇文濤在被質疑是否“時間擠滿、頭腦榨空”的問題時的回答,他說,每一次的訪談、節目主持,都是提升自己的訓練,“既是表演,也是充電”。書中的第4章,提供了一些很好的洞見以及有效的辦法,比如“招聘”導師,及時尋找“反饋”,等等。作為教師,我也記得自己下課時常常急急忙忙跑回辦公室的樣子,趕緊將授課時湧出的一個新念頭記錄下來,或者標記出學生們這次反饋中的一些新變化,甚至努力再現某次問答中的場景。高管人員切不可將360度評估的結果作為成績單,而應將其作為高爾夫訓練中的“動作矯正錄像”,目的只是幫助你從新手變老手,老手變高手!

我也深深地被書中的一句斷言所刺激:當你的老闆是個混球的時候,你的學習可能會停止!真是如此,因為,你會將一切糟糕的現狀都歸咎於他,而不再思考你從中能夠學到什麼,長進什麼,改變什麼。很多時候,你會熬,你會忍,但你不學習。人們同情你,寬容你,但日久天長,當混球老闆下台後(儘管機率不像很多人想像得那么高),人們面前的你,並非磨礪十年,鋒自苦寒來的寶劍,而可能是一個小量級的混球。

書中引用了籃球著名教練奈特的一句名言:人人都希望贏,可沒人喜歡訓練。確實如此。當晚托馬斯在清華演講結束後,我問一位學生,印象最深的一點是什麼?得到的回答是:原來抱負不是夢想,而是你願意為夢想付出多少艱苦的努力!托馬斯以一個奧運滑冰冠軍的訪談為例,很多人羨慕這位冠軍,問她取得成功最關鍵的技巧是什麼?“技巧”,這位冠軍回答說,“就是每天早上4點起床,4點半穿好冰鞋下到冰場裡去練習!”以這一標準來衡量,我們當中,有多少人的抱負可以稱得上是抱負,而不是白日夢?

托馬斯的深度訪談已經超過了本書的規模,業已接近200個個案。他興奮地對我說,“這實在是一種很過癮的經歷,你一下子就擁有了這么多的人生!”我能理解他的表達。跟高手交流的過癮之處,不僅僅在於它能啟迪我們,發現人生原來可以這么卓越,同樣提醒我們那些看起來卓越的人生中也曾經有那么顛簸、曲折的過去。

我希望這本因巧合而得以應時的書能夠在當下的“熔爐”中幫助更多讀者,但我更希望它在經濟好起來之後仍然能夠暢銷。

編輯推薦

領導那回事

很多人認為領導是天生的:你看,某某從小就當班幹部,所以現在人家還能當領導;我從小就是被領導的,因為我缺乏領導DNA,沒有領導天賦。真的是這樣嗎?

遺傳和環境誰起決定作用,是由來已久的議題。普遍的觀點認為:遺傳和環境在人的一生髮展中都非常重要,不是誰決定的問題,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決定了人生軌跡。

那么什麼樣的環境能塑造出領導者?又是如何塑造的呢?這就是本書要回答的問題。本書將鑄就領導力的環境稱為“熔爐”。熔爐可能包括,你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周圍人對你也不夠友好;或者你的投資慘敗;或者你最親近的人突然故去;或者你發現自己失業了,而且很難再找到工作……無論如何,你必須面對這些變故和不幸。

有的人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從此臣服於命運的擺布,再也沒有抗爭的勇氣和能力。有的人可能勉強挺過艱難的境況,他們得意於自己的僥倖,或認為自己已經很棒了,沒有什麼可以吸取的教訓或經驗。還有的人,不僅能堅強地戰勝各種磨難,而且他們會思考自己是怎樣戰勝艱難險阻的,他們會從中獲得教益。他們能舉一反三,他們變得無比強大。

有了這本書,領導者不必再苦苦摸索從熔爐中重生的方法,不必再為如何成為卓越的領導者而迷茫。本書的作者通過大量訪談和深入研究,提出了詳盡的、可行、步步深入的方法和工具,它是所有志向遠大的領導者的指南。

目錄

第一部分經驗知識第一步

第1章從熔爐中獲得的啟示

第2章熔爐煉就領導與學習的洞見

第3章使用復原力在熔爐中重生

第4章從新手到高手的征程

第二部分打造個人學習策略

第5章了解自己的最佳學習策略

第6章勘探你的能力寶藏

第7章循序漸進創建個人學習策略

第三部分組織層面的學習

第8章藉助經驗培養組織領導者

第9章統一組織需要與個人能力

譯者後記

盤點最新經濟管理類圖書(六)

管理就是制定,執行,檢查和改進。即管理者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對組織所擁有的資源進行計畫、組織、領導、控制和協調,以有效的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
《成本精細化管理》
《紅海管理:關鍵時刻改變規劃》
《巴頓論領導力:商業競爭的戰略》
《易經中的管理智慧》
《公司診斷》
《曹操領導力》
《如何重啟增長》
《做最好的領導》
《工作的歷史》
《執行力落地》
《世界500強用人管人的24堂課》
《領導是怎樣煉成的》
《公司病:企業風氣改革大師的診斷與處方》
《能力拚圖》
《重新定義中國商業模式》
《宋新宇:讓管理、經營、用人回歸簡單》
《老闆與孫子的對話》
《工作關鍵在於落實》
《為什麼中國沒出Facebook》
《三分管人七分做人》
《持續卓越》
《公司員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數字時代的領導力》
《曹操:最可愛的老闆》
《企業的社會責任》
《不可不知的1000個管理常識》
《項目經理電子書架》
《一本書讀懂德魯克管理智慧》
《五型領導者:個性化的領導力提升之道》
《中層領導必讀書》
《影響力:非凡主控與引導的藝術》
《同心圓領導力:個人魅力如何感召眾人》
《解密華為:中國製造的通信技術帝國》
《認同的力量》
《柳傳志管理思想大全集》
《任職資格管理與寬頻薪酬設計》
《一千年的志氣:永不衰竭的企業競爭力》
《這樣的管理最給力》
《老子的管理智慧》
《別笑,我當老闆了》
《審計師的浮生六記》
《寡頭戰爭:谷歌戰蘋果》
《管理心理學》
《一勝九敗2:優衣庫思考》
《責任比能力更重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