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

齊家

這是儒家思想傳統中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者的最高理想。然而實際上,成功的機會少,失望的時候多,於是又出現了“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思想。“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積極而達觀的態度相互結合補充,幾千年中影響始終不衰。

基本信息

齊家

qí jiā
齊家 :

齊家

拼音:

qí jiā

解釋:

1.治家。語出《禮記.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治家。(整頓管理家事)語出《 禮記·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清 李漁 《風箏誤·閨哄》:“不會齊家會做官,只因情法有 嚴寬。”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一章:“夫強異類者以同居,以此而日言齊家,豈非怪謬!”
齊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齊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原文〕古之欲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主旨〕說明管理者修己安人的次序。

注釋

(一)明德於天下,意思是使天下的人,都能夠自省、自律,成為不肯做壞事的人。 (二)齊家的意思,是使家族成員能夠齊心協力、和睦相處。齊字有治理、整理的意思。 (三)修身指修治自己的品德,也就是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 (四) 正心是使自己的心不妄動,不生邪念。 (五)誠意指心意誠實。 (六)致知的意思是求得知識。 (七)格的意思是確實研究清楚。 (八)物的範圍要擴大為事物。

今譯

古時候的管理者,希望世人都能夠自省自律、有所不為,成為不肯做壞事的惡人,一定會先從國家著手,設法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治好自己的國家,一定會先從家族著眼,設法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和睦相處,齊心協力。要治理好家族,一定會先從自己做起,用心改變自己的態度習慣,成為一個具有良好德行的人。要修好自己的品德,一定會先從正心做起,使自己 心無旁騖,心思端正。要端正心思,一定會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求心意誠實,一定會先使自己認識明確。希望獲得明確的認識,一定會先用心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型,認真地窮究 物理

引述

今日大家十分重視知識,應該進一步明白智慧型高的人,知識才能夠運用得恰當,所以知識愈多愈好。智慧型低的人,不能夠合理運用知識,就算擁有豐富的知識,也不過是兩腳書櫥。有時候運用錯了,反而危害人群世界,所以知識愈多愈不好。大學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 格物致知,可以獲得外來的知識。獲得這些外來知識之後,必須發揮內在的誠。因為中庸說過:『不誠無物。』缺乏誠意,則一切事物都變成虛偽。虛偽的時候,所學得的知識,便不能夠妥善加以運用,也將成為無所得。一旦無所得,便不能說有什麼德行。所以古人要想明明德於天下,必須從以德治國著手,在自己的國家,施行德政。要施行德政於國家,必須先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使族人都能夠以德相處。要族人和睦共存,必須先把自己的德行修治良好。要求自己的品德良好,必須先端正自己的心思。要端正自己的心思,一定要先自愛。使自己充滿了誠意,然後以外來的知識,回過頭來,指導自己的感情。這樣一方面以良心判斷知識,一方面以理智指導感情,雙方面配合。“合內外之道”,才能夠真正地明明德。

相關齊家成語

齊家治國
修身齊家
修身齊家
治國齊家

相關齊字成語

比肩齊聲
比量齊觀
比翼齊飛
並駕齊驅
並轡齊驅
參差不齊
齒如齊貝
舛錯不齊
錯落不齊
導德齊禮
等量齊觀
地醜德齊
斗重山齊
方駕齊驅
福齊南山
福壽齊天
福與天齊
鼓角齊鳴
鼓樂齊鳴
洪福齊天
積甲山齊
見德思齊
見賢思齊
金鼓齊鳴
齊驅並進
齊驅並驟
齊趨並駕

相關家字成語

阿家阿翁
挨家挨戶
挨家按戶
愛國如家
愛國一家
安國寧家
安家樂業
安家立業
安家落戶
半路出家
邦家之光
保家衛國
不痴不聾
不痴不聾
不識東家
蕩產傾家
燈火萬家
東家丘
東家西舍
東家效顰
對頭冤家
兒女親家
發家致富
伐冰之家
法家拂士
泛家浮宅
分家析產
浮家泛宅

《大學》第一章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翻譯: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讓百姓仁愛敦睦、明理向善,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有堅定的志向;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夠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