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太陽》

《第二個太陽》

《第二個太陽》是一部革命歷史題材小說,表達了作者為創建新中國這一人類創舉而付出了生命、拋灑過熱血的死者和生者們的深沉的紀念與安慰。作者把解放武漢的指揮員和戰鬥員,確立為作品的主要人物,並且用他們的身世、他們的悲歡離合,連線和折射二十多年的革命歷史。周總理,雖然中在作品的一首一尾正面出場,但他卻如一條紅線,貫通全書,關係著幾個主要人物的命運。在創造新中國這個光輝的日子裡,含有多少悲慘的靈魂的顫抖呀!為了表現人的內心的真實,作者通過秦震的妻子丁真吾,宣洩了最大的悲哀、沉痛,因為只有母親才能完成這一藝術使命。

基本信息

創作背景

《第二個太陽》 《第二個太陽》

寫《第二個太陽》,是出於我對創建新中國這一人類創舉的人們的深沉的愛。我很高興我的這種感情獲得了鼓勵。這不是對我個人的獎勵,而是對那些為創建新中國付出了生命、拋灑過熱血的死者和生者的紀念與安慰,這是我對自己獲獎的最主要的心情。

——劉白羽

作品簡介

小說描寫兵團渡江南下解放武漢和進軍湖南的輝煌勝利,歌頌了新中國這第二個太陽的誕生。

《第二個太陽》書影和手稿《第二個太陽》書影和手稿

兵團副司令秦震在南下的列車上接到周恩來副主席的電報,耍他打聽地下工作者白潔的下落,這使他內心激動,白潔是他的女兒,是師長陳文洪的戀人。秦震立即與陳文洪和師政委梁曙光研究,決心粉碎白崇禧的“華中局部反攻計畫”,解救白潔和民眾。這時白崇禧正從廣州飛抵武漢,布置炸毀火車頭和許多要害部位。梁曙光的弟弟梁天柱和幾位鐵路工人,冒著危險把火車頭開走。解放軍也多處突破天險,正面向武漢進攻。梁天柱開了一輛機車把解放軍送進武漢。陳文洪立即率部向監獄進發,結果白潔已被敵人提前綁架走了,獄中的難友訴說著她的英勇鬥爭事跡。接著他們又尋找梁曙光留在武漢的媽媽,一時也沒有結果,聽到鄰居稱頌著這位堅持鬥爭的梁媽媽。

戰爭在向南延伸,南方的炎天酷暑,蚊蟲水蛭和大雨山洪,都給北方的戰士帶來很大困難。進軍中梁曙光得到媽媽的線索,他帶領部隊突入湖盪,打垮湖匪解救了母親。大軍又由鄂西向湘西挺進,在武陵山脈的峻岭中與敵軍遭遇,激戰後我傷亡很大,敵人卻狡猾逃跑了。在敵關押人的地方,見牆上有“白潔不死”四字,陳文洪請求讓他再指揮作戰,終於取得重大勝利,俘虜敵少將司令,但白潔卻在衝出牢房時犧牲。當這訊息傳結秦震時,他正在北京參加開國大典,新中國像太陽在東方升起,白潔在陽光里微笑

《第二個太陽》以酣暢的筆墨塑造了兵團副司令秦震這一形象,作品始終把握和著意刻繪這個人物身上同時並存又常常變幻的兩個形象,一個是在苦難河流中跋涉的形象,一個是迎著歷史的風雨昂首闊步的形象。

作者簡介

劉白羽,現代著名作家,1916.9.28~2005.8.24,北京通州人。193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延安分會黨支部書記、重慶《新華日報》副刊部主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記者、新華社總社軍事特派記者、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作協副主席、作協書記處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副部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部長、顧問、《人民文學》主編等職。劉白羽是中國共產黨第八次黨代會代表,第一、二、三、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一屆代表、七屆委員。

劉白羽劉白羽

劉白羽是現代文學傑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報告文學家、小說家、作家。1936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38年作為一個追求進步、嚮往革命的青年作家,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從此矢志不渝地投身到改變民族和祖國命運的鬥爭中。半個多世紀來,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以及新中國的建立。延安文藝座談會後,始終不渝地堅持文藝的工農兵方向,進而為社會主義、為人民寫作。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實踐中,他寫出了大量具有鮮明時代色彩、深刻思想內涵和獨特藝術風格的優秀作品。60多年來共發表作品50餘部400餘萬字,多種作品被譯成英、俄、德、緬甸等文種。《長江三峽》、《日出》等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學、大學教材。1950年參加編制反映解放戰爭的影片《中國人民的勝利》榮獲史達林文藝獎金一等獎,散文集《芳草集》榮獲1989年優秀散文獎、長篇小說《第二個太陽》榮獲第三屆(1991年)茅盾文學獎和1986—1994年度炎黃杯人民文學獎、長篇傳記文學《心錄的歷程》獲首屆(1990—1994年)中國優秀傳記文學作品獎。

作品評價

《第二個太陽》《第二個太陽》

以散文創作著稱於世的老作家劉白羽,在古稀之年仍勤奮筆耕,以他長期的革命戰爭生活積累,特有的激情文采與雄健筆墨,向讀者捧獻出這部長篇處女作《第二個太陽》。作品所截取的歷史生活片斷,只是我解放大軍的一個兵團從攻占武漢到進軍湖南的一段戰鬥經歷,它以這段前後不過三個月的戰爭為線索,透過人物命運與人物關係的描寫,卻包容、凝集了從大革命失敗到開國盛典這二十多年革命戰爭里程,在較短的時限內濃縮了漫長的民主革命的歷史。作品主人公、兵團副司令秦震,他的父親、同盟會元老秦宙、陳雪飛,他的女兒,打入敵營的地下工作者白潔,這一家三代人奮鬥犧牲的歷史活動,幾乎可以概括中華民族在漫漫長夜裡前仆後繼,戰取光明的歷史命運。作品所展示的具體環境也沒有僅僅限於戰場,卻是隨戰事的發展而推移,依人物的現實與歷史行蹤而變換,從武漢到延安、北京,於歷史和現實的交錯描寫中展現我國革命幾個重要階段的聯接和延續。 

作品所截取的歷史生活片斷,只是解放大軍的一個兵團從攻占武漢到進軍湖南的一段戰鬥經歷,它以這段前後不過三個月的戰爭為線索,透過人物命運與人物關係的描寫,卻包容、凝集了從大革命失敗到開國盛典這二十多年革命戰爭里程,在較短的時限內濃縮了漫長的民主革命的歷史。

展示環境

作品主人公、兵團副司令秦震,他的父親、同盟會元老秦宙、陳雪飛,他的女兒,打入敵營的地下工作者白潔,這一家三代人奮鬥犧牲的歷史活動,幾乎可以概括中華民族在漫漫長夜裡前仆後繼,戰取光明的歷史命運。

作品所展示的具體環境也沒有僅僅限於戰場,卻是隨戰事的發展而推移,依人物的現實與歷史行蹤而變換,從武漢到延安、北京,於歷史和現實的交錯描寫中展現中國革命幾個重要階段的聯接和延續。作品的這種開合散聚、收放自如的藝術構思,不但能使之包納了較大的歷史生活容量,而且可以有縱深地揭示其內在底蘊,新中國這個輝煌於人間的第二個太陽,正是由無數志士、先烈和人民民眾用生命和熱血鑄造,用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奮戰搏取的。

人物形象

第二個太陽第二個太陽

《第二個太陽》有別於以往某些革命戰爭題材作品的另一特點,在於它並未將戰爭的軍事對抗形態的生活當做唯一的觀照對象,它在驚風急雨般的軍事衝突形態的圖畫之間,塗抹著旖旎多姿的人情倫理、信念情操等精神形態的畫圖,這兩類反差較大卻又彼此聯繫,相互映射的生活圖景,構成比之單一色調的描繪更加逼近戰爭生活真實的整體風貌。作品以大軍南下的軍事行動為一條線索,以尋找、營救在敵巢里行蹤不明的白潔為另一線索。正是通過後一條線索,作品得以從容展現戰爭生活所實際存在的另一側面,這裡既有秦震與白潔的父女骨肉之情,又有陳文洪與白潔忠貞不渝的戀人之愛,也有周恩來對白潔深摯關懷的長幼之親,這些關涉到戰爭參與者的人情、人性內容的表現,在相當程度上賦予作品以強烈的生活感和藝術吸引力。

不僅如此,小說還敢於深入剖示這類親情性愛在戰爭環境中給予人的思維行動各種影響和制約,給予革命者和軍人的心理帶來的痛苦與煎熬,以至產生像陳文洪在攻打虎跳坪時的指揮失誤。同時,小說也透過這類情感的碰撞和碾壓,具體而細微地呈現著革命者和軍人如何經受了這種難以自持的嚴峻考驗,使自己的情操得到升華,使理想信念閃出光輝。《第二個太陽》以酣暢的筆墨塑造了兵團副司令秦震這一形象,作品始終把握和著意刻繪這個人物身上同時並存又常常變幻的兩個形象,一個是在苦難河流中跋涉的形象,一個是迎著歷史的風雨昂首闊步的形象。即一個是苦難的承受者,一個是鬥士。

作為前者,秦震的家世和個人遭際給他帶來的生活苦難與精神刨痛是巨大而沉重的,父母死於反動勢力的黑手,女兒在敵營中下落不明,戰爭的需要使他必須時常忍受別妻思女之苦,甚至父女不期而遇卻不能相認之憾,過多的苦難使這位久經風雨的革命家和職業軍人有時也不能不顯出精力衰頹,神情淒迷,老態龍鍾,以至當新中國成立時,在他那歡慶勝利的巨大喜悅中猶自帶著幾分淒楚,兒分傷感。

作為後者,秦震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和血與火的戰場上磨鍊出一副堅挺的硬骨和強毅的魂魄,他背負著個人和民族苦難的重壓,在命運的煉獄裡熔鑄自己成為向舊世界進攻的鬥士。一當他置身兩軍對壘的疆場,就立即煥發出源源不竭的精神活力,指揮千軍萬馬克敵制勝的強烈欲望和駕馭戰爭局勢的氣度風範,在這種時刻,履行神聖職責的使命感與無堅不摧的意志又成為奉震整個生命的主宰。這樣兩個形象在秦震身上似乎是矛盾的,但又確是和諧的,它並非人為的簡單組合,而是彼此融化,滲透於這一個有生命的真實個體之內。劉白羽是一位頗有造謂的散文大家,而散文家對於自然環境的精細觀察,對人生況味的感覺領悟,以及由自然到人生的聯想思索,這些特長和優勢顯然也被作家帶入他的這部小說創作中。

茅盾文學獎歷屆獲獎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