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話一條街》

《壞話一條街》

話劇《壞話一條街》以老北京槐花胡同為背景,通過形形色色的人來表現老北京的生活狀態。

基本信息

簡介

《壞話一條街》壞話一條街

話劇《壞話一條街》講述的是,有著百年歷史的槐花胡同來了一個蒐集民謠的女孩耳聰和一個等待槐花開放的男孩目明。他們住在了有七間房卻孤獨一人的鄭大媽家中。

接下來的幾天中,耳聰周鏇於民謠之中、樂此不疲。而目明則默默地等待著槐花的開放。在搜尋或等待的時間裡,耳聰和目明逐漸感受到了老北京的獨特文化。

該劇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影視演員陶虹劉佩琦的加盟。兩人精湛的表演引來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而劇中搞笑的情節和台詞也給觀眾們帶來了歡笑。

2009年7月18日上午8:00及晚上22:00,SiTV七彩戲劇頻道推出話劇《壞話一條街》。

劇情概況

《壞話一條街》《壞話一條街》

該劇通過一對青年男女闖入“壞話”和一群白大褂搜尋一名精神病人為線索,以活潑的喜劇形式和語言式的風格結構,將極具魅力的民謠與現代俏皮話巧妙地結合起來,生動地描寫了一個令人困惑和反思的生存環境。全劇散發著深厚的民俗文化氣息,充滿了濃郁的懷舊情緒和對良好的人際關係的渴望。

《壞話一條街》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北方的一條古街道名叫“槐花街”,但這裡根本已經看不到槐花,只有光禿禿的枝椏。民謠蒐集者耳聰來到了槐花街,也想收集這裡的民謠。一位名叫目明的遊客前來欣賞槐花的美麗,看到了由於亂扔垃圾而被風吹上枝頭的白色塑膠袋。在槐花街,他們結識了電話亭的花白鬍子和說著“民謠”(壞話)的童男童女。童男童女告訴他們鄭大媽家有空房,可以令他們住下,但花白鬍子卻說:“跟她打交道,沒有全須全尾兒的。”

隨著耳聰和目明的出現,在這胡同里又出現了一個打探他倆行蹤的神秘人。神秘人認定耳聰與目明是前來勘察地形,要拆槐花街蓋寫字樓的,出於對古建築的保護意識,神秘人想要將兩人趕出槐花街。而神秘人的出現有引來了球護車和兩位白大褂,眾人這才明白,神秘人原來是逃出醫院的精神病人。 

耳聰輾轉於胡同之間,用錄音機記錄著“民謠”,當她向花白鬍子請教時碰到了改妝後的神秘人,並且陰差陽錯地愛上了他。花白鬍子丟了心愛的貓,一口咬定是鄭大媽弄死了,居民們也來湊熱鬧,表面上看來,人們是在對民謠,事實上是在用壞話互相攻擊。一時間,壞話充斥了整個槐花街……

神秘人為了拷問耳聰和目明的身份而砸了目明的望遠鏡;目明指出耳聰錄下的不是民謠而是壞話,並擅自洗掉了耳聰的所有錄音;居民們卻熱衷於追捕著神秘人……

神秘人來到花白鬍子癱瘓的兒媳床前,用意志的引導治癒了她的癱疾,並帶她上了房頂,意欲離開。眾人則想方設法要抓住神秘人和媳婦。神秘人問:“抓住我們,對你人們有什麼好處?”居民回答:“有沒有好處沒關係,只要你沒好處我們就乾!”

槐花胡同是再也留不住人了。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只是為了讓別人不再有利益,從老人到小孩都逃脫不了壞話的毒害。花白鬍子終於說出了一段民謠:“從槐花胡同到葵花胡同,穿梨花胡同到杏花胡同……出了桃花胡同,就是百花胡同……就是別在槐花胡同!”也許,這是耳聰收集到的唯一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謠。

語言魅力

《壞話一條街》《壞話一條街》

女青年耳聰專門蒐集民謠,男青年目明特意來看槐花,在一條街道不期而遇;一個神秘的精神病人被一群女醫生搜尋,也闖進這條街。該劇以此為主線生動地描寫了一條令人困惑的“壞話街”。這裡,每個人都在說別人的壞話,而說壞話的方式又很不一樣。各種各樣的壞話甚至隨著動聽的民謠和俏皮話不經意地流傳著。而這條以槐花出名的街道,竟然在壞話的污染下,連一朵槐花也沒有了……

這是筆者對該劇內容的讀解。這豈不是天方夜譚么?顯然,這帶有荒誕的色彩,寓言的意韻。但展現在舞台的簡陋的電話亭、大雜院裡的大瓦屋頂、青磚地面、陳舊的八仙桌等卻都是司空見慣的景物,劇中的各式人等都是我們熟悉的街坊鄰里,他們說的話也都來自市井民間的口頭語,這使觀眾確知,劇中的一切,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因而發人深思。

整個戲的表演生動,風趣,富有新意。但該劇的成功,或說最大的特色,即是台詞很有味道,語言精彩。劇作家過士行針對自己創作的這部戲說:“整個戲是一個言說過程,所言之物在言說中瓦解、消散。民謠和繞口令不過是一種象徵,它代表著言說本身,它展示了言說的精彩和無意義,以致使言說成為藝術。”的確如此,這是一部真正的“話”劇,說話的藝術。劇中的台詞,有的存在很大的誤讀性。比如“槐花”和“壞話”這兩個詞,如果是四川湖北人,讀起來就簡直像是一個意思,即使是北方人也很容易誤讀或聽混。住在本街的鄭大媽說“槐花”時,目明就聽成了“壞話”;後來當她說“壞話”時,他卻又聽成了“槐花”。而這叫“槐花街”的,正是一條“壞話街”,這是劇作家的匠心所在,觀眾受到這種語言的驅使,玩味無窮。

更令人拍案叫絕的還有那些兒歌、民謠、俚語歇後語、順口溜、繞口令……俯拾皆是,貫穿全劇。有時像劉三姐對歌似的,一問一答,一下子抖落出一連串諺語。這些語言都有弦外之音,潛台詞豐富,充滿了智慧、靈性和幽默,散發著濃郁的民俗文化氣息,因而增強了該劇的觀賞性和娛樂性。

過士行說,他有感於民風民情在“文革”中受到嚴重破壞,那之後,許多人都喜歡說別人的壞話。他創作該劇力圖透視一種民族的劣根性和弱點,呼喚美好的人際關係的回歸。但劇中人物如果都明目張胆地攻擊別人,赤裸裸地罵人,滿台髒話,這戲將無法排演,也失去了戲劇的意義。過士行經過冥思苦想,想到了這種民謠,街里街外的糾葛在一起,說著民謠諺語,便構成了戲劇。這是劇作家的創造,中國語言的豐富多彩,賦予這部戲獨特的魅力。

影評

《壞話一條街》《壞話一條街》

《壞話一條街》是由現任中國國家話劇院專職編劇的作家過士行創作的,由孟京輝擔任導演。整場話劇在荒誕中卻處處充滿著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讓人在歡笑的同時也感受到來自對現實生活的一些思考。之所以讓人會有這樣的感覺,不僅要感嘆導演和演員的功力的深厚,更要佩服編劇細膩的心思、巧妙的語言以及對生活的態度。當然,整場話劇的場景也是很突出的。因此,首先我要談一下這場話劇中場景的妙用。

整場話劇的場景給人的整體感覺有些灰暗:巨大的青灰色瓦片屋頂成為這台話劇最主要的道具,這個巨大的瓦片屋頂不僅是一個簡單的道具,更重要的是把這個故事發生的地點和時代背景介紹出來。之所以說場景布置讓人有種壓抑的感覺不僅僅是那瓦片屋頂,還包括瓦片屋頂背後的暗藍的背景布上面畫著的幾朵灰暗的雲、還有那破舊的電話亭、以及那一張陳舊的八仙桌和那幾張簡陋的椅子。整場話劇的場景布置雖說簡單,但是在簡單中卻給觀眾在感覺上有個直觀的映像,讓整場話劇有個深灰色的基調。並且展現在這舞台的簡陋的電話亭、大雜院裡的大瓦屋頂、青磚地面、陳舊的八仙桌等都是司空見慣的景物,劇中的各式人等也都是我們熟悉的街坊鄰里,他們說的話也都來自市井民間的口頭語,這使觀眾確知,劇中的一切,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因而發人深思。

其次說一下整部話劇的語言。《壞話一條街》的語言是相當的有特點,雖說有些語言顯得有些荒誕,但卻充滿了濃濃的“京味”。從題目上我們就能知道語言在這場話劇中的地位。而這裡的語言顯然與“壞話“有很大的關係。劇中的那條槐花街充滿著“壞話”的氣息。而壞話又是通過耳聰收集的民謠為我們一一展現。整場話劇以民謠開始又以民謠結束。因此,民謠在這部話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是展開故事的一條重要線索。民謠具有相當濃郁的地方特色,在劇中既能引發笑點,又是推展故事情節的關鍵,更是讓觀眾引起自身反思的一個重要手段。

總之,看完整場話劇給人的總體感覺是笑中有思!其實在我們的周圍或多或少都存在話劇中出現的人物或現象,只是這部話劇像一個放大鏡一樣給它放大了而已。並加上作家獨特的眼光、場景的巧妙布置以及生動形象富有趣味的語言把這些我們認為習以為常的東西以一種話劇的形式展現在我們眼前。整場話劇給人不僅是一種震撼,更是一種對當下生活的反思。

林兆華導演相關知識

林兆華,北京人藝大導演,至今導演了70多部舞台作品,是中國小劇場話劇的開創者,是中國戲劇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