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還是死去》

《活著還是死去》

繼90年代的《閒人三部曲》和《壞話一條街》之後, 特別是,2004年《廁所》火爆首都舞台後,劇作家過士行“尊嚴三部曲”的第二部——市井喜劇《活著還是死去》在“大導”林兆華的積極參與下,作為2007年的開年大戲,於1月24日—2月4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搬上舞台。

基本信息

簡介

《活著還是死去》《活著還是死去》

《活著還是死去》一劇,是過士行“尊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故事設定在火葬場,通過劇情的發展,在真與假、現實與虛幻、生存與死亡之間探討人性的生存價值及尊嚴的問題。同時,加入了社會上的許多真實事件,抨擊了醜惡與虛假的現象,鞭笞著人們精神中陰暗的思想。同時,魔術手法的運用,在話劇舞台中也是難得一見。

在《活著還是死去》中飾演魔術師的就是青年演員林熙越,由他主演的央視大戲《星火》取得了不俗的收視,他的人氣目前也隨之高漲!在接受採訪時林熙越表示:“作為一個演員我覺得能夠演到過士行先生的一部戲或者一兩部戲甚至更多的戲很榮幸,因為過士行先生的台詞,反正我是作為演員是很喜歡的,如果說好了的話也是很出彩的,也是對演員在表演上的提高很鍛鍊的。這個戲我演覺得很過癮,現在我們已經演過第一輪了,從過癮的角度來說,作為演員在表演上過癮來說過足了癮,很多東西可能還要再調一調,這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故事梗概

《活著還是死去》《活著還是死去》

故事講述的是,在一間名叫“一路走好”的火葬場追悼室內,死者們因為對世間的不平而都不肯離去,不斷上演著一幕幕荒誕的喜劇和鬧劇。某天,這裡正準備進行一場看似普通的追悼會,死者是一個因輸血感染愛滋病的年輕人。一個失業的馬戲團編劇兼魔術師楚辭意外地走進了追悼現場會,用重新創作的悼詞平息了冤魂的叫聲……

無辜失去雙眼而自殺的青年、因比賽失誤而自殺的足球隊員、為職稱所累的大學教授……這些憤憤不平的靈魂,接連在楚辭看似荒唐、玩味的悼詞中平安離去。一時間這個火葬場的追悼室成了名聞遐邇的場所,一些無法在正當場合加以悼念的死者紛紛被送到這裡,請求楚辭為自己死去的親友致悼詞,以使他們的靈魂得以安寧。

這一切,引起一位私家偵探的注意,他不相信一切靈魂和神怪的存在,決心尋找這些荒唐事件的秘密。於是,在一個妓女的葬禮上,偵探化裝成死者躺在那裡準備活捉劇作家,一時危機四伏。秘密是否能被揭穿?靈魂是否仍能得到安息?在人的尊嚴和靈魂受到挑戰時,我們究竟是活著還是死去?

同樣幽默的京味語言,更加智慧的敘述結構,但卻是一部拷問當代社會的戲劇。編劇過士行沒有採用一般的“寓言”和“道禪”的方式來概括生活,而是在先鋒與傳統之間,對社會問題進行了準確、深刻的揭示,從而闡釋了人類生存狀態的悖謬,表達了人在走向天國的瞬間沒有得到尊重的主題。這是一台在看似最不可能的時間和環境中徹底撕去人性的偽裝與尊嚴,反思與反省我們精神上的邪惡與缺陷的話劇,它要求我們以最大限度的真誠和勇氣去面對、去思考。從這個意義上講,它遠遠超出了“尊嚴”的範疇,而成為對當今現實社會的一種鞭撻。讓觀眾在觀劇的過程中體驗歡笑、苦澀、淚水、困惑,經歷一場精神的洗禮。

這是一部能給各層面的觀眾以強烈震撼、對於社會生活有貢獻的作品。這部話劇獨特的形式、精彩的情節和深刻的內涵所引發的觀眾的思索和其輻射出來的社會意義是其他作品難以企及的。

特色

《活著還是死去》《活著還是死去》

白色布景

編劇過士行和導演林兆華的組合總會讓觀眾充滿期待,雖然他們已經不再年輕,但都沒有停止勇於嘗試的腳步,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閒人三部曲”(《鳥人》、《漁人》、《棋人》),到這次把目光對準“死人”,都有很多新意。劇名是套用莎士比亞台詞“活著還是死去,這是一個問題”,該劇也用一種黑色幽默的方式,跟死人輕鬆地開起了玩笑,同時也提供給活著的人很多思考。

舞台的布景就是一個告別室,陸續登場的是一個因輸血患愛滋病死亡的男孩,然後是一個被老師害瞎眼睛的孩子、一個因憑不上正高職稱抑鬱而終的老教師;一個被黑哨壓抑死的球員;還有一個跳樓自殺的妓女,因為父親把她掙來的20萬“髒錢”付之一炬。同樣都是非正常的死亡,所以他們的靈魂都不肯離開。由林熙越扮演的魔術師每次上場,或者講上一番安慰他們的道理,或者找來這些人生前的冤家來對質,或者請來屈原吟上一段楚辭,這些人的靈魂終於飄然走開。

對於舞台上的花圈布景,有些觀眾坦言,“一進劇場時還是覺得挺恐怖的,甚至有點毛骨悚然,心裡雖然有準備,但多少有些忌諱。但看過之後,就忘了舞台背景,主要還是看故事,這樣簡單雅致的背景反倒幫助我們思考。”

黑色劇情

在目前的話劇舞台上,想讓觀眾靜下心來思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到這個時候《麻花》等一批搞笑話劇就會粉墨登場,觀眾開心笑過之後什麼也不會留下。但《活著還是死去》在嚴肅思考和輕鬆觀看之間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平衡點,觀看過程中觀眾總會因為一些富有哲理的台詞莞爾一笑,“生命說起來很重大,但死亡卻是一瞬間,人可能就為一點小事想不開了,生命過程的終點我們不知道在哪兒,但必須要有意義。”

幕後

《活著還是死去》《活著還是死去》

過士行90年代的劇作《閒人三部曲》包括《廁所》都是由林兆華執導的。林兆華認為,過士行是當代中國戲劇創作隊伍中不可多得的人才,而《活著還是死去》較《廁所》而言,要更為成熟,也更好看,更能引發觀眾在笑聲中思考人生,因此,他這次依然全力投入到導演工作中。

林兆華是個永遠能帶給人新意和激情的導演。他認為與其裝腔作勢地塑造人物還不如感覺人物來得真實。於是,將創作的所有空間儘量留給了演員。

該劇的主演林熙越畢業於中戲表演系,作為林兆華的愛子,已經在話劇舞台上摸爬滾打了十幾年,這次在《活著還是死去》中,他飾演的魔術師“楚辭”,是一個蘊藏著無比強大精神力量的角色,能否準確把握是這部作品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林熙越駕馭角色的能力和非凡的台詞功底使他一上台就成為舞台的亮點。多年的舞台積累和社會閱歷使他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角色的內心世界和心路歷程,使觀眾強烈地感受到楚辭內心的扭曲,從而以精湛演技成功地塑造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魔術師形象。

在整整兩個小時裡,觀眾們的心將會始終被層層逼進的劇情衝突與林熙越等惟妙惟肖的表演緊緊揪著。生活本身對不同層面觀眾的影響以及他們對生活的態度,也將通過國家話劇院翟小興、傅佳等其他幾位知名青年演員的傾情演繹,被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評價

編劇的話

當一個人走完自己的一生時,他會想到自己一生是否有意義嗎?很多人來不及想,這些本應該活著時候想。很遺憾,很少人活著時候想這些,於是有人替他們做出評價,或者美化。這些對活著的人說的話,死人再也聽不到;死人是否同意也無從知曉。讓死人感知活著的人對自己的誤解,讓我們看到死人也需要尊嚴,這就是這個戲的啟動力量。我們一生所追求的是否都值得,在我們還活著的時候就看一看吧。生命是一種偶然,而死亡卻是必然。戲劇可以讓我們跨越這道障礙。

導演評價

對被自己稱“過爺”的過士行,曾經執導過士行《閒人三部曲》和《廁所》的林兆華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過士行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劇作家,是最受觀眾喜歡的劇作家,也是我最鍾愛的劇作家。他的作品引起我思考,讓我思考人生、思考生活,是穿透現實的戲劇。”問林導將如何表現這部作品,《活著還是死去》將會是什麼風格?他認真地找出自己曾經寫下的幾句話:“自自然然,朴樸實實,輕輕鬆鬆,嚴嚴肅肅,簡簡單單。”

林兆華導演相關知識

林兆華,北京人藝大導演,至今導演了70多部舞台作品,是中國小劇場話劇的開創者,是中國戲劇當之無愧的大師級人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