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笛少年》

《吹笛少年》

《吹笛少年》法國印象主義畫派畫家馬奈作品,創作於1866年,現收藏於巴黎奧賽美術館。

基本信息

《吹笛少年》《吹笛少年》
《吹笛少年》由法國印象主義畫派畫家馬奈,創作於1866年,尺寸大小160X98厘米,現在收藏於巴黎,奧賽美術館。

作者簡介

馬奈(1832-1883)是法國印象主義畫派中的著名畫家,他對歐洲繪畫的發展有重要貢獻;儘管他從來沒有參加過印象派畫家的聯合展覽,仍被認為是印象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馬奈的成就主要體現在人物畫方面,第一個把印象主義的光和色彩帶進了人物畫,開創了印象主義畫風.馬奈早年受過學院派的六年教育,後又研究許多歷代大師的作品,他的畫既有傳統繪畫堅實的造型,又有印象主義畫派明亮、鮮艷、充滿光感的色彩,可以說他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畫家.他的作品(尤其是肖像畫)很自然地反映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吹笛少年》用幾乎沒有影子的平面人物畫法,表現人物的實在,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馬奈的才氣和自負感。此畫明顯帶有日本浮世繪版畫的影響。
 

作品介紹

在這幅帶有日本繪畫風格的畫作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委拉斯貴支以及戈雅不用任何背景和裝飾的畫風。畫中的吹笛少年以右腳為重心站立,左腿向外伸展,上身自然向左傾斜,手指在樂器的孔洞上按壓,悠揚的音符流瀉而出,臉上神情專注,謹慎的演出。
這幅畫中運用三種基本色調--紅色褲子、黑色上衣以及赭石色的背景。紅色褲子兩邊的黑色邊線,與黑色上衣連成一氣,紅、黑兩色間的關係,被馬奈以金黃色的衣扣和吹笛少年肩上的白色披帶突顯出來。赭石色的背景,是既無橫面又無豎面的抽象背景,赭石色的底色,以人物為中心,漸次向外加深,使吹笛少年處於明亮的空間中。

畫作欣賞 

 此畫中描繪的是近衛軍樂隊里的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畫家在探索形與色的統一時,注意到人物個性特徵的刻畫。在色彩上追求一種穩定的、幾乎沒有變化的亮面,然後突然轉入暗部,將人物置於淺灰色、近乎平塗的明亮背景中進行描繪,用比較概括的色塊將形體顯示出來。在這幅畫中沒有陰影,沒有視平線,沒有輪廓線,以最小限度的主體層次來作畫,否定了三度空間的深遠感。杜米埃說過馬奈的畫平得像撲克牌一樣。

相關詞條:

馬奈巴黎奧賽美術館法國印象主義畫派

參考資料:

1.《你不可不知道的300幅名畫

世界傳世名畫

那些傳世名畫,帶給我們震撼。讓我們一起來掀開那未知的面紗,去了解他們,去欣賞它們。

世界最著名的四十幅油畫

油畫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