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纏毛線》

《纏毛線》

《纏毛線》是19世紀末英國最有聲望的學院派畫家,弗雷德里克·萊頓在1878年創作。

簡介

《纏毛線》纏毛線
《纏毛線》1878年弗雷德里克·萊頓英國100.3cm×161.3cm布油彩悉尼 新南威爾斯美術館藏 。畫家沿用古典繪畫法則,以學院派繪畫的嚴謹,描繪了纏毛線的母女。年輕的母親坐在凳子上,姿態優美地繞著毛線,衣裙的表現呈現古典風格;小女孩全神專注地配合著母親,扭動著身體,一幅稚氣。萊頓以古典手法去表現生活,因而使作品有呆板僵化之感,並且流露出缺少真實情感表現的缺陷。

作者介紹

弗雷德里克·萊頓(FredericLeighton,1830——1896)是19世紀末英國最有聲望的學院派畫家,他輝煌的藝術光芒甚至沖淡了雷諾茲的影響,成了英國皇家學院派的代名詞。不像19世紀大部分畫家那樣,萊頓並沒有在皇家藝術學院學習,他在布魯塞爾、巴黎、法蘭克福接受繪畫訓練,1852年他搬到羅馬居住,古典藝術給了他很大影響。1855年,他回到英國,他的作品Cimabue'sMadonna展出並被維多利亞女王購買,這是他事業的轉折。1878年,萊頓當選為(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長。1896年受封為男爵。他是英國唯一獲此殊榮的畫家。他於同年去世。

評價

在擔任皇家美術學院院長之後,萊頓創作了《纏毛線》這幅廣受歡迎的作品,在它展出時,由於其平衡的構圖和色彩的寧靜,古典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都對它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世界最著名的四十幅油畫

油畫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