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女郎》

《珍珠女郎》

《珍珠女郎》,法國畫家柯羅作品,巴黎羅浮宮藏。

作品信息

《珍珠女郎》珍珠女郎

【名稱】珍珠女郎
【年代】1868-1870年
【作者】柯羅(法國
【類型】布、油彩
【尺寸】70×55厘米
【收藏】巴黎羅浮宮

作品簡介

《珍珠女郎》是一幅色彩優美的肖像傑作,它描繪一個戴著用樹葉編的“花環”的青年女子。一片樹葉在她的前額投下了影子,觀眾把這個影子誤認作珍珠。這雖是一個錯覺,卻包含著對這幅畫的真理性的判斷。

作品欣賞

《珍珠的女郎》在羅浮宮展出時,是與安格爾的《土耳其浴室》並排的,觀眾非常清晰地比較出兩者的藝術觀念的差別。

柯羅筆下婦女的表情,都有一個共同性,即是凝視與沉思性,缺少笑容,說明畫家中是在追求某種討好人的表面效果。模特兒按照畫家指定的義大利民間服飾來進行打扮。此外,這幅肖像標誌著柯羅在人物畫上的風格的衡定統一性,那就是始終以和諧和完整的藝術形象,使畫面產生詩一般清新、濃郁的氣氛,也如他的風景畫那樣。

作品排名

《珍珠女郎》在世界十大名畫排行榜中名列第七。

作者簡介

畫家柯羅畫家柯羅

卡米耶·柯羅(1796.7—1875.2)一生經歷了三次革命運動:1830年、1848年的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在這一系列激盪的政治風雲中,他親身體驗過拿破崙一世到拿破崙三世的興亡;目睹美術上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的興衰,直至印象主義的興起。因而在柯羅的身上染上了各個時代的混合色彩與藝術風格的因素。他40歲以後,成為巴比松畫派的志同道合者,畫風傾向於這個畫派。

柯羅出生在巴黎一個服裝商人之家,少年時跟隨古典風景畫家貝克多學過畫。1820年,他從古典風景畫家維克多·貝爾丹學畫;1825年去義大利,在那裡生活了三年,充分享受了地中海的陽光與自然的美。回國後他和朋友到各地旅行,後來又兩次去義大利,三次游瑞士,到了荷蘭英國,最後進入巴黎郊區的楓丹白露森林,與巴比松畫家們共享自然寫生的樂趣。成為一個在藝術上獨具奇趣的風景畫家。巴比松畫派是指19世紀60年代,在巴黎郊外的巴比松村,一群年輕的畫家,常常在楓丹白露森林裡進行創作。盧梭、米勒和柯羅是其中重要的成員。

柯羅一生創作了3000多幅油畫,其中大部分是描繪田園的風景畫。他的風景畫新穎,明朗,清俊,柔美,散發著詩一樣的情趣。這與他熱愛大自然,善於觀察、悉心領會大自然一絲一微的變化不無關係。

柯羅的風景畫,在色彩運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銀灰色和褐色調子,因這類色彩具有寧靜感,能使燦爛的陽光或瀰漫的晨霧展現得更富詩意。熱愛自然是畫風景的首要條件。柯羅十分熱愛大自然,他曾說:藝術就是,當你畫風景時,要先找到形,然後找到色,使色度之間很好地聯繫起來,這就叫做色彩。這也就是現實。但這一切要服從於你的感情。這簡短的幾句話,也許正是柯羅的風景畫的全部秘密所在。

盧梭米勒巴比松派畫家一樣,柯羅在對大自然的謳歌中,展現了自己溫柔多情的性格。他畢生徜徉在大自然中,著意臨摹自然界的神奇與妙曼,他將大自然造化的一切進行藝術的再現。他的風景畫,盡顯自然之美、田園之美,既融合了古典主義的典雅,又蕩漾著理想主義的浪漫,還蘊涵著現實主義的真切。他被公認為是19世紀最偉大的風景畫家之一。

柯羅的肖像畫也很出名,尤其是他的13幅裸女畫。他筆下的裸女,大多躺臥在山水和森林中,有一種純淨聖潔的美感。

《威尼斯大運河》、《芒特橋》、《阿夫賴城》、《梳妝》、《憂鬱的婦人》等是他的代表作。1875年柯羅在巴黎去世,這位終生未婚,獨自擁抱繪畫藝術的老人,直到生命將盡,手裡仍握著畫筆。

世界最著名的四十幅油畫

油畫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