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

《拾穗者》

《拾穗者》是最能夠代表米勒風格的一件作品,它沒有表現任何戲劇性的場面,只是秋季收穫後,人們從地里揀拾剩餘麥穗的情景。

基本信息

《拾穗者》《拾穗者》
名稱:《拾穗者》,又名《拾穗》The Gleaners

作者:讓·弗朗索瓦·米勒法國

時間:1857年

規格:83.5cm×111cm

材質:布面油畫

現藏於:法國巴黎奧賽博物館

作品簡介

在這幅畫中,米勒採用橫向構圖描繪了三個正在彎著腰,低著頭,在收割過的麥田裡拾剩落的麥穗的婦女形象,她們穿著粗布衣裙和沉重的舊鞋子,在她們身後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天空和隱約可見的勞動場面。米勒沒有正面描繪她們的面部,也沒有作絲毫的美化,她們就如現實中的農民一樣默默地勞動著。在造型上,米勒用較明顯的輪廓使形象堅實有力,很好地表現了農民特有的氣質。色彩沉著,加之豐富細膩的暖調子,使作品在純樸濃厚渾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羅曼.羅蘭曾評論說:"米勒畫中的三位農婦是法國的三女神"。

作品賞析

《拾穗者》米勒
米勒將風景畫的新突破帶入到人物畫裡,致力於觀察田野、大地,以及在上面辛勤勞作、繁衍生息的人,儘量捕捉他在鄉間的所見所聞,哪怕是別人眼中極微小瑣碎的事物,米勒也富於感情地把它表現出來,銘記在心並強烈地傳達給別人。據說站在米勒作品面前,多情的人會聞到野草和土地的氣息,夾雜著牛糞的味道,會對著畫面上一個土疙瘩掉眼淚,而勾起對鄉村生活無限美好的暢想。

《拾穗者》便是最能夠代表米勒風格的一件作品,它沒有表現任何戲劇性的場面,只是秋季收穫後,人們從地里揀拾剩餘麥穗的情景。畫面的主體不過是三個彎腰拾麥穗的農婦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麥垛。這三人與遠處的人群形成對比,她們穿著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體態健碩,談不上美麗,更不好說優雅,只是謙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尋找零散、剩餘的糧食。然而,這幅內容樸實的畫作卻給觀眾帶來一種不同尋常的莊嚴感。米勒一般採用橫的構圖,讓紀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現在前景的原野上。三個主體人物分別戴著紅、藍、黃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為主色調,牢牢吸引住觀眾的視線。她們的動作富於連貫性,沉著有序,布置在畫面左側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們顯得愈髮結實而有忍耐力。或許長時間的彎腰勞作已經使她們感到很累了,可她們仍在堅持。儘管臉部被隱去了,而她們的動作和軀體更加富於表情——忍耐、謙卑、忠誠。

《拾穗者》米勒
除了17世紀的荷蘭畫家維米爾,還沒有人能夠像米勒這樣,以凝重質樸,造型簡約的概括力,來極富表現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現的是人和大地的親密關係,是史詩所不能達到的質樸平凡。我們從這三個穿著粗布衣衫和沉重木鞋的農婦身上感到一種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類虔誠地低下他們的頭。雖然遠處飛翔的鳥兒依舊烘托出田園詩般的意境,但我們知道田園生活不可能是理想化的,人類凝重的身軀似乎預示著生存的重壓。正是這種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園美景的歌頌,而成為一幅人與土地、與生存息息相關的真正偉大的作品。

這些解讀在今天看來是沒有什麼疑問的,然而,在這幅《拾穗者》剛剛創作出來的時候,僅是它的題材本身,就足以引發一場革命。當作品在沙龍展出後,立即引起了輿論界的廣泛關注。一些評論家認為米勒帶有明顯的政治意圖,畫面上農民的勞作傳達了他們生活的艱辛,而將這樣的作品拿到巴黎的沙龍里展出,無疑是底層民眾對上流階層的挑戰和呼聲。因此有人譏諷米勒的作品中暗含著農民的暴力革命。面對種種過激的評價,米勒在一封書信中為自己的藝術作了辯護:“有人說我否定鄉村的美麗景色,可我在鄉村發現了比它更多的東西——永無止境的壯麗;我看到了基督談到過的那些小花,‘我對你說,所羅門在他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那山林間的一朵百合花呢!’” 米勒相信,“藝術是一種愛的使命,而不是恨的使命。當他表現窮人的痛苦時,並不是向富人階級煽起仇恨。”他所要做的,只是盡力弄懂如何用平凡細微的東西去表現崇高的思想,因為那裡才蘊藏著真正的力量。而要將這一切和諧、自然地表現出來,不僅需要畫家的眼睛和手,更需要他的整個身心。

米勒出身於農民家庭,在他眼裡,大自然有著“無窮無盡的壯觀”。他曾因他的“鄉下佬模樣”和質樸的畫風被巴黎沙龍中的某些同行冠以“森林中的野人”的綽號。米勒在這幅畫中試圖把我們引入土地的深處,在開闊而又靜穆的景觀中去感受她的沉重與充實,傾聽她深沉寧靜的呼吸,體會她樸實頑強的生命,體會土地與土地上的農民自然般運行的命運。

《拾穗者》米勒作品
米勒的這幅《拾穗者》,本來是一幅描寫農村夏收勞動的一個極其平凡的場面,可是它在當時所產生的藝術效果,卻遠不是畫家所能意料的。

這幅畫原來的題目是《八月》。表現的是一個收穫場面使富饒美麗的農村自然景色與農民的辛酸勞動形成了對比。接近米勒的幾位社會活動家看到了這幅畫中可貴的真實,建議畫家修改構圖直至最後前景上只剩下三個拾穗粒的農婦形象。這一修改,竟使作品產生了驚人的社會效果。

這幅表現農民境況的《拾穗者》在沙龍展出後,引起了資產階級輿論界的廣泛注意。一些評論家寫文章說:畫家在這裡是蘊有政治意圖的,畫上的農民有抗議聲。有人在報紙上發表評論說:“這三個拾穗者如此自命不凡,簡直就象三個司命運的女神。” 《費加羅報》上的一篇文章甚至聳人聽聞地說:“這三個突出在陰霾的天空前的拾穗者後面,有民眾暴動的刀槍和1793年的斷頭台。”

發人深思的是,《拾穗者》何以能產生如此大的震動?米勒的一位藝術辯護人朱理·卡斯塔奈里曾這樣來描述這幅畫:“現代藝術家相信一個在光天化日下的乞丐的確比坐在寶座上的國王還要美;……當遠處主人滿載麥子的大車在重壓下呻吟時,我看到三個彎腰的農婦正在收穫過的田裡撿拾落穗,這比見到一個聖者殉難還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靈。這幅油畫,使人產生可怕的憂慮。它不象庫爾貝的某些畫那樣,成為激昂的政治演說或者社會論文,它是一件藝術品,非常之美而單純,獨立於議論之外。它的主題非常動人,精確;但畫得那樣坦率,使它高出於一般黨派爭論之上,從而無需撒謊,也無需使用誇張手法,就表現出了那真實而偉大的自然篇章,猶如荷馬維吉爾的詩篇。”

作品評價

《拾穗者》米勒傳記
米勒出身於農民家庭,在他眼裡,大自然有著“無窮無盡的壯觀”。他曾因他的“鄉下佬模樣”和質樸的畫風被巴黎沙龍中的某些同行冠以“森林中的野人”的綽號,米勒試圖把我們引入土地的深處,在開闊而又靜穆的景觀中去感受她的沉重與充實,傾聽她深沉寧靜的呼吸,體會她樸實頑強的生命,體會土地與土地上的農民自然般運行的命運。在這幅畫中,米勒採用橫向構圖描繪了三個正在彎著腰,低著頭,在收割過的麥田裡拾剩落的麥穗的婦女形象,她們穿著粗布衣裙和沉重的舊鞋子,在她們身後是一望無際的麥田,天空和隱約可見的勞動場面。米勒沒有正面描繪她們的面部,也沒有作絲毫的美化,她們就如現實中的農民一樣默默地勞動著。在造型上,米勒用較明顯的輪廓使形象堅實有力,很好地表現了農民特有的氣質。色彩沉著,加之豐富細膩的暖調子,使作品在純樸濃厚渾厚中,具有撼人的力量。羅曼.羅蘭曾評論說:"米勒畫中的三位農婦是法國的三女神"。

作者介紹

《拾穗者》讓·弗朗索瓦·米勒
讓·弗朗索瓦·米勒(法國)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19世紀法國最傑出的以表現農民題材而著稱的現實主義畫家。他創作的作品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他用新鮮的眼光去觀察自然,反對當時學院派一些人認為高貴的繪畫必須表現高貴人物的錯誤觀念。

曾從德洛羅什(Delaroche)學畫,後因不滿老師的浮華風格和無力負擔學費而片學。1849年定居巴比松村後從事耕作,以補助生活。長期接觸他所熟悉的農民,許多重要作品都在此產生。他曾說一個農民,我願意到死也是一個農民。我要描繪我所感受到的東西。 《播種》《晚鐘》《牧羊女》《死神與樵夫》《扶鋤的人》等都描繪和歌頌農民的勞動生活和淳樸性格,也揭露了剝削制度的殘酷,曾受到資產階級的詆毀。部分作品中的人物具有宗教感情。畫風以質樸、凝重、富有抒情氣氛著稱,但直至晚年,他的作品才引起人們的重視。

《拾穗者》米勒浮雕
米勒出生在諾曼第省的一個農民家庭,青年時代種過田。23歲時到巴黎師從於畫家德拉羅什,畫室里的同學都瞧不起他,說他是“土氣的山裡人”。老師也看不慣他,常斥責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這位鄉下來的年輕人實在厭惡巴黎,說這個城市簡直就是雜亂荒蕪的大沙漠,只有羅浮宮才是藝術的“綠洲”。當他走進羅浮宮的大廳時驚喜地說:“我好像不知不覺地來到一個藝術王國,這裡的一切使我的幻想變成了現實。” 米勒在巴黎貧困潦倒,亡妻的打擊和窮困壓得他透不過氣來。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換鞋子穿,用油畫去換床睡覺,還曾為接生婆畫招牌去換點錢,為了迎合資產者的感官刺激,他還畫過庸俗低級的裸女。有一次他聽到人們議論他說:“這就是那個除了畫下流裸體、別的什麼也不會畫的米勒。”這使他傷透了心。從此他下決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堅決走自己的藝術道路。

1849年巴黎流行黑熱病,他攜家遷居到巴黎郊區楓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這時他已35歲。在巴比松村他結識了科羅、盧梭特羅容等畫家,在這個窮困閉塞的鄉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對大自然和農村生活有一種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歸,上午在田間勞動,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裡作畫,他的生活異常困苦,但這並沒有減弱他對藝術的酷愛和追求,他常常由於沒錢買顏料就自己製造木炭條畫素描。他愛生活、愛勞動、愛農民,他曾說過:“無論如何農民這個題材對於我是最合適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種者》 。以後相繼創作了《拾穗者》 和《晚禱》 等名作。

巴比松畫派,19世紀法國巴黎出現的一個以描繪寫生風景為主的畫派。這一畫派的畫家聚集在巴黎近郊風景優美的楓丹白露森林附近,住在一個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子裡,終日描繪令他們感動的自然景色,並日漸形成一個初具規模的小畫派,米勒屬於他們其中的一員。

現存藏處

《拾穗者》奧賽博物館
奧賽博物館,這座曾被稱為“歐洲最美的博物館”的奧賽博物館坐落在塞納河塞納河左岸視野最寬闊的地帶,與羅浮宮隔河相望。奧賽博物館與羅浮宮蓬皮杜藝術中心一道被稱為巴黎三大藝術博物館,成為聯結古代藝術殿堂羅浮宮和現代藝術殿堂蓬皮杜中心的中間過渡。由火車站改建成的國家博物館。改建原有建築的工程招標開始於1978年,最後由藝術、電影、電視協會小組中標;其室內設計工程是由義大利女建築師伽艾·奧冷蒂承攬的。陳列從拿破崙第三到“立體主義”興起期間的藝術作品。

這座被稱為“歐洲最美的博物館”的藝術宮殿,其腳下的土地曾歷經過無數的變遷。19世紀中葉,這裡曾是當時的行政法院和皇家審計院的所在地。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期間被大火燒毀。1898年,為了迎接巴黎萬國博覽會,巴黎奧爾良鐵路公司向國家購買了這塊地皮,修建火車站。

火車站由建築師維克多·拉盧設計,不僅豐富而且大膽。他主張尊重原有的建築結構,保留了原有的柱子,鑄鐵橫樑以及仿大理石裝潢。建成後新車站的建築風格與對岸羅浮宮和杜樂麗宮花園的高雅格調相互照映。

《拾穗者》奧賽博物館
工程前後歷時兩年,於1900年萬國博覽會開展前通車。在此後的近40年中,奧賽火車站是發往法國西、南部所有火車的起點站。每天從這裡發出的列車多達200列。這裡還曾是攝影、演出和拍賣的場所。1958年,戴高樂將軍在車站酒店的節日大廳宣布準備“擔負起共和國的權力”。

然而由於科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力火車越來越長,原長138米的車站的站台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需求。不得已改為專營郊區火車線路。後來逐漸變成一個無人光顧的空車站,直至被廢棄。這時關於如何利用這座設計精良的火車站,巴黎人提出了不少方案。

1972年,有人建議把火車站改造成博物館,這個提議得到了當時任法國總統的蓬皮杜的支持。此後,此項方案無論是在右翼的德斯坦總統,還是在左翼的秘特朗總統在任期間,都得到了政府一以貫之的積極支持。改造工程採用了義大利女設計師奧朗蒂的設計,奧朗蒂精心分割了這個長138米,寬40米,高32米的空曠大廳。大門開在西側,由西到東是一個長100米,高32米的大廳,大廳兩側是一間間獨立的展室。兩側展室各有三層,主要陳列繪畫作品。

《拾穗者》奧賽博物館
1900年火車站剛落成時,一位名叫德塔伊的畫家曾熱情讚嘆:這個車站多么像一個陳列藝術品的宮殿!時隔80多年後,當年的讚嘆竟然成為現實。1986年12月1日,經過近8年的建設,這座渙然一新的乳白色大廈第一次打開大門迎接四面八方的來訪者。該館展廳面積達4.5萬平方米,收藏近代藝術品4700多件,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畫作最多的地方。現有藝術收藏4千多件, 其中包括繪畫, 雕塑, 以及家具陳設等, 展出面積超過4萬5千平方米. 底層展出的是1850年至1870年的繪畫, 雕塑和裝飾藝術作品, 其中有梵谷高甘安格爾德拉科盧瓦莫奈等的作品. 中層陳列的是1870年至1914年的作品, 其中有第三共和國時期的官方藝術, 象徵主義, 學院派繪畫以及新藝術時期的裝飾藝術作品。2004中法文化年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與中國觀眾首次見面的51幅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中,有38幅來自奧賽博物館。

同名影片

《拾穗者》同名電影《拾穗者》
片名:The.Gleaners.And.I

譯名:拾穗者 台灣譯名為《艾格妮撿風景》

時間:2000年

國家:法國

片長:78分鐘

類別:記錄片

語言:法語

尺寸:560x304

大小:1CD 49 X 15M

導演;阿涅斯·瓦爾達

簡介

這部受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的名畫《拾穗者》啟發拍攝的影片,描繪了法國當今時代的拾荒者形象:從在鄉村農田裡揀拾土豆的農民,到那些在食品超市的垃圾堆里翻找仍然可以食用的食物的城市居民,再到尋找可供製作藝術作品的廢棄物的藝術家,拾荒者們在瓦爾達的鏡頭前講述自己對拾荒的看法。瓦爾達將形形色色的拾荒者分為三類:“有些人拾荒是因為生活所迫,有些人拾荒因為他們是藝術家,有些人拾荒因為他們喜歡拾荒。”流浪漢和生活貧困的人為維持生計揀拾各種生活必須品,藝術家們從廢銅爛鐵堆里尋找創造藝術作品的原料,喜歡拾荒的人的動機更多是出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品德。

參考文獻

1.《世界美術欣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