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魯本斯在(1620—1625)間創作。規格是79×54cm 。現存倫敦國立美術館。

基本信息

【名稱】《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作者】魯本斯(法蘭德斯)

【年代】1620-1625年 
【類型】布油彩

【尺寸】79×54厘米
【收藏】倫敦國立美術館 

作品欣賞

《海倫娜.弗爾曼肖像》《海倫娜.弗爾曼肖像》

魯本斯是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畫家,即使宗教神話是他創作的主要題材,但他還是以世俗的人物和自然去描繪神界人物,正如法國美術史家丹納所言:他的作品表面上塗著一層天主教的聖油,而骨子裡的風俗、習慣、思想感情,一切都是是異教的。在魯本斯的作品中體現出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美好理想、豐富的想像力,通過藝術形象肯定人的力量和人生的歡樂,他善於運用健康豐滿、生機勃勃的形象,洋溢著樂觀與激情的性格,去表現自己的審美理想與趣味。由於他所處的上流社會環境,迎合上層貴族的審美要求,所以他筆下的人物,尤其是婦女幾乎都是貴婦人,體態胖肥,皮膚細嫩,騷首弄姿,扭捏作態,而男子都是浪蕩公子一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佛蘭德斯貴族資產者的追求享樂和驕奢淫逸的生活情趣。魯本斯一生創作極為豐盛,作品多具有宏大的場面,強烈的運動感,雄健的造型,富有想像力和戲劇性情節;對比鮮明、響亮飽滿的色彩;流動的線條、激動人心的畫面藝術效果,給人以一種富麗堂皇、華美火熱、歡騰鼓舞的藝術感受。

作者介紹

法蘭西德斯大畫家魯本斯(1577-1640)的父親是律師、安特衛普參議員,他參加反對西班牙侵略的起義,西班牙國王阿爾巴公爵將他列入黑名單,他便攜妻與三個兒子逃往德國,在威斯特法利亞的賽根生了魯本斯。他十歲喪父,母親帶他回安行衛普,在公主身邊當侍童。但他對母親說:“我寧願當藝術家,也不想當皇帝。”後隨三個畫家學畫,二十一歲即參加聖略加行會,鄰得營業執照,獨產做畫家。他這時已懂得七國語言。二十二歲到義大利留學,熱心臨摹提香與委羅奈斯的畫,曼圖亞侯爵看了十分賞識,便命他為宮廷畫家,又派他到西班牙及義大利其他城幫,擔任外交使命。三十一歲,母病危,回安安衛普。他的名畫有《下十字架》《黛安娜獵歸》《利西普的女兒被劫》《獵獅》等。他在1609年娶安特衛普市政管理員委員女兒為妻,生了三個孩子。1626年,妻子逝世。1630年,他五十三歲,又娶了十六歲的愛倫娜。富爾曼,生了五個孩子。此畫為愛倫娜的姐姐的畫像。他的畫構圖宏偉,色彩華麗而富於變化,明暗對比顯著,線條蜿蜒而有優美的鏇律,人物健壯,充滿熱情。

世界最著名的四十幅油畫

油畫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